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9003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910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知识精析】

一、物质的量(n)

物质的量是一个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SI)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和“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一样,是一个专用名词。

注意:

1、不能将物质的量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任意删减或添加字,如“物质量”就是错误叙述,也不能用其他的词代替,如“摩尔数”也是错误表述;

2、“粒子集体”的粒子指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微观粒子或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不指宏观物质。

二、摩尔(mo1)

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就像“千克(kg)”、“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坎[德拉](cd)”(各单位名称、符号与上述物理量分别对应)一样,是7个国际基本单位之一,是人为规定的。

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2、摩尔的度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结构的微观粒子,如可以说1molCaCl2中含有1molCa2+、2molCl—或含有54mole—等;也可以是某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1特定组合构成的NaCl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摩尔只适用于微观概念,不能度量宏观物质。

3、由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种类很多,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

如lmolH、1molH2、1molH+,但说“1mol氢”就不对了,因为没指明具体是什么粒子,含义不明确。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这一单位是以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为基本计量标准来计量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单位是mol—1。

它的实验值随测定方法的不同而不完全相同,通常使用NA≈6.02×1023mol—1这个近似值。

2、6.02×1023mol—1是阿伏加德罗常数较为精确的近似值,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不能划等号,就像3.14与π的关系。

运用这一知识时只能说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为lmol。

如果某粒子集体含有6.02×1023个该粒子,我们通常认为其物质的量就是1mol。

3、根据概念,6.02×1023mol—1。

这个量的来历为:

其中,1.993×10—26为一个12C原子的质量。

4、n=N/NA(式中,N表示粒子数目),通过这个式子可以:

物质的量等于粒子数目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

四、摩尔质量(M)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即M=m/n。

摩尔质量的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kg/mol。

1、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以克为单位时)。

如:

(1)1mol原子、lmol简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

如Fe的摩尔质量为56g/mol,Fe2+和Fe3+的摩尔质量也是56g/mol(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2)多原子单质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3)原子团、有机物基团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如NH4+、H2PO4—、OH—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8g/mol、97g/mol和17g/mol。

2、1mol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因为两者在数值上相等,都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而单位不一样。

如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1molNaCl的质量为58.5g。

3、混合物只要组成一定,那么1mol混合物的质量,就是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五、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典型应用

1、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等于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在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计算时,同一物质的单位必须相同,不同物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保持“上下相同,左右相当”的原则。

六、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方法(摩尔体积法)*

1、实验原理:

其中,Vm为摩尔体积,V为粒子体积。

M为NaCl晶体的摩尔质量(g/mol),a为NaCl晶体中Na+和Cl—离子间的距离,ρ(g/cm3)为NaCl晶体的密度。

2、实验方法:

离子晶体中的阴、阳离子是有规律排列的,X射线衍射测得氯化钠的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和Cl—间的距离a=2.8×10—10m,借助这一数据,测得氯化钠晶体的密度ρ。

3、操作步骤:

(1)用天平精确称量一定质量(m)的氯化钠固体,并装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2)向酸式滴定管中加入有机溶剂苯,调整液面到一定刻度;

(3)向容量瓶中加入有机溶剂苯,并适当摇动容量瓶,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读取并记录所滴加苯的体积。

4、数据处理:

(1)容量瓶的容积减去所加苯的体积即为mgNaCl晶体的体积,从而计算出NaCl晶体的密度ρ;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于1molNaCl晶体中所含NaCl单元的数目。

在NaCl晶体结构中,最小的立方体相当于1/2个NaCl单元,体积为a3m3。

又因为lmolNaCl晶体的体积为,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

二、气体摩尔体积

【知识精析】

一、气体摩尔体积(Vm)

1、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符号为Vm,即Vm=V/n,气体摩尔体积的常用单位有L/mol和m3/mol。

2、理解和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要注意:

(1)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2)衡量标准是单位物质的量;

(3)推论:

在标准状况下,l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因此,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是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其他条件下也可能出现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的情况;

(4)标准状况下,还有下述等式:

Vm(L/mol)=M(g/mol)/ρ(g/L)。

二、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物质的体积大小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

粒子的数目、大小以及粒子间的距离。

1、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的大小比粒子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的数目和粒子本身的大小;又由于不同的固、液体中,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的大小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即使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相同,体积相差也较大。

