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240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高一文件夹.docx

语文高一文件夹

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

必修一、必修二;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7题,21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船舷xián  漫溯sù   菲薄fěi  耳濡目染rú

B.揩油kǎi   绯闻fěi刀俎zǔ   暴虎冯河píng

C.浸渍zì   奢靡mǐ  忤视wǔ   混混沌沌hùn

D.解剖pāo  步履lǚ   租赁lìn  睚眦必报zì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

【解析】B项,“揩”读“kāi”,“绯”读“fēi”;C项,“靡”读“mí”;D项,“剖”读“pōu”。

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砧板/粘贴湖畔/绊脚石包庇/刚愎自用

B.恫吓/胴体舟楫/通缉犯根茎/战战兢兢

C.磋商/蹉跎谛听/并蒂莲俨然/奄奄一息

D.朝觐/劲旅市侩/刽子手揣度/惴惴不安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

【解析】A项,zhēn/zhān,pàn/bàn,bì;B项,dòng,jí/jī,jīng;C项,cuō,dì,yǎn;D项,jìn/jìng,kuài/guì,chuǎi/zhuì。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萧索      桀傲不驯     九霄云外     没精打采

B.颓费      戳力同心     沁人心脾     衣衫褴褛

C.通谍      陨身不恤     瞋目结舌     绿草如茵

D.噩耗     不假思索     引吭高歌     夙兴夜寐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A项,傲—骜;B项,费--废,戳--戮;C项,谍--牒,陨--殒。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蛰居露马脚哀声叹气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B.熨帖忘年交意气用事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C.题纲一溜烟生死犹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安详黄粱梦山清水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A项,哀—唉;B项,灰灰--恢恢;C项,题—提,犹—攸。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B.诵读《雨巷》,我仿佛走进了烟雨迷蒙的江南,遇到了那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心中的烦恼涣然冰释。

C.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意。

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很寥寥。

D.晋文公正是采用了子犯的策略才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但战后论功行赏时,劳苦功高的子犯却排在了雍季之后。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解析】完成本题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本题做题要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选出“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D项,“劳苦功高”意思是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符合此句语境。

A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可此句写的是因腐败堕落入狱的年月,因此不符合此句语境。

B项,“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句中没有什么疑虑、误会和隔阂,不符此句语境。

C项,“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此句中鲁迅并未表示对请愿的轻视,不符此句语境。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窄窄的巷子只容得下一人通过,所以当地人都叫它“一人巷”,溪水上有一块突出的小石块,叫“谦让石”,如果两人在巷子中狭路相逢,便可借石让路。

B.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C.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D.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课外补习蔚然成风,孩子们失去了节假日,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解析】解答成语题,做到八看:

一是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是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是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是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是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是看成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构成语素的位置而造成形近混淆;七是看成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成语的整体性,只断取其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造成成语意义与句义相悖;八是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我们在解答成语使用试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视句意,根据句意来判断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同时,在日常读书和写作中,要注意正确使用成语,碰到拿不准的,就得勤查词典,这虽是笨功夫,但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

B项,甘之如饴:

比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

甘愿承受艰难和痛苦。

A项,狭路相逢:

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C项,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望文生义错。

D项,蔚然成风: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的错误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感动中国》不只是一本具有感召力、能打动人心的书;而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这个时代,也能让我们静静地反视自己。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解析】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

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A项,主语残缺,去掉“由于”或者“使”;C项,多重否定不当,“切忌”后面的“不要”去掉;D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而是”改为“而且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共21分)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

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遭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

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

晖拔剑前曰:

“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

今日朱晖死日也!

”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

“童子内刀。

”遂舍之而去。

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

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

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就闻,叹曰:

“志士也,勿夺其节。

”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

人或讥焉,晖曰:

“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

”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正月朔旦,苍当入贺。

故事,少府给璧。

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

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

“若之何?

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

“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就曰:

“朱掾义士,勿复求。

”苍既罢,召晖谓曰:

“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

”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

再迁临淮太守。

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

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

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①属:

佐治的官吏。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矜严,进止必以礼矜:

端庄

B.志士也,勿夺其节夺:

抢夺

C.绐之曰:

“我数闻璧而未尝见绐:

欺骗

D.主簿大惊,遽以白就白:

告诉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解析】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

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主要落实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通假及词类活用等方面。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应特别注意。

B项,夺:

改变。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失其所与,不知

B.漏且尽,而求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侣鱼虾而友麋鹿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文言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大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范围之内,同时虚词考查与课内知识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有四句话出自课文,考生应在准确理解课内语句的基础上结合文段进行辨析,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A项,与:

和,结交;B项,且:

将要;C项,以:

因为,用;D项,而:

转折,并列。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C项,“挫败了阴就的图谋”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

再迁临淮太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前阮大人有求于我,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要求,是告诫自己,不要玷辱了大人的美好名声。

(2)显宗帝佩服朱晖的胆略,任命朱晖做了卫士令,又两次升迁为临淮太守。

(3)(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享尽那游览的乐趣。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为主,意译只是辅助。

因此,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一定要讲究字字落实。

专用名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照抄,省略要补出,词类活用要准确,特殊句式要调整。

