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220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docx

水运工程检测人员材料考试大纲

水泥:

20%;骨料:

10%;钢筋:

10%;混凝土及砂浆:

30%;水2.5%、外加剂5%、掺合料5%、砖2.5%、土工合成材料及塑料排水板5%、沥青2.5%、黏结材料2.5%、混凝土防腐及钢结构防腐5%

(1)单选题:

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每题1分。

(2)判断题:

判断题目给予事实是正确还是错误,每题1分。

(3)多选题:

每道题目所列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项全部正确得满分,部分正确按比例得分,出现错误不得分。

(4)问答题:

分为试验操作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计算题等,每题10分

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

了解:

水泥定义、分类;水泥的生产原料及工艺;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特性;水泥凝结硬化的过程和机理;硫铝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其它系列水泥的定义、主要技术性质及应用范围;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的品种及用途。

影响试验的主要因素及在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水泥定义、分类

①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等混合料,以及适量石膏混合磨细制成的水泥。

其中完全不掺加混合料的称为I型,代号P·I;掺入量不超过5%的称为Ⅱ型,代号P·Ⅱ。

②普通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5%~20%的混合料及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后得到的水泥,代号P·O。

③矿渣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20%~(50)70%的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制成的水泥,代号P·S(A)B。

④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20%~40%的火山灰质材料和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制成的水泥,代号P·P。

⑤粉煤灰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20%~40%的粉煤灰和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制成的水泥,代号P·F。

⑥复合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20%~50%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掺合料和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制成的水泥,代号P·C。

水泥熟料中加入石膏是用来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石膏是水泥组成中必不可少的缓凝剂。

外掺料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水泥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改善水泥的品质,如降低水化热等。

水泥的生产原料:

石灰石:

GaO;粘土:

SiO2、Al2O3、Fe2O3;铁矿粉:

Fe3O4

经1700℃煅烧后磨细

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特性

性能指标

熟料矿物

C3S

C2S

C3A

C4AF

水化速率

最快

凝结硬化时间

最快

28d水化热

最多

强度

早期

后期

通用水泥(硅酸盐系列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

强度等级、细度、凝结时间、需水性、安定性、烧失量、不溶物、

氧化镁、三氧化硫、碱含量、水化热;

强度等级:

硅酸盐水泥:

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

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矿渣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

酸盐水泥:

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

水泥的化学指标:

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碱含量。

其中碱含量为选择性指标,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氧化镁:

不大于5%,压蒸安定性合格时,允许放宽到6%;

三氧化硫含量:

不得超过3.5%,矿渣不得超过4%。

凝结时间:

初凝不早于,终凝:

硅酸盐不迟于6.5h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强度:

满足规范要求(水灰比0.50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

确定用水量,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须以0.01的整数倍

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细度: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

其他80μm方孔筛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不大于30%。

编号:

水泥出厂前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和取样。

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

水泥出厂编号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规定:

200万t以上,不超过4000t为一编号;

120万t至200万t,不超过2400t为一编号;

60万t至120万t,不超过1000t为一编号;

30万t至60万t,不超过600t为一编号;

10万t至30万t,不超过400t为一编号;

10万t以下,不超过200t为一编号

当散装水泥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取样方法:

按GB/T12573-2008进行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①散装水泥取样:

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每一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

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

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②袋装水泥取样:

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器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中,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

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③自动取样器取样:

将装置安装在尽量接近于水泥包装机或散装容器的管路中,从流动的水泥流中取出样品,然后将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废品及不合格品的判定

•凡游离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均判为废品水泥,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或混合料掺入量超过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指标时,判为不合格水泥。

当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标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标准法)

•①拌制水泥净浆。

将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锅中,然后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锅中,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②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放在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③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释放30s时或试杆不再下沉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④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代用法)

•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的任一种测定。

不变水量法时的拌和水量用142.5mL。

•①拌制水泥净浆。

•②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③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④调整水量法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不变水量法,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调整水量法和固定水量法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

当固定水量法的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采用调整水量法。

凝结时间测定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初凝时间测定:

•①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使指针对准零点。

•②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③计时开始30min后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④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⑤达到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

•终凝时间测定:

•①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

•②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件0.5mm即环行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③达到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终凝状态。

•注意事项:

•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止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振动

安定性测定的标准方法——雷氏夹法;代用法——试饼法;

•目前的安定性检测方法只是针对游离CaO的影响,并未涉及游离MgO和石膏造成的安定性问题。

国家对游离MgO和SO3在水泥中的含量均有严格的限制,超出指标的水泥即为废品水泥,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养护24h±2h。

•雷氏夹法结果判别:

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的差值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试饼法结果判别:

试饼从玻璃板取下时,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要检查原因,确定无外因时,该试饼已属不合格,不必沸煮),在无缺陷的情况下沸煮后目测试件未发行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沸煮的条件:

30min±5min内加热水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水泥细度试验(负压筛法)

•①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打开仪器,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

