《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594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竞争战略》读后感.docx

《竞争战略》读后感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产生的背景

世界经济背景

如果我们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世界经济在20世纪70~80年代也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化。

初级产品经济与工业经济脱钩

原材料经济与工业经济脱钩是世界经济中一个结构性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特别加剧了初始产品和加工产品的竞争。

这种情况使初始产品严重过剩,因此不断地压低价格,导致竞争日趋激烈。

另外,加工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品周期也越来越短,这样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经济是以最为激烈的竞争形式出现的。

加工工业经济内部生产与就业脱钩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

科学技术在制造业中越来越成为发展的主要力量,纯体力劳动因素的影响则越来越小;在非制造业方面,尤其是在服务业方面,纯体力劳动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新的竞争领域。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竞争加剧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

资本流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世界上一切参与竞争的资本主要看其实力的大小,而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科技含量和资本量。

一句话,世界经济的竞争已经从有形向无形转变,从实际性向象征性发展。

这说明了竞争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而且将会比资本量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重要。

  德鲁克说,不管是什么原因,资本流动与商品和劳务贸易已造成了一种基本的变化,在世界经济中,货物与劳务的“实际”经济及货币信贷与资本“象征”经济已不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事实上,它们离得越来越远。

而经济竞争的激烈程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德鲁克最后得出结论:

经济的动力已经决定性地转向世界经济。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整个世界格局处于一个大动荡的前夕,许多矛盾在不断酝酿着、积聚着。

东西方两大板块在不断地碰撞、交融、渗透。

由于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不同,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的差异,使整个世界的格局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值观的西化,强调个性将是人类社会的主流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以新教伦理、自由意志伦理和市场伦理为最基本的基石的,这是从人的价值观出发来规定了人的基本行为,主要是强调人的本性,即具有独立的人格特征作为社会基本的生活单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紧接着就会在追求个性心理需求方面要求得到满足,这样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

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在机遇和风险并存的条件下,生存发展的难度是不断上升。

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融合,人们的传统习惯被不断地打破和改变,而且新的文化概念也在不断地形成,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无论是人们的消费行为还是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以新的方式出现,这无疑给企业发展增加了压力。

一方面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提高其质量,而且还要在其品种和方式上不断地更新,另一方面由于人的行为受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文化的冲突,给管理企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从而导致了企业生存率的下降,使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发展更加困难。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兼并的浪潮此起彼伏。

由于竞争的加剧,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在不断地寻求生存发展的空间。

企业兼并是一种避免倒闭的、增强实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兼并从敌对性兼并发展到协作性兼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竞争的进一步激烈,企业形态呈现出新的形式,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更加促进了企业向国际化、大型化方面发展,同时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又提供了许多新的市场机会,小型企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

于是每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都在寻求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战略,制定战略成了企业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哈佛的管理学家波

基本的竞争战略

  波特认为企业的其他战略都是在这三种基本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三种基本的战略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

  这三种战略就是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

波特认为这三种基本战略概念的深层含意是竞争优势为任何战略的核心所在,而创造竞争优势要求企业做出选择——如果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它必须要选择它所要获得的竞争优势的类型以及活动于其中的境况。

美国经济背景

"隐性萧条"这个词可以概括出美国经济社会在1966~1982年之间的主要特征。

美国社会在60年代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繁荣后,1969年经济再次进入衰退时期。

进入70年代,美国社会的各项指数都呈现下降趋势。

1974年,通货膨胀导致物价快速上涨,这标志着美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70年代美国社会典型的特征就是"滞胀"。

美国在越南的角色和处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从1965年大规模增兵全面介入越南战争,到1972年面临着随时可能被摧毁的和平谈判,再到1975年的尴尬撤军,越南战场上的失败给美国国内的经济带来了诸多影响。

