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7814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蒋勋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实施这一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地位十分重要,而且责任十分重大。

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还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更是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力量。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民营企业家要自觉肩负起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立新功。

   一、民营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无论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还是达到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农村的目标,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

从我市的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已经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民营经济是发展快、潜力大的增量经济。

从2000年起,民营经济年均拉动全市GDP增长12个百分点,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总产值达到868.12亿元,占全市GDP的51%。

去年我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264.7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63.20%;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6.77亿元,占全市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8.21%。

正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集体、企业增加了财富,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使得农民、集体、企业有钱投资农业,国家也有财力支持农业。

许多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家乡,捐资办学、修路改水,对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市民营企业为农村捐资修路助学达7960万元。

如群心煤矿董事长资群廷今年被评为全国爱心助民先进个人。

湖南环球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农户近10万户。

湖南春昌选冶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春芽、华源企业集团董事长李伟生、隆丰冶炼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邦诚、裕华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常松、宇科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伏清、花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莫运庆、洪城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儒东等企业家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积极捐款捐物帮助农村修路架桥,支持新农村建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为农村出力量、为农民献爱心的动人篇章。

   

(二)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对全市财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到2006年底全市民营经济上缴税金是2000年的4.5倍,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0.64%,占全市工商业税收的51%。

县市区民营经济税收更是成倍增加,成为县市区财政支柱。

乡镇一级民营经济税收大幅度增长,成为乡镇财政“脱贫致富”的唯一来源。

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税收达到17.02亿元,比2000年增收8.13亿元,实现了靠发展民营经济富县富乡富财政的目标。

乡镇、村从民营经济发展中取得的财政收入大部分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面貌,为农民进一步增收提供了良好条件,形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去年,衡阳实现国地两税上千万元的民营企业达10家。

它们分别是衡阳远景钨业有限公司、衡阳鸿菱石油管材有限公司、衡阳起重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共创实业集团、湖南旺华萤石矿业有限公司、湖南王一实业集团、衡阳市隆丰冶炼化工有限公司、湖南衡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衡洲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在壮大县域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据统计,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20.96万人,比2000年增加76万人。

全市民营经济净增就业12万人,占城镇净增就业人数的87%。

据调查,民营经济全部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三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工矿企业等。

在民营企业安排的就业人员已超过其它所有制企业安排就业人数的总和,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随着就业的增加,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去年对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67.58%;农民从民营企业获得劳动报酬总额达101.8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1697.3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

农民为了能在民营企业就业,争先恐后的学文化、学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和风气。

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积极加大员工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学习与岗位练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管理专家、操作行家,提高了农民工的综合素质,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

如共创集团、湖南机油泵有限公司、湖南开福家具有限公司、恒生制药有限公司、起重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衡洲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旺华萤石矿业有限公司万元集团、衡山汽车制造公司、云锦纺织有限公司、湖南宏兴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都能站在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高度,认真做好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

   (四)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拉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

从产业结构看,我市民营经济已从传统的工农业,拓展到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并开始进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

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和高风险行业,民营经济都在蓬勃兴起。

目前全市认定的高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已占60%以上。

从城乡结构看,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大批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从农村经济结构来看,我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4家,市级76家,带动了一大批种养加销专业户、专业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增收。

比如湘竹木业有限公司、天天见实业集团、湖南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绿海粮油有限公司、金雁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创新饲料有限公司、爱平养殖有限公司、湘泰饲料有限公司、金泰米业有限公司、金鲲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都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资源优势,进一步支持新农村建设

   去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文件精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265.35元,增长11.3%;基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共完通达工程650.4公里,通畅工程3392.95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3万个,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94个,完成村庄整治规划330个,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134所,发展400多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百村示范”工程来势看好,示范村面貌明显改观。

总的来说,我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

   

(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民营企业的支持。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在新的形势下,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想观念,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促进生产要素聚集,形成规模效益和特色效益。

当前,广大农民素质不高,实力不强,无力兴办各类农业经济实体。

民营企业是改革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具有体制活、资金足、信息灵、市场广、技术新等优势,民营企业兴办农业经济实体,把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要素投向农村,有利于实现项目顺利对接,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衡东县爱平集团投资1400多万元兴建了现代化的生猪繁育场,年可为农户提供优质仔猪3万多头,有力地推进了该县生猪产业的发展;衡南县绿贝生物公司投资5478万元在栗江镇马坪村生产食用菌,在公司的带动下,共有100多户农户生产食用菌,使食用菌成为该村的一项富民产业。

民营企业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要按照《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优质稻、优质猪、优质禽、优质油等19条优势产业建设,发挥地方特色,积极兴建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农产品基地,以基地建设来优化提升优势产业带。