•②称取25g水泥试样,记作m,倒在洁净的负压筛上,扣上筛盖并放到筛座上。

开动负压筛析仪,连续过筛2min。

如筛析过程中看到有水泥附着在筛盖上,可通过敲击使试样落下。

•③筛析结束后,用天平称取筛中的筛余物,记作Rs。

•④计算:

水泥细度用筛余百分率表示

•⑤合格评定时,每个样品应称取两个试样分别筛析,取筛余平均值为筛析结果。

若两次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5%时(筛余值大于5.0%时可放至1.0%),应再作一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水泥细度试验(水筛法)

•①筛析试验前,使水中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位置,使其正常运转。

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mm~75mm。

•②称取试样50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力为0.05MPa±0.02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

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Rs)

•③计算:

水泥细度用筛余百分率表示

•④合格评定时,每个样品应称取两个试样分别筛析,取筛余平均值为筛析结果。

若两次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5%时(筛余值大于5.0%时可放至1.0%),应再作一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操作方法

•⑴材料:

水泥从取样到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将其储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中,容器不能和水泥反应;试验水为饮用水,仲裁试验时用蒸馏水。

•⑵仪器设备:

•试验筛、搅拌机、试模、振实台、抗折强度试验机、抗压强度试验机、抗压强度试验机用夹具、养护箱或雾室、天平、量筒等。

•⑶试件成型。

•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地刷一薄层机油。

•水泥与ISO砂的质量比为1:

3,水灰比0.5。

•每成型三条试件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为:

水泥450g±2g;ISO砂1350g±5g;水225mL±1mL。

•将水加入锅中,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并上升至固定位置。

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在第二个30s开始时均匀将砂子加入。

高速搅拌30s。

停拌90s,在停拌的第一个15s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用振实台成型时,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为两层装入试模。

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砂浆,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再振实60次。

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

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并用刮尺以9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割据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出试模的胶砂刮去。

并用同一直尺在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件表面抹平。

•在试模上做记号标明试件的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

同一试验中3条分在2个以上龄期

水泥胶砂试件的养护

•编号后,将试模放入养护箱内,水平放置,刮平面朝上。

•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

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h~24h内脱模。

•试件脱模后放入水槽中养护,试件之间间隙和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试验前15min从水中取出,抹去试件表面沉淀物,并用湿布覆盖。

•⑸强度试验

•各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算起)的试件应在下列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

龄期

24h

48h

72h

7d

28d

试验时间

24h±15min

48h±30min

72h±45min

7d±2h

28d±8h

水泥胶砂试件强度试验方法

•抗折强度试验:

以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

•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时,试件放入前,应使杠杆成水平状态,将试件成型侧面朝上放入抗折试验机内,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件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水平位置。

•抗折试验加荷速度为50N/s±10N/s,直至折断,并保持两个半截棱柱试件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

•抗压强度试验:

抗折试验后的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

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或杂物,将试件成型时的两个侧面作为受压面,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断块试件应对准抗压夹具中心。

•压力机加荷速度应控制在2400N/s±200N/s速率范围内,在接近破坏时更应严格掌握

例:

水泥试件水中养护时,养护水的温度应为(A)、试件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E)。

A20℃±1℃B20℃±2℃C20℃±3℃D5㎜E10㎜

6.强度试验

(1)抗折3个试件平均值0.1MPa

•3个有一个超过平均值±10%,剔除,其余2个平均值

(2)抗压6个平均值0.1MPa

•6个有1个超±10%,剔除,其余5个平均值

气硬性胶凝材料

•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玻璃。

•只适用于地上或干燥环境,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

而水硬性胶凝材料既适用于地上也可用于地下或水中环境。

•建筑石膏→(β型半水石膏β-CaSO4.1/2H2O)

•建筑石灰→生石灰CaO、生石灰粉,消石灰粉Ca(OH)2(熟石灰),石灰膏

•水玻璃→泡化碱是水溶性硅酸盐,如Na2O.nSiO2水玻璃分子式中SiO2与Na2O分子数比n称为水玻璃模数。

例:

石灰的主要成份是(A)。

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

水泥细度试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

负压筛析法80μm试样25g精确0.01g

水筛法45μm试样10g

手工法结果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实验室温度20℃±2℃RH≥50%

•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沸煮箱,500g水泥样品

•雷氏法(为准)试饼法30min±5min内升到沸腾,并恒沸180min±5min

•凝结时间:

初凝间隔应测试5min,用min表示

•终凝间隔应测试15min,用min表示

•水泥净浆强度只能反映水泥浆体的内聚力,却不能反映水泥浆对砂、石等集料的胶结能力,脱离水泥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实际。

(√)

骨料

•细骨料5mm以下的岩石颗粒为细骨料

•JTJ268-96P8~10内容,河砂,海砂,山砂

•杂质含量限值

•海水环境严禁使用活性细骨料,淡水细骨料若有活性,

•应使用碱含量<0.6%水泥

•粗,中,细砂,不能采用海砂

•中砂的细度模量为(B)。

•A.3.7~3.1B.3.0~2.3

•液态渣混凝土中的液态渣是作为(B)。

A掺合料B细骨料C粗骨料

•测定砂的表观密度时,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装入盛有半瓶(B)的容量瓶中。

A水B冷开水C蒸馏水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用细骨料中总的含泥量不得大于(A)。