1966~1982年间,美国政治局势和社会经济局面陷入一片混乱中,财富增长停滞,美国再次进入衰退时期。

这是美国在和平时期所经历的最严重的一轮通货膨胀,消费价格指数在1966~1982年间翻了3倍,中等家庭的收入水平迅速下降,在1970~1982年下降8%~10%。

经济的萧条重重地打击了那些对未来盲目乐观的企业界人士。

1975年,《哈佛商业评论》对1844位读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3/4的受访者对在未来10年中个人的经济状况和企业的生存情况都表现出极度悲观的情绪。

1974~1975年,联邦会议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与会的企业管理者们一致认为,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在未来将会出现重大问题。

1966~1982年,普通家庭收入锐减,道琼斯指数也从1966年的最高点开始下降,到1982年8月共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个是温和下降阶段,在这期间股指从1000点下降为775点;另一个是急速跳水阶段,股指迅速降至260点,市值几乎损失了3/4。

回忆1929年9月~1932年7月经济危机期间,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在内,股票指数几乎下降近80%。

这充分说明了1966~1982年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次隐性的或是悄无声息的经济危机。

通货膨胀还在持续。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工资和商品价格的管制。

从1965~1970年,商品价格上涨了22%。

1971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年均6%的水平上。

从政治上看,政府对价格的严格控制使得尼克松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1972年的总统大选。

从经济上看,进入1973年以后价格开始放开,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为6%,1974年为11%(源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1975年通货膨胀率回到6%。

受1973~1974年衰退的影响,商品价格在1976年时才基本得到了控制。

然而,美国联邦储备局和由吉米·卡特领导的新的民主党政府都倾向于实施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

因此,1977年通货膨胀率又重新回到了6.6%,1978年达到7.6%。

针对这种情况,欧佩克开始实施新一轮提高石油价格的举措,此举导致20世纪后期通货膨胀趋势越发明显,1979年通货膨胀率为11.3%,1980年为13.5%,1981年达到10.4%,1982年才降到6.2%。

通货膨胀还在持续。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工资和商品价格的管制。

从1965~1970年,商品价格上涨了22%。

1971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年均6%的水平上。

从政治上看,政府对价格的严格控制使得尼克松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1972年的总统大选。

从经济上看,进入1973年以后价格开始放开,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为6%,1974年为11%(源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1975年通货膨胀率回到6%。

受1973~1974年衰退的影响,商品价格在1976年时才基本得到了控制。

然而,美国联邦储备局和由吉米·卡特领导的新的民主党政府都倾向于实施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

因此,1977年通货膨胀率又重新回到了6.6%,1978年达到7.6%。

针对这种情况,欧佩克开始实施新一轮提高石油价格的举措,此举导致20世纪后期通货膨胀趋势越发明显,1979年通货膨胀率为11.3%,1980年为13.5%,1981年达到10.4%,1982年才降到6.2%。

年份

GDP增长率

CPI

1966

6.5

3.01

1967

2.5

2.78

1968

4.8

4.27

1969

3.1

5.46

1970

0.2

5.84

1971

3.4

4.30

1972

5.3

3.27

1973

5.8

6.16

1974

-0.5

11.03

1975

-0.2

9.20

1976

5.3

5.75

1977

4.6

6.50

1978

5.6

7.62

1979

3.2

11.22

1980

-0.2

13.58

1981

2.5

10.35

1982

-1.9

6.16

平均值

2.94

6.85

注:

1974年CPI为11%,源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

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管理界普遍有一种认同: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掌握的是一种一般的管理技能,它不因产业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这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量的大型企业纷纷进行多元化经营。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10年时间,随后而至的是大量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上的失败。

管理界开始反思,一方面人们开始研究企业多元化战略,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研究在一个行业或领域里取得持续成功的方法。

迈克·波特曾经对一批著名的从事多元化的企业做过跟踪研究,他发现相当数量的项目后来都以失败告终。

他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学术背景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战略管理;

(2)8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市场结构;(3)90年代开始着重研究企业素质,以核心竞争力研究为侧重点。

