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2992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49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4页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4页
亲,该文档总共1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ocx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

福建省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006R0031

 

《提升福建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综合研究报告

 

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

2008年1月10日

 

项目编号:

2006R0031

项目名称:

提升福建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承担单位:

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

协作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

课题顾问:

卢厚实

课题负责人:

朱斌

课题主持人:

朱斌

课题组成员:

朱斌、杨志蓉、林晓强、卢迪龙、欧伟强、

黄志坚、何清

报告主要执笔人:

朱斌、杨志蓉、林晓强、卢迪龙、

欧伟强、黄志坚、何清

报告统稿人:

朱斌

工作时间:

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论研究3

1.1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土化研究3

1.1.1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研究3

1.1.2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土化过程3

1.1.3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土化策略5

1.2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效率研究6

1.2.1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机选择6

1.2.2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速度研究9

1.2.3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滞分析12

1.2.4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协调研究13

1.3企业引进消化吸收的后续创新研究17

1.3.1企业技术创新流程再造17

1.3.2企业技术创新价值的提升20

1.3.3企业创新技术的品牌创建20

1.3.4企业再创新链的对接与培育22

第二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评价25

2.1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5

2.2实证研究26

2.2.1创新基础能力26

2.2.2技术引进能力27

2.2.3消化吸收能力28

2.2.4再创新能力29

2.2.5环境支持能力29

2.2.6各区域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综合比较30

2.3结论与启示31

2.3.1现有的技术引进模式无法激活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1

2.3.2消化吸收有效性不足是制约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31

2.3.3技术引进倾向于替代技术开发导致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低位徘徊32

2.3.4企业的工艺设备能力制约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的开展32

2.3.5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未能实现整体功能优化32

2.3.6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33

第三章福建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实践探析35

3.1福建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阶段及特点35

3.1.1模仿阶段(1950年-1978年)35

3.1.2创造性模仿阶段(1979年-1990年)36

3.1.3创新中发展阶段(1991-现在)37

3.2福建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研究39

3.2.1福建企业缺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内在动力39

3.2.2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呈现低水平41

3.2.3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43

3.2.4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外部环境支持不足45

3.3本章小节47

第四章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跨越的战略思考48

4.1发展目标48

4.2战略重点49

4.2.1信息技术领域49

4.2.2机械制造技术领域50

4.2.3石油化工技术领域50

4.2.4光电子技术领域50

4.2.5生物技术领域51

4.2.6环保、新材料技术领域51

4.3战略思路51

4.3.1实施战略产品和重大工程战略,寻求技术跨越的重大突破51

4.3.2实施企业集聚创新战略,实现支撑技术跨越的效应集成52

4.3.3实施企业技术集成战略,增强技术跨越的企业主体功能52

4.3.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确立技术跨越的企业竞争优势53

第五章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跨越的机制建立54

5.1知识技术共生体的形成机制54

5.1.1知识需求拉动共生体形成机制54

5.1.2知识溢出推动共生体形成机制55

5.2技术跨越突破点的形成机制56

5.2.1基于技术引进的突破点形成机制56

5.2.2基于自主学习的突破点形成机制57

5.3技术跨越平台的构建机制57

5.4技术跨越价值取向的协调机制58

5.4.1以创造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技术跨越机制58

5.4.2以追求技术领先为导向的技术跨越机制59

5.4.3创造客户价值和追求技术领先共同导向的技术跨越机制59

5.5企业管理范式的转型机制59

5.5.1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60

5.5.2技术管理范式的转型机制60

第六章提升福建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61

6.1加强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内在动力61

6.1.1进一步加大企业科技投入61

6.1.2完善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62

6.1.3塑造高素质技术研发队伍63

6.2推进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土化64

6.2.1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土化的基础平台64

6.2.2着重推进引进技术及其研发的本土化64

6.2.3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市场的结合65

6.2.4打造本土化的技术产业链65

6.3提高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效率66

6.3.1提高引进质量,优化引进结构,注重消化吸收66

6.3.2把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机67

6.3.3优化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速度67

6.3.4缩短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滞68

6.3.5注重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协调69

6.4推动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后续创新的发展70

6.4.1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流程再造70

6.4.2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价值71

6.4.3创建企业创新技术的品牌71

6.4.4实现企业再创新链的对接与培育72

6.5完善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环境支持功能74

6.5.1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74

6.5.2提高产学研合作成效75

6.5.3培育技术市场机制76

6.5.4建立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机制76

6.6促进福建企业从技术引进迈向技术跨越77

6.6.1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创造技术跨越机会窗口77

6.6.2建立技术预见机制,把握技术跨越时机80

6.6.3强化技术积累、促进技术集成81

6.6.4优化企业链结构,加强市场创新能力81

专题研究报告之一83

福耀集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案例分析83

专题研究报告之二91

福建三钢集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风险评估研究91

专题研究报告之三104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104

参考文献127

附录129

 

