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9883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docx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docx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篇

  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

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包容的心。

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

容忍还有个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

宽容有个宽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

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表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理解,这是我要去学习的。

  胡适说:

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

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

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

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4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

  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

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

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

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

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

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

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

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

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

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

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

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