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2618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docx

苹果栽培技术教案新部编本讲义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庄浪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讲义

 

果树工(苹果树管理技术)

--基本技能

 

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培训处

果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平凉市果品产业建设的优势和潜力

果业是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于一体的产业,具有多功能和多效益的显著特点,同时果品又是一个自然条件要求特别高的产业,它的产品质量优劣、产量高低、效益大小取决于它的适生条件和管理水平,因此,适宜的生态条件和优良的管理技术是果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耕地面积相对较小、人才资金不足是果品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抉择。

平凉市大多数县乡村人均耕地面积小,如果单一发展粮食产业,产量低、效益差,60%的人只能解决温饱,40%的人可能在贫困线以下。

如果发展其它产业,一没原料、二没人才、三没资金。

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要选择适合自然条件的产业,必须能在土地上做文章的产业,必须使大多数群众能搞的产业。

(二)优越的自然资源特别适宜优质果品的生产,在开发建设上有着雄厚的自然资源潜力。

优质苹果、梨生产条件对照表

环境条件

苹果生产条件

梨生产条件

优生区

平凉产区

适生区

平凉产区

海拔高度(m)

800-1400

1000-1400

400-1600

800-1600

年均气温(0C)

8-12

9-11

8.5-15

9-11

>100C有效积温

2800

3200

1800

3000

>350C天数

<5

<3

年降雨量(mm)

400-700

500-600

300-1000

500-600

年日照时数(小时)

1800小时以上

>2200小时

1600小时以上

>2200小时

土壤厚度(m)

1米以上

>10

1米以上

>10

(三)优良的果实品质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果品销售上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1、品质优势。

2、价格优势。

平凉市近10年的苹果平均收购价格比国内其它产区的高出0.60—1.00元/kg,而市场销售价格高出0.80—1.50元/kg。

3、成本优势。

在病虫害防治上,东部地区每年喷药在10次以上,而我们喷6-8次即可,仅植保费用就降低1/3以上。

贮藏费用比东部高温地区贮藏费用可降低一半。

平凉苹果生产成本一般在0.80—1.20元/kg之间。

(四)产业比较效益优势明显,奠定了农村经建设的支柱地位和基础潜力。

从全市的苹果、梨等果园生产产看,亩产量一般在2000~3000公斤,高者可达6000多公斤,亩收入4000~8000元,高者可达万元以及两万元上。

而粮食亩产量一般为200~300公斤,亩收入300~400元,与果品的亩效益比为1:

10~15。

(五)产业综合开发的优势明显,在相关联动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大潜力。

果品产业是一个关联度较大的产业,它包涵了产加销、贸工农、基地、流通、市场,是一个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产业。

因此,果品产业会带动加工业、贮藏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二、果品业产业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一)发展机遇

1、果品向优生区集中,为优生区果园规模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我国人均果品占有量较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0%。

如果达到世界人均消费水平,全国还需增加果品总产量3600万吨,相当于目前总产量的1/2。

中国现在是世界果品生产的第一大国,果园栽植面积1.6亿多亩,2008年果品总产量6000多万吨,其中苹果总产2984万吨,面积2988万亩,占世界苹果总面积(7500多万亩)和总产量(7000多万吨)的40%和30%,均居世界首位。

3、国外市场需求空间不断扩大,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给我国苹果出口创造了市场空间。

4、绿色、有机果品将主宰市场,平凉是天然的绿色、有机果品生产生态区,为果品销售创造了生态条件。

(二)存在问题

1、发展规模小带来产业总量不足,不能大跨度的开拓国内外市场。

2、果园管理粗放,投入(资金、人工、科技)不足,造成果园产量低质量差,形成市场竞争力不强和产业效益不高。

3、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4、是营销、加工、贮藏、包装滞后带来产业化程度不高,对产业的拉动力不强。

三、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的对策

(一)规模开发,优化结构,努力提高生产总量。

市场经济是规模经济。

提高产业规模总量,有利于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施名牌战略,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

因此,要通过集中建办果品示范园区,实行整县、整乡、整村、整区域推进,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突出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苹果、梨、柿子、核桃、枣等名优果品,尽快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的名优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地规模。

到2015年:

全市果树经济林发展到250万亩,其中:

