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9819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观.docx

《幼儿教师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教师观.docx

幼儿教师观

第四章幼儿教师观

一、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

(一)幼儿教师观概念

幼儿教师观从广义上来看是人们对幼儿教师这种职业及其从业人员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的总和。

从狭义上看是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方面的认识。

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幼儿教师。

他们受社会的委托在托幼机构中对学前儿童的身心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

(二)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教师

1.教师在托幼机构中的作用

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托幼机构教育有自身的特点:

社会性:

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幼儿实施的教育。

它反映的是社会对年轻一代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教师代表国家和社会意志与要求。

所以,教育的社会性是托幼机构教育的显著特点。

群体性:

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虽然也应当根据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教育,但是群体生活与活动是幼儿园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

计划性:

托幼机构的教育过程,是贯彻与落实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的过程,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与进行的。

托幼儿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与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这种目的性、计划性体现在托儿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

专业性:

托幼机构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化机构,幼儿教师是受过幼儿教育专业训练的专业工作人员。

所以,托幼机构的教育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

在托幼机构中,幼儿园班级是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在园生活与学习的主要环境和场所。

班级包括人员结构和物质结构两部分。

人员结构包括保教人员和幼儿,物质结构包括活动场所(户内、户外)、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设备与设施的种类、数量与质量和玩具、游戏材料、图片等种类、数量与质量。

在幼儿园班级“人”与“物”两大结构要素中,“人”的要素与活动是决定幼儿园班级教育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中,教师又是最重要的因素。

教师在托幼机构中的主要作用:

(1)物质环境的组织者。

教师应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本班幼儿的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具有发展适宜性与文化适宜性的安全、丰富的物质环境。

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适宜和个体适宜两个方面。

教师要注意材料的可选性,如果幼儿的无所事事率较高,则表明材料是不可选的;如果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则表明材料是可选的。

而文化适宜性主要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以及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和尊重。

(2)幼儿园生活的组织者。

幼儿园既是幼儿学习的环境,又是幼儿生活的环境。

其中,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决定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师幼互动的形式、幼儿对物质材料的作用形式等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幼儿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1.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幼儿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而是通过自身的内部作用来主动选择和接纳外界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情感、形成个性。

教师必须了解儿童,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激起儿童主动活动的动机和兴趣,不断通过反馈调节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学前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学前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发展水平不高,具体形象思维、好奇、情绪不稳定。

幼稚的具有很强可塑性的学前儿童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

教师的细心观察和照顾、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其中体育对学前儿童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对幼儿的养护、照料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儿童进行教育。

保教结合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特点。

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入园前经历了不同的教养,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的学前儿童。

由于劳动对象的差异及劳动条件的不同,幼儿教师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育。

要针对每个儿童的特点,考虑儿童兴趣、本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性的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教育活动。

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幼儿教师的劳动手段带有很大的主体性。

学前儿童模仿性和可塑性强,幼儿教师的知识、技能、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都是儿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影响、熏陶着幼儿。

幼儿教师自身的活动和言行是重要的劳动手段,教育手段。

(四)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

幼儿教师对所在班级的工作全面负责。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是: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二、幼儿教师观举例

(一)杜威的幼儿教师观

1.教师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

杜威的理论以儿童为中心,是否贬低了教师的职能杜威认为恰好相反。

尊重儿童不是让儿童放纵任性而不要教师,保持儿童的天性不是让儿童不加思考草率从事,反过来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具挑战性。

杜威要求教师作为儿童的引导者,应该具有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要求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去思考问题,在成熟的思考之后不断创新,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2.教师是儿童经验的改造者。

杜威认为,在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儿童不可能去学习所有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和教育不相适应的对儿童成长有阻碍和有害的那些经验;如果学习了那些经验,儿童的反应就会趋于僵化,缺乏新的活力。

所以,教师应该对经验加以改造。

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实用性和效用性,以及对儿童未来的影响来选择经验。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的教师观的基础上,理顺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他认为,教学应该为儿童着想,以儿童的活动为依附,以儿童的心理为依据。