A0.5%B2.0%C3.0%

•海水环境工程中,严禁采用(B)骨料。

A含轻物质B活性C含有机物

•海砂Cl-<0.07%(占水泥)

•预应力海砂Cl-<0.03%

•抗冻或C30混凝土,有怀疑时,做坚固性试验

•Na2SO4浸烘5次,失重率≤8%

•浪溅区、水位变动区的钢筋混凝土当采用海砂时,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B)。

A.0.1%B.0.07%C.0.03%

测定砂中的泥块含量时,需用孔径为(F)及(C)的试验筛各一只。

A5.0㎜B2.5㎜C1.25㎜D0.63㎜E0.315㎜F0.08

•.测定砂中泥块含量时,试样浸泡时,水面应高出砂面(C),浸泡时间为(F)。

•A100㎜B120㎜C150㎜D12hE20hF24h.砂颗粒级配及颗粒粗细既影响混凝土(A)也影响(C)。

•A技术性能B质量C水泥用量D砂率

•①取样比重400m3/600t

•200m3/300t

•②颗粒级配,含泥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海砂中Cl-

•试样500g400g1L量筒(3L试样)300gAgNO3

•天平1000g感量1g2000g感量2g

•Mx=(A2+A3+A4+A5+A6)-5A1/(100-A1)

•砂含水率试验

•粗骨料:

5mm~80mm碎石,卵石

•质量要求:

(1)强度,压碎指标值

(2)针(>2.4)片(<0.4)状颗粒

•(3)山皮水锈颗粒指风化面积超过1/6~1/4

•(4)杂质含量→总含泥量、硫化物、有机物

•(5)坚固性

•(6)颗粒级配连续粒级单粒级

•.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的(B)的称为针状。

A.2.0倍B.2.4倍C.2.5倍

•.在海水环境中(B)采用活性骨料。

•A.不宜B严禁

•.检测最大粒径为25㎜粗骨料的表观密度时,最少取样量(D)㎏,试样最少重量(A)㎏。

A2B3C4D8E12F16为何

•.粗骨料中,总的含泥量有抗冻要求的不大于(B),无抗冻要求、大于C30的不大于(C),无抗冻要求、小于C30的不大于(E)。

A0.5%B0.7%C1.0%D1.5%E2.0%

验收批的骨料若检验不合格,应重新取样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

•在选择采石场或对粗骨料强度有严格要求或对质量有争议时,宜采用(A)作检验。

A岩石抗压强度B压碎指标

•在配制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混凝土时,采用的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大于(C);小于C30时采用的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大于(E)。

A8%B12%C15%D20%E25%F28%

•最大粒径

①≤80mm。

•②≤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

•③≤钢筋最小净距的3/4。

•④当保护层厚度为50mm时,不大于保护层厚度的4/5,在南方浪溅区不大于保护层厚度的2/3。

(8)海水环境严禁使用活性粗骨料,淡水环境使用活性粗骨料,应使用碱含量小于0.6%的水泥。

•①粗骨料,取样400m3/600t

•200m3/300t

•②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针片状含量100mm

海水环境工程中不宜采用活性骨料,淡水环境工程中所用骨料,经验证具有活性时,应使用碱含量小于0.6%的水泥。

(×)

•80mm1.25mm筛2.50mm筛

•63mm0.08mm筛5.00mm筛

•50mm

•40mm

•31.5mm

•25mm

•20mm

•16mm

•10mm

•5mm

•2mm

•测定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用的两台案称称量分别为(B)、感量分别为(D)。

•A20㎏、5㎏B20㎏、10㎏C25㎏、10㎏D20g、10g

•E20g、5gF10g、5g20

拌和水

①JTJ268:

混凝土拌和用水,应用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或促使钢筋锈蚀的饮用水。

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200mg/L,不得采用沼泽水、工业废水或含有害杂质(酸、盐、糖、油等)的水。

②原则上不用海水

③pH>4

•④有害物质含量(不溶物,可溶物,Cl-,SO42-,S2-)

•⑤水泥凝结时间差≤30min(待检水与蒸馏水)

•⑥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比≥90%

•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拌合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A)。

A.200mg/LB500mg/LC1200mg/L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中规定,当拌和用水采用天然矿化水时,pH值不小于(A)。

A4B5C6

•混凝土拌合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A)硫酸盐含量应小于(E)。

A200㎎/LB500㎎/LC600㎎/LD1200㎎/LE2200㎎/L

F2700㎎/L

外加剂

掺量≤5%(特殊情况除外)

(1)减水剂

(2)引气剂

(3)调凝剂(4)防冻剂

(5)膨胀剂(6)防水剂

(7)阻锈剂(8)泵送剂

•掺阻锈剂与未掺阻锈剂的优质或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应大于(B)。

A85%B90%C100%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选用的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宜小于(B)。

•A15%B20%C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