苹果201万亩,核桃27万亩。

果品总产量达到193万吨,果品总产值达到41.7亿元,其中苹果166万吨。

(二)注重科技,推行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果品质量。

1、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因地制宜地搞好新品种新的示范与推广,始终保持品种和技术的先进性。

2、加强人才培训,壮大技术队伍,提高产业队伍的技术素质。

3、发展现代果业,大力度推广落实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

国家主要强农惠农政策介绍

种粮直补:

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

   农资综合补贴:

是指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化肥、柴油、种子等)实行的一种直接补贴制度。

在综合考虑影响农民种粮成本、收益等变化因素,通过农资综合直补及各种补贴,来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的相对稳定,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良种补贴:

是指对一地区优势区域内种植主要优质粮食作物的农户,根据品种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目的是支持农民积极使用优良作物种子,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

农机购置补贴:

是指国家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具给予的补贴,目的是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

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

    支持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

开展“农超对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试点,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家通过实施支持农超对接政策,进一步降低农超对接门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流通,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政策: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指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3万亩、库容10万立方米、渠道流量1立方米每秒、机电泵站装机容量1千千瓦以下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包括万亩以上灌区的渠系工程。

    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指向十分明确,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稳定农民对土地经营的预期,给农民吃长效“定心丸”。

我国农村土地依法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承包期内,除法定事由外,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不得调整承包地。

土地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政府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通过财政奖励或补助的方式进行投入,以逐步建立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有效机制。

   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制度,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的一项具有制度创新意义的惠农政策。

中央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目标。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

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养老金。

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目前国务院制定的基础养老金低限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视财力状况可提高标准。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60元。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农村民生状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

中央这项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和受益面,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进一步缓解。

    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政策:

中央决定从今年起,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十二五”期间,使全国农村电网普遍得到改造,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村民自治制度: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因此,全面推进村民自治,也就是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村级民主决策、村级民主管理和村级民主监督。

我县苹果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一、建园

1、选用优质无毒壮苗

苗高1m以上,茎粗1cm以上,带完整的主侧根3-4个以上,整形带内芽眼饱满。

品种以着色好、果形好的优系富士2001、烟富1-6号、长富2、秋富1等为主栽品种,并配植15%秦冠、新红星等作为授粉树。

2、采用营养槽(坑)定植

定植穴要求1m见方,或宽80cm,深1m定植沟,沟内填上秸杆和有机肥。

每穴底部填入15kg左右的秸杆,上面再填入50kg有机肥与土,0.5-1kg磷肥与表土混合,分层施入,边填边踩实。

填到离地面20cm时,把土面培成丘壮,待定植苗木。

栽植时把苗子根系植与丘面顶部,让根系向四面舒展,然后填土,使苗子根茎与表土持平,然后踩实,浇定植水。

(1)定植时期:

春、秋定植均可。

秋季定植时,以10月下旬-11月上旬土壤结冻前为好。

栽后埋土越冬,翌年苗木成活率高,生长旺;春季定植时,定植后及时浇水、覆膜,定杆后套上宽3-5cm、高80-90cm的塑料袋,防止苗木水分蒸发,苗木萌芽早,成活率高,生长量大,前期还可防止害虫损害嫩芽。

待嫩芽顶住塑料袋时解除。

(2)定植密度:

富士系苹果一般以3×4-5m,亩栽55-45株为宜。

(3)定杆高度:

一般要求80-100cm高度,便于树下作业。

二、土壤管理

1、深翻扩穴,改良土壤

秋季,中早熟苹果采收后,根系进入第三次生长高峰期,此时深翻,伤根后有利于根系再生。

深耕深度20-30cm为宜,扩穴深度60-80cm。

幼树按根系的伸展情况,逐年向外深翻60-80cm;结果大树行间和株间逐年向外深翻60-80cm。

扩穴与上次深翻接茬,深翻最好结合秋季施肥进行。

深翻时注意不伤断直径1cm以上的主侧根,先填表土,后填深层土,以利土壤熟化。

2、压砂覆膜,增温保墒

幼龄果园,春季或秋季结合深耕,施入底肥后,平整耙耱,拍平地面,然后铺压5cm左右的河沙。

覆膜可单株或整行进行,无灌水条件的地方,覆膜时应周围高于中央,并在膜中间打孔,以便接纳雨水。

3、果园覆草,调温增肥

春季地温升高后,每亩按1500kg草秸覆盖于树盘和行间,厚度20cm,草上压一些细土,可起到保墒,除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4、种植生草,提高土壤有机质