2、对于气体来说,由于气体的体积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的影响较大(气体体积主要由分子间距离决定),所以在讨论气体体积之前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即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比较。

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注意:

①使用范围:

气体;②使用条件:

同温、同压、同体积;③特例:

气体摩尔体积。

2、推论:

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理解。

()

四、有关气体反应的计算

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对于气体物质,在同温同压下,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五、气体密度(ρ)和相对密度(D)的计算

1、标准状况:

2、气体的相对密度:

D=ρA/ρB=MA/MB

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r)的计算方法

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ρ,

M=ρ×22.4L/mol,Mr=Mmol/g。

2、已知两种气体的相对密度D,

Mr(A)=D·Mr(B)。

3、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Mr=∑m/∑n=(nlM1+n2M2+…)/(n1+n2+…)=MA·a%+MB·b%+…。

(a%、b%…为A、B…的体积分数)。

4、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计算:

MA/MB=mA/mB(同T、p、V)。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精析】

一、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为c(B),常用单位是mol/L或mol/m3。

计算公式为:

c(B)=n(B)/V。

其中n(B)为溶质的物质的量(mo1),V为溶液的体积(L)。

注意:

1、要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

如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或粒子数,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3、能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中,注意“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

如Na2O加入水中,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而不是Na2O。

4、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应该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5、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6、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c(mol/L)=1000ρ×w%/M,其中c为物质的量浓度,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ρ为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mL),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溶解度的换算关系为:

w(B)=[S/(100+S)]×100%。

二、关于溶液的稀释与混合计算

1、溶液的稀释计算:

总的计算宗旨是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守恒。

即clV1=c2V2,c1、V1是稀释前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V2是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注意:

在没有说明情况下,V2≠V1+V水。

2、同种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混合计算:

计算的依据仍是混合前后溶质守恒,即clVl+c2V2=c3V3,cl、c2、V1、V2是混合前两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3、V3是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当浓度接近时,V3≈V1+V2。

三、关于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一定体积气体溶于一定体积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首先求气体的物质的量n气=V/Vm,再求形成溶液的浓度c=n气/V液,其中V液不是水的体积,V液=

2、一定量气体溶于足量水中发生反应形成一定体积的溶液时,求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首先求一定量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质物质的量,再计算形成溶液的体积,最后求出溶液的浓度。

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

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2、方法步骤:

计算(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称量(称固体溶质的质量或量液体溶质的体积)、溶解或稀释、移液(将溶解或稀释的溶液用玻璃棒小心地转入容量瓶中)、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

3、注意事项:

(1)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量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转入容量瓶中的溶液温度应在20℃左右;

(3)拿容量瓶时,手指应持在瓶颈刻度以上部分,以免手温的影响,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的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否则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5)如果不小心(摇匀时)洒出几滴,不能再补加水到刻度,必须重新配制,否则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6)溶质溶解再转移至容量瓶后,必须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棒2~3次,并将洗液一并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7)用胶头滴管定容到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时,盖上瓶塞后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否则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五、有关计算

1、溶液中粒子数目的计算:

当溶质是非电解质时,溶解过程中不电离,那么,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当溶质是电解质时,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不仅与溶液浓度、体积有关,还与其组成有关,如1mol/LK2SO4溶液中K+浓度为2mol/L,SO42—浓度为1mol/L。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除上述因素外,还与其电离程度有关。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依据是n=cV,再根据物质的量计算。

六、实验

1、配制溶液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主要是根据c=n/V=m/MV进行判断,举几例如下:

(1)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用砝码生锈,m偏大,结果偏高。

(2)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则对结果无影响。

(3)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

①仰视刻度线:

由于操作时以刻度线为基准加水,故加水量增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c偏小。

②俯视刻度线:

加水量减少,溶液体积变小,故c偏高。

(4)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未恢复至室温,溶质在烧杯内稀释或溶解时有热效应,热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5)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使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理论值,将会使所配液浓度偏小。

(6)定容时水多,将超过的部分再吸走。

因为多加入的是水,而吸出的是溶液。

所配溶液体积大于原定体积,溶液浓度偏低,必须重新配制。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