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8067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docx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素材

2014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必修模块各专题的历史主线与教学重点

历史必修一内容解析

研读《课程标准》可以发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政治文明史的主线。

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国际社会从无序走向一定程度的有序;从中国史的角度看,中国由古代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由专制制度国家向民主国家过渡。

中国史部分围绕某个历史阶段最为突出的政治主题、以时间为序展开讲述。

其中:

专题一主要是讲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探讨古代中国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专题二重点是讲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重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基础。

这两个专题联系密切,专题二为专题三的讲述提供了深刻的历史背景。

专题三通过对民主革命运动的讲述,说明了这一历史任务最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专题四和专题五为中国现代史部分,内政与外交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

专题四重点介绍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问题,阐明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及其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也说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专题五主要是讲现代中国在对外关系中所奉行的方针政策、在外交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中国积极参加的外交活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世界历史设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四个专题。

各个专题间,特别是前三个专题之间,不但有着历史发展的时间逻辑,也有学科内部的科学逻辑。

专题六论述的是西方古代民主和法制的起源与发展;专题七说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和性质,以及不同的民主化模式。

专题八与专题七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叙述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示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的出现到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现实的历史过程。

专题九叙述了战后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对峙的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的转变过程,从主题内部看,也反映着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规律和趋势。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单元的主题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及影响。

学习本单元,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

一是从夏到周的制度创新过程,这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二是秦朝建立的专制皇权不断强化,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掌握四方面知识:

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朝统一、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七国之乱和武帝的集权措施、唐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时达到顶峰。

理解三个观点:

①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史悠久、体系完备;②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是当时社会的主宰,官僚体制、行政机构的调整等都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③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对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对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专题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在本专题的授课中,要注重突出的是两条主线和三个重点。

第一条主线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西方列强接连不断的侵略所构成的中华民族屈辱史。

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无数先烈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构成了第二条主线——抗争史。

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在内的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侵略战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结束,跨入工业国行列的西方国家,为了占有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不惜以重炮轰开中国大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该阶段的两次鸦片战争为本专题的第一个重点。

第二阶段是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代表的发生在19世纪末的侵略战争。

西方列强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向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

它们更为迫切地需要开拓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再次掀起侵华浪潮。

所以,这个阶段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本专题的第二个重点。

第三个阶段是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重点的日本侵华战争。

在西方大国的纵容下,世界上法西斯主义嚣张猖狂到了顶点,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这场战争,敲响了西方列强百年侵华史的丧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进入到新的阶段,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日本侵华战争是本专题的第三个重点。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把握基本线索,强化主题意识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线索是近代各个阶级探求中国革命道路,主题是中国近代从专制走向民主。

在教学中,一定要围绕这一线索和主题,明确教学方向,彰显教学意图,从而使学生对中国民主革命历程和方向有清晰的认识。

2. 抓住两个阶段、三个阶级

两个阶段: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基本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间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五四运动以后,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进一步向社会主义发展。

三个阶级: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为民主革命做了准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政体,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三个时期。

(1)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是民主政治的初建时期。

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就是这一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表现。

(2)“文化大革命”十年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时期。

十年间法律制度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政治遭受破坏。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上健康、正常、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法律制度逐步健全,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政府以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指南,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这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加强。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在本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紧扣课标要求,切实体现以下几点:

(1)突出基本线索。

课标列出了四个大的知识点,主要讲了三个阶段的外交状况,即初登国际舞台的5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的70年代,全面走向世界的新时代。

教学中应介绍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的外交情况,使学生对历史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突出外交成就。

讲成就、谈影响、说意义,乃是课标对本专题所提出的教学主旨。

教师应以此为中心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①从国际环境来讲,50年代的外交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与孤立,70年代的外交使中国周边局势缓和、压力减轻,新时期以来的外交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空间和外部条件。

②从国际贡献来讲,50年代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精神”,70年代在第三世界国家支持下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80年代以来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既反映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是我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形成一个观念:

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于古代的希腊、罗马。

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把握两条线索:

一是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注重三个知识点:

一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罗马的法律。

这一专题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不能用概念解释概念,最好把抽象思维与具象理解相结合。

 

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本专题教学重点突出的一条主线、一个核心、两个重点:

一条主线:

17世纪开始,在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的基础上,西方各国逐渐建立起以议会为主权核心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议会制度最早出现于英国,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奠定了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传统理念;1265年孟福尔议会被称为英国议会的雏形,从此英国人限制王权的斗争有了合法、长期的机构作为依托;1640—1688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逐步确立了主权在议会,依法治国的核心理念,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君主立宪制。

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确立了邦联制的政体,中央政府无权无力应付内外困境,在此背景下召开的1787年制宪会议最终制定出了《1787年宪法》。

这部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政体,这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在庞大国土上建立共和制的经验。

法国的政体在大革命期间几经反复,共和制与帝制不断较量,最终在1875年确定了共和制。

德国在统一过程中,普鲁士依靠王权力量取得了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最终建立起德意志帝国。

帝国宪法的颁布宣告德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但是皇帝拥有实权,德国确立了具有浓厚专制色彩的民主政体。

一个核心:

尽管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历程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是其民主化的实质是统一的。

在各自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以议会为国家主权核心的代议制民主政治,民选的议会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分权与制衡使民主机制更加完善。

近代西方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大多属于代议制资产阶级民主,这既是对古希腊罗马早期民主政治的继承,也对世界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两个重点:

本专题通过介绍四个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道路来展示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建立过程。

代议制民主的核心是主权在议会,但是根据各国国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英国、德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法国建立起共和制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代议制民主政体,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民主政治形式为各国所借鉴。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说,有三点需明确:

第一,民主制度取代了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这一时期所建立的代议制民主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第二,在民主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国情与传统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民主模式,即民主内核的统一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第三,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尤其是民主进程是一个艰难的历程,是一个根据不同国情不断探索的、漫长的、曲折的过程。

 

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突出五个重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和意义;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意义;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新中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奠基举措;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及其意义。

形成三个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俄国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在本专题涉及的学习要点中,需要理顺一条主线和三个重点。

1.一条主线:

从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极化趋势的过程。

二战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欧洲霸权终结,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对世界的领导权。

同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兴起,并构建了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

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试图称霸世界,推行反共、反苏的遏制战略。

苏联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由此“冷战”爆发,两极格局形成。

在两极格局下,各种政治力量不断进行斗争和较量、分化与组合,冲击着两极格局。

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出现了多种力量的崛起。

欧共体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力量。

战后日本也创造了经济奇迹,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的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选择了反帝、反殖民主义、不结盟的道路。

中国的经济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后既有成绩又经历了曲折,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瓦解,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但新的世界格局并没有立即形成,目前,世界格局可以用“一超多强”来概括。

这不意味着是一个新的格局,只是一种过渡状态。

2.三个重点:

第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依据二战中几次国际会议的决议原则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一改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从而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下的两分世界的新格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这一“极”的形成,同时,苏联控制东欧各国,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极”。

第二,西欧、日本、中国等政治力量的崛起,冲击着两极对峙格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两大阵营内部和世界局势发生着重大变化,西欧、日本凭借经济上的崛起,冲击着美国对资本主义阵营的霸主地位,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不结盟运动兴起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制约着美苏两极对抗的升级。

第三,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历史必修二内容解析

 

根据《课程标准》,必修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其基本线索是,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

在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的同时,还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看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其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和制度、经济发展原因、经济交往及社会生活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堪称世界古代农业经济的代表。

在农耕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与中世纪欧洲相比,古代中国商业也形成了自己显著的特点。

近代工业文明是以欧洲为代表的。

与农业不同,工业是对自然资源的采集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

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的大量出现,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的全面提升。

近代欧美工业文明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的农耕文明走到了尽头。

19世纪中期,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廉价的工业产品,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王朝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政治经济特权。

古老中国的农耕文明开始受到欧美工业文明的冲击。

现代经济体制改革是以苏联和美国为先导的。

1917年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外,又有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的基本定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它是建立在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基础之上,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且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成为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板。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所有制、产业结构、物质分配、经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调整并未停止。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外在表现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的大发展,尤其是作为经济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动力是残酷竞争的国际市场,而主导力量则是发达的西方国家。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构建基本的知识线索

第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是:

采集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而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化及其以后的持续发展,被称为经济现代化。

众多学者认为,经济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经济和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发展的主线。