要依托我市的粮食、生猪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要全面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坚持走龙头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通过兴办农业经济实体,把分散的农户有序组织起来,形成“千军万马闯市场”的竞争优势。

要积极投资兴办“农家乐”、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进一步规范管理,有序开发,形成特色,扩大效益。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营企业的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前,我市农村与城市相比,落后在基础设施,差距在基础设施。

全市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失修老化,防汛抗旱能力减弱,现有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714座,占总数的46.68%,全市旱涝保收面积由1998年的333.3万亩减少到目前的311.55万亩;大多数村庄道路破烂不堪,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农村面貌比较落后,“脏、乱、差”现象严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许多地方缺医少药、校舍破烂,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比较突出,生活十分困难。

这些问题,都是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建设新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光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而广大农民目前收入水平低,筹资能力十分有限,这就需要民营企业积极献爱心、作贡献、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近年来,我市就涌现出了批这样的典型,如映武黄花集团董事长李映武投资670万元支持祁东县罗江村修路31.2公里;华融建筑公司捐资210万元用于衡南县曾市村、大田村等8个村的公路建设;大汉集团董事长傅胜龙捐资20万元用于衡阳县官陂村的公路建设。

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为农村、为农民献爱心的动人篇章,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民营企业要以他们为榜样,积极发挥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精神,大力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重点支持农村水利建设和公路硬化,帮助农民推进安全饮水和农田改造,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捐款捐物帮助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村卫生室维修改造,不断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三)提高农民素质需要民营企业的支持。

培训农民是改变农民命运的治本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从现实来看,我市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比较低,全市共有311.3万农民,其中小学文化占50%,初中文化占30%,高中文化占20%。

民营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摇篮,农民在民营企业中就业,有很多学习训练的机会,他们既可以学习技术,又可以学习政治文化,成长为新型产业工人。

因此,民营企业要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产业向农村延伸,增强吸纳农民工的能力,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万名招工扶贫光彩大行动”等活动,招聘更多的农民到企业就业,按照劳动法及有关政策的规定,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学习型、技术型企业,为促进农民稳定转移和造就一支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作贡献。

同时,各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一对一”帮扶、捐资助学等活动,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小孩完成学业,巩固和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要结合省实施的“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文明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种养技术水平和文明素质,加快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让农民在更深层次上参与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投资修建农家书屋、健身场所等设施,参与组织“文明家庭”、“十佳媳妇”等创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四)实施百村示范工程需要民营企业的支持。

从去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百村示范工程”,着力打造全市新农村建设样板。

为抓好 “百村示范”工程,市委、市政府建立了“领导作统帅、单位作后盾、队员当代表”的联村帮扶机制,全市107个示范村(片)都安排了市、县领导挂帅,三个以上后盾单位帮扶。

一年来,各级各部门共帮助示范村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2亿元,兴办各类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经济开发项目1768个,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

产业发展路子不宽,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乏力;很多示范村只修了路,在三清五改、水利建设等方面动作不大,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农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建设“百村示范”工程是一件顺民心、得民意、利民众的大好事,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同样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

去年来,许多民营企业自觉以建设“百村示范”工程为己任,纷纷捐资出力支持示范村建设。

如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杨雅茹投资20万元在衡东县李花村修建了一个高标准的休闲广场;常宁市松柏镇大渔村个体老板共筹资40余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共同发展”活动,为民营企业参与“百村示范”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各民营企业要强化参与意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统一组织、自愿参加、自选项目、注重实效为原则,扎实推进示范村建设。

一是要共谋农村发展之计。

要结合企业和村的双方实际,围绕农村支柱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合理选择产业项目,加大培育力度,促进示范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二是共寻农民增收之路。

生活宽裕的前提是农民收入增加。

企业与村要一起探索、挖掘农民持续增收的途径,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是要共建环境洁美之村。

企业要积极参与农村的“一建三改”活动,在资金、技术上支持联系村改圈、改厕、改厨,建沼气池,引导和帮助农民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四是要共兴农村文明之风。

企业与村要组织开展文艺比赛、送科技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向农民传授文明、科学、健康的知识,增强农民文明意识,共建和谐文明新村。

   三、科学把握新农村建设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农企”合作双赢新格局

  动员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既是民企回报社会的历史责任,也是民企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

民营企业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肩负责任,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构建“农企”合作双赢新格局。

   

(一)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的根在农村,是当地农村的沃土养育了我们,大多数民营企业当年是依靠乡村集体经济、依靠农业的积累创办起来的,是依靠广大的农民兄弟共同努力、艰苦奋斗走过了原始积累阶段,是依靠当地各级政府的扶持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发展起来的。

