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8266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docx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十年回顾

  2002—2012,十年时间,弹指间一晃而过。

十年间,好莱坞的银幕世界依旧灿烂,类型各异的视效大片粉墨登场,花样纷繁,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往日里风光无比的动作片、科幻片慢慢衰落,气势恢宏的史诗片偶有抬头,却后继无力,只有最耀眼的两种类型片在这十年间茁壮成长,风靡全球影坛,它们就是超级英雄电影和奇幻电影。

  十年间,超级英雄电影从《蜘蛛侠》的一枝独秀到《神奇四侠》、《钢铁侠》、《雷神》百花齐放,从孤军奋战的《蝙蝠侠》、《超人》到各路英雄组队战斗的《复仇者联盟》,共同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浸泡在漫画里成长的美国年轻一代正在成为票房主力军,同时,借助电影工业技术的进步,昔日人们只能在脑海浮想的漫画情节变成了大银幕上的视觉奇观,两力交织,促成了可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超级英雄电影热潮,自新世纪以来席卷了全球影坛。

  十年前,《蜘蛛侠》以4亿的北美票房和8.2亿的全球票房,将超级英雄电影的吸金能力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十年后,新一代《超凡蜘蛛侠》重装上阵,威力不减当年,而吹响“英雄集结号”的《复仇者联盟》,则一举将超级英雄片的全球票房纪录推高至了15亿美元。

超级英雄电影已成为好莱坞无往而不利的吸金利器,票房之外的周边市场收入更是令好莱坞大佬们喜笑颜开。

  热潮背后,本文为您详尽剖析过去十年间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之路:

回首超级英雄们如何从单兵作战进化为组队打怪;看看原本被千夫所指的《蝙蝠侠》系列如何涅磐重生,完成史诗级三部曲的华丽转身;瞧瞧漫威公司怎样从初窥电影行道的菜鸟成长为呼风唤雨的影业大亨;围观那些凭超级英雄电影一飞冲天,蜕变为当红巨星的幸运儿;从文化层面解读超级英雄在银幕之外承担的社会功用与意识形态。

2002年《蜘蛛侠》惊人的票房佳绩带动了超级英雄电影热潮的兴起

银幕故事:

超级英雄电影的十年光阴

1.一切从《蜘蛛侠》说起

时间:

2002年

事件:

《蜘蛛侠》狂揽全球票房

影响:

开启超级英雄电影的全盛时代,各路英雄纷纷登场

2002年,《蜘蛛侠》以超过4亿美元的北美票房战胜强劲对手《魔戒2:

双塔奇兵》和《星球大战前传二:

克隆人的进攻》,成为年度票房状元震动了整个好莱坞后,一股改编经典超级英雄漫画的风潮顿时被掀起了。

原因很简单:

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美国两大动漫公司漫威和DC出品的漫画整整影响了四代美国人,加上十来家规模稍小的动漫公司各自打磨的精彩漫画,这样广泛而扎实的改编资源与粉丝群体不利用起来,实在说不过去。

  事实上,在《蜘蛛侠》成功之前,超级英雄电影已经在低谷徘徊了很长一段时期。

DC公司的《超人》系列在80年代式微,《蝙蝠侠》系列在90年代烂尾,漫威公司也没有和好莱坞大制片厂联手,缺乏制作经验,粗制滥造出《美国队长》、《神奇四侠》等几部影片甚至未能在院线上映。

缺乏成功案例加上真正的市场未被撬动起来,两个动漫巨头都对超级英雄漫画如何改编成电影心中无定数,好莱坞几大巨头都还举棋不定,即使2000年的《X战警》已经让20世纪福斯公司初尝甜头,但他们还是没想到超级英雄电影能有这般潜力:

《蜘蛛侠》在全球共斩获了8.21亿美元的票房,相比此前的最高纪录——1989年首部《蝙蝠侠》的4.11亿,翻了一番。

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就情节来讲向来都不复杂,不过是形形色色误入歧途的野心家(尤以痴迷疯狂的科学家为主,继承了“科学怪人”的一贯套路),在试图破坏大部分人正常生活的时候,被超级英雄们阻止,进而展开决战,最终以坏蛋被感化或者被击败的结局收尾。