前言

进入21世纪,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的重大创新和广泛应用推动着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技术和创新活动大规模地跨国界转移,科学技术知识的溢出和扩散更加快速,知识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竞争能力愈来愈受到全球性的挑战。

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迫使企业的发展面临更为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环境。

面对新的环境,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领先优势。

因此,创新绩效的最大化已成为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由于技术创新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之间都存在着技术差距。

如何利用技术差距获得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后进国家和企业所关心的重大课题。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表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后进国家实现技术赶超的重要途径,它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是有目共睹的。

韩国、新加坡、我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无疑是世界上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佼佼者。

在长达三十年的工业化过程中,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在引进了发达国家的技术之后,大量投资以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

经过多轮次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提高,他们不仅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技术能力,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且在DRAM芯片、CDMA手机、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等一些技术领域甚至还赶超了发达国家。

从我国来看,我国政府在技术引进工作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巨量的资金,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对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发展道路。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严重,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严重失调,1993至2000年,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的比例为:

1:

0.039、1:

0.036、1:

0.058、1:

0.068、1:

0.087、1:

0.074,到2004年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也仅仅为1:

0.15,远低于1:

10的国际水平[1]。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严重脱节,使得在引进初期获得的技术先进性也日渐丧失,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不得不求助于新一轮大规模的引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引进—停滞—落后—再引进”这种代代引进的恶性循环。

从福建省企业的自主创新来看,我省企业仍然处于自主创新的低层次阶段,技术创新主要还是为了支持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核心技术主要还是依靠从外部引进,企业主要还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对产品和工艺进行局部的开发和改进,真正意义上的原始性创新活动十分薄弱,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构成了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提高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就成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

为了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提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指明了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福建省企业创新主体能力、企业技术引进能力、企业消化吸收能力、企业再创新能力、环境支撑能力以及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土化、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效率、企业引进消化吸收的后续创新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能够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省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形成,为建设创新型福建奠定基础;二是能够通过企业再创新的辐射作用,改造传统企业,提升我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提升两岸三地企业合作水平,构筑区域经济的制高点,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四是有利于把海峡西岸建成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前沿、两岸三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区域性重要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第一章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论研究

一.I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土化研究

一.I.1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研究

从国际化角度看,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实现国际间的技术和相关资源互补,能够追求最大限度的技术发展空间和经济利益,并且实现本国企业技术比较劣势向技术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际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技术贸易日益发展。

根据联合国提供资料,1985年全球国际技术贸易总额为500亿美元,1990年1200亿美元,1995年2600亿美元,到2000年达到一万亿美元左右,2005年则激增至5万亿美元,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有形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2]。

二是国家和地区间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正逐渐加强,如英国航宇、法国航宇合作研究开发的协和超音速飞机,日英合作开发的XJB航空发动机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三是技术的全球标准化,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加深了技术的全球标准化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努力推动下,技术的全球标准化趋势日益明显。

本土化策略是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过程中,面对自身特色的市场,结合企业特有的生产、技术、管理等资源,以国际化战略思想为指导,针对自身市场所采取的具体战略计划。

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土化是引进的技术在技术输入国企业发展中寻求的一种战略协调模式,其实质是将引进的技术以及配套的研发、生产、管理、人事等经营诸方面,全方位的融入到技术输入国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也是将引进技术植根于技术输入国企业文化和当地市场模式的过程。

它有利于降低技术输出国企业海外派遣技术人员和跨国学习交流的高昂费用,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适应性,加速与国际接轨。

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相伴而生,构成了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整体。

本土化是国际化进程中的本土化,国际化是对本土化的超越,是本土化的国际化,即要注意国际化进程中的民族性,还要注意本土化过程中与世界的接轨,这双重品格是任何国家企业在发展中都必须要同时考虑的。

也即是说,我们既不能以国际化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导模式,也不能以单一的本土化模式为唯一手段,而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不要本土化的国际化与不要国际化的本土化一样都是偏执的。