教师应成为儿童活动的伙伴和参与者,而不是儿童活动的监督者和旁观者。

“在这种共同参加的活动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之人”。

他们如果忘记谁是教师和谁是学生,就太理想了。

实际上,杜威旨在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重教师轻学生的局面,提升学生的地位,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主体性,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作自己学习的主人。

4.教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发者。

杜威认为,教学法的因素和思维因素是相同的,教学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在人的活动关系中非常重要。

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儿童在活动时开动大脑,运用观察和推测、试验和分析、比较和判断,使他们的头脑和身体器官,成为智慧的源泉。

(二)蒙台梭利的幼儿教师观

1.教师是幼儿权利实现的保障者

在蒙台梭利看来,自由活动和自我教育是儿童在发展中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教师应努力成为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者。

为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幼儿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幼儿教师应当明确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

幼儿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和不恰当地介入幼儿的自由活动当中,教师的“教学必须严格遵照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的原则”否则都会妨碍幼儿的自由活动、自我教育。

其次,幼儿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自由活动的、安全的、舒适的“有准备的环境”,并让儿童在这“有准备的环境”中能够自由地展现自我,自然地发展儿童的个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更多地以幼儿的眼光和兴趣来审美,而不能以自己的审美观为标准来创设环境。

2.教师是幼儿自由活动的观察者

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带着问题去看,观察应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将自己定位在一位“被动”的观察者,只有这样他才能耐心地等待而不会粗暴地去干涉儿童的各种活动,使儿童能够自动地将其内在需要显示出来。

自由活动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外部表现,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儿童在自由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一方面观察儿童是否对材料感兴趣、兴趣的持续时间等,另一方面还应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精神状况,包括儿童的面部表情、情绪变化等,才能真正了解儿童的精神,并揭示其内在的秘密,从而给予儿童适时与适量的帮助。

强调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应是一位出色的观察者,这是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区别于我们传统教育中的“师道,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3.教师是幼儿内在秘密的研究者

蒙台梭利强调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一个科学工作者。

为了了解儿童的欲望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他们,因为儿童的欲望常常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流露出来的,这“是他们生活内部的呼声,是按照一种神秘的规律显示出来的”。

好的幼儿教师应当像科学家有对科学的渴望和执著的探索去认真研究儿童,揭示儿童的内在秘密。

4.教师是幼儿活动环境的创设者和管理者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他自己”,因此她强调教育要符合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

”蒙台梭利坚持这种有准备的环境必须由了解儿童内在需要的教师来准备。

她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给儿童提供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即创造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允许儿童独立地生活,自然地表现,使儿童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社会性行为。

教师应成为这一“有准备的环境”的创设者和管理者,使这个环境充满舒适、清洁、秩序、和平。

让幼儿在教师为其创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自由活动、自我教育,而教师则予以“被动”的观察、研究和必要的指导。

5.教师是家、园双向合作的联络者

蒙台梭利主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应当相一致。

为此,她在“儿童之家”的章程规则里,对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即家长应承担的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家长必须按时送孩子入园,孩子的衣着必须整洁等;家长在教育方面要与教师密切配合,母亲每周必须去“儿童之家”一次,与教师交谈,向教师提供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听取教师的有益建议等。

幼儿教师应当成为家、园双向合作的联络者,这是由幼儿园肩负着为家长服务的使命所决定的。

幼儿教师必须时常与幼儿的父母及生活的社区联系沟通,通过这种联系,有助于澄清家长与社会的一些错误的、老旧的教育观念,使学校与家庭、社会形成一种同向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卢梭的幼儿教师观

卢梭在《爱弥儿》中赋予教师以新的涵义。

从培养自然人的角度出发,卢梭为爱弥儿选择的教师是一位善于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自然秩序中培养儿童天赋的导师。

具体来讲就是应该以聪慧年轻的人为师。

卢梭认为应该选择聪慧年轻的人担任爱弥儿的老师。

他认为一个孩子的教师应该是年轻的,而且一个聪慧的人能够多么年轻就多么年轻。

他说: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个孩子,希望他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欢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

’,卢梭反对让老年人担任儿童的教师,认为儿童和成年人之间共同的地方不多,因年龄距离、兴趣爱好相差太大而永远不能形成十分牢固的情谊。

卢梭进一步指出,孩子们大都喜欢有良好风度、善于谈吐、面貌俊秀的老师,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从一些年纪太大、头脑迟钝或性情忧郁的人那里学来的东西。

