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0534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docx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一、四年级思品学科现状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

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

《生活中讲规则》第二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三单元:

《交通连着你我他》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四年级下期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如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

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以交通工具和路线的历史演变、未来交通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感受祖国的迅速发展,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但自己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交通的常识。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每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学习延展到生活中

   3、通过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5、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切实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观

   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生活中讲规则》   6课时             

第二单元:

《健康的生活》  9课时

第三单元:

《交通连着你我他》9课时             

 

 

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友爱宽容、公正公平、遵守法规、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3、懂得诚信和自律是一种美德、学会诚信待人,严格自律。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初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尝试合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通过实际模拟、体验等形式,使学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演”中的答与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了解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第一主题我们的约定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4、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案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5、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通过制定班级制度、写倡议书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及公益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难点: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师生准备】

教师:

各种游戏规则、小学生守则等

学生:

熟悉班级制度。

做游戏讲规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谈话激趣引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师:

你们都喜欢玩哪些游戏?

师:

同学们真聪明,会玩那么多的游戏,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到操场上玩你自己喜欢玩的游戏。

二、游戏体验

1、感悟规则

师:

刚才玩游戏玩得高兴吗?

师:

老师刚才观察了同学们玩游戏,有些玩得很高兴,有些玩着玩着就吵起来了。

师:

哦,原来是这样。

同学们,玩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时只能有一只老鹰,如果有一群老鹰,鸡妈妈再有本事也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小鸡了。

老鹰一多游戏就玩不成了,大家也就玩得不开心了。

怎样玩大家才能玩得开心呢?

老师请同学们再玩一个游戏,叫“搬球”游戏。

比赛要求:

全班分成四个组,两组两组进行比赛。

两组各一个面对面抱紧,把球夹在中间运到终点再回来交给下一个同学。

2、运用规则

师:

同学们玩得开心吗?

师:

××你再来说说,这次为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了?

师:

对,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游戏的规则,同学们只有按游戏的规则去做大家才能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所以说做游戏要守规则,大家同意吗?

请大家把这点写在纸上:

游戏有规则。

3、制定规则

(1)展示调查结果

师:

课前老师发给同学们一个调查表,你们都去做了吗?

(指名汇报调查结果)

小结:

同学们深入到商场、书店、电影院、公园、马路等公众场所,通过观察找出了许多不同的规则。

请大家把自己寻找的规则贴到这块黑板上。

(2)讨论调查结果

师:

请同学们到黑板上来看看大家调查到的规则,讨论一下哪些是自己没有观察到的。

三、拓展规则

1、出示录像,让学生观看并进行小组交流。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从刚才的录像我们知道在学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按学校的规则,也就是我们学校所定出的规章制度去做。

2、出示课件

师:

同学们找到的规则真不少,老师也找了一些规则,把它制成了录像,想看看吗?

(播放课件,内容有:

教室的课表;各班的公约;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上班签到;请讲普通话;课堂纪律)

师:

怎么样,看了老师的调查报告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四、小结

师:

是啊,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是生活处处有规则。

生:

喜欢。

生:

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手绢……

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玩游戏

生:

(有些说高兴,有些说不高兴)

生:

我们组玩的是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开始是由我当老鹰的,后来大家都抢着做老鹰,结果谁也不让谁,就吵起来了。

学生开始玩游戏。

生:

开心。

生:

刚才的游戏老师先说了玩的要求,然后同学们都按这要求去玩,所以大家就玩得开心了。

生:

个体汇报调查报告。

生:

我看见有些同学下课后在课室的过道上追逐,差点撞到了其他同学,这些同学不遵守我们学校制定的课间规则。

生:

我看见有些同学上下楼梯不按“靠右”走的规则,这样很容易撞到人的,如果撞到了人从楼梯上滚下来多危险。

生:

我还看见有几个同学在放学排队时私自离开队伍,不遵守放学排队离校的规则。

生:

生活中有很多规则。

生:

我们要遵守规则。

……

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巧妙地运用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规则。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自行体验到,没有规则,游戏就乱了套。

为新游戏制定规则,使学生体验到,规则定的越完善,大家玩起来就越和谐;规则定的越有趣,做起来越开心。

通过拓展规则,让学生理解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也有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树立规则意识。

板书设计

游戏有规则

课堂检测

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定下游戏的规则。

 

班级制度大家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规则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规则,那么在我们班级中又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作为班级的一员,你能不能提出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制度呢?

二、说说班里的制度

1、在班里,你要遵守哪些规则?

2、小结:

完善的班级制度,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有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3、你认为,在我们班级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4、小结:

同学们真仔细,发现了那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你们真是关心班集体的好同学!

既然你们发现了不足,能不能设计表演出小品,让其他同学也了解一下这些不足的地方呢?

