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539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彭泽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其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突触前膜对氨基丁酸的主动运输

B.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C.氨基丁酸在组织液中的扩散

D.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2.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酸性物质

B.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其清除

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D.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排出人体外时,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4.禽流感病毒H7N9是一种RNA病毒,2013年春季在我国局部地区流行。

据报道,人群中被感染者多数从事家禽贩卖和宰杀。

下列关于H7N9的说法,合理的是(  )

A.H7N9的繁殖场所主要是被感染者的内环境

B.60℃即可杀灭H7N9的原因是高温破坏了其RNA的结构

C.在人体内的H7N9是通过细胞免疫被清除的

D.人体内被H7N9侵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5.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体内,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对应的抗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B.浆细胞不能识别“人工版本”MMP9酶

C.“人工版本”MMP9酶第二次注入小鼠体内才可引发机体产生抗体

D.MMP9酶的抗体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

6.免疫系统是人类抵御疾病的最重要防线,以下各项不属于免疫系统作用的是(  )                

A.清除人体内衰老、死亡细胞B.清除体内变异、恶化细胞

C.抵御外来细菌、病毒入侵D.对进入人体内的有毒物质进行识别与解毒

7.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A.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F传递到E的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A处较D处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8.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④人体内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⑥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和尿糖试纸都可以检测尿样中的葡萄糖,尿样的颜色由无色变成砖红色(或红色)说明提供尿样的人一定患有糖尿病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⑥

9.如图所示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10.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从而改善机体缺氧状况;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了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机体缺氧状况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11.如图所示为某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C细胞摄取抗原物质属于胞吞作用,吸收Ca2+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

B.T细胞膜上的受体与DC细胞分泌的特定物质结合后,才能出现免疫效应

C.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机体内的T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增殖与分化形成浆细胞

D.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再输入该患者体内,可提高机体清除抗原的效果

12.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子的番茄,其原因是(  )

A.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B.生长素抑制了番茄种子的发育

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作用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

13.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

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

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14.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营养素对有叶枝条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B.生长调节剂X有利于促进无叶枝条根的形成

C.生长调节剂X为枝条根的形成提供了营养物质

D.叶片可能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

15.下列对植物激素的作用与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有关实例

分析

A

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增加后,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拮抗作用

B

赤霉素可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对茎切段的生长也有增效作用

协同作用

C

小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的含量按时间顺序出现高峰,并各自起着特定的作用

正反馈作用

D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负反馈作用

1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多种激素的影响,如图所示为赤霉素与生长素促进茎秆伸长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可被蛋白酶分解

B.赤霉素可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C.赤霉素与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D.合成生长素的原料——色氨酸是由植物从土壤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获得的

17.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用NAA处理后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来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18.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鹿

19.由于远洋捕获技术的限制,近海海域过度捕捞,多种鱼类的捕获量日益降低,近海渔业面临危机。

若要研究某种海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下列最不急于获得的该种海鱼的生物学数据是(  )

A.种群大小和年龄结构B.基因频率和亲缘关系

C.出生率和死亡率D.捕获量和捕获率

20.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广东地区后因过度繁殖被释放到野外,破坏了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我国列为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B.福寿螺引入初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符合“J”型曲线

C.福寿螺种群增长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导致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

D.人们可通过引入福寿螺天敌的方式进行生物防治

2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如图所示。

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22.“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如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种群和狗尾草种群

B.在t1~t5时间内乙种群呈“S”型增长

C.在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

23.下列有关生态学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迁入、迁出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后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增大,种群发生了进化

C.原本肥沃的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自然选择无关

24.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25.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土壤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

其反射弧示意图如图。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导。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

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

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27.如图所示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

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_______,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________细胞,小部分形成________细胞。

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流感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__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H7N9流感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8.为探究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生物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A

B

C

D

浓度(mol/L)

10-12

10-9

10-6

0

生根数量

5

9

4

2

(1)为进一步精确测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又进行了“探究经40℃处理后的生长素类似物活性”的实验。

实验材料: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长势、长度相同的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若干,培养瓶(内含培养液)等。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取3个培养瓶编号甲、乙、丙,甲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乙瓶中插入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除培养条件相同外,还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③__________两瓶实验结果相同,则说明经40℃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失活。

29.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演替;______________(群落类型)中的动物分层现象最复杂,物种丰富度最高;如果针叶林发生某种严重虫害,那么害虫可能呈________分布。

(2)群落中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为20个,死亡个体为10个,年末时种群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_______。

(3)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中,生物A和生物B均为植食性动物,且生物A追逐生物B,那么生物A和生物B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彭泽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5ADBDC6-10DBCCC11-15CAAAB

16-20BDBBA21-25CCCCB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4分)

(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1分) 突触小泡(1分) 

(特异性)受体 

(2)内正外负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 非特异性

27.(14分)

(1)体温调节(1分) 甲状腺(1分)

(2)渗透压感受器(1分) 减少(1分)

(3)浆 记忆 效应T T细胞活性降低,免疫活性下降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8.(10分,每空2分)

(1)在10-12mol/L和10-6mol/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相同的实验

(2)①不做处理的扦插枝条(或清水处理) 经40℃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

②处理插条的时间(其他无关变量答案合理也可)

③甲、丙

29.(12分,每空2分)

(1)次生 常绿阔叶林 均匀

(2)20%(3)记名计算法(4)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