一.I.2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土化过程

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土化战略作为技术引进及其发展创新在技术输入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涉及企业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

(1)技术本土化;

(2)产品本土化;(3)研发本土化;(4)生产配套本土化等。

本土化为提高引进技术的本土适应性,增强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技术本土化

技术本土化是指引进技术与企业现有的技术知识、设备、人力等技术资源进行融合与同化的过程。

由于引进技术与企业现有技术存在着差距,而技术领先国家经常通过技术法规和标准设置技术壁垒,因此引进技术往往不能很快的适应企业现有的技术资源,引进技术的利润率在初期往往低于原有技术产品业务,通过技术本土化,以提高引进技术及其技术标准的适应性,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引进技术的效益。

技术本土化过程,需要利用企业本土本土技术设备、人力、营销渠道等资源作为载体,以实现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

然而,技术本土化过程不仅是利用本土技术资源的过程,更是通过提升本土技术知识储备、设施装备,培养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实现技术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2、产品本土化

产品本土化是指企业根据本国的原材料状况或者消费者偏好、产品适应性要求,分析当地市场的各类信息,在引进技术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调整或开发本土化的全新产品以适应当地需求的过程。

一般来说,全球标准化产品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节约研究与开发费用,便于使用统一的管理技术和经验。

但由于技术输入国市场环境的差异性,为了迎合当地政府和顾客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采取产品本土化战略,新技术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都要体现当地特色[3]。

例如,帕萨特是大众车系中非常经典的一款产品,引入中国后一直是中高级车市的一个标杆。

但上海大众并没有满足,凭借对中国市场消费者的洞察对帕萨特进行了成功的本土化打造,推出了其改款车型PASSAT领驭,在保留这一品牌的经典品质的同时,无论是外部造型还是操控性能,都有了更适合本土消费环境的改进,特别是它的大U型前脸和外方内圆的车灯设计,为原本印象中保守有余时尚不足的德系车融入了一股更具活力的时代感和本土文化经典元素,这也是该车当年受到市场热捧的直接诱因。

3、研发本土化

研发本土化是指利用技术引进国的研发机构和研发设备,并利用当地的技术力量,开发出适合当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

研发本土化主要包括3种形式:

一是成立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二是与技术供应方设立共同的研发部门,三是与国内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实验室。

通过这三种形式,企业有效整合利用了产学研各种研发资源,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也更有利于企业与其他研发主体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原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得技术研发更具争对性,使得研发出来的技术产品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

研发本土化是企业消化吸收能力和二次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4、生产配套的本土化

生产配套的本土化是指采用技术引进国上下游配套技术与产品,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

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了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增加了企业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增加了企业对上下游配套产品的需求。

生产配套的本土化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引进配套产品的成本和引进技术的本土适应性,而且有利于吸引着配套产品企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链的规模效益,因此,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往往带动着本土化生产配套的发展。

例如,国内通信产业通过技术引进,了解并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激发了国内通信产业的潜能,2002年大唐、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电、中国普天等8家国内知名通信企业一起成立了TD-SCDMA产业联盟,带动了从通信设备企业到终端企业、芯片企业、配套企业的整个通信产业链发展。

一.I.3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土化策略

1、企业引进技术本土化能力的培育

提升企业的引进技术本土化能力,首先是引进技术知识与企业原有技术知识的融合,是在企业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尽量将引进的技术、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

其次,提升引进技术与企业技术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升引进技术与企业设备的整合度,逐渐提升企业人员、组织整合和信息交流、挖掘的能力,使得几个要素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引进技术与企业技术资源的整合能力。

此外,技术标准的本土化能力。

本土技术标准的制定符合国家和行业的需要,能够保护企业的利益。

制订详细、灵活的商业标准,可防止产品的低水平重复,保护消费者利益,是努力将本土的技术标准体系与国际先进标准体系接轨所进行的重要举措。

2、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当代技术实践的文化多样性表明,技术并非是个处于社会文化影响之外的单一封闭过程,而是一种沉浸在社会背景、经济结构、文化习俗以及美学爱好等文化因素中并被社会建构起来的现象。

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技术文化形象,也折射着技术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技术的期待、要求等价值判断[4]。

对于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言,本土文化是技术引进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将引进技术与技术引进国市场组织机制、社会组成结构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目标与思想、规范与标准、风俗与行为等各方面的协调,才能更好的提升引进技术价值和准确地为技术产品进行市场定位。