三、完善班级制度

1、表演小品“我们的‘三八线’”。

2、你觉得这些同学的做法合适吗?

为什么?

3、商量一下如何才能更加完善呢?

写出你们的建议吧。

4、“我的建议”公告栏:

如:

我是班级小主人

5、老师的建议:

让我们把这些建议做成海报吧,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积极行动起来吧!

6、做班级海报。

三、总结

同学们,你们真的很棒,做出了那么漂亮的海报!

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有心人,我们这个集体就会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们一齐努力吧!

用行动去证明,用心去感悟,创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班集体。

生自由发言。

1、课间活动时不打闹;

2、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好;

3、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认真做;

4、放学路队排列整齐……

生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表演小品。

学生:

不合适。

因为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

学生写建议,完善班级制度。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议。

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白,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一员,对集体要有责任感。

通过表演小品,使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管理,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班级中的一员

课堂检测

熟悉班级制度,向家长汇报我们的班级制度。

公共场所守秩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谈话导入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

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2.小组交流: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3.小结:

  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

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

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师:

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

二、激情明理

1.小组讨论:

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2.小结:

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

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

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

“朱德元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说一说:

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

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

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

为什么?

3.小结:

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四、复习巩固

1.出情境题:

2.评一评

小组交流:

下面这些同学的做法对不对?

你对他们的行为怎样评价?

五、小结:

在公共场所,任何人、任何团体不能为了自己的小集体,损害公众的利益,违反公众活动的规定。

公共场所有安静、有秩序参观的规定,如违反这些规定,也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

学生谈感受,并说明原因。

学生根据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全班学生交流,谈感受,说明原因。

1、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2、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电影院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4、在公园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谈话导入,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切入本课主题。

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引起学生的深思,为何要遵守公共秩序,同时反思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表现。

通过榜样激励,让学生明确守秩序是有文明有修养的表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利用各种情景,让学生模拟怎样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

板书设计

公共场所守秩序

课堂检测

说说你是公共场所是怎样遵守秩序的。

第二主题做守规则的小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活动,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2、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严格自律,遵守规则。

在事例辨析中培养自律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学会倾听,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活动,懂得诚信自律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难点:

学生能够自觉地做到做人讲诚信、严格自律,并成为其做人的良好品质。

【师生准备】

教师:

准备诚信自律的榜样故事。

学生:

搜集关于诚信自律的故事。

诚实守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以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今天我先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你们知道宋庆龄吗?

教师给学生讲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师:

同学们,你们赞同宋庆龄这种做法吗?

师:

为什么?

说出你的理由。

2、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在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和诚信有关的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二、故事会

1、在我们生活的身边,发生过哪些诚信的事情呢?

2、小组交流。

三、诚信小品

1、师:

在课下的活动中,有

很多同学编了小品,下面我们

请同学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2、师:

好,真不错!

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谁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

3、师生评价。

4、自评,师生互评。

四、落实行动

1、师:

刚才同学们都看了小品,那我们在生活与人相处,如何才能做讲诚信呢?

五、诚信名言、黑板报

师:

从古至今,也有许多名人留下了许多关于诚信的至理名言。

看,这是同学们在课下搜集的诚信名言,他们利用自己的特长,把这些名言做成了一张张精美的卡片!

还有同学们办的黑板报,诚实+信用=财富。

我们请办这期黑板报的同学讲一讲你的收获和体会吧。

六、总结

师:

说到这里,我想同学们应该对诚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你能不能用几句简短的话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生:

知道。

生:

同意。

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讲自己搜集到的诚信故事。

边讲边交流。

学生表演自编小品。

第一组小品表演《做买卖要诚实》。

第二组小品表演《星期六的约定》。

生自由发言。

学生将课下搜集的诚信名言做成的卡片展示出来。

学生谈收货和体会。

生自由发言

故事引入,说明诚信是一种美德。

搜集故事,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并激励自己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向榜样学习。

通过学生自编自演,反思自己或讲述他人在与人相处时是否有不诚信之行为。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成卡片和黑板报,使学生更加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板书设计

从小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课堂检测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不诚信之行为。

德贵自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课

1、今天,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是决不会拿的》。

2、听完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3、小结:

自律的人能做到有人监督和没人监督一个样,有干扰和没干扰一个样。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守法自律,整个社会就会变得秩序井然,文明进步。

二、师生交流,畅谈身边的自律行为。

1、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自律行为?

2、师小结:

是啊,同学们,如果大家都能够自觉地遵守生活中的规则,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井然有序,大家也会生活得十分开心,心情舒畅。

3、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人没有遵守你刚才说的,会怎么样?

4、如果不遵守的话,会出现哪些状况?

