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8734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docx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学策略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前后知识联系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分米和千米。

表1:

《测量》单元前后知识联系

已学相关知识

单元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内容

二年级上册

认识厘米、米。

测量和简单的估测。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的实际长度

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测量或估测物体长度

三年级上册

认识周长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

三年级下册

认识面积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二)单元学习内容

主要认识和感受分米、毫米、千米实际长度,会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进一步发展测量和估测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

表2:

《测量》单元学习内容

课题

知识

方法

核心素养

铅笔有多长

分米、毫米的认识

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1千米有多长

千米的认识

(一)学科性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1分米和毫米、1千米各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下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的“1分米”“1毫米”的事物和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创新性目标

1.在测量、想象等活动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的体验。

2.结合估测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教育性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会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的实际长度,在测量估测活动中,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单元三课规划

(一)原教材教学规划

表3:

《测量》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

内容

建议课时数

情境课题

知识课题

铅笔有多长

分米、毫米的认识

1

1千米有多长

千米的认识

1

(二)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表4: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目的

课型

内容

建议课时数

知识概览

单元课

测量

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

1

知识形成

学时课

铅笔有多长

分米、毫米的认识

1

1千米有多长

千米的认识

1

知识应用

整合课

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练习

1

四、单元三课实施

(一)单元课教学案例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

2.学习目标

(1)学科性目标

1.自主阅读教材,初步领略本单元的基本内容(测量),建立结构性知识。

2.知道每一课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每个小绿点要我们做什么;能找到学习工具,找到学习方法等,初步能读、会读数学教材。

3.具有初步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育性目标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

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中,积累数学探究的经验。

【学习重点】

1.自主阅读教材,初步领略本单元的基本内容(测量),建立结构性知识。

2.知道每一课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每个小绿点要我们做什么;能找到学习工具,找到学习方法等,初步能读、会读数学教材。

3.具有初步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3.学习过程

我们根据单元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

 

图1:

小学数学单元课教学流程图

(1)引入,把握新旧过渡

复习长度单位:

找一找比一比1米和厘米有多长?

1米=()厘米100厘米=()米

复习长度单位的换算及运用:

填一填

245厘米=()米()厘米1米27厘米=()厘米

床2()老师身高160()

小结:

通过复习找和比1米和1厘米有多长,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米、毫米、千米的长度,感受分米、毫米、千米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评析】此环节复习找比长度单位,借住数学物品估填长度及单位换算,充分体会了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框架的铺垫。

(2)阅读,领悟单元内容

首学,定向阅读

第一,快速浏览教材第34-42页,看看有哪几课?

小结:

第4单元《测量》有2课,分别是:

《铅笔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

第二,围绕“量找测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和“简单长度单位的换算”两个核心问题再读教材第34-37页,可以圈一圈、标一标、勾一勾,然后完成首学单。

表5:

《乘与除》单元课首学单

课题

我知道

我还想知道

内容

工具/方法

我的例子

铅笔有多长

1千米有多长

【评析】阅读是单元课首学的主要方式。

通过阅读指定内容,并进行勾画、批注、填表,在任务驱动下读懂教材,对即将学习的单元知识有个整体认识,达到了单元课“领悟式学习”的目标。

互学,交流感悟

1.提出互学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互学。

这一课的课题是什么?

有几个绿点?

每个绿点要我们做什么?

告诉了我们什么?

用到了哪些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

我的疑惑是什么?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收集信息

【评析】通过有指导的定向阅读之后,对单元内容有了个体初步的感悟。

接着学生就先前的首学中的实践与感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对单元知识结构进行预建构,为下一步小组向全班汇报做好准备。

群学,分类互动

生1:

第1课是《铅笔有多长》,有4个小绿点;第1个小绿点是量铅笔的长度(认识分米和毫米);第2个小绿点是找生活中的1分米和1毫米;第3个小绿点是在直尺上找1分米、1厘米和1毫米,知道它们的关系;第4个小绿点是填一填(单位换算)。

生2:

第2课题是《1千米有多长》,有3个小绿点;第1个小绿点是想10米有多长,做一做,并感受10米的长度;第2个小绿点是想100米有多长,做一做,并感受100米的长度;第3个小绿点是想1000米有多长?