但成功的超级英雄动漫改编电影往往会抓住两个关键要素:

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和生动丰富的细节。

《蜘蛛侠》展现了一个平民/少年英雄的心理成长

拍恐怖片出身,擅长以心理描绘和奇诡气氛吓人的山姆·雷米抓住了这两个要点,使得《蜘蛛侠》一战成名。

在这部电影里,主人公彼得·帕克开始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普通高中生,孱弱的体质还使他处处受人欺凌,故事就伴随着这个略带自卑感的男孩的成长,而具有了与以往超级英雄电影不同的味道。

随后,即使拥有了超能力,他也未意识到这能力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只觉得好玩,遇上麻烦事,依旧逃避着,直至转折点——叔叔被劫匪杀害,留下遗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时,帕克才真正担起了匡复正义、抵抗邪恶的重任,成为蜘蛛侠。

帕克的心理转变让观者动容,再加上蜘蛛侠在高楼大厦间挪腾飞跃的酣畅快感,这部影片想不成功都很难,同时也让后来者看清了成功的方向。

  于是乎,好莱坞巨头们纷纷把漫画改编电影提上了日程,除了已经启动的《X战警》、《蜘蛛侠》系列将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扶植以外,各大电影公司均加强了对DC和漫威公司旗下的超级英雄漫画版权的购买,《神奇四侠》、《绿巨人》、《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青蜂侠》、《绿灯侠》陆续登上银幕,曾经折戟沉沙的《蝙蝠侠》、《超人》系列也被全新包装,重出江湖,新世纪超级英雄电影热潮的大幕徐徐拉开了。

《超人总动员》戏谑恶搞的喜剧模式为超级英雄电影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

银幕故事:

超级英雄电影的十年光阴

2.《超人总动员》与“反英雄”电影

时间:

2004年

事件:

《超人总动员》口碑与票房爆棚

影响:

为超级英雄电影提供了一种戏谑、搞怪的“反英雄”喜剧思路

  目睹了《蜘蛛侠》的成功后,开始时固步自封,不屑与动漫公司合作的迪士尼公司也逐步转变了思路,但临时抱佛脚谈何容易,香饸饹早已被其他公司先后夺去。

没办法下,只好让旗下的皮克斯工作室制作了一个“反英雄”的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该片在全球范围取得了6.24亿美元的惊人票房,风头远远盖过了华纳名门正宗的《超人归来》。

  《超人总动员》以一个山寨戏仿版的超人为主角,不但摒弃了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更让观众发现原来超人也会有自己的烦恼。

在《海扁王》横空问世前,《超人总动员》算得上最让超级英雄和影院座位上的平凡人之间心有戚戚然的电影了。

导演布拉德·伯德曾调侃说:

“我与影片中的男主角一样正遭遇着中年危机,所以我想借他表达出来。

”前所未有的“无厘头”自嘲模式加上皮克斯强大的技术能力,使得那些融在影片里的点子和幽默感鲜活有力,超乎想象,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也让其他电影公司为之一振,原来超级英雄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海扁王》是一部真正属于互联网极客、宅男时代的超级英雄电影

  随后便有了《超人高校》、《我的超人女友》、《超人集中营》、《超狗任务》、《全民超人》、《海扁王》、《超级大坏蛋》等跟风的“反英雄”喜剧作品,甚至还出现了《超级英雄大电影》这种极端恶搞的重口味作品。

但除《超级大坏蛋》、《海扁王》、《全民超人》产生了较大反响外,其余作品均乏善可陈。

主因是这类影片绝大部分都不是原创漫画改编,草草上马根本没有粉丝捧场,加上大多数的投入成本都算不上A级制作,基本在票房榜上停留个两到三周就已被观众淡忘。

  值得一提的是《海扁王》,这部2008年1月由《通缉令》作者马克·米勒和朋友约翰·罗米塔共同完成的作品一出世就受到热烈追捧。

在宅男当道的网络时代,仅仅有8卷本容量的《海扁王》几月之间就追上了那些前辈英雄熬上大半辈子才换来的梦想——登上大银幕。

这让所有曾经做过和正在做超级英雄梦的宅男雀跃不止,因为海扁王本身就是超级英雄的草根粉丝,且上天入地不能,完全没有英雄气魄,但他锄强扶弱的决心,完全植根现实的技能代大伙儿完成了从现实到梦想的飞跃,正如片中所言“每个人都把超级英雄梦做了好多年,但你是第一个真正去做的”。

