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02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docx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

“桃花运”原来是这么来的……|NO.31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词译文-

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重点字词解释-

⑴都:

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

指姑娘的脸。

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

一作“秖(zhǐ)今”。

去:

一作“在”。

⑷笑:

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西安长安区樊川桃溪堡村-

桃溪堡村风景秀丽,盛产甜桃。

特别是阳春三月,落英缤纷,沿村之小溪被桃花覆盖,只见桃花不见水,故谓之桃溪。

 

诗能治病?

想不到你是这样自恋的杜甫|NO.32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诗词译文-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重点字词解释-

(1)江畔:

指成都锦江之滨。

(2)独步:

独自散步。

(3)塔:

墓地。

(4)一簇:

一丛。

(5)无主:

没有主人。

-成都浣花溪公园-

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集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

皇帝为他亲自赐名,也留不住他的心|NO.33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词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垂钓,久久不愿回家。

-重点字词解释-

(1)渔歌子:

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

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

(3)白鹭:

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4)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箬笠:

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为雨具,又称斗笠。

箬是一种竹子。

(6)蓑衣:

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

(7)鳜鱼:

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十分可口。

(8)归:

在文中是指回家,字面解释为回。

-浙江湖州西塞山-

西塞山就在今天湖州市吴兴区境内(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这里修竹满山,古木幽篁,终年常青,郁郁葱葱,极富自然山水情趣。

苕溪横卧,帆船如云,水田纵横积翠,使人胸怀开朗。

许仙,你还记得西湖断桥边白娘子吗?

|NO.34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重点字词解释-

(1)孤山寺:

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

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2)初平:

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

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3)暖树:

向阳的树。

(4)新燕:

春时初来的燕子。

(5)乱花:

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6)没(mò):

隐没。

(7)湖东:

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足:

满足。

(8)白沙堤:

指西湖东面的白堤,上有断桥等名胜。

-浙江杭州西湖-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四周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山中文物荟萃,更是冬天探梅、赏雪胜地。

 

2600年前的一场焚火案,成就了一个中华传统节日|NO.35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词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重点字词解释-

(1)春城:

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

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

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3)汉宫:

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

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4)五侯:

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山西介休绵山-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五霸之晋国霸主晋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

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

清明·念故亲|不思量,自难忘|NO.36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诗词译文-

我与你生死隔绝、两不相知已经十年了,即使不想念你,也难以忘却啊!

你孤单单地躺在远隔千里的坟墓中,境况凄凉却无处可以诉说。

纵然现在能让我们再次见面,你大概也认不得我了,我已变得一脸尘土、两鬓如霜了。

昨天夜里,我做了个梦,忽然回到了家乡,你正在小房间里靠近窗子梳妆打扮,我们彼此瞧着对方,没说一句话,只有眼泪似涌泉般地流了下来。

我能料想得到那伤心处的景象,年复一年地,只有夜间的明月照着那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头。

-重点字词解释-

⑴江城子:

词牌名。

⑵乙卯(mǎo):

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

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

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⑸千里:

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

孟棨《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

“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

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

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

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

指小室的窗前,小轩:

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

看。

⑾料得:

料想,想来。

肠断处:

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葬妻之地,短松:

矮松。

 

你知道吗,雨还分好坏?

|NO.37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词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重点字词解释-

⑴知:

明白,知道。

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

就。

发生:

萌发生长。

⑶潜(qián):

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

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

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

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

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

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史上最有名的邻居:

黄四娘|NO.38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词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

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

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重点字词解释-

(1)黄四娘:

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2)蹊(xī):

小路。

(3)留连:

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4)娇:

可爱的样子。

(5)恰恰:

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一棵大葱和两个鸡蛋的诗意|NO.39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词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重点字词解释-

(1)西岭:

西岭雪山。

(2)千秋雪:

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

停泊。

(4)东吴:

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

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揭密!

诗魔竟然是战神后代!

|NO.40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词译文-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变得苍翠。

大火无法烧尽野草,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荒废的城市也绿意盎然。

送游子踏上远行的古道,萋萋芳草也和我一样满是离愁别绪。

-重点字词解释-

(1)赋得:

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

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

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

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

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

草原明丽翠绿。

(6)王孙:

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诗仙李白,死都要和他在一起!

|NO.41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词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重点字词解释-

⑴敬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元和郡县志》记载:

“在宣城县北十里。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

“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

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⑵尽:

没有了。

⑶孤云:

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

“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

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两不厌:

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

满足。

-安徽宣城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改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

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

 

他如此大胆,敢说皇帝这么不懂诗!

|NO.42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词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重点字词解释-

⑴寻:

寻访。

隐者:

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

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⑵童子:

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⑶言:

回答,说。

⑷云深:

指山上的云雾。

处:

行踪,所在。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的朋友圈名人真多!

|NO.43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词译文-

昨夜,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清晨,我要送别我的好友北上洛阳,从此在这吴楚之地,又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

朋友啊,等你到了洛阳,亲朋好友要问起我来,你就告诉他们我依然如冰心在玉壶之中,不忘初心,一片赤诚!