尤其要有得分点意识,学会抓关键词,书写要工整,语句要通顺,杜绝错别字。

得分点:

(1)所以、诚、令各1分,句意1分;

(2)壮、以、再各1分,句意1分;(3)既、或、咎、其、极一点1分。

【附文言文翻译】

朱晖字文季,南阳郡宛城人。

朱晖幼年丧父,朱晖13岁时,王莽政变失败,天下大乱,朱晖和母亲及其亲属从乡间逃入宛城。

路上碰到一群强盗,强盗们拿着刀挟持众多妇人,掠夺她们的衣服等财物。

朱晖的兄弟及随从们都惊慌害怕,伏在地上不敢动。

朱晖拔出剑走上去说:

“财物可以拿走,妇女们的衣服不能拿走。

(如要拿),我朱晖就和你们拼命!

”强盗们看他年幼,佩服他的胆略,笑着说:

“小孩子收回刀吧。

”于是放弃了掠夺离开了。

当初,光武帝与朱晖的父亲朱岑一起在长安求学,有故交之情。

等到光武帝即位,寻问朱岑的时候,朱岑已死,于是就召来朱晖授予他郎中职位。

不久朱晖因病离开官位,在太学府完成学业。

朱晖性情端庄严肃,行为举止讲究礼仪,各位儒生都称赞他有高尚品德。

永平初年,显宗帝的舅舅新阳候阴就羡慕朱晖的贤能,亲自去拜访他,朱晖躲避不见;阴就又派家臣带着礼物去求见,朱晖躲在家里不接纳他们。

家臣回去禀报,阴就叹息说:

“真是志士啊,我们不要辱没了他的气节。

”后来朱晖在郡里任职,太守阮况曾经想买下朱晖的奴婢,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后,朱晖就厚赠给了他家。

有人为此讥讽朱晖,朱晖说:

“以前阮大人有求于我,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要求,是告戒自己,不要玷辱了大人的美好名声。

现在送奴婢给他家,是要表明自己当初那样做,并不是因为自己吝啬。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听说了朱晖的事迹,就想征召他,平时对他非常恭敬有礼。

正月初一的早晨,苍去朱晖家庆贺新年。

旧例,少府要给予出行官宝璧。

当时阴就做府卿,显贵骄纵,他手下小吏们也傲慢不守法。

苍坐在朝堂上,更漏快要燃尽,可还没得到宝璧,回头对佐治官吏说:

“这件事怎么办?

”朱晖看见少府的主簿拿着璧,就走上去;骗他说:

“我经常听说宝璧但未曾看到过,请让我看看。

”主簿就把它交给了朱晖,朱晖回头招来令史拿走了璧。

主簿大惊,马上把这件事告诉给了阴就。

阴就说:

“朱先生是义士,不要再找那璧了。

”苍也就罢手了,召来朱晖对他说:

“你是个属官,你和蔺相如比怎么样?

”显宗帝佩服朱晖的胆略,任命朱晖做了卫士令。

又两次升迁为临淮太守。

过了几年,朱晖因为犯了法而被免职。

朱晖做官吏的时候刚正不阿,常被上面官员嫉恨,担任官职时大多被人弹劾。

自从去了临淮,闭门居于乡间,穿粗布衣服,吃粗杂粮食,不与乡里人来往,乡里人讥讽他耿介。

建初年间,南阳发生饥荒,朱晖把家里的千多石粮食和家中财物,拿来分给同宗亲友、故旧之交和贫穷老弱的人,乡里人都心向着他了。

后来朱晖被任命为尚书令,在年老体病的时候离职回家了。

三、(每空1分,共10分)

12.名篇名句默写。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再别康桥》

(3)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

(6)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8)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9)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答案】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满载一船星辉(3)风萧萧兮易水寒(4)同心而离居(5)我有嘉宾,鼓瑟吹笙(6)鸡鸣桑树颠(7)齐彭殇为妄作(8)舞幽壑之潜蛟(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综观近年高考试题,选句内容有下面四种情况:

或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或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或描写优美意境,或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

全部来自中学语文教材。

本题中,要注意“幽壑”“嘉”“殇”等易错字的书写,也不要漏掉“也”“而”等字。

10分,每空1分,答对6题即可得满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的,该空不得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芰:

菱角。

飐:

因风而颤动、飘扬。

13.这首元曲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答案】此小令描写了烟水、晴岚、人家、画檐、芰荷、沙鸥、香风、珠帘这些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意象。

(2分)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态和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

(2分)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景物形象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解析】第一问,鉴赏古代诗歌景物形象。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常借助于景物形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这时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前五句描写了烟水、晴岚、人家、画檐、芰荷、沙鸥、香风、珠帘等意象。

第二问,考查作者情感。

作者情感与景物构成的意象密切相关。

前五句描写了独特的富有江南特色的水乡,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态和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