第三个阶段由于涉及企业竞争和核心竞争力,因此逐渐成为了最新的企业理论和重要的企业管理理论。

2流派及主要观点

(1)结构学派

  该学派又被称为内部成长学派、产业结构学派、产业定位学派。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教授。

他从产业角度入手分析提出了该战略理论。

他认为“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他的思想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中。

波特提出,“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企业在产业内处于最佳的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力。

”[7]波特的“五性分析模型”(Porter'sForceModel)中包含的竞争作用力是指同业者、替代业者、潜在业者、购买者和供应者。

为了应对这五种竞争力,他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

(2)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

(3)目标集聚战略(ObjectivesFocus)[7]。

之后的黑特和爱尔兰德(1980)研究了企业独特竞争能力与战略、产业和绩效的关系。

 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8],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其实质是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学术界通常也把这一事件作为核心竞争力明确提出的标志。

之后,兰格路易(1992)发表了“能力论”,福斯(1993)发表了“核心能力论”,哈默和哈尼(1994)发表了“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

这些研究,把企业核心竞争论的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从研究重点和战略实施角度看,结构学派研究的对象是产业,是基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行业结构和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实施的静态角度研究。

而能力学派研究的对象是企业,资源学派研究的是内外部的结合,并且两者都从追寻经济租的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和实施。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种行政性协调机制或一种契约组织,忽略了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企业生产性的特征,而强调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规制。

核心理论的出现首先正源于这样一种理论缺陷。

结构学派实际上是将以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在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上建立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基础。

但这并不能掩饰其存在的缺陷:

该学派把企业看成一个“黑箱”,将企业自身的力量看成是既定的,过分强调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它研究的出发点是产业而非企业。

    一些学者(Cool,Schendel,1988;Rumelt,1991)实证的研究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

研究的结果证明:

(1)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大于产业间的利润差异;

(2)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中可以存在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3)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

    而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则打破了企业“黑箱”理论,认为被视为“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资源论强调的基础是降低短期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增进企业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远不只于此。

核心竞争力更侧重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能力学派是对资源学派的扬弃和发展。

结构论偏重了竞争力的外生性,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合理的战略设计;能力论则更加强调了竞争力的内生性,认为长期积累形成的能力造就了企业竞争力。

为什么波特能够发现问题

你知道刚开始我进入到战略领域是有一点偶然,我有机会在哈佛商学院里学了一年战略,然后在第二年学习产业经济,所以我就开始有了一个想法,我觉得我有能力在战略和产业经济,就是宏观经济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差不多花了我十年的时间来积累足够的知识,

波特长期从事产业组织理论与竞争战略的研究,致力于在经济理论与企业实践间架设桥梁,其所完成的竞争三部曲既存在着相互联系,又各自包含有独立的主题,但在本质上所反映的都是一种基于经济学比较静态研究的假设与思路。

首先,隐含假设了市场资源的稀缺性,从而相对强调了战略的竞争特性而忽视了合作可能。

对于这一点,从宏观整体的资源配置看,做短期静态考察,一种资源用于甲企业就不能用于乙企业,似乎竞争是占主导的;但从微观局部的企业运作看,做长期动态考察,一方面就单个企业所需而言,可以认为资源供给是无限的,另一方面资源总量也是可变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合作求发展的可能。

 

第二,隐含假设了信息完全性,从而强调了战略的全面事先规划而相对忽略了战略的动态调整学习。

对于这一点,从波特三部曲所提供的细节俱全的分析框架,如五力竞争模型、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驱动因素、价值创造活动、产业环境细分、完整钻石体系、国家分类研究等,可以略见端倪。

在实践中,若要按此思路进行分析,一方面信息收集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操作时间太长,结果有可能造成由于战略思考分析太多,反而使得人们没有时间考虑如何行动。

更不要说,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一旦分析完成,可能现实状况又已变化。

正是由于波特试图提供无所不包的理论框架,而将战略实践中对于理论的简化应用工作留给了实践者,结果却使得许多人读了波特三部曲,总觉得理论上找不出毛病,但实践上还是找不到战略出路。