-重点字词解释-

⑴芙蓉楼:

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

“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

诗人的一位朋友。

⑵寒雨:

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

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

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⑶平明:

天亮的时候。

客:

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

楚山:

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

独自,孤单一人。

⑷洛阳:

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⑸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有“心若怀冰”句,比喻心地纯洁。

鲍照《代白头吟》: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也是以“玉壶冰”比喻清白的操守。

唐人有时也以此比喻为官廉洁,如姚崇《冰壶诫》序云“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

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⑹丹阳:

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⑺楚云:

指楚天之云。

⑻高楼:

指芙蓉楼。

⑼寒江:

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江苏镇江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

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既然要上战场,就让酒来得更猛烈些吧!

|NO.44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词译文-

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

我正要畅饮的时候,

马上琵琶就会不停地响起,

仿佛在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

我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

因为从古至今,

前往战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重点字词解释-

(1)夜光杯:

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2)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3)催:

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4)沙场:

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5)君:

你。

 

世俗的“算卦仙儿”VS洞彻天地的学者|NO.45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三四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词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

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

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重点字词解释-

(1)去:

距离。

(2)烟村:

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3)亭台:

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大唐360度对不住王昌龄|NO.46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重点字词解释-

(1)但使:

只要。

(2)龙城飞将: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

“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

不叫,不让。

教,让。

(4)胡马:

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

越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阴山-

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唐代诗坛,“既生瑜,何生亮”|NO.47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词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

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向西出了阳关,

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重点字词解释-

(1)元二: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

出使。

(3)安西: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渭城:

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

早晨下的雨。

(6)浥(yì):

湿。

(7)客舍:

旅店。

(8)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陕西咸阳-

咸阳,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喝一碗谷雨茶,与春天告别|NO.48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词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

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

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重点字词解释-

(1)山原:

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

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

平地。

(3)子规:

鸟名,杜鹃鸟。

(4)才了:

刚刚结束。

蚕桑:

种桑养蚕。

插田:

插秧。

 

世界地球日,看白居易如何谈环保!

|NO.49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词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重点字词解释-

(1)忆江南:

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

“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集》: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2)谙(ān):

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3)江花:

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4)红胜火:

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5)绿如蓝:

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一代大儒,皇帝曾想认他当祖宗!

|NO.50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词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重点字词解释-

(1)春日:

春天。

(2)胜日:

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

游春,踏青。

(4)泗水:

河名,在山东省。

(5)滨:

水边,河边。

(6)光景:

风光风景。

(7)等闲:

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

春风。

-山东泗水-

泗水县是济宁市辖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泰沂山区南麓。

东临沂蒙与大海相连,西邻孔子故里曲阜,南峙孟子家乡邹城,北依五岳之尊泰山,是泗河文化的发祥地。

后发先至,纨绔子弟逆袭成为唐诗大咖!

|NO.51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词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

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重点字词解释-

⑴滁州:

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

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

唯独喜欢。

幽草:

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

一作“行”。

⑶深树:

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

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

郊野的渡口。

横:

指随意飘浮。

-安徽滁州-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地处江淮要冲,滨临长江。

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

 

诗坛巨匠“失意”与“诗意”交融的人生|NO.52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词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

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重点字词解释-

⑴大林寺:

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⑵人间:

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

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

指花凋谢了。

⑶山寺:

指大林寺。

始:

才;刚刚。

⑷长恨:

常常惋惜。

春归:

春天回去了。

觅:

寻找。

⑸不知:

岂料,想不到。

转:

反。

此中:

这深山的寺庙里。

 

有一种“坏人”叫王安石|NO.53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词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重点字词解释-

(1)泊船:

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2)京口:

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3)瓜洲:

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4)一水:

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5)间:

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6)钟山:

今南京市紫金山。

(7)绿:

吹绿,拂绿。

(8)还:

回。

-瓜洲古渡-

瓜洲古渡,位于扬州市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距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中心15km,润扬公路大桥、镇扬汽渡、扬州港与其毗邻相接,镇江金山寺与园区隔江相对。

在吗?

李绅哥哥喊你回家锄禾去!

|NO.54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词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

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

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重点字词解释-

(1)悯:

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锄禾:

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3)餐:

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的前世缘|NO.55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词译文-

无论是平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