第二,由于《课程标准》要求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分别介绍其发展情况及特点,所以必须构建一个统一的时间线索,来统领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如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不管是哪一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按这一时间线索整理,就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

第三,构建某一部门的知识线索。

如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线索,夏商周和春秋时期是萌芽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成型期,隋唐宋元是向南方扩展时期,明清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时期。

如土地制度,原始社会为公有制,商周时期为以王为代表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战国以后以土地私有为主。

如手工业中的制瓷业,经历了原始瓷器——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的基本发展过程。

2.抓住学习重点

由于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是不一致的,所以,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认真梳理各部分的重点学习内容。

如农业部分重点把握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演变基本情况及其影响;手工业部分重点把握冶铁业、纺织业和制瓷业三大行业的发展情况;商业要特别注意唐宋商业的繁荣、明清时期商业新发展等内容。

本单元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有: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自耕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高度发达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与“海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本专题教学重点要突出的是一条主线、四个重点

主线:

工业文明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农业文明的冲击。

两种文明在中国的碰撞就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使英国的大量商品倾销到中国,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从沿海地区解体,这种解体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客观上又为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

可以说,西方的殖民侵略起到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西方的侵略使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技术的优势,于是官方(洋务运动)开始,民间(民族资本主义)效仿,工业化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愿望,但开启了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开始了,且经济上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重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背景: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在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资源、劳动力、技术及先进的观念;洋务运动及外国企业刺激了民族企业的建立,成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

(2)产生:

19世纪70年代,在沿海通商口岸地区,最早的一批民族企业诞生,且主要是轻工业,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资金不足。

(3)发展:

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

20世纪初进一步发展,1912-1937年为黄金时期。

(4)影响:

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近代化进程加速。

在本专题的学习中,只有从文明的角度出发,才能理解东西方接触的不可避免性。

此外,在论述文明碰撞的结果时,要引入多元评价,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殖民扩张的作用,防止过于灌输仇恨、耻辱意识,而忽视反思。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六十年的艰难探索,最终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

1.既要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

又要关注中国人民走过的曲折经历的苦难,吸取教训。

从正反两个方面坚定学生的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唯一出路,是历史的选择,来之不易,必须珍惜,必须坚持。

2.本专题的重点是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要突出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同时还要总结经济建设中的历史经验教训。

3.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必须讲清我国的改革开放本质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区别。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这一专题主要阐述的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传统社会逐步解体,并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文明迈进。

这一转变,可以通过外在的吃、穿、住、行、用等最直观的物质生活的变化来表现,可以通过社会交往的习俗、称谓、社交礼仪的变化来洞察,也可以通过在大众传媒影响下的社会观念的变化来感受。

三种尺度所透露的信息均围绕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生活城市化的主题展开。

1.这个专题的核心是突出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这种变化即表现在物质生活层面,又表现在精神生活方面,还表现在社会意识的整体变化。

2.从时间上来看,一些内容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近,甚至在现实中就有非常丰富的素材。

教师需要围绕课程标准,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综合反映主题的典型材料,切忌面面俱到,处处蜻蜓点水。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课堂放到多媒体教室,学生随时上网查找各种数据图片,随时进入博物馆的网页,参观网上专题展示。

条件更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城市规划馆等反映社会变迁的地方参观。

农村地区的学生也可以请年长者讲述时代变迁的切身感受。

 

专题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自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后因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扩张需求而产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进程,同时指明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从而使我们对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从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的情况看,古代文明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

总之,人类处在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15世纪末以来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新航路开辟,分散的世界文明逐渐开始走向交流。

17世纪荷兰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18世纪60年代起,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并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开始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19世纪70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本专题围绕世界走向联系的起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从古代农业文明区域的相互隔绝、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和文明的连接等方面,勾画出了人类从分散走向一体的过程,分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因,介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1.新航路开辟与地理知识联系密切,教学时可运用绘图、读图的方法,注意把握历史问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角度,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认识。

2.进行模块间相关知识内容的整合。

如将工业革命与必修Ⅰ的列强对华侵略相联系,与必修Ⅲ的科学技术整合等。

3.教学时注意关注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思考,有助于形成历史的整体思维,更容易理解同一时期中国出现的现象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关系。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在本专题的授课中,要注重突出的是一条主线、两个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