他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有:

1.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

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要懂得教学法的知识要明白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研究学问的方法’,教师在学生的童年时期主要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因此教师也要懂得心理学,要明白“在达到有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卢梭提出了许多要教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拉丁文、诗歌、古典语文、历史等。

在《爱弥儿》中,教师就是在和爱弥儿一起游戏和生活中,让他学习到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和有关社会等知识。

此外,教师要和爱弥儿一起学习农业和木工,熟悉多种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多种技术的机械原理,完成劳动和职业的教育,从而把爱弥儿培养成身心调和发达的人,使他既具有农夫和运动员的身手,又有哲学家的头脑。

2.教师要有高尚的品格

教师的个性品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卢梭强调教师应该品格高尚。

他认为,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与军人的职业一样,不是为追求金钱而从事的职业,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的头一个品质就是“他决不做一个可以出卖的人”。

教师“如果是为了金钱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在卢梭看来,教师不应该是一个为了金钱而工作的人,他之所以从事教育事业,只能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孩子的由衷喜爱在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他的性格特征,善于揣摩他的心理,能巧妙地唤起并引导他的自尊心,能设身处地地他着想,与他一起忧愁,一起快乐,甚至为了他的幸福而降低自己,委屈自己,处处流露着作为一个教育者对孩子的真诚无私的高尚品格。

(四)第斯多惠的教师观

1.教师要不断进修、加强自我教育。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要履行神圣的职责,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他说:

“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为此,他指出,教师的终身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地进修,一位教师即使拥有一切聪明和知识,但如果不努力进修,就决不会处于能“推动人类前进”的重要成员的行列之中。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具有坚定、进步的政治信念,敢于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那么教师本人首先要具备这些优秀品质。

他说:

“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因此教师要致力于自我教育,把学校也作为自己受教育的场所,随时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加强道德修养。

他还要求教师把自我教育当作终身的任务。

2.教师要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学者才配研究学问,而普通老百姓和教师只配学习,只配使用自己的一点知识,这些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完全是对教师职业肤浅的拙见。

第斯多惠认为不但教师应有研究的精神,而且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对真理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因此,他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本教科书上,因为再好的教科书也代替不了教师本人的思想和卓见。

他甚至认为应该鼓励有经验的教师编写自己的教科书。

而对年轻教师来说,也不能死守一种版本的教科书,而应该多参考其他版本的书,深入地熟悉材料,研究需要传授的知识,只有把材料,把知识内化于心,才能避免照本宣科。

(五)陶行知的幼儿教师观

陶行知对幼稚园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奉献精神

陶行知认为奉献精神是一切教师的灵魂,它是决定教师事业的内部因素教师也只有拥有了奉献精神才会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

2.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陶行知认为,教师为教,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求真就是追求真理,用真做人。

3.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精神

陶行知认为,教师为教,主张“教师以身作则”,为儿童起到榜样的作用。

4.不断开拓,勇于创造的精神

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勇于开拓,勇于创新。

他指责那些保守、落后,不知进取的教师“天天卖旧货”、“依样画葫芦”。

(六)陈鹤琴的幼儿教师观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他认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思想方面

幼儿教师要认识新中国文化教育建设的方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培养儿童的“五爱”精神,为国家建设而努力

2.业务修养方面

幼儿教师要深切认识幼稚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增强幼教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要了解和精通幼教业务,如音乐、自然、故事、游戏、舞蹈、手工、图画等教学技能和方法;同时,要具有优良品质,处处以身作则;要特别主义保护儿童的健康,主义儿童智力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3.教学技术方面

幼儿教师要掌握教学技术的原则;能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的活教材进行教学;能运用多种方式,如不仅能运用语言、文字讲故事,而且能以图画、唱歌等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

4.优良品质方面

一个幼儿教师,对人,应该和蔼可亲,不发脾气,帮助别人,乐于合作。

对己,能掌握自我批评的武器,不自私,注意健康。

对儿童,要热爱,要公平对待。

对工作,有高度热情,富有创造性,决不灰心。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促使“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