说一说,并感受1000的长度。

师:

(出示课件)这节课通过让学生量、找、填、说加强学生对毫米、厘米、千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进一步明确用到的工具:

直尺、米尺、软尺、实物;用到的方法:

测量、计算等。

【评析】通过汇报小组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分类汇报,引发小组间的交流互动,在组间质疑、互动答辩中进一步强化对单元知识要点的理解,梳理出单元学习中的普遍问题,为后续“共学”中的系统构建打下基础。

共学,梳理要点

梳理:

这个单元共有2课,教师用课件依次呈现2课的主要内容。

【评析】单元课的共学,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小结、对学习认知的质疑反思。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先前学习进行总结提炼,即对每一课的内容、方法进行梳理,理出单元学习要点,形成对单元知识的整体建构。

(3)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学习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对比:

对比本单元与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课桌有多长》《1米有多长》,有什么不同?

同样是认识长度单位?

同样在梳理长度单位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同样在进行简单长度单位的换算,有什么不同?

小结:

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主要通过认识1厘米、1米,测量1厘米、1米,感知1厘米、1米,探究1厘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这个单元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同样是通过认识1毫米、1分米、1千米,测量1毫米、1分米、1千米,感知1毫米、1分米、1千米,探究1毫米、1分米、1千米的关系。

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建立联系。

【评析】单元课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梳理与对比,初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明晰本单元学习的重要性。

(4)总结,明确深化重点

反思总结:

你知道这个单元主要学什么?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课?

学习后测:

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小勾学习圈)实施单元课的后测。

明确方向:

看来同学们对算法掌握得较好,但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这样算,这需要我们在学时课上深入探究。

期待同学们在学时课上的精彩表现!

【评析】单元课的总结,主要是师生对单元内容的小结、知识的简单应用、对内容的适当拓展、对学习认知的质疑反思。

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小勾学习圈)实施单元课的后测,明确深化重点,为学时课的学习路线的制定做好上位的准备。

【总评】单元课教师以整体的观念思考和设计教学,不只看到一片片树叶,而是看到树叶所在的大树,甚至看到整片森林。

教师更加重视对课标、教参和教材的研读,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学时课的深化重点。

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概括能力提升,问题意识增强,有了一定的整体观。

教学反思:

 

(二)学时课教学案例

☆案例1:

铅笔有多长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铅笔有多长。

2.学习目标

(1)学科性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分米和毫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

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教育性目标

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

通过“估、量、找、画”分米和毫米,加强了学生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理解分米与毫米的意义及长度单位之间关系,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概念。

3.学习过程

我们根据学时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

图2:

小学数学学时课教学流程图

(1)前测引入,明确方向

师生谈话

引入:

通过单元课的学习,大家对《测量》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学时课的学习。

前测引入

通过猜测老师的身高,让学生回顾上学期我们学习那些测量知识,并比一比1厘米1米有多长,想想我们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

小结:

测量要用到直尺,直尺的0刻度线要与测量的物体的一端对齐,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明确方向

分别量出教材上面两支铅笔的长度

想一想:

你有什么发现或遇到了什么问题。

【评析】复习测量的相关知识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准备。

(2)运用四学,探究新知

复习引入

1、再在直尺上找一找1厘米、2厘米、3厘米。

2、量铅笔的长度。

3、杯子高约()厘米

 

4、比一比1米有多长?

5、请你估量教室的长度?

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情看PPT回答问题

探究1:

认识分米

先估,再量一量两支铅笔的长度。

先估,再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生1:

我估计这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9厘米。

生2:

我估计这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1厘米。

生3:

我测量出这支铅笔的长度刚好是10厘米。

生4;我测量的结果也刚好是10厘米。

生5:

我知道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总结:

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先估计吸管的长度,再动手量吸管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

首学,自主测量,得出发现

互学,交流结果,分享发现

群学,展示成果,分享发现  

  估吸管长度

生1:

吸管的长度大约8厘米。

生2:

吸管的长度大约9厘米。

量吸管的长度

生1:

我用直尺去量,发现吸管的长度正好10厘米。

生2:

我用直尺去量,发现吸管的长度也正好10厘米。

找1分米的长度

生1:

0-10厘米是1分米

生2:

从30cm-40cm是1分米

共学,师生对话,建构意义

师:

吸管的长度是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

10厘米就是1分米。

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在你们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长的一段,用手比一比。

学生用手比一比。

师:

请你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

你比得准确吗?

