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2695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人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文化人类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人类学.docx

《文化人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人类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人类学.docx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一、课程名称:

文化人类学

二、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

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

36课时

五、学分:

2学分

六、任课教师:

陈靓

七、课程简介:

文化人类学关注的重点是人类创造的文化。

本门课程将介绍文化人类学所涉及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人类的生计方式、语言与文化、婚姻与家庭、亲属称谓与继嗣、政治组织、族群、以及人类的宗教等内容。

运用整合的民族志研究方

法,以一种谦卑的自下而上的草根姿态静察人类,以期洞悉文化与社会,由此构建关于人类及其行为的总括性知识,达到不带偏见地认识人类差异性与文化多样性、获得对人的实实在在的理解与关怀的目的。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2课时)

 

第一节体质人类学

一、人类学

二、体质人类学

1.定义

2.研究领域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

一、考古人类学二、民族学

三、语言人类学

四、狭义的文化人类学第三节文化人类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萌芽时期二、西方发展时期

 

1

 

三、传入中国时期

思考题:

1、何谓文化人类学?

其研究领域是什么?

2、简述中国文化人类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4课时)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学派

一、泰勒的三阶段进化论

二、摩尔根的技术进化论

第二节历史特殊论学派

一、文化区域论

二、心理人格学派

第三节传播论学派

一、英国学派

二、德奥学派

三、美国学派

第一、二、三节2学时,教师讲授

第四节新进化论学派

一、怀特的文化马克斯主义

二、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

第五节功能主义学派

一、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

二、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第六节法国结构主义学派

一、结构主义学派产生的背景

二、主要观点

三、对结构主义学派的评价

第七节新民族志学派

一、新民族志学派产生的背景

二、新民族志学派主要观点

三、对新民族志学派的评价

 

2

 

第四、五、六、七学生讨论课,布置参考书,指定4-6个学生准备PPT,师生

讨论。

思考题:

1、与古典进化论比较,新进化论新在哪里?

2、法国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三章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4学时)

 

第一节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

一、选择研究题目

二、形成假设

三、制定考察计划

第二节田野调查技术

一、参与观察的概念

二、访谈

1.正式访谈

2.非正式访谈

三、物质资料的收集

四、抽样方法

1.概率抽样

2.判断抽样

五、田野工作者应具备的态度

第三节编写调查报告

一、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二、统计分析法

三、理论建设

第四章生计方式(4学时)

第一节狩猎和采集

一、低能量的支出

二、社会组织三、生态系统评估

第二节园圃农业

一、园圃农业的特点

3

 

二、能量开支和生态系统三、社会组织

第三节集约农业

一、农业的集约化

二、集约化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后果

三、集约化农业对社会产生的后果

第四节畜牧业

一、畜牧业的发生

二、畜牧业的适应方式

三、畜牧业的社会组织

四、畜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关系

第五章语言与文化(4学时)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

一、动物的信息交流

二、产生语言的生理条件

三、从封闭的交流到开放的交流

四、人类语言能力进化的原因

第二节描述语言学

一、音素

二、词素

三、语法

第三节历史语言学

一、比较的方法

二、同源语言演变史学

三、语言分化的过程

第四节社会语言学

一、定义

二、内涵

三、不同情景下的语境

第五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4

 

二、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第六节语言与民族

一、语言系统与民族特征

二、语言与社会、民族的关系

三、语言反映民族的特点

四、语言对民族研究的作用

思考题:

1、试评萨皮尔的语言决定论

2、试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第六章婚姻与家庭(3学时)

第一节婚姻的定义

一、什么是婚姻

二、婚姻的普遍性

第二节婚姻的规定

一、乱伦禁忌

二、外婚制和内婚制

三、指定婚和优先婚

四、单偶婚和多偶婚

五、婚姻的代价

第三节婚后的居住方式

一、新居制

二、从父居

三、从母居

四、两方居、

五、两可居

六、从舅居

第四节离婚

第五节家庭

一、核心家庭

二、多偶婚家庭

 

5

 

三、扩大家庭

思考题:

1.什么是婚姻?