“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

“专家型教师”也称为“专业化教师”,是指那些在教育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观察力的教师。

成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具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次也要清楚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幼儿教育工作对幼儿教师提出的专业化要求,是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

1.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影响着幼儿教师如何理解幼儿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如何对待儿童,如何进行教育实践。

(1)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幼儿是人,与成人一样,具有生存、发展、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享有与成人一样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幼儿作为人的尊严、人格和基本权利是神圣的,受法律保护的。

社会有责任保护儿童权利的实现。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是平等的,教师应平等地、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并保护幼儿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不受侵犯;不得任意惩罚、虐待和歧视幼儿。

每一个幼儿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教师有责任对每一个幼儿进行保护和教育。

(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

幼儿与成人的区别在于幼儿是发展中的人。

在人生成长的特殊时期,他们有自身发展的特点,有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基本活动形式,他们按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索、感知、想象、成长。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规律,以适合儿童发展规律与特点为重要教育原则,不仅要适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还要适合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发展。

(3)幼儿主体观和幼儿教育方法观

幼儿是弱小的,但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地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

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他们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选择性反应,每个幼儿对同一个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

活动是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方式,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学习的特点和主体性,避免直接灌输。

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游戏时间,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直接感知、与人交往、探究和发现,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指导和帮助。

2.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1)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①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

认识和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识前提。

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知识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

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幼儿教育基本规律和实践方法,是有效进行教育的基础。

②广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

学前期的教育是为人生奠定全面基础的教育,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综合的,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也是多方面的。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内容涉及动物、植物、文学、数学、社会、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幼儿教师只有具备比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才能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才能启迪幼儿的智慧,熏陶幼儿的人格。

(2)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

①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

了解幼儿是教育的前提条件。

幼儿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掌握教育时机。

学会做观察记录,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②设计教育活动能力。

教育全班幼儿,促进全体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协调发展是幼儿教师的中心工作。

设计符合幼儿特点,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方法,设计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③组织管理能力。

幼儿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境的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能力。

主要表现为制定班级教育工作计划、检查教育教学效果的能力;设计和布置幼儿园环境的能力;组织幼儿各种游戏活动的能力;与家长、社区合作、交往的能力。

④对幼儿进行行为辅导的能力。

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符合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的良好行为的塑造,对幼儿良好行为表现的支持、鼓励,以及对不良行为表现的矫正和治疗。

这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行为辅导的一般方法,如强化法、自然结果法、移情训练法、行为练习法、同伴交往法、榜样影响法等,而且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思考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⑤与幼儿和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幼儿教师要具有与幼儿和家长沟通的能力。

沟通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与幼儿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了解幼儿,融洽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而且沟通也为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教师交流、锻炼幼儿的语言和交往能力提供了机会。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不仅包括言语沟通,还包括非言语沟通,如身体语言,目光、表情、姿势等等。

幼儿教师要具有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对有效进行教育非常重要。

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⑥独立思维与创造的能力。

幼儿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尤为重要。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对象千差万别,要求教师因人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情境各不相同,要求教师独立面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⑦反思能力。

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学生的行为及情景的能力。

教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只有通过反思,很多新的教育观念才会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才能最终转变为教师的行为。

3.良好的心里素养

(1)幼儿教师的教育信念

幼儿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具有动力作用的教育观念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教育教学活动,影响教育教学效率。

①教学效能感。

教师对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效能感对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②对幼儿发展的归因倾向。

对幼儿发展的归因倾向是指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原因上所持的态度。

优秀教师一般倾向于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归因。

③对待心理压力的态度。

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时,会出现工作迟缓、烦躁以及对幼儿缺少耐心和关注等。

教师职业的众多冲突是引发教师压力与紧张的根源。

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意识,对于众多的影响因素有比较细致的思考,就会较少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与同事合作愉快,也会减少工作的压力和紧张感。

(2)优秀幼儿教师的情感特征

①对幼儿真诚的热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对孩子的爱。

”研究表明,教师热爱和关心儿童的程度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极大。

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爱心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像家一样温暖,从而愉快参与各项活动;爱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②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热爱事业的心。

学前教师只有对学前教育工作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才会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有自豪感、责任感、事业心,愿以自己的青春和毕生精力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