14.这首元曲的景物描写很有层次,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

【答案】诗人写景的层次是由远及近,远近结合。

(2分)开笔从整体入手,描写远处大江远山,逐渐写到近处两岸人家,池塘芰荷,沙洲水禽,画船酒旗。

(2分)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解析】重点考查写景的技巧。

一般来说,写景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等技法。

先明确诗人写景的层次是由远及近,远近结合;后结合诗句具体点明如何体现了远与近,阐明它的层次感即可。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共22分)

一夜芳邻

王充间

①说来也是一桩人生幸事,我竟然有机会在一个半世纪之后与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暂的邻居。

 

②来到哈沃斯已是暮色微茫了。

我投宿的小客栈与教堂隔着一条小道,特辟的西窗斜对着三姊妹的故居(现为勃朗特纪念馆),抬起头来便能望见对面的灯光。

实在难以想象,这样几间看不出什么特色的普通石屋,从中竟升起了卓绝千古的文学之星,竟孕育出那些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

凡是读过《简·爱》、《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的人,有谁不为三姊妹天马行空般的瑰奇诡异的想象力,为她们书中捍卫独立人格、表达强烈爱憎的蕴涵,美得苍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文笔而倾倒呢?

 

③与她们同时代的英国著名的诗人马修·阿诺德写过一首题为《哈沃斯墓园》的诗,在深情悼惜勃朗特三姊妹超人的智慧、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之余,称许她们为拜伦之后无与伦比的天才。

作为一个文学群落,“三姊妹现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仅见的。

难怪有人说,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

直到今天,西方还有人称她们为“文学的斯芬克斯”,一个难解的谜团。

 

④天阴得更沉了,漫空飘洒起蒙蒙的雨雾,茫茫视域里一片潮湿的天。

我简单地用过早餐,便急匆匆地一头钻进了向往已久的勃朗特纪念馆。

这里资料比较丰富,实物也不少,几个展览柜中都珍藏着手迹、书稿,衣橱里存放着夏洛蒂穿戴过的衣服、鞋帽,厅堂里摆着艾米莉弥留之际躺过的沙发,还有安妮最珍爱的摇椅,各个居室的布置也都保持原貌。

 

⑤从画像上看到,夏洛蒂一头短发,一双大而奇特的眼睛止水般的宁静,身材瘦小,举止稳重;艾米莉个头略高,一副神经质,不胜羞怯似的,显得落落寡合;她们的妹妹安妮长着一双略带紫罗兰色的眼睛,面孔富于表情,神态有些矜持。

三姊妹的体质十分孱弱,患着同样的结核病。

死神一直在这家庭里猖獗肆虐,七年间

三姊妹先后弃世,分别得年三十九岁、三十岁和二十九岁。

小妹妹死在几十英里外的一个市镇,骸骨没有运回;两个姐姐病逝之后,即被乡亲们安葬在本村的教堂里。

 

⑥勃朗特一家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状态,一向清贫寒素,三姊妹童年是在寂寞凄苦中度过的,但精神世界并不空虚。

父亲是一位牧师,性格有些乖戾,却酷爱文学,出版过诗集,早岁周游各地,带回来许多文学名著。

母亲也是天资颖慧的,只是年纪很轻就去世了。

三姊妹上过几年学校,由于秉性孤僻,与其他女孩子很少交往,更多时间是在家里自学,由父亲给她们讲课,或者跟随阅历丰富的女仆在荒原上闲步,听讲一些带有原始意味、充满离奇色彩的遗闻佚事,她们从老女仆那里了解到了社会上各色人等的生活方式和百式百样的人生厄运、家庭悲剧。

 

⑦天气转晴,和煦的秋阳钻出了云层,枫香筛下来片片光影,教堂的七彩玻璃上映射着耀眼的光芒。

“叮叮当当”,一阵钟声响起,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时间过得真快呀!

还有几十分钟就要登上返程的班车,告别芳邻,同三姊妹说声“再见”了。

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我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

回过头去,又凝神瞩望了好一会儿,想让这座不寻常的建筑牢牢嵌入我的记忆之窗。

 

1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段划线句子“凡读过《简·爱》……而倾倒呢?

”一句,运用反问的句式,有力地说明了广大读者都非常喜爱夏洛蒂的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

B.“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地赞扬了三姊妹的天才是超人的、无与伦比的,又准确地表明了“三姊妹现象”是非凡、空前绝后的。

C.第四、第七段两段的景物描写,由“阴雨”到“转晴”,前后呼应,不仅映衬了作者的不同心情,而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第五段中,叙写了三姊妹一个共同的特点:

体弱多病,寿命短暂。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就其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来说,也就大大逊色了。

E.最后一段,作者“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其目的是为了留下永不忘却的纪念,抒发由衷的仰慕之情。

【答案】CE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识、分析和鉴赏文本内容、艺术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

【解析】回答本题,需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

先审清题干“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的要求,后把备选项与文本内容逐项比对,判断对错。

A项,前后不对应,“夏洛蒂”应改为“三姊妹”,因为《简•爱》是“夏洛蒂”的代表作、《呼啸山庄》是艾米莉的代表作、《阿格尼丝•格雷》是安妮的代表作,不能张冠李戴;B项,言过其实,绝对化,其实她们在拜伦之后是无与伦比的,是“近代”的一则神话,并非是空前绝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