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779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9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docx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岳麓版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8课时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重点难点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8课时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定标自学

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合作探究

2.易错易混考点

(1)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

(2)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它有自己的概念。

即:

“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的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开始于鸦片战争,结束于新中国成立。

 

释疑点拨

时间: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

②人民大众与本国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近代前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近代后期

两大主题:

①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

②实现近代化和国家富强的关系:

在近代史上,民族独立是第一位;在现代史上,国家富强是第一位

 

反馈检测

(2016·南京)“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D.义和团运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9课时近代化的起步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近代化的起步

重点难点

近代化的起步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9课时近代化的起步

定标自学

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企业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及其人物像

1911年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作探究

4.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这是对于辛亥革命的结果如何看待的问题,不同角度,结论不同。

成功:

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冲击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取得了胜利。

失败:

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并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释疑点拨

1.近代化的内涵与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1)近代化的内涵: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也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它包括:

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2.时间计算:

民国纪年公式为:

民国X年+1911=公元Y年

3.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结束了封建社会。

反馈检测

(2016·苏州)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2016·邵阳)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尊奉孙中山为国父。

这是因为孙中山(  )

A.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D.领导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1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五四精神

中共一大

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和重要战役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

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红军长征

重点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10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定标自学

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五四精神

中共一大

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和重要战役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

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红军长征

合作探究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935年的吴起镇会师时长征还没有结束,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

对于长征的路线必须结合地图进行掌握。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

 

释疑点拨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1)新的领导阶级——全国统一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4)新的革命道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馈检测

(2016·怀化)“共争青岛归还,同看民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016·衡阳)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

其中有一个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11课时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南京大屠杀

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11课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定标自学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南京大屠杀

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1.易错点的区别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的开始。

(3)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释疑点拨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2)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3)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对日军的打击。

(4)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军的打击。

(5)世界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援助。

(6)美国和苏联对日本的打击。

(7)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反馈检测

(2016·株洲)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

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2016·湘潭)2015年10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下列档案中,不在此档案之列的是(  )

A.约翰·马吉拍摄的电影胶片

B.砍杀中国军民的照片及其照片册

C.记录慰安妇的痛苦遭遇的档案

D.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12课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重庆谈判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及示意图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重点难点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12课时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定标自学

重庆谈判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及示意图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合作探究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

(4)国民党统治黑暗,军心涣散,失去民心。

(5)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支持。

2.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

3.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渡江战役使统治中国二十二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释疑点拨

反馈检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13课时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近代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著名企业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的出现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文艺成就

重点难点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13课时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

定标自学

近代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著名企业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的出现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文艺成就

合作探究

近代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著名企业

 

释疑点拨

民族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区别

民族资本一般意义上是相对外国资本而言,是与外国资本相对立的,因此只要是中国人投资的资本都应该称为民族资本。

与官僚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民间资本”或“私人资本”,官僚资本是由政府投资的资本。

其实官僚资本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不是经济术语,一般指晚清洋务派企业、北洋军阀官办企业和以所谓的“四大家族”为首的国民政府官办企业。

 

反馈检测

(2016·怀化)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

他就是(  )

A.康有为B.张謇

C.詹天佑D.梁启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14课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及开国大典图、毛泽东像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重点难点

第14课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14课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定标自学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及开国大典图、毛泽东像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合作探究

1.中国现代史是指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段。

2.易错易混考点

(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2)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释疑点拨

3.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权变化的比较

 4.二十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反馈检测

(2016·常德)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2016·南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15课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15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定标自学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合作探究

(3)文革出现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民主法制不健全。

③当时国际形势的空前紧张。

④毛泽东的错误判断。

⑤林彪、江青等野心家的推波助澜。

(4)文革教训

①正确认识国情,防止“左”倾错误。

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释疑点拨

1.“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一五”计划涉及的主要是经济领域的改革;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是为了改革生产关系,是为“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而服务的。

2.农业合作社与人民公社的区别

农业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

 

反馈检测

3.三大改造前后土地所有权变化的比较

 

板书设计

(2016·衡阳)《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这一报道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16课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像

重点难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16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标自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像

合作探究

1.党历史上两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1935年1月)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两次会议的相似处:

都具有转折意义;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都确立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2.经济特区的“特”的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与管理政策。

4.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农村,而不是城市。

5.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是在1988年,而不是1980年。

 

释疑点拨

对比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

 

反馈检测

(2016·邵阳)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2016年3月20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

“我国1978年GDP折合美元仅仅为3650亿元,而2015年GDP折合美元则达到10.86万亿元。

”我国GDP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资源充足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城市化速度加快

D.实行改革开放

(2016·郴州)下列城市既是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

A.广州B.上海

C.深圳D.厦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课题

第17课时

编写时间

月日

执行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新中国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国防建设、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

重点难点

新中国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国防建设、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

教学准备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环节

教学设计

呈现方式

 

 

导入新课

第17课时新中国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国防建设、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

定标自学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政权交接仪式图

“一国两制”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

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组建的史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及其对会议成功召开的贡献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9年,中美建交

新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合作探究

万隆精神:

团结合作,平等协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释疑点拨

1.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2.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及“同”与“异”的内涵。

(1)背景:

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

(2)同:

①共同遭遇——都曾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②共同任务和愿望——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3)异: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建设道路的不同。

3.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4.少数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两者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

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是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为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发展而建立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是为了解决统一问题而设立的,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当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反馈检测

(2016·邵阳)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

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2016·株洲)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

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

A.海军B.空军

C.陆军D.第二炮兵部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