聘礼与嫁妆在婚姻中有何意义?

2.什么是家庭?

如何理解常见的家庭类型及其变体?

第七章亲属关系和继嗣(3学时)

 

第一节亲属关系和社会组织

第二节亲属分类的原则

一、亲属类型和亲属称谓

二、亲属分类原则

第三节亲属分类的系统

一、奥马哈式亲属称谓

二、克罗式亲属称谓

三、易洛魁式亲属称谓

四、夏威夷式亲属称谓

五、爱斯基摩式亲属称谓

六、苏丹式亲属称谓

第四节亲属称谓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第五节亲属称谓与社会行为

第六节继嗣群

一、单系继嗣群

1.父系继嗣

2.母系继嗣

3.单系继嗣群的类型

4.单系继嗣群的功能

二、复系继嗣

1.双系继嗣

2.双边继嗣

思考题

如何认识人类的亲属称谓制度?

 

6

 

第八章族群、民族与种族(4学时)

第一节族群

一、族群概念的系谱

二、族群的定义

三、族群性

四、族群认同

五、族群认同理论

1.原生论

2.情境论

3.边界论

4.融合论

5.对立论

六、族群认同与文化相对论

第二节民族

一、民族概念的系谱

二、民族的定义与发展

三、民族与族群的关系及其运用

四、中国的民族识别及民族政策

第三节种族

一、种族的概念

二、种族主义

三、种族冲突及其根源

四、种族与民族

包括讨论课两学时,以《华夏边缘》、《游牧的抉择》为指定参考书,指定4-6个学生准备读书笔记,谈谈自己对族群、民族、种族的理解,以及族群的界定对考古学研究的启示。

思考题

1.族群、民族与种族有何区别?

2.族群、民族或者种族的身份对你有何意义?

是否影响你的生活?

 

7

 

第九章团体和政治组织(4学时)

第一节社会团体

一、非自愿性团体

二、自愿性团体

三、各类社会团体出现的原因

第二节政治组织

一、游群组织

二、部落组织

三、酋邦

四、国家

第三节解决冲突的方法

一、争端的和平解决

二、冲突的武力解决

思考题:

1.政治组织都有哪些类型?

2.有哪些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

3.有哪些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

包含两学时讨论课,不特意指定参考书,请4-6个同学做PPT,讨论的主题

是文明的特征,国家的起源?

考古学上如何定义文明?

第十章信仰与仪式(4学时)

第一节什么是宗教

一、进化论的观点

二、心理学的观点

三、社会学的观点

四、象征化的观点

五、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第二节宗教信仰

一、神力信仰

二、神灵信仰

三、宗教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8

 

第三节宗教仪式

一、神圣的象征符号

二、人神直之间的媒介

三、宗教仪式的种类

四、宗教仪式的内容

第四节宗教的作用

一、心理学上的作用

二、生态学上的作用

三、社会学上的作用

思考题:

1.泛灵信仰与泛生信仰有哪些异同?

2.宗教是如何实现社会控制的?

文化人类学参考数目

1.黄淑娉等: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宋蜀华主编: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绫部恒雄著、周星等译: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4.庄孔韶主编:

《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5.威廉?

A?

哈维兰(WilliamA.Haviland)著,瞿铁鹏、张钰译:

《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版;

6.菲奥纳?

鲍伊(FionaBowie)著,金泽译:

《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版;

7.爱德华?

泰勒:

《原始文化》,中译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8.摩尔根:

《古代社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

9.马林诺夫斯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

10埃文思-普里查德:

《努尔人》,华夏出版社,2002,

11.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12.克利福德?

格尔兹著:

《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一译《菊花与剑》),中译本,有两种译本,任

选一种

 

9

 

14.玛格丽特?

米德:

《萨摩亚人的成年》,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15.费孝通:

《江村经济:

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