这份参与感再加上影片里充斥的Youtube、Google、Facebook、MSN、萝莉等网络时代的元素,《海扁王》博得了与时俱进的美名,年轻的粉丝们则拥有了与自己同时代成长起来的超级英雄。

2005年《侠影之谜》成功复活上世纪走上末路的“蝙蝠侠”电影

银幕故事:

超级英雄电影的十年光阴

3.诺兰“新蝙蝠侠”三部曲登场

时间:

2005年

事件:

《蝙蝠侠:

侠影之谜》广受好评

影响:

“蝙蝠侠”系列重生,超级英雄电影暗黑写实风崛起

  在乔·舒马赫执导的《蝙蝠侠与罗宾》被评为“史上最烂续集电影第五名”的七年后,英伦奇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决心重振《蝙蝠侠》,世界再次瞩目守卫哥谭镇的那个亿万富翁——布鲁斯·韦恩。

这一次,诺兰完全忠实弗兰克·米勒于1986年创作的《黑暗骑士归来》那种粗粝大胆、黑暗写实的风格,同时用IMAX这种最先进的胶片拍摄模式来勾勒他所期望的歌剧式气魄。

为了彰显《蝙蝠侠》系列洗心革面的决心,DC公司甚至更换了全新的LOGO。

诺兰和华纳高层还大胆启用了当时一心沉浸在独立影片里磨砺演技的英国男星克里斯蒂安·贝尔,要知道,《蝙蝠侠》可是纯正的美国漫画。

当影迷惊叹贝尔塑造的全新蝙蝠侠那纯正的美式口音和角色魅力时,他也一跃成了好莱坞最当红的男演员之一。

  除了愈加去漫画化的真实场景外,大规模的场面动作戏和愈加拉风的蝙蝠坐骑也为这个杰出的超级英雄电影系列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侠影之谜》对抗忍大师的压轴大战到《黑暗骑士》里的卡车“慢镜翻转180度”,再到《黑暗骑士崛起》里飞机解体,全镇警察追逐蝙蝠侠,每一部电影里的动作场面都别出心裁,还能让观众不因这些动作元素而分心剧情。

为了赢得铁杆漫画迷的捧场,在风格写实的基础上,呈现蝙蝠侠高科技属性的装备道具却万万马虎不得,是以第一部里彪悍厚重的蝙蝠战车、第二部里风驰电掣的蝙蝠机车,第三部里飞入云霄的蝙蝠战机俱让粉丝们在观影时嗨爆。

“新蝙蝠侠”三部曲在主题深度上创造了超级英雄电影的新高度

  最让人惊叹的还是诺兰对于角色的挖掘和主题的思考。

哥谭镇,这座贫富分化、犯罪横行,类似索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之城,影子联盟和小丑均要把它毁灭,但布鲁斯·韦恩却要凭一己之力去对抗这些黑暗势力,为了保护心爱之人和这座城市,他是否能够无所不用其极呢?

个人的道德困境和拥有的英雄之力反复折磨着韦恩,“新蝙蝠侠”三部曲极其细腻地刻画人性,思考社会命题,非常优雅地在漫画风和纪实性上保持平衡,同时还深深烙上了诺兰个人的作者属性,称之为超级英雄电影的最高水准毫不过分。

  诺兰打造的“新蝙蝠侠”三部曲在整体质量与主题深度上,睥睨群雄,将超级英雄电影提高至空前的高度,浓郁的暗黑写实风格也影响到了后来的许多超级英雄电影。

在《侠影之谜》后,“超人”系列也试图凭借《超人归来》重启,可惜远远称不上成功。

明年曾执导过《300勇士》和《守望者》的扎克·施奈德新打磨的的《超人:

钢铁之躯》能否有一番新气象,让我们拭目以待。

2008年《钢铁侠》大获成功,漫威坚定了自制超级英雄大片的决心

银幕故事:

超级英雄电影的十年光阴

4.《钢铁侠》与漫威的崛起

时间:

2008年

事件:

《钢铁侠》首登银幕大获成功

影响:

漫威开始了自制超级英雄大片的道路,由此强势崛起于好莱坞

  《钢铁侠》的投拍算得上漫威公司当时最大的冒险,这位由斯坦·李于1963年塑造出的动漫形象,人气远比不上漫威公司最广为人知的超级英雄如蜘蛛侠、美国队长等。

但《蜘蛛侠》系列和《X战警》系列数十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仅给作为品牌授权方的漫威公司带来不足1亿的票房分成,最终还是令不想再为他人做嫁衣的漫威公司狠心一掷1.4亿美元拍摄《钢铁侠》。

  这样的“鲁莽”行为着实让业界错愕,而且启用的男主角居然是沉溺吸毒几度入狱的小罗伯特·唐尼,更是令所有电影公司倒吸一口冷气。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漫威公司为了开拓新的电影市场,决心豪赌一把,由于缺乏市场营销经验与发行网络,不得不拉拢派拉蒙做发行方,当时派拉蒙也刚从《变形金刚》的火爆尝到了虚拟角色改编成电影的甜头,于是两个公司一拍即合,条件是:

漫威公司未来的几部超级英雄大片如《雷神》、《美国队长》、《蚁人》以及《尼克·福瑞》的发行权全部由派拉蒙负责。

  《钢铁侠》的票房成绩让所有人都跌破眼镜,竟然攀上了北美票房榜的年度第三,几乎战胜《夺宝奇兵4》成为年度第二。

漫威不仅为来年自己卖给迪士尼一个好价钱奠定了基础,还让小罗伯特·唐尼咸鱼翻身,拯救了他的职业生涯。

其实拍片之初,《钢铁侠》缔造者斯坦·李就曾经帮忙吆喝:

“这部影片肯定会成为票房炸弹,因为小罗伯特·唐尼让我惊讶,导演也压得住场,其他工作人员都相当出色。

”凭借高科技装备对抗邪恶势力,与蝙蝠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钢铁侠终于媳妇熬成了婆,成为大银幕上的超级明星。

但跟沉稳冷峻掩饰真实身份的“蝙蝠侠”布鲁斯·韦恩不一样,“钢铁侠”托尼·史塔克是个个性张扬的花花公子,“最臭屁的超级英雄”让他在众多超级英雄中脱颖而出。

《钢铁侠》令男主角小罗伯特·唐尼咸鱼翻身

  熟悉美国文化和美式漫画的人都清楚,托尼·史塔克的人物塑造源自美国娱乐界的传奇人物霍华德·休斯(《飞行家》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人物),这个人物身上的冒险主义精神,以及无畏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的性格魅力吸引了斯坦·李,老爷子曾这样说过“我创造出钢铁侠这号人物的原因是,我想塑造出一个跟普通超级英雄不同的人物”。

托尼·史塔克这种张扬、风趣、激情、好色的角色个性,也正是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

  《钢铁侠》的成功直接刺激迪士尼做出了重大决定——收购漫威公司。

这笔交易于2009年12月31日完成,迪士尼不光是为了利用漫威公司的角色形象制作电影,更重要是电影带来的周边效应,尤其是玩具和玩偶方面。

在收购漫威之前,迪士尼的“公主系列”玩偶等受到女孩们的喜欢,但缺乏适合男孩们的产品系列。

大部分男孩都喜欢漫画英雄,而很多高人气的漫画英雄都属于漫威阵营。

是以,收购漫威,等于打通了迪斯尼在玩具市场上的最后一关。

可能连迪斯尼也没想到,漫威公司不仅带来了玩具市场收益的水涨船高,还带来了一个更大的惊喜——在《钢铁侠》片尾彩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复仇者联盟》。