 

第三,隐含假设了经济人目标,从而强调了战略的个体竞争逐利性而忽视了战略的群体合作互惠性。

这一点在《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两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尽管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强调了“产业集群”的作用,看到了众多企业之间存在的互惠、互赖、互动关系,但这只是他在考虑国家、州(省)等地域层次竞争对抗时,提出的基于更广泛范围的竞争优势构建框架。

由此可见,波特三部曲研究重心在于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地位,而不管这里提及的“自身”到底是个别企业、还是国家或区域。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不太倾向于人们将波特的三部曲称为“战略三部曲”,而更赞成将其称为“竞争三部曲”。

 

三部曲内在逻辑——体现哈佛传统的匹配战略 

阅读波特的“竞争三部曲”,有必要了解他所在的哈佛商学院的战略研究特色。

哈佛商学院早在1911年就设立了“经营政策”课程,1965年出版教程《经营政策:

内容与案例》,至1982年出版该书的第5版(波特作为五人合著的第5位作者首次参与了该书的写作),[1]从中可以看出哈佛战略教授们的研究风格。

根据该书的观点,战略以整个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由最高管理者负责,需要全过程管理能力,可以作为一种专业活动来看待。

企业的使命目标可以独立于战略形成及实施而存在,战略制定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弱点与企业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即SWOT:

 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析工具,通过内外环境要素的匹配寻求战略出路。

在战略方案形成后,再根据一系列标准,进行方案优劣评价选择,从中确定最终付诸实施的战略。

所以,战略形成与实施作为战略管理整个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可以相互独立运作,经过有序分解后交由不同的部门去完成。

 

按照以上观点,似乎战略管理可以简化为一个正式的规划过程,能够分解为多个明确的步骤,使用类似核查表的形式界定研究范围,由计划人员运用各种开发出来的战略管理工具与技巧,按照一定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

一是确定企业战略目标与方向,二是了解外部环境态势,三是分析内部实力状况,四是提出、评价与选择战略方案,五是组织战略实施。

这种对于战略管理过程的结构化处理,也体现在许多哈佛式的见物不见人、重理不重情的冷酷竞争案例讨论上,它在提升战略研究与咨询工作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无形之中割裂了战略管理过程各环节之间所存在的有机整体联系。

波特“竞争三部曲”秉承了哈佛战略研究的这种传统,体现的是SWOT分析的内外匹配思想,只是在思路上强调了企业定位问题,在分析工具与研究深度上做了进一步的拓展。

如《竞争战略》涉及的有关企业外部的产业与竞争者分析,《竞争优势》讨论的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与成本驱动因素,《国家竞争优势》探讨的以国家、州(省)等地域为对象的“产业集群”与整体竞争力构建问题。

 

“竞争三部曲”之间一脉相承的思路,集中体现在波特1991年发表的论文“战略动态理论”中。

[2]按照波特《竞争战略》的观点,关于战略研究的重心,即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或者说不同企业业绩差异成因,可以分为行业结构与企业定位两方面,其中行业结构说明跨行业的业绩差异,企业定位说明行业内企业的业绩差异。

企业定位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而定位本身又由企业战略所决定,如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等。

那么影响与决定行业结构与企业战略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波特在《竞争优势》中将其归结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认为这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元,并进一步认为价值创造活动受初始条件与管理决策的影响,而初始条件与管理决策又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明确指出,竞争优势最终受制于企业内外环境。

他以学习调适能力解释内部原因,以“钻石理论体系”说明外部原因。

这样,最终似乎又回到了初始条件与企业定位的解释上。

所以,波特认为从动态的角度看,进行战略的时序过程研究,追溯竞争优势的成因,很难回避循环解释问题,不太可能建立严格数量化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模型,只能给出以解释、判断为基础的描述性框架。