在民营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初期,企业员工、乡村干部与企业厂长不计报酬、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可以说,没有农村充足的资源和廉价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就没有民营企业的优势。

民营企业能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农业,离不开农民,离不开农村。

因此,民营企业与“三农”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更应当“利义兼顾”,先富带后富。

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福利事业发展相当落后,民营企业自然应该承担更多的道义责任,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民营企业家要“洋装虽然穿在身,但心还是农民心”。

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经常讲“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一村致富不算富,农村富了才算富”,我们所有的民营企业家应该共勉。

广大的民营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大中型民营企业要自觉肩负起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带好头、引好路、作好榜样,为全市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民营企业二次飞跃的历史机遇。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只是社会责任,更是发展机遇。

一方面,从宏观上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中央关于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政策的推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不断调整并向农村倾斜,国家将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社会各个方面将更加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事业,这为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重要投资方向,创造了重要投资机遇;同时,发展了农业,富裕了农民,它必将带来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城乡市场进一步繁荣,这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从微观上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要着力培养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为以民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空前的发展机遇;发展农村中小工业、开拓农村商品市场、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各项社会服务事业,为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了最主要的劳动力来源渠道;农户家庭生产组织的变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为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沃土。

完全可以肯定,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将是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是民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因此,民营企业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健全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

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搭建好民营企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平台。

关键是要搞好“三个对接”,落实“四项政策”。

“三个对接”,一是要抓好载体对接。

市新村办、工商联共同开展了“百企联百村”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肯定。

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资金的优势,积极参与“百企联村”活动,支持示范村搞好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建设。

二要抓好项目对接。

要精心选择和包装一批好的项目,来吸引民企投资参与,通过项目来引导民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要抓好信息对接。

引导民企参与新农村建设还必须解决好民企参与过程中与政府和农民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尤其是政府要通过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向民营企业及时发布各种有效的投资信息、市场信息和需求信息,帮助企业确定投资项目和结对对象,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项政策”,一是实行要素优惠政策。

比如,土地方面,对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农用地转用指标,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保证民营企业参与村庄建设必要的用地。

对民营企业参与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用地,原则上按照社会事业性质建设用地,以成本价格进行划拨。

二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民营企业无偿助建公益性项目的,税务部门要参照慈善捐款实行税前列支政策。

对民营企业进行扶贫开发和涉及村庄整治工程建设的收费,要能免则免,能减则减。

对农村聚居点和工业园区在新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时,政府应减免相应的建设规费。

三是实行成果奖励政策。

对民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的要实行一定奖励。

四是实行政治激励政策。

对在新村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符合入党条件的民营企业主,积极培养入党。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积极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作为、有贡献、政策素质好的民营企业主担任村干部,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双带作用。

积极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积极贡献且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业主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支持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此来激励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四)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动员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求民营企业家自觉承担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更需要民营企业家具有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实力。

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着力在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一是要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

市场竞争第一位是产品质量竞争。

民营企业提高质量竞争力,要抓好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

产前要把好原材料关,产中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规范操作,产后主要是抓好售后服务质量。

二是要树立品牌价值观念,努力提高品牌竞争力。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世界著名品牌价值高达725亿美元。

品牌的知名度包括商标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和企业领导人的知名度。

要树立品牌,首先要抓好产品质量管理,使产品质量确实达到或超过制造标准,使用户满意,取得用户信赖。

有的企业商标知名度很高,如“茅台"酒、“长虹"电器;有的企业知名度很高,如大庆油田、鞍山钢铁;有的企业领导人的知名度很高,如鲁冠球等。

在商标、企业、领导人这三个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的知名度,其企业就具有竞争能力,企业在竞争中就具有优势。

三是要树立以小胜大观念,努力提高行业“小巨人"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完全可以把自己定位为同行业的“小巨人",以此作为奋斗的目标,就会在同行中取得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说白了就是同行业与同产品的竞争。

在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最忌的是搞小而全,与同行拼规模,一定要把自己定在“小"的位置上,在“小"字上做大文章。

民营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时,只要把握住产品的命脉,也就是最重要的加工件或工序,其它的则可以分散到其它专业企业生产。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投资,减轻管理负担,能够集中精力搞单一产品、工序生产。

像人造卫星、大型飞机都是把零部件分散到各专业厂生产,何况民营企业的产品只要放开次要的,抓住主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培育出竞争优势。

四是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努力提高人才竞争力。

当前民营企业要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真正发挥人才优势。

有了人才,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作者系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