《复仇者联盟》以15亿全球票房创造了超级英雄电影的新神话

银幕故事:

超级英雄电影的十年光阴

5.超级英雄热潮方兴未艾

时间:

2012年

事件:

《复仇者联盟》《超凡蜘蛛侠》《黑暗骑士崛起》相继上映

影响:

超级英雄组团作战、“蜘蛛侠”系列成功重启、“新蝙蝠侠”三部曲完美落幕,超级英雄电影热潮还将继续下去。

  跟《蜘蛛侠》、《蝙蝠侠》、《超人》、《钢铁侠》等漫画里的孤胆英雄不同的是,《X战警》与《神奇四侠》走的是“群雄”模式,一帮各怀绝技的英雄,对付同样身怀绝技的坏蛋,必然会变成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技能秀。

《X战警》三部曲的大获成功直接带动了超级英雄组团作战的势头,这也是《复仇者联盟》能够成功登上银幕的动因之一。

2012年是超级英雄电影最热的一年,《复仇者联盟》便是其中最热的超级英雄电影,这部集合了钢铁侠、绿巨人、美国队长、雷神等超级英雄的大片全球票房已突破15亿美元,这是此前的超级英雄电影从未达到的高度。

  早在2005年,为了应付DC公司的竞争压力,漫威就已经开始了《复仇者联盟》的计划,但当时因为很多角色都没进入银幕,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钢铁侠》的一飞冲天,让漫威看到了希望,开始步步为营,逐渐将复仇者联盟里的《雷神》、《美国队长》、《钢铁侠2》里的黑寡妇逐一推进了普通观众的视野,加上以前《绿巨人》攒积的人气,漫威公司有了相当的底气。

在这些电影里,漫威有意为《复仇者联盟》安插了很多彩蛋,大吊粉丝和观众的胃口,比如塞缪尔·杰克逊扮演的尼克·福瑞出现在《钢铁侠》片尾开始召集各方英雄,杰瑞米·雷纳饰演的鹰眼在《雷神》中惊鸿一现……外界将《钢铁侠》、《雷神》等片戏称为《复仇者联盟》的豪华预告片,实不为过。

  观众在《复仇者联盟》中感受到了以往超级英雄电影不曾有的快感,以前的电影基本都是英雄独战各路大反派,而这次是六位超级英雄海扁一个超级大反派,大家都想在银幕上目睹超级英雄们飞天遁地,互相扯皮打架,然后团结奋战的场景。

如果说诺兰的“新蝙蝠侠”三部曲挖掘了漫画电影的深度,那么《复仇者联盟》无疑是扩展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广度,同时还为华纳和DC将《正义联盟》搬上银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借鉴。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有没有那么一天,《正义联盟》会在银幕上大战《复仇者联盟》呢?

这一切并非天方夜谭。

《复仇者联盟》《超凡蜘蛛侠》《黑暗骑士崛起》三部大片热映,2012年堪称超级英雄年

  说2012年是超级英雄最热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复仇者联盟》的大爆,还有“蜘蛛侠”系列的成功重启以及“新蝙蝠侠”三部曲的完美落幕。

诺兰则真正完结了他的“新蝙蝠侠”三部曲,即使未来,华纳还想再拍《蝙蝠侠》系列,手执导筒的也不会再是诺兰了。

不管怎么说,诺兰已经光荣地完成了他的使命,为影迷奉献了一套足以彪炳影史的“蝙蝠侠”电影。

  《蜘蛛侠》系列的重启则多多少少有点圈钱的味道,尽管索尼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推动3D技术和挖掘《蜘蛛侠》系列的潜能,但不少观众依旧诟病《超凡蜘蛛侠》只是把十年前第一部《蜘蛛侠》的故事重新拍了一遍。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相比十年前的《蜘蛛侠》,今年的《超凡蜘蛛侠》还是变得更加“阳光宅”了一些,更有青春的气息,更符合眼下年轻人的口味,虽无太大的创新,但至少努力做出了改变。

  《复仇者联盟》、《超凡蜘蛛侠》、《黑暗骑士崛起》三部大片优异的票房表现,证明超级英雄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未来将继续在大银幕上唱主角。

