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2866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材料

[八、上物理]

[笔记整理]

[八年级一班刘煜]

island

2014-10-25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Ⅰ国际单位:

国际上通过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做国际单位。

Ⅱ长度:

国际单位—米(m)

(1)1km=10的负3次方

(2)1cm=10的负2次方

(3)1mm=10的负3次方

(4)1µm=10的负6次方

(5)1nm=10的负9次方

(6)10m=10的3次方m=10的4次方dm=10的5次方cm=10的6次方mm

1.长度的测量

(1)首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普通—量程:

0~10分度值:

1mm】

(2)测量时,刻度尺与被测物相平

(3)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4)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要估读

(5)测量结果要有数据和单位

2.时间的测量

(1)1h-60min

(2)1min=60s

(3)1h=3600s

【实验室:

停表、秒表】

Ⅲ测量

1.组合法

【测量圆锥高的方法】【测量硬币直径的方法】

2.累计法

例:

测量1张纸的厚度

(1)先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为d

(2)在计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d÷100

3.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例:

测量轮胎的周长

(1)用一根没有弹力的线围着轮胎绕一周

(2)把线拉直

(3)测量出线的长度【线长=轮胎的周长】

Ⅳ误差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减少误差的方法叫平均值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Ⅰ机械运动:

物理学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Ⅱ参照物:

说物体是运动或静止;要选取一个物体作标准,而这个被选物体叫做参照物。

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或静止取决于所选物体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Ⅳ注意事项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但不是随意的。

2.不能选择被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3.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常以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比较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时间比路程②相同的路程比时间③控制变量法】

Ⅰ速度

1.定义:

速度与时间的比叫路程

2.公式:

v=s∕t【速度v路程s时间t】※等价变换法

3.物理意义:

速度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4.单位[1m∕s=3.6km∕h]

基本单位:

m∕s或m·s的负1次方(国际)km∕h或km·h的负1次方

读作:

米每秒千米每小时

Ⅱ机械运动的分类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分类法】

(1)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我们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路程和时间【s-t图像】速度和时间【v-t图像】

Ⅲ变速运动

物体作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速度。

Ⅳ问题解决

1.追击问题

一辆卡车以36km∕h的速度超速行驶在路上,开出2秒后,被交警发现,并以20m∕s的速度去追卡车,问:

多久后,警车追上卡车?

解:

v=s∕tS2-S1=S

V1=36km∕h=10m∕sV2t-V1t=S1

V1×t1=S1(m)20t-10t=20

t1=t2↗t=2

2.相遇问题

一艘航母发现它的前方有一艘敌方船舰以30km∕h的速度驶来,随即发射一颗速度为120km∕h的鱼雷,问鱼雷何时撞上船舰?

解:

v=s∕tV1t+V2t=s

t1=t230t+120t=5

S1+S2=St=0.03(h)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Ⅰ实验:

(变速运动)

1.原理:

v=s∕t

2.器材:

小车、斜面、停表(时间)、刻度尺(路程)【组合法】

3.注意事项:

(1)斜度小,便于测量小车的时间。

(2)小车从静止释放。

(3)小车直线下滑。

Ⅱ记录表格

路程(s∕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

S1=

t1=

V1=

S2=

t2=

V2=

S3=

t3=

V3=

Ⅲ金属片的作用:

有利于测量距离和时间。

Ⅳ思维顺序:

(1)提出问题

(2)猜想

(3)实验检验(反驳)

(4)得出结论

(1)设计实验

2.实验检验{

(2)进行试验

(3)实验结论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Ⅰ1.用转换法(放大法)把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间接地表现出来。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逐渐逼近法)

※Ⅱ1.器材(闹钟,真空罩)

2.过程(把响的闹钟放入真空罩,再将气体用抽出)

验证…{3.现象(声音逐渐减弱)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

Ⅲ水波比声波(类比法)

Ⅳ声音的传播

1.V固>V液>V气

2.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3.声音在15°时,速度是340m∕s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赫兹(Hz)]

Ⅰ音调[f]:

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1.意义:

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2.定义:

物体每秒振动次数

3.说明:

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4.声波: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5.声: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分类法)

Ⅱ响度:

声音的大小(物体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

物体振动的幅度。

Ⅲ音色:

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课题

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

器材

钢尺

数据记录表格

次数

振幅

音调

1

2

较慢

3

步骤

1.把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

2.用手拨动另一端,听声音大小

3.分别改变钢尺深处桌面的长度,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重复多次实验)

4.将数据填入表格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叫温度】

Ⅰ1.自制温度计

(1)取一小瓶,在小瓶中装满蓝色的水

(2)给小平配一个橡皮塞

(3)再插进一根细玻璃管

(4)这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度(℃)温度规定:

(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2)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Ⅱ温度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

2.认清0刻度

3.认清分度值

Ⅲ温度计

35℃—42℃【量程】0.1℃【分度值】

Ⅳ实验要点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Ⅰ晶体与非晶体[同属固体]

1.晶体:

冰、海波、萘、各种金属(如:

铝、铅、锡)等

2.非晶体:

蜡、玻璃、松香、沥青等

Ⅱ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吸热)

1.晶体熔化2.非晶体熔化

(1)AB段-固态[温度升高,吸热]

(2)BC段-固液共存[温度不变,吸热]

(3)DC段-液态[温度升高,吸热]

(4)B点-固态,C点-液态

3.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吸热多少[转化法]

4.熔点:

晶体熔化时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熔点

5.区别: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6.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Ⅲ凝固—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1.

(1)DE段-液态[温度降低,放热]

(2)EF段-固液共存[温度不变,放热]

(3)FG段-固态[温度降低,放热]

(4)D点-液态G点-固态

2.区别:

(1)晶体有确定的凝固点(确定的温度)

(2)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确定的温度)

3.凝固点:

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4.晶体凝固的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5.总结:

固体

相同

不同点

温度是否升高

有无熔点

有无凝固点

晶体

吸热

非晶体

吸热

——比较法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Ⅰ汽化

1.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吸热)

Ⅱ沸腾

1.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这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2.(a)沸腾时[水吸热,温度不变](b)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

3.沸腾的条件:

达到一定的温度,吸热。

4.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Ⅲ蒸发

1.定义: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蒸发是个吸热过程,起制冷作用。

3.蒸发的因素(控制变量):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4.实验

(1)验证:

蒸发吸热

有酒精棉球,擦拭胳膊,感觉到被擦拭的地方比较凉。

所以,蒸发是个吸热的过程。

(2)验证:

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在两个相同的玻璃片AB上滴等量的水,A用酒精灯加热,发现A先蒸发

所以,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3)验证:

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在两个相同的玻璃片AB上滴等量的水,将A中的水摊开,发现A先蒸发

所以,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4)验证:

蒸发快慢与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有关

在两个相同的玻璃片AB上滴等量的水,用扇子扇A,发现A先蒸发

所以,蒸发快慢与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有关

Ⅳ比较蒸发和沸腾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同样吸热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表面和内部同时吸热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进行

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

剧烈程度

缓慢平和

剧烈

Ⅴ液化

1.定义:

物质从气态回到液态

2.雾、露珠等;烧开水冒出的“白气”;吃冰糕时的“白气”;打开冰箱时的“白气”—它们都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而形成

3.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4.验证试验:

液化放热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沸水,将玻璃片盖在烧杯上,发现玻璃的内侧有小水珠。

所以液化放热。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Ⅰ定义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热)

2.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热)

※Ⅱ干冰:

固态的二氧化碳(CO2)迅速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雨。

Ⅲ实例:

1.樟脑球变小(升华)

2.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3.霜的形成(凝华)

4.雾凇的形成(凝华)

5.冬天窗户上冰花的形成(凝华)

6.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的原因—灯丝钨先升华在凝华。

※Ⅳ物态循环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Ⅰ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

1.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的路径和方向[模型法]

3.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

(1)日食

(2)月食(3)射击瞄准(5)站立

Ⅱ声与光的不同之处

真空不传声

真空中光的传播最快

空气中声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的8次m∕s

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比其他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快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第二节:

光的反射

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纸板竖直立在其之上ON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纸板(呈现光路)沿某个角度射到O点,经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2.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改变入射角度,多次实验

3.把硬纸板向前或是向后折,我们便看不到反射光线了

Ⅱ光的反射定律[反证法]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均在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3.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两角相等]

Ⅲ画图[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先在反射面标出入射点O

2.过O点画法线[垂直符号]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两角相等]画反射光线

Ⅳ书P75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