5、小组交流:

你亲眼见到过不讲道德,不守秩序的人吗?

说一说你的看法。

三、做一个讲道德的文明人

1,这些规则你遵守得怎么样?

在阅览室,你是怎么做的?

学校某地方给同学们准备的纯净水,接水时应该怎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注意些什么?

看到校园里的垃圾,你应当怎么做?

2、师:

还哪些方面,你想提醒大家应当注意什么?

3,讨论:

谁的做法正确?

四、倡议建立自律小队

同学们,自律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让我们建立一个自律小队吧。

严于律己,方便他人,共同创造一个自律大家庭。

学生谈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生谈:

1、同学们按时到校,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发言。

2、人们按照信号灯行走,红灯停,绿灯行,遇上黄灯等一等。

3、干值日的同学都准时来到学校打扫卫生。

……

1、有的人心里就会感觉很讨厌不遵守规则的人,或者没人制止的话,时间长了,也就没人遵守了。

2、我们的生活将一团糟。

交通路上行人、车辆横冲直撞,人们买东西、上车也不排队,到处都能看到人们在吵架。

学生谈如果是自己处在当时的环境中,应该怎样做。

过马路时,小朋友说“奶奶,红灯亮了,等一会再走吧”,老奶奶说“趁这会儿没车,快过去!

上车时,四位小同学互相争抢。

走过麦田时,发现被人踩过的痕迹。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明白自律是一个文明人的最高境界。

通过寻找身边的自律行为,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自律方面是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想想还应该怎样加强自律性。

板书设计

做一个自律的学生

课堂检测

谈谈在学校怎样做到自律。

第三主题我做小小普法员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通过模拟法庭的体验活动,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了解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

义。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质疑、希望了解新知识的精神。

通过“表演”中的答与辩,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简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难点:

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师生准备】

搜集有关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犯罪案例等。

身边的法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小品表演,实例做证

1、小品表演

小红:

爸爸,乡下表姐来信说,舅舅不准她上中学了,要她到南方去打工挣钱。

爸爸:

什么?

你表姐还不满14岁呢!

你舅舅这么做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

我得阻止他……

2、看了这个小品,你知道了什么?

3、师小结:

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

它保障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那么你对法律有多少了解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身边的法规。

二、了解身边的法律

1、师补充资料:

法律的定义、

立法机关

法律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法律?

3、最基本的法律:

最高的是

《宪法》,还有《刑法》,《交通法》、《民法通则》等。

4、我国还有几部针对青少年

颁布的法律,你知道吗?

三、深入了解未成年人法律

1、课前,同学们都查找了相

关的资料,你了解了哪些?

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听吧。

2、小组交流,查找的资料。

3、全班交流,相互补充查找的相关资料。

四、总结

法律是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保障。

它就像一把大伞,保护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法律有了哪些更深认识和了解?

通过观看小品,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资料: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它的实施方式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法律同其他行为规范最显著的区别。

保证法律实施的强制力主要指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

它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将课前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

通过小红与爸爸的对话情景,可以让学生知道舅舅的行为触犯了《义务教育法》。

使学生了解少年儿童应享受的权利。

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学生从小学法、守法、懂法,有效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板书设计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课堂检测

搜集其他针对青少年所颁布的法律法规。

模拟法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课

法庭是执行法律的场所,这里的气氛是庄严而神圣的。

代表着正义的法律之剑,能压倒一切邪恶。

你知道法庭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吗?

二、认识法庭的人员、分工

1、认识法庭中审判长职责、书记员职责、陪审员职责、辩护律师职责。

2、了解法庭审判程序分为开

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语言和宣判五个阶段。

三、模拟审判活动

1、分角色扮演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辩护律师、原告、被告、听众

2、了解案情。

3、审判活动开始。

4、审判长宣判审判结果。

四、活动总结

参加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课前了解法庭的组成人员有哪些?

谈谈他们的分工。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几次排练,然后上台表演。

通过观看图,引导学生了解法庭工作人员的分工。

通过扮演各种法庭上的人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更多实践的体验。

板书设计

模拟法庭

审判长、书记员、陪审员、辩护律师、被告、原告……

课堂检测

交流参加此次活动后的感受。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课

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才能井然有序。

那么,在我们身边的同龄人,他们做得怎么样?

二、警钟响起。

1、阅读联合国禁毒和预防犯罪办公室提供的一份资料。

2、看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三、身边的法律

案例1:

江苏省镇江市一对夫妻离异后,父母双方均不抚养其11岁的儿子。

如此一来,孩子成了无人疼爱、无人管教的弃儿,沦落街头,和坏人凑在一起,成了一名惯偷,被司法机关收容教养。

1、依据有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分析结果:

其父母负有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