超级英雄电影这股浪潮自《蜘蛛侠》之后历经十年,依旧方兴未艾。

十年间四部《蜘蛛侠》的全球票房高达32亿美元

改变好莱坞:

超级英雄电影的商业魔力

1.赚钱机器:

超级英雄电影的吸金术

  好莱坞曾有个笑话这样说道:

从《蜘蛛侠》大卖以来,拍什么类型的电影最容易赚钱,贝弗利山上的剪草工都可以告诉你——去改编一部漫画英雄电影吧。

  《蜘蛛侠》2002年爆收8.21亿全球票房,让之前一直在B级恐怖片里折腾的山姆·雷米成了暑期档呼风唤雨的大导演,连他自己都被震撼到了,“这部电影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期待”。

随后的第二部、第三部继续描绘了蜘蛛侠在救人危难之余为感情烦恼,经受青春期成长阵痛的心理,并在特效场面上投入越来越大的制作,蜘蛛侠和章鱼博士在地铁上的较量,是超级英雄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场景之一,让观者终生难忘。

该系列毫无疑问的延续着第一部的票房辉煌,三部影片的票房全进入北美年度榜单前五,是商业上最成功的超级英雄系列。

  《蝙蝠侠:

侠影之谜》在票房上虽然成功,全球获得了近4亿美元,但相较于后面两部续作的票房大爆炸,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黑暗骑士》和《黑暗骑士崛起》全球票房均已迈过了10亿美元大关,后者还在不断增长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影史神话,系列电影中能做到两部单片卖过10亿的除了诺兰的《蝙蝠侠》,只有《加勒比海盗》而已,恰好印证了新世纪里最卖座的片种当属奇幻和超级英雄电影。

超级英雄电影的火爆也会推动模型、玩具等周边产品的热卖

  漫画改编的其他超级英雄电影里,除了《蜘蛛侠》与《蝙蝠侠》,真正靠票房挣到钱的还有《X战警》和《钢铁侠》系列,外加一部超级大卖的《复仇者联盟》和一部中规中矩、乏善可陈的《雷神》(全球票房4.5亿)。

一方面证明了这几个系列的影片素质确实过硬,另一方面则揭示了不是每部超级电影都能挣大钱的道理,尤其是在美式漫画没有深度普及的海外市场,那么好莱坞为何还这样孜孜不倦地炮制这些电影呢?

奥秘就在周边市场。

  以漫威公司为例,在《蜘蛛侠》票房大卖之前,纵然有着蜘蛛侠、绿巨人、X战警、雷神等诸多品牌,数千个角色专利,但授权商品零售额却连2亿美元都不到,待到2008年,漫威旗下的《X战警》、《蜘蛛侠》都先后形成了系列,公司授权商品的零售额猛增为40亿美元,而这几年经过《钢铁侠》和《复仇者联盟》的风靡,这个额度又几乎提高了一半。

利用电影提高漫画角色的知名度,整合漫画资源,提高周边市场的产值正是超级英雄电影的不二之法宝。

成为蝙蝠侠之前,克里斯蒂安·贝尔是小成本独立电影里的常客

改变好莱坞:

超级英雄电影的商业魔力

2.造星运动:

超级英雄电影中走出的幸运儿

  超级英雄电影不止在银幕上再生了一大批人们耳熟目详的动漫角色,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电影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因为这股潮流顺运而生的超级明星,他们之前或在独立影片圈里默默耕耘;或身陷囹圄,事业眼看就要夭折;或籍籍无名偏安一隅,谈不上大众情人。

但他们把握住了机会,成就了电影和自我,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与“金刚狼”休·杰克曼。

  成为蝙蝠侠之前,克里斯蒂安·贝尔基本是在独立电影里打转,而他也从未看过《蝙蝠侠》的漫画原著,对出演《蝙蝠侠》这种暑期大片也并不感冒。

选角过程中,导演诺兰的一位朋友让贝尔借阅了蝙蝠侠系列漫画里的《阿克汉姆疗养院》,布鲁斯·韦恩身上那股光明和黑暗同时具备的气质,以及悲伤曲折的人生道路吸引了贝尔,再加上诺兰承诺会把《蝙蝠侠》拍得黑暗深沉,这一切都迎合了贝尔一贯的“重口味”,新蝙蝠侠就这样诞生了,贝尔也一跃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一线巨星。