可以把吸管放上去比比看,仔细看看并记住1分米有多长。

闭上眼睛能想象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

想出来了再睁开眼睛用手势比给同桌看一看,互相用尺子量一量,看谁比得更准确。

师: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找一找吧!

看看自己的身体上、学习用品,也可以想想一些教室里的物品和家里的物品。

师:

想一想,分米和米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米、分米、厘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小结:

通过估测10厘米的吸管,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评析】(由于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空间观念的建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在认识“1分米大约有多长”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第一步,我先让学生估测吸管大约有多长,再用工具准确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初步感知1分米。

第二步借助尺子、吸管用手势反复比出1分米的长短,建立1分米长度的观念。

第三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认识。

第四步整理长度单位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探究2:

认识毫米

测量铅笔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首学,展开思维

互学,外化思维

群学,深化思维

生1:

我量的铅笔长度是6厘米多一些。

生2:

我量的铅笔长度是6厘米多了几小格。

生3:

我量的铅笔长度是6厘米多了3小格。

共学,提升思维

师:

刚才大家量的铅笔的长度有的是整厘米数,有的是几厘米多一些,有的是几厘米多几小格,请你们看一看尺子,仔细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

学生数数,说说。

 

师:

大家的意见不一样!

老师把一厘米放大了,我们一块儿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共同数出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师:

1厘米中有10小格,谁知道每小格的长是多少?

对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可以写成1mm,因此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1Cm=10mm,现在,谁能再准确的说出你刚才测量的铅笔有多长?

学生说说。

 师:

1毫米大约有多长呢?

拿出1分硬币,先看一看硬币的哪一部分长度大约是1毫米?

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看得对吗?

对,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你能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一分硬币,(平放)把硬币小心地取出来,看一看,1毫米大约有多长!

师: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找一找吧!

看看自己的身体上、学习用品,也可以想想一些教室里的物品和家里的物品

师:

想一想,厘米和毫米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评析】学生铅笔的长度是不同的,在学生动手测量发现不一定是整一数时,在内心能产生一种思索,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来表示,于是就自然引出长度单位毫米。

另外,学生有了“1分米”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认识毫米时,根据课堂进程,及时变化。

由于可能有部分学生课前就知道一些毫米的知识,在介绍毫米时,要根据当时孩子们的状况及时调整,学生可以自己认识的事物教师不要越俎代雹。

(3)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1厘米、1分米。

填一填,想一想。

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

40厘米=()分米2分米=()厘米

1米=()分米=()厘米

这是一把残缺的尺子,你能用它量出铅笔的长度吗?

【评析】题1通过找长度单位,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题2通过量铅笔的长度,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毫米、分米实际意义。

(4)后测评价,总结反思

我会估、我会量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一元硬币的厚度

约()毫米

()毫米

数学课本的厚度

约()厘米

()厘米()毫米

课桌的高度

约()分米

()分米()厘米

填一填,说一说。

3分米=()厘米40毫米=()厘米

巩固练习

1.这是北斗星的示意图。

在图上量一量,第1颗星到第2颗星是()厘米()毫米,第6颗星到第7颗星是()厘米()毫米。

2.填一填

7米=()分米3厘米=()毫米90分米=()米

60厘米=()分米3分米=()厘米40毫米=()厘米

2.读一读淘气的日记,把不合理的地方改正过来。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厘米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脸,用70米长的毛巾把脸擦干,吃过早饭去上学。

学习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0厘米远。

来到学校,我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7厘米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上语文课。

我会思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评析】通过后测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整合课(承接型练习)找到练习的承接点、训练点、变式点。

教学反思:

☆案例2:

1千米有多长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千米有多长》,通过实际和想象活动,认识1千米有多长,进一步体会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2.学习目标

(1)学科性目标

通过实践和想象活动,认识1千米有多长,感受千米的实际意义。

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2)教育性目标

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4)创新性目标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及长度单位之间关系,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学习过程

3.你能正确填写吗?