果园行间长年种植人工牧草,如黑麦草、白三叶草等,定期刈割,覆于树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结构及肥水矛盾。

5、立体间作,以短补长

因苹果树回报周期长,建园3-5年内,可间作瓜类、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既不影响果树生长,又可增加前期经济收入。

三、肥水管理

1、秋施基肥

基肥施入应本着一早、二促、三全、四深的原则,结合深翻熟化土壤和断根修剪,中早熟品种采收后施入。

在树冠外沿挖30-40cm深,宽30cm左右的环状沟或4-8条放射沟施入基肥。

盛果期树按产量的1.5-2.0倍施入羊粪、鸡粪、猪粪、油渣、秸杆等有机肥料,并每亩混入100kg过磷酸钙、30kg尿素、40kg硫酸钾或60kg复合肥。

2、适时追肥

追肥应按果树生长各物候期,少量多次,及时补充。

应分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采收前等四个阶段施入,每次亩施量以全年施肥量的1/2-1/4为宜。

3、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能够及时补充养分等特点,对果树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和作用。

花期喷0.3%硼砂+0.3%磷酸二氢钾+3%蔗糖混合液以便提高座果率,其它各个时期结合喷施农药,混入锌肥、硼肥氨基酸钙等叶面肥,对果实膨大、抗病及翌年花芽形成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4、适时灌水

灌水应坚持“春早、夏巧、秋控、冬饱”的原则。

全年灌水4-5次,即土壤解冻后早春灌水,夏季灌水应见干就灌,少量多次,切忌过多。

秋季适当控水,摘袋后,采果前适量灌水,封结冻前灌饱冬水。

5、整形修剪

富士系苹果适宜的树形为纺锤形、自由纺锤形。

现就适合我县气候特点的一整套整形修剪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树形为纺锤形,采用“一年定干,第二年重剪,第三年以拉代剪,第四年成形挂果,第五年保证丰产”的早成形、早挂果、早丰产技术措施。

这一技术优点是:

修剪量小、成形快、挂果早、树势健壮、丰产性好、优质果率高。

具体操作如下:

定植当年于80-100cm处定杆,第二年冬剪时,无论发枝长短,选3-4个主枝(邻近而不邻接)留2-4个芽,剪彩口芽朝下极重短截,其余枝疏除,中央领导干剪去1/4为宜。

春季萌芽时,选留的3-4个主枝,每主枝只留剪口芽,让其抽成长枝,其余枝一律抹除;第三年春季萌芽前,对选留的3-4个主枝不剪,全部拉成水平,对各主枝侧芽每20cm左右,用钢锯条在芽前0.5cm处横拉一下,深达木质部,进行剖芽,使其抽成10-20cm中长枝,抹除背上旺长芽。

中央干剪去1/4-1/5为宜。

从第一层最上部主枝开始,每20cm左右,选一芽进行目伤刻芽让其发枝,同一侧主枝间距不小于60cm为宜,以后每年冬剪,中央领导干只剪去1/4-1/5,其余主枝全部拉平,树高达到3m左右时,拉干代主,即拉斜或拉平中央领导干作为主枝,控制树高,完成整形阶段。

夏季修剪主要以拉枝除萌为主。

通过以上措施的应用,四年基本成形,有主枝10-15个,第一层主枝开始挂果,第五年达到全树挂果。

第五年平均株产可达24.5kg,亩产1347.5kg,优质果率达60%以上。

五、花果管理

严格疏花疏果。

花序分离期开始疏蕾,间距15-20cm,初花期疏除边花、弱花,留中花、强花,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花后3-4周开始定果,留端正下垂果。

按亩定产,因树定果。

盛果期亩产控制在2500-3000公斤,叶果比达到40-50:

1为宜,80%果个达到80mm以上。

花后30-35天开始套袋,套袋前喷一次高效低毒杀虫、杀螨、杀菌剂。

9月25日开始除外袋,国庆节前后除内袋。

套袋前、摘袋前适量浇水,以防日烧。

切忌阴雨天摘袋,以免影响着色。

按着色先后,分期分批采收。

六、病虫害防治

我县气候干燥凉爽,病虫害相对较轻。

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斑点落叶病等,虫害主要有卷叶蛾类、食心虫、蚜虫、金龟子等,螨害主要有红蜘蛛类。

如果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时期,可有效防治全年病虫害的发生。

1、萌芽前一周喷一遍3-5度石硫合剂,保护、清洁树体,降低病虫指数。

2、花后一周喷一次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杀螨、杀菌剂及氨基酸钙叶面肥,1.8%齐螨素5000倍+3%多抗霉素500倍+氨基酸液肥800倍防治白粉病、红蜘蛛等。

3、6月上旬-中旬套袋前,喷一次大生M-45800倍+1.8%齐螨素5000倍+10%吡虫啉粉3000倍+氨钙宝800倍防治斑点落叶病、苦痘病、红蜘蛛类、蚜虫等。

4、麦收前后,6月下旬-7月上旬,喷甲氰菊脂2000倍+1.8%齐螨素50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防治食心虫、红蜘蛛类、斑点落叶病等病虫害。

上年有食心虫危害的果园,此时期可每隔一周喷上述药剂一次,喷2-3次即可。

如果抓好以上四个关键时期,可基本控制全年红蜘蛛类、食心虫、蚜虫、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苦痘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其它各时期可病虫害发生情况,灵活掌握,补喷2-3次即可。

苹果建园技术规程

一、园址选择

园址应选择海拔高度在1700米以下,年均气温在7℃以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避风向阳的湾滩地、山台地以及川塬区建园,有一定灌溉条件的为最优。

但依据苹果的生物学特性和我县自然特点,有无灌溉条件,不作为能否建园的先决条件。

要充分利用各地的小气候特点,确定园址。

二、品种选择及授粉树配置

依据我县的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苹果主栽品种以富士系为主,但应注意系内选优,以高桩、全红,丰产、稳产性能好的中短枝品种为最好,如礼泉短富、惠民短富、2001、烟富3号、宫崎短等。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域应以秦冠为主栽品种,温度较低的地区,也可适量发展红将军、寒富等富士系的中熟品种。

建园时,既要强调突出主栽品种,避免栽培品种的过于杂乱;又要强调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树,力戒品种的过于单一,这是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技术。

富士、秦冠可相互授粉,授粉品种至少应占总数的10—20%。

定植时,授粉品种应在园内均匀分布,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的最大距离不超过60米。

三、栽植密度

合理密植是早果、丰产的前提和基础。

我县栽植的合理密度应为行距4米、株距3米,亩植55株为宜。

稀植不利于前期产量的形成和效益的发挥,适当密植可通过技术管理,实现4年结果,5年丰产,达到以果控冠,避免全园郁闭的目的。

也可走过渡密植的道路,定植时隔行或隔株确定临时株和永久株,利用临时株早结果,永久株快长树,当永久株充分占有空间时,间伐临时株,保留永久株,实现前期效益和长久效益的有机结合。

四、行向及定植方式

行向应以南北向为好,对此无严格要求,为了便于操作,行向应与园内主干道相垂直。

定植方式以长方形为最好,三角形等定植方式不利田间耕作,故一般不予采用。

五、建园时期与栽植技术

建园时期以春秋两季为宜,但以秋季建园为好。

为了确保成活和当年生长量,须采取以下技术:

1、大穴栽植。

定植穴1米见方,深80厘米。

开挖时,表土放一边,底土放另一边,每穴底部填入15kg左右的秸杆,上面再填入50kg有机肥与土,0.5-1kg磷肥与表土混合,分层施入,边填边踩实。

填到离地面20cm时,把土面培成丘壮,待定植苗木。

栽植时把苗子根系植与丘面顶部,让根系向四面舒展,然后填土,使苗子根茎与表土持平,然后踩实,浇定植水。

回填时表土连同施入的农家肥回填到底部,底土回填到上部。

2、深挖浅栽。

栽植深度以苗木在苗圃地生长的原土印为准,不宜深栽。

3、外调苗木栽植前必须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以上补足调用过程中的水份损失。

4、定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并用0.5%生根粉液进行浸根,以促进根系伤口愈合,促发新根。