  小罗伯特·唐尼、休·杰克曼也都经历了和贝尔类似的“电影改变人生”。

从1996年开始,持续多年的吸毒丑闻与牢狱之灾,几乎毁掉了小罗伯特·唐尼这位天才演员的演艺生涯,直到2003年左右才凭借《歌唱神探》与《小贼·美女·妙探》两部影片稍微恢复元气,在《钢铁侠》中完美演绎超级英雄兼中年雅痞托尼·史塔克后,唐尼咸鱼翻身,摇身一变为一线红星,再加上随后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现在的唐尼在好莱坞可谓如日中天。

“金刚狼”休·杰克曼多次被评为全球最性感男人

  同样的,在接演《X战警》成为金刚狼之前,休·杰克曼身上的标签只是“澳洲最佳歌剧男演员”,在好莱坞还是完完全全的新人,而凭借“金刚狼”大红大紫之后,他数次被评为“全球最性感男人”。

杰克曼当初到20世纪福斯公司面试“金刚狼”一角时,福斯公司的大老板,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还担心这个角色能否给一个在美国完全没有名气的新人。

休·杰克曼事后曾笑言当时自己甚至不是金刚狼的第二候选人,全靠导演布莱恩·辛格的全面考核和坚持推荐,他最终拿到了这个演员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此红遍世界。

  凭借超级英雄电影走红的不仅仅是那些顶着神圣光环的主角,不少在片中出演重要配角或者女主角的演员也把握住了机遇,一炮打出了演艺事业的新天地。

《蜘蛛侠》三部曲的男二号詹姆斯·弗兰科,在影坛的风头就完全盖过了“蜘蛛侠”托比·马奎尔,多才多艺的他这几年在商业片与文艺片之间游刃有余,俨然成为好莱坞新生代小生中的一位旗帜性人物。

而在最近两年,随着超级英雄电影的持续火热,“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洛基”汤姆·希德勒斯顿、“新蜘蛛侠”安德鲁·加菲尔德等新星也正冉冉升起,超级英雄电影不会停止造星的脚步。

传统的科幻或奇幻已无法定义“新蝙蝠侠”三部曲,只能将其命名为超级英雄电影

改变好莱坞:

超级英雄电影的商业魔力

3.开山立派:

超级英雄作为一种电影类型

  新世纪以来,超级英雄电影真正实现了从科幻、奇幻的类型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类型,有着自己固定的模式与特色。

比如诺兰的“新蝙蝠侠”三部曲,就很难把它归结为科幻或者奇幻类,只能说是超级英雄电影。

另一方面,《X战警》、《神奇四侠》、《蜘蛛侠》、《蝙蝠侠》这些影片虽然都打着“超级英雄电影”标签,有着相似的“英雄角色凭借超能力或者高科技装备行侠仗义、对抗邪恶势力保护平民”的故事与主题,但它们在叙事风格、角色塑造、世界观设定等方面还是有着专属特色。

  单就漫画来说,漫威最畅销的作品并非开创新纪元的《蜘蛛侠》,而是《神奇四侠》系列,不过有些遗憾的是,两部《神奇四侠》电影上映后获得的票房与影响力,均未达到与其畅销身份相对应的地位。

异于以往的超级英雄作品,《神奇四侠》中的四位英雄不再隐藏在黑暗中或是以双重身份生活,而是成了名正言顺的公众人物,他们或慌乱或兴奋地频频出现于媒体面前,这种公众人物的虚荣和私人生活的交叉干扰直接启发了《钢铁侠》的角色设置。

同时,《神奇四侠》的团队作战模式又影响到了后来的《复仇者联盟》,主角们通过比《X战警》更加人性化的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不仅仅是拍档,还夹杂了更多的人类情感:

诸如情敌或者是互相的价值理念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