50毫米=()厘米30分米=()厘米

2分米=()厘米5厘米()毫米

(1)前测引入,明确方向

前测引入

我们学过那些长度单位?

比一比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长?

出示课件

从指路牌上你发现了什么?

引入:

此时距离龙泉驿区19千米,距离龙泉湖7千米。

什么是千米?

1千米有多长?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小结:

让学生比1米有多长为基础,并借助想象活动感受感受千米的实际长度。

揭示课题:

1千米有多长

通过单元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节课我们是要学习1千米有多长?

什么是千米?

1千米有多长?

【评析】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想象10米、100米的长度,为学习千米做好铺垫。

(2)运用四学,探究新知

探究1:

感知10米有多长?

到操场走一走10米有需要走多少步?

记录下来

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需要几人才能站成大约10米长?

记录下来

首学,自主测量,得出发现

互学,交流结果,分享发现

群学,展示成果,分享发现 

估计10米长度 

生1:

我走两步大约1米,我走20步大约是10米。

生2:

一个同学张开手臂大约1米,10个同学手拉手需大约是10米。

共学,师生对话,建构意义

师:

用米尺测量学生步测10米的长度。

师:

用米尺测量10人学生手拉手10米长度。

小结:

小组合作,感受10米的实际长度。

找10米有多长

师: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量一量10米的长度

师:

想一想,1米和10米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

小组合作,感受10米的实际长度,知道了10米里面有10个1米。

【评析】(由于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空间观念的建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在认识千米前先感受10米的实际长度。

认识“10米大约有多长”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0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第一步,我先让学生估测10有多长,再用工具准确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初步感知10米。

第二步借助找10米的物体,建立10米长度的观念。

第三步测量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对10米长度的认识。

第四步整理长度单位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探究2:

手拉手感知100米有多长?

到操场走一走100米有需要走多少步?

记录下来

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需要几人才能站成大约100米长?

记录下来

首学,自主测量,得出发现

互学,交流结果,分享发现

群学,展示成果,分享发现 

估计100米长度 

 生1:

我10米需要20步,我走200步大约是100米。

生2:

一个同学张开双臂大约1米,100个同学手拉手大约是100米。

共学,师生对话,建构意义

师:

用米尺测量学生步测100米的长度。

师:

用米尺测量100人学生手拉手10米长度。

小结:

小组合作,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

找100米有多长

师: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量一量100米的长度

师:

想一想,1米和100米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100米里面有100个1米,100个1米就是100米)10米和100米直间有什么关系?

(100米里面有10个10米,10个10米就是100米)

小结:

小组合作,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知道了100米里面有10个10米。

【评析】(由于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空间观念的建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在认识千米前,再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

认识“100米大约有多长”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00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第一步,我先让学生估测100有多长,再用工具准确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初步感知100米。

第二步借助找100米的物体,建立100米长度的观念。

第三步测量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对100米长度的认识。

第四步整理长度单位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探究3:

感知1000米有多长?

猜测1000米大约有需要走多少步?

猜测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需要几人才能站成大约1000米长?

首学,自主测量,得出发现

互学,交流结果,分享发现

群学,展示成果,分享发现 

估计1000米长度 

 生1:

我100米走200步,走10个这样的200步就是1000米。

生2:

一个同学张开手臂是1米,1000个手拉手就是1000米

共学,师生对话,建构意义

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

10个这样的跑道是1000米,也就是10个100米的长度就是1000米。

1000米就是1千米。

师:

如果运动跑道一圈长400米,跑两圈半就是1000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的1000米

师:

25个二小办公楼的高度是1000米;

师:

想一想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如果运动跑道一圈长400米,跑两圈半就是1000米,即400米+400米+200米=1000米。

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1千米=1000米。

师;怎样用字母表示千米即千米与米的关系?

千米用字母表示km,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1千米=1000米。

小结:

猜测估计想象1000米的实际长度。

【评析】联系生活实际,在丰富的情境中感受、猜测、估计1000米的实际长度,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小强从家到学校要在1800()

一条高速公路长340()

动车时速约为160()

小米身高约13()

杯子高约12()

填一填

3千米=()米9000米=()米40毫米=()厘米

6米=()分米200毫米=()厘米20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