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323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2007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莴苣贫窭倨傲截趾适屦B.詈言麻栎闪烁暴戾恣睢

C.伏恃对峙吞噬舐犊情深D.按捺木讷老衲方凿圆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领悟茶道是需要有“品茶心”,即“和、静、清、寂”的,那不是急功近利的追寻,

也不是附庸风雅的模仿。

B.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违章建筑,高速公路总指挥路大年急得一筹莫展,只好向

乡“文明办”求救。

C.富有刑侦经验的王小波面对死不开口的犯罪嫌疑人不急不躁,他循循善诱,终于撬

开了那人紧闭的嘴巴。

D.为了追逐所谓的时尚、前卫,他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甚至连爷爷的养老金都

挪用了,真正到了寅吃卯粮的地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耿仁杰指着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大声喝道: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今天是你们的死期到了!

B.我们要敢于用自己的眼光审视那些名不副实的满分作文,更不要把一味模仿和套用作为取得高分的“终南捷径”,这是有违写作规律的。

C.时间是一匹在宇宙间展翅翱翔绝不驯服的天马;人类只有尊重它,才有可能驾驭它,使它不致倏忽而逝。

D.在哈佛大学这篇简朴的校门下,370年来进出的许多人的一举一动决定着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乃至世界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开始和结束。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五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之一亮——那是海吗?

,,,。

我实在看不出这实际上虚无缥缈的海市,同实实在在的风景有什么区别。

①那一定是个好去处②水上横着一道长长地长满树的湖堤

③灰蓝色的水波漾溢弥漫④那水想必是清凉甘甜的

⑤水面上还映着绿树朦胧柔美的倒影

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⑤④①C.④⑤③②①D.②③⑤①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在地球科学中把现在或者说最近这一时代看做环境问题的时代,并作为一个单独的有其特殊含义和内容的地质时代来研究,提出“人类世”这样一个最新的地质时代。

“人类世”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加剧,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人类世”是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新视角,是从地球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寻求自然科学走向和实践的新途径。

20070119

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几十年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在空间范畴表现为从治理“三废”扩大到保护区域环境,而今到考虑全球性的环境变化的研究;在时间范畴表现为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进行分析,进而企图对人烊和这个星球的未来有所预见,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人们对环境演化及其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驱动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当人们沉浸于征服自然的乐趣当中的时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

例如水资源的问题。

我们知道生产1吨小麦要1000吨水,生产1吨玉米要1200吨水,而生产1吨稻米则要2000吨水。

我国西北地区人均水的总占有量仅是1781吨。

与全国的平均人均占有2200吨还差得很多。

水资源的不足影响农业生产是很严重的,再加上自然灾害,那就更厉害了。

这样的情况又造成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所以荒漠化的面积在我们国家有很大的扩展。

我们可以看到温度上升带来的影响:

据估计,如果气温上升1摄氏度,海平面要升高10厘米,而全球3/4的大城市和占40%的人口都集中在离海岸不过60公里以内的地区。

有人说,生态环境的价值可以估算。

印度一位学者提出来,一查50年的大树所产生的氧气、吸收的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作用、增加土地肥沃的作用、土壤水分含量的作用以及为鸟类和兽类提供繁殖场所的六项作用加起来,得出来的生态效益是196美元。

在我国神农架保护区,50年以上的树有50万株,按这样来算的话,神农架这个地区就自然资源本身来说,生态效益可以大于一百亿美元,赶上2003年整个上海市的GDP总值。

可是现在这个地区仍然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好地注意。

地球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无比精确的。

事实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

现在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来考察今天的地球系统,也就是“人类世”。

鉴于人类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研究“人类世”,不仅需要多种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而且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通力合作。

5.下列对“人类世”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世”是从特定角度出发对现在存在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的地质时代的指称。

B.“人类世”指的是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加剧,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最新的地质时代。

C.“人类世”是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寻求自然科学走向和实践新途径的地质时代。

D.“人类世”是对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并影响到环境演化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地质时代的界定。

6.下列对“我们需要研究‘人类世’的根本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环境科学在空间范畴扩大了它的研究,在时间范畴表现为对人类和这个星球有所预见。

B.不知生态环境价值可以估算,忽视荒漠化加剧、气温上升、森林破环等重大环境问题。

C.人类已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力量,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通力合作以加强研究。