5、灌足定植水。

无灌水条件的每株至少灌一担水。

6、必须定杆套袋,定杆高度在80-100㎝之间,并套枝杆膜袋,发芽后,嫩芽紧贴膜袋时一次除袋,以确保成活。

7、覆膜,定植当年每株至少覆盖1米见方的地膜,有条件的也可进行通行覆膜,以保持土壤水份,提高地温,确保成活和当年生长。

六、栽后管理

定植当年必须留足1米见方的果盘或1米以上的果带,幼树期园内不得种植玉米、小麦等高杆作物,以间作种植瓜类、豆类、蔬菜为最佳,既保证前期收入又不影响幼树生长。

果树树体整形修剪技术

一、树形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树冠高大。

主要表现在树高,冠径超过行距。

株与株、行与行交接,遮阴挡光,全园郁闭,果品产量、质量上不去,效益低下。

二是主枝过低,大枝贴地。

由于定干偏低,在传统的整形修剪中,对轻剪长放多留枝理解不当,惜枝修剪,见枝就留,留枝过多,致使下部生长势过强,枝叶过密、过乱,树下无光,施肥、喷药等作业不便,地温上不去,肥效难以发挥,营养积累少,成花结果难,果个小、色泽差。

三是大枝过密。

主要表现在主枝过多,一般均在12—13个以上,有的达到15个左右。

并且所留侧枝过大,甚至有双叉枝、三叉枝、轮生枝大量存在,树冠郁闭,主次不分,树形紊乱,光照恶化,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移。

四是树势不均衡、不稳定。

由于不能很好地利用正确的修剪手法进行抑强扶弱,恰恰是弱树弱枝越剪越弱,强树强枝越剪越旺,造成树势不均衡、不稳定。

五是主枝角度小。

幼树期不拉枝,任其直立生长,营养生长过旺,成花结果迟,树冠交接快,7—8年后想拉拉不开,又没地方拉,只长柴,不结果。

二、修剪手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短截多。

主要表现在对一年生枝条见枝就截,“越剪越冒乱如麻,要想成花是白搭。

”由于短截过多,刺激树体营养生长过旺,营养消耗过多,枝条没有缓势成花的机会。

二是回缩过急过重。

主要表现在对2年生以上枝条不论成花多少,枝势强弱,见花回缩。

回缩急是指对当年成花枝条就见花回缩,由于枝势偏旺,回缩后果苔枝萌发得既多又长,造成大量冒条;回缩过重是指对串花枝回缩一半以上,往往缩掉了前部饱满花芽。

需留2—3个果,就只留3—4个花芽处剪,而不是在枝条的前部、中部、后部等距离留果,并且回缩掉了大量的短果枝上的功能叶片,不利于有机营养的合成。

三是夏剪技术失误。

主要表现在摘心、扭梢多,拉枝、开角少,环割、环剥技术乱用,对永久树主干环割、环剥,造成树势衰弱,难以达到长期稳产、优质的目的。

四是结果枝组选培不当。

主要表现在仍然延用传统手法,进行“先截后放”或“先放后缩”的办法,容易造成长树快,成花晚,缩后树势不稳定,难以培养成“疏松下垂、细长”的结果枝组。

三、改良修剪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近年来的成功经验,对3×4米,亩栽55株的中密度果园,在树形改良与修剪手法上,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树形结构方面,对丰产园应采取“疏枝、开角、提干、落头、间伐”五项措施进行改造,使树高控制在3—3.5米,干高1—1.5米,主枝5—7个,主枝角度80—90度,亩枝量8万枝左右。

二是在修剪手法方面,纠正传统的见枝短截,见花回缩,戴帽剪等不利于成花结果的修剪措施,采取以疏为主,不短截、迟回缩,培养细长、下垂、松散的结果枝组。

未改形,亩枝量12-15万,结果量2.5万个,产量3500公斤左右,80mm优果率5%-10%,果实着色度5%-15%,产值4000-5500元,亩纯收入2000-3000元。

改形后,树高3-3.5米,干高1-1.2米,主枝5-7个,主枝角度80-90度,其上直接着生细长、松散、下垂的大、中、小型结果枝组,亩枝量控制在6-8万之间。

改形后,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