 三部曲应用局限——重解构轻综合的工具战略 

应该说,波特的“竞争三部曲”对企业战略相关的内外竞争环境,从企业内部活动成本、外部产业结构、地域产业集群等不同层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剖,这为人们了解竞争本质提供了广泛的视角。

但问题在于,这种解构分析的做法并不能很好地提供解决战略实践问题的答案。

解决战略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解构方法,特别注意平衡协调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波特所提供的许多方法实际上均属于工具战略,它只解决战略可能途径,而并不提供途径选择的准则。

如波特《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作为行业竞争驱动力解剖的经典方法,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地位,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但并没有解决模型实际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怎样处理五力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如何应对行业战略运作的竞争趋同等。

另外,波特从产业经济学研究入手提出的五力模型,实际上采用的有点类似政府视角,从中得到的有关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对该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适用,似乎不可能提供企业特色构建思路。

对于这些问题,波特在其1996年发表的论文“战略是什么”中给出了解决对策。

[3] 

从教经历,建立桥梁

迈克尔·波特是“现代竞争战略之父”。

2000年12月,迈克尔·波特获得哈佛大学的最高荣誉“大学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资格,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第四位得到这份“镇校之宝”殊荣的教授。

自1992年以来,哈佛共有4位学者获得“大学教授”的称号,其中包括诺贝尔奖金获得者RobertCMerton,已故的C.RolandChristensen教授和SumnerH.Slichter(萨姆那教授)以及迈克尔·波特。

    对于波特教授的“大学教授”任命,哈佛大学的NeilLRudenstine校长说:

“无论作为一个思维敏锐的、富有想像力的思想家来说,还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一个天才的教师,迈克尔·波特被选为‘大学教授’都是当之无愧的。

他的研究已经跨越很多领域,包括对全球竞争力的研究以及人类健康问题的探讨,现在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对于研究的旺盛精力和天赋将使得哈佛大学和许多研究专业都受益匪浅。

    迈克尔·波特的四部巨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竞争论》和《国家竞争优势》,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奠定了波特在竞争力战略领域的泰斗地位,也使他成为“对20世纪全球经济影响最大的50名人物”之一。

1999年由一家世界著名媒体公布,波特名列这个排行榜第3名;而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仅仅排名第9位。

在2002年5月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布的“当代最顶尖的50位管理学者”的排名中,迈克尔·波特高居第一。

    “迈克尔·波特……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大师……经济学的本科生、正在攻读MBA的学生、商学院的讲师将波特的著作奉为经典,而经理们则希望从波特的著作中找到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

”英国《PeopleManagement》杂志这样评价他。

“波特的使命就是为了带来一场管理思维的革命:

将严谨的经济学与复杂的管理学融为一炉,针对实际运营创立了一套详尽的商业法则,这些商业法则能使人豁然开朗,并为学者和企业领导人点亮一盏明灯。

”美国的《经济学人》也对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竞争力产业研究领域中,波特教授获奖无数。

包括有哈佛的“威尔兹经济学奖”;5次“麦肯锡《哈佛商业评论》最佳年度论文奖”(仅次于管理宗师彼德·德鲁克的6次);1980年的“格雷厄姆--都德奖”;1985年度管理学会的“乔治·泰瑞奖”和美国营销协会的“查尔斯·库利奇·巴凌奖”。

不但如此,波特还于1988年成为管理学会会员之一,1991年又成为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之一。

    波特教授的书籍风靡全球,被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国内大量发行的主要著作有《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竞争论》、《国家竞争优势》、《日本还有竞争力吗》等。

    波特不仅是战略思想家,也是战略实践家。

在哈佛商学院,波特的教学项目显然是引人注目的,根据他的研究成果而开设的“竞争战略”课程是哈佛商学院MBA学生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在谈到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事业时,波特说:

“我关注人们的思想和他们的行为,我很高兴有学者愿意引用我的理论,我更高兴当人们告诉我,我的理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变化。

”哈佛商学院的院长KimB.Cl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