D.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加强,使当今环境问题凸显,同时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与人类对“人类世”实际存在的无意识状态和对大自然的非理性开发有重大关系。

B.“人类世”主张从新的视角来考察现在的地球环境系统,其实质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人类世”作为一种新的视角,通过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分析,就能够预测到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

D.为解读自然科学问题而提出的“人类世”,将可能是地质学上的一次自然人文学史的革命,其研究有助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

后唐幽帅赵德钧连年用兵,民力疲弊。

普父迴举族徙常山,又徙河南洛阳。

普沉厚寡言,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

20070119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

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

帝曰:

“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裀①地坐堂中,炽炭烧肉。

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因与普计下太原。

普曰:

“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帝笑曰: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②,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

“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

”普曰: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③。

太宗入弭德超之谗,疑曹彬不轨,属普再相,为彬辨雪保证,事状明白。

太宗叹曰:

“朕听断不明,几误国事。

”即曰窜逐德超,遇彬如旧。

祖吉守邵为奸利,事觉下狱,案劾,爰书④未具。

郊礼将近,太宗疾其贪墨,遣中使谕旨执政曰:

“郊赦可特勿贷祖吉。

”普奏曰:

“败官抵罪,宜正刑辟。

然国家卜郊肆类,对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

”太宗善其主,乃止。

籍田礼毕,太宗欲相吕蒙正,以其新进,藉普旧德为之表率,册拜太保兼侍中。

帝谓之曰:

“卿国之勋旧,朕所毗倚,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

”普顿首谢。

[注]①裀:

(yīn)垫子。

②忌克:

对人妒忌刻薄。

③俞允:

专指帝王的许可。

④爰书:

古代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大雪向夜向:

接近。

B.即日窜逐德超,遇彬如旧遇:

对待。

C.祖吉守郡为奸利,事觉下狱觉:

省悟。

D.太宗疾其贪墨疾:

痛恨。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普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①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②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③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④属普再相,为彬辨雪保证,事状明白

⑤即日窜逐德超,遇彬如旧

⑥奈何以吉而隳下赦令哉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经常着便装出访功臣之家。

曾在风雪之夜亲临赵普家,食肉饮酒,亲如一家人。

向赵普询问攻打太原之事,赵普详陈己见,正合太祖心意,于是龙颜大悦。

B.按照资历和政绩一些大臣应当升官。

由于太宗压恶这些人而不予升迁。

赵普出于公心,据理力争。

皇帝进入内宫,赵普站立宫门,久久不肯离去,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许可。

C.太宗听信弭德超的谗言,怀疑曹彬有不轨行为。

赵普再度担任宰相之后,澄清了事情的真相。

太宗终于悔悟,这表现了赵普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

D.祖吉任郡守做了坏事,事情败露之后被关进监狱。

太宗对他贪污受贿耿耿于怀,下令郊赦中不宽恕祖吉。

经赵普据理劝谏,太宗废除了这道诏令。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

译文:

(2)卿国之勋旧,朕所毗倚,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请结合全诗,简析“还似”二字在诗中的作用。

答:

(2)这首诗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却匈奴七里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

(2)凡事预则立,。

(《礼记·中庸》)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子夜昙花

张错

恩师过世。

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

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

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

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语言。

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关雍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

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

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

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

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地暗淡。

它的来临使人震,也使人惊惶。

有一种漫步而来年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线保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

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的步伐和黑夜一致。

因而看花人必须有一颗聆听的心,才会听得到夜,及花开的声音。

它极端美丽。

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

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

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

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

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

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

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

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

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

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

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

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

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

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

唯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

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

留下一生的记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4.在“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一句中,“奋发”与“无常”各指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用处?

(4分)

答:

15.根据你的体会,分析“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

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这句话的含义?