新技术产品想要进入技术引进国的市场,就必须采用该国特殊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选择最能打动该国人心灵的形式。

3、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本土资源的整合

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土化是一个复杂的战略体系,它将引进技术根植于包括生产经营、研究开发、人力资源、营销、企业文化、运营结构等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而企业经营的各项活动又是以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运作作为支撑,因此,如果不能充分协调和利用本土资源,领先的引进技术依然难以发挥作用。

只有将引进技术的技术优势与企业设备、人力、资金、信息、品牌等各种本土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和配套,才能使企业拥有兼具内外特色的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形成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创造尽可能多的顾客价值。

4、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土化管理

引进技术如果拘泥于原有单一僵化的管理模式,就可能造成不适应本土环境,而造成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操作规范的“跑调”,那么,规格再高,技术再好的产品,也照样会被本土消费者拒之门外,所以,有必要让引进技术适应本土化管理的步调与节奏。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特定的企业文化与特定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有本土特色的企业管理须从本土的实际出发。

本土化要有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实现管理创新,才可能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这是研究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土化管理的重要原则。

然而,本土管理经验知识在原有技术环境中应用效果不错,但在新技术环境中却不一定会产生较好的效果,这就应通过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从中提炼和确定适用于当地的因素,实现本土化。

因此,管理本土化的发展走的应当是一条借鉴、吸收、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包括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借鉴,对中国古代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对现代管理理论合理成分的吸收。

一.II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效率研究

一.II.1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机选择

1、技术引进的时机选择

企业成功地引进一项外国先进技术,其直接利益通常就是该企业经营利润的增加。

不过,是否引进的技术越新,技术含量越高,企业增加的利润就越高?

这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考虑。

如果引进的新技术与原由技术的差距不太大,引进企业凭借原来的生产经验能较快较好地掌握吸收新技术的生产和管理诀窍,方便地配备所需的互补技术和设备,新技术下的要素投入比重能充分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丰富的优势,产品虽有创新但仍针对发展中国家低收入消费特点,企业就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因此,如果将引进高新技术的时机推迟到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接近标准化阶段之前,则技术引进企业不仅可以享受未来的竞争利益,而且还能避免过早引进带来的各种困难。

然而,尽管低技术引进即时便能获得较丰厚的利润,但因为这样的技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后半阶段,国内其他竞争对手对标准化技术的模拟和仿造也较为方便,新技术带来的利润往往只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期。

如果引进的新技术与原由技术的差距很大,由于先进技术的市场进入壁垒限制,企业会在未来独享较强的“先入者优势”。

因此,如果引进时机选择在最新技术产生初期,技术引进企业能够保持较大的技术竞争优势,在市场形成初期就保持高市场占有率和高市场增长力,新技术的真正价值就会迅速显现出来,从而获得较长时期的高额利润。

但是对于资金、技术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要消化新技术并重新建立相应的生产管理体系需要相当时日,新技术所需的大多数互补技术和关联设备因难以在国内获得支持而需要进口,新技术极可能需要密集使用国内稀缺的高技术人才和巨额的资本。

因此,至少在技术引进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这些企业要面对收支平衡极为困难,甚至是出现财务危机的处境。

2、模仿创新的时机选择

企业在进行模仿创新时,首先要注意准确地辨识和把握时机,因为时机选择的对与错直接关乎模仿创新的成与败。

一般来说企业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种时机来进行模仿创新活动:

一是专利保护的地域时机。

在国际上,专利权的申请受到地域的限制,很多国外的技术创新只在本国申请了专利,而在中国却没有进行申请,那么这项专利技术在中国就不受法律的保护,因而就出现了专利保护的地域机会。

我国多数企业人才、资金、技术实力有限,进行率新创新难度极大,要想形成竞争优势,就应时刻关注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情况,准确辨识和把握专利保护的地域机会,进行模仿创新,以期事半而功倍。

二是专利保护的时间机会。

各国专利法对于专利保护期的规定不同。

一般情况下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而实用新型技术的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

一些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止领先中国十年。

于是,专利保护的时效一过,就会出现时间机会。

我国企业亦应对此类机会善加把握,及时进行模仿创新。

当然,最好将该项模仿创新活动适当提前,以便在专利保护的时效结束时,立即推出自己进行模仿创新的成果。

利用该类机会同样也避免了因为应用别人的专利而必须付出的高额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