(6分)

答:

16.文中赞美了昙花的精神品质,请分条概括。

(6分)

答:

17.本文标题为了“子夜昙花”,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6分)

答:

六、(15分)

18.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被誉为“天路传奇”的青藏铁路的特点。

(不超过20个字)(4分)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这条雪域铁脉翻越昆仑山,进入中国最大“无人区”——可可西里,跨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最后到达拉萨。

格尔木至拉萨全线总里程度达1142千米,且标高全部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千米,攻克了世界铁路筑路史上困扰人类多时的冻土难题。

世界上已建成多年的冻土区铁路病害率很高,行车时速最高为70千米,而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达100千米,非冻土地段达120千米,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路的最高时速。

答:

19.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不但寄寓了人们的美好情感,而且有很丰富的含义。

请从下列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依照例句形式,表达它们的特点、寓意。

(6分)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例:

春节:

爆竹震响,预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答:

(1)

(2)

20.(5分)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们说:

“今天我们讨论谎言。

关于谎言,我不想多讲,因为我已经在我的专著《谎言论》中详细作了阐述,只需要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了。

现在我想问的是,在座诸君有谁读过这本书?

”学生们都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说:

“我读过!

”教授笑了,因为《谎言论》的书稿昨天才刚送到出版社。

请你为这位教授设计几句话,即幽默,又能表达出对学生们说谎的批评。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三个施旅行者结伴去一个小庙投宿,半路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爬上去和绕过去都是不可能的。

天色已晚,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于找别处投宿也不可能了。

三个人正发着愁,走出一个和尚,背着一个大搭裢,手捧一只破钵,口里念念有词:

“此路由我开,此路由我踩,要想越过去,留下买路财。

施主,想过去吗?

每人留下100文钱,自然就有办法让你们过去。

”第一个人毫不犹豫拿出100文钱,另外两个人则讨价还价。

和尚把破钵往大石上一扣,石块没了,第一个人过去了。

和尚把破钵拿起,大石岿然如故。

第二人不再犹豫,拿出100文也要过去。

和尚说:

“现在涨到200文!

”那人只好给了200文,也过去了。

见此情景,第三个慌忙拿出200文。

和尚说:

“不行,现在涨到300文了!

那人纳闷,问“这是何缘故?

和尚说:

“回避困难的时间愈长,付出的利息自然就愈多。

要求正确理解材料,选取适当的角度,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加点的字全都读“jù”;B、烁读“shuò”,其余读“lì”C、峙读“zhì”,其余读

“shì”;D、讷读“nè”,枘读“ruì”,其余读“nà”。

2.A(B“雨后春笋”比喻大量涌现的新生事物,此处褒词贬用。

C“循循善诱”指善于有

步骤地引导启发,此处用错了对象。

D“寅吃卯粮”形容入不敷出,预先借支。

此处不属

于预先借支的情况。

3.C(A名式杂糅。

应去掉“到了”或“今天是”。

B表意不明。

“这”应指代“指一味……捷径”,而不包括“更不要”。

D搭配了不当。

“决定”与“经济命脉”不搭配。

4.B(应按照观察顺序和思考逻辑;水波、水上、水面、水质、推测)。

二、(9分,每小题3分)

5.B(A、C没有抓住“人类世”这一概念的主要特点;D应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且“界定”不准确。

6.D(根据文意,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加剧,进而影响环境演化,涉及可持续发展各个方面。

因而,D最准确。

7.C(原文是“企图对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有所预见”,并不等于“能够预测到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

三、(9分,每小题3分)

8.C(应为“发觉”)

9.C(①表现赵普处事谨慎;⑤(表现太宗善纳谏言,处事果断。

10.B(这里是太祖而不是太宗)

四、(23分)11.(10分)

(1)我坚持不给他们升官,你又能怎么样呢?

(共5分。

译对大意给2分;“固”“迁”“若之何”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卿是国家的功勋旧臣,是辅佐我且我所依重的人,古人常以其君不如尧、舜为耻,卿应当考虑啊!

(共5分。

译出大意给2分;“倚”“耻”“念”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12.(8分)

(1)(4分)“还似”二字巧妙地用联想将洞庭春色和咸阳雨景联系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画画。

(2)(4分)这首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或“联想衬托”)的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闲适愉悦之情。

“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各占2分。

13.(5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俯首系颈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不预则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五、(22分)

14.(4分)①“奋发”形容昙花开得灿烂之状,“无常”指昙花凋落的迅速。

②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哲理思考。

每问2分。

第一问“奋发”、“无常”解释各1分

15.(6分)①写昙花怒放吐香给人的感受(昙花为谁开),由昙花联想到恩师生前的音容知貌。

②以花喻人,说明恩师活在自己心中(或答:

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每条3分。

只答“昙花给人感受”给1分。

第二条,只答“以花喻人”给1分。

16.(6分)①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②幽雅绝俗(或清雅幽香)③绽放极为狂放。

共6分,答出一条给2分

17.(6分)含义:

①昙花在夜晚(子夜)开放。

②借昙花寄托对恩师怀念和赞美之情。

作用:

以昙花为全文的行文线索。

共6分,含义答出一条给2分。

作用2分。

意思对即可。

六、(15分)

18.(4分)线路长,海拔高,穿越冻土里程长,时速快。

每点1分,超了字数扣1分。

19.(6分)例如:

元宵节:

灯火万家,表现祝福团圆,欢庆太平。

端午节:

龙舟竞发,寓含奋发进取,缅怀先哲。

(每句句式1分,特点1分,寓意1分。

符合要求即可。

20.(5分)例:

看来大家对谎言的理解和运用比我高明得多,我真不该昨天才把书稿送到出版社。

要求既有批评之意,又不直接指错,而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意。

七、(60分)21.(60分)略

[附](译文)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

后唐时幽州主将赵德匀连年发动战争,老百姓人力、物力受到很大消耗。

赵普的父亲赵迴率领全族人迁居常见,又迁居河南洛阳。

赵普为人忠厚,寡言少语,镇阳豪门大族魏氏把女儿嫁给他为妻。

太祖经常便装出行访问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都不敢随便穿戴。

一天,傍晚时分下起了大雪,赵普估计皇帝不会出行。

过了一段时间,听到敲门声,赵普急忙出门,皇帝站在风雪中,赵普惶恐迎拜。

皇帝说:

“已经约好晋王了。

”一会儿太宗来到,赵普铺设厚垫子在地上请他们坐在堂中,在炽红的炭火上烤肉号。

赵普的妻子敬酒,皇帝称她为嫂子。

于是和赵普商议攻伐太朱之事,赵普说:

“太原地当西、北二面,太原如果被攻下,我国须单独抵挡这两面,不如等削平诸国以后,那么太原之一弹丸黑子之地,怎么能够逃得掉呢?

”皇帝笑着说:

“我的意思正是这样,特意想试试你罢了。

赵普性格深沉,胸有城府,虽然常常忌妒刻薄,但能以天下政事为己任。

有几个大臣应当升官,太祖平时厌恶这几个人,不予升迁。

赵普坚决请求,太祖怒曰:

“朕坚持不给他们升官,你又能怎么样呢?

赵普说:

“刑罚用来惩处恶人,赏赐用来酬谢功臣,这是古今相通的道理。

况且刑罚赏赐是国家的刑罚赏赐,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赏赐,怎么能因为自己的喜怒而专断呢?

”太祖更加恼怒,起身就走,赵普跟随其后。

太祖进入内宫,赵普站在宫门口,很久不肯离开,最终得到了允许。

太宗听信弭德超的谗言,怀疑曹彬有不舅的行为,接着赵普第三次担任宰相,替曹彬辨白担保,事情得以澄清。

太宗叹道:

“我听取判断不清,险些误了国事。

”当天放逐了弭德超,对待曹彬像过去一样。

祖吉任郡守干了坏事,事情发觉后被关进监狱,立案审查揭发罪状,记录囚犯供的文书没有具结。

郊礼即将临近,大宗痛恨祖吉贪污受贿,派中使下令执政官说:

“郊赦不应该宽恕祖吉。

”赵普上奏说:

“干坏事的官员抵偿应负的罪责,应当遵照刑律处以死刑。

但是国家举行郊祀,德配于天地,祀告于神明,为什么要因为祖吉而破坏陛下的赦令呢?

”太宗认为他的意见正确,于是废除了不赦免祖吉的命令。

皇帝亲耕农田礼仪完毕之后,太宗想任用吕蒙正为宰相,因为他是新提升的人,借赵普原来的品行作为他的表率,颁册任命赵普为太保兼侍中。

皇帝对赵普说:

“卿是国家的功勋旧臣,是辅佐我且我所依靠的人,古人常以其君主不如尧、舜为耻,卿应当考虑啊!

”赵普叩头拜谢。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