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464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

15.3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初步尝试设计简单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连接、开关作用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使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识别和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教学突破】

通过连接实物电路、画电路图,列举生活生产实例等多方式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教具及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

自制暗箱、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2.5V、3.8V的灯泡和灯座各2个、开关三个、1.5v干电池2节、导线若干等(以上器材每四个学生一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科学探究

 

(一)串联和并联

 

【情境设置】

魔术表演:

教师出示自制的甲、乙两个暗箱,表面上都有两个灯泡,一个开关。

闭合和断开开关,再取下其中一个灯泡。

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灯泡的亮灭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表演,让学生观察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过渡导入】

同样的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为什么取下其中的一个灯泡,会出现不同现象?

【板书】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课件展示】

一、串联和并联

学生活动一:

“想想做做

”用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猜想……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设计电路,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通过启发,尽可能在全班范围内出现两种不同连接方式。

提出问题:

在连接电路之前,同学们思考连接电路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温馨提示】

1.开关要断开.

2.绝不允许把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

连接起来.

3.连接电路后,需检查电路连接无误,然后方可闭合开关.

学生分组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观察灯泡发光情况。

接法1:

接法2:

【顺势追问】

你能根据连接的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吗?

【展示交流】

把能使两灯泡发亮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在画电路图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两灯泡是怎样连接的。

教师对这些电路图进行相应的点评,

归纳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板书】连接方式:

串联和并联。

用电器依次相连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学生活动二:

1.【类比模拟】

两位同学用身体和头当作灯泡,手臂当作导线,分别模拟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设计意图:

展示后让学生评价,可充分暴露学生问题,同时又可加深印象。

通过学生“手拉手,手搭肩”模拟串联和并联电路,让学生学会从基本形式上区分串并联电路。

2.你自己画的电路图对吗?

阅读教材41页图15.3-1和15.3-2,修改自己的电路图,确保正确规范,然后在电路图中用箭头标出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思考,将电路图进行修正,进一步掌握电路图的画法,也为在电路图中用箭头标出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作铺垫。

【提出问题】

1.串联电路的电流路径有几条?

如果串上第三、第四个灯泡呢?

串上更多的灯泡呢?

2.并联电路的电流路径有几条?

如果并上第三、第四个灯泡呢?

并上更多的灯泡呢?

3.当取下任意一个小灯泡时,另一个小灯泡还能亮吗?

取下的小灯泡对另一个小灯泡有影响吗?

说明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还是互不影响?

【归纳总结】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相互影响。

2.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并联电路中两个用电器共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单独使用的那部分电路叫支路。

充满好奇的观看,观察灯泡的工作情况回答:

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灭;取下其中一个灯泡,甲暗箱的另一个灯泡不发光;乙暗箱的另一个灯泡仍发光。

学生回答:

连接方式不同。

 

学生思考并猜想……

 

学生分组讨论连接电路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

需注意哪些问题?

听实验指导后,各小组思考、讨论动手连接电路,连接后向其它小组展示小组的连接方式。

两位同学把电路示教板挂到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实物电路的电路图,让全体学生进行对比。

接法1:

接法2:

学生认真观察两个小组展示的实物电路和对应的电路图,寻找连接方法的不同:

第一种方法,2个小灯泡是依次连接的,像串糖葫芦一样叫做串联电路。

第二种方法,2个小灯泡的两端连到一起,然后再接到电路里叫做并联电路。

学生合作交流:

1.两位同学相互合作模拟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灯泡的是怎样连接的。

模拟完后,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

2.一位同学在黑板的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流向。

观察电流的路径,分析并归纳电流的流向。

串联电路:

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并联电路:

有两条(或多条)电流路径。

动手实验探究,取下任意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灯泡发光情况。

并分析归纳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的影响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现象来让学生感性认识到在电路中用电器

(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探究一:

连接串联电路

 

探究二:

连接并联电路

 

(三)生活中的

电路

 

【过渡】

在串联电路里,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是否会改变?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对各用电器的控制作用有什么不同?

【课件展示】

探究一:

连接串联电路

【引导猜想】

改变开关的位置,猜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是否会改变?

怎样设计实验……

步骤:

1.按照下图连接好电路,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情况。

 

2.分别把开关改接到B和C两点,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情况。

【板书】结论一: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过渡】

我们探究了开关在串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下面继续探究开关在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

【课件展示】

探究二:

连接并联电路

【引导猜想】

改变开关的位置,猜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是否会改变?

【启发】我们在认识电路时,知道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两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能否让每只灯泡单独工作呢?

怎样设计电路?

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按如下操作观察开关对两只灯泡的控制情况。

1.开关S、S1、S2都闭合,灯泡L1___,L2____。

(填亮或不亮)。

2.开关S和S1闭合,S2断开,灯泡L1___,

L2___。

(填亮或不亮)。

开关S和S2闭合,S1断开,灯泡L1___,L2___。

(填亮或不亮)。

3.S断开,S1和S2闭合,灯泡L1___,

L2___。

(填亮或不亮)。

4.S闭合,S1和S2断开,灯泡L1___,

L2___。

(填亮或不亮)。

【板书】结论二:

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通过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的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分析归纳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评估】

同学们,回想刚才的实验过程,操作中出现过什么失误或故障吗?

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

同学们的实验很成功,请同学们整理实验器材!

比较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填写下列表格。

(见附件1)

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电流路径

开关作用

用电器间是

否相互干扰

【问题过渡】

通过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你能找到判断串并联电路的方法吗?

【问题引导】

1.断开用电器能否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2.电流路径有一条还是多条?

【点拨归纳】

串联电路:

一处断路整路断,只有一条回路。

并联电路:

一支路断路另支路通,

有两条以上回路。

1.断路法:

断开任意用电器,另一用电器不能工作的是串联,能工作的是并联。

2.回路法:

只有一条电流回路的是串联,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是并联。

【过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都是最基本的电路,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电路都是由最基本的电路组合而成的。

我们生活当中你知道哪些电路,它们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你是怎样判断的?

【课件展示】三、生活中的电路

【引导自学】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43生活中的电路。

【问题引导】

1.家庭中的电灯、电扇、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

2.街旁的路灯排成一列,路灯是串联还是并联?

3.教室里的各盞灯及插座是怎样连接的?

4.顺势提出

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一定串联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在生活中,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想想议议】

玩具警车运动时,警灯也闪烁不停,右图是简化电路图,学习了本节课知识,你能看懂这个电路图吗?

小灯泡与电动机M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之间的影响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理由。

学生讨论,设计电路图,然后明确实验方法步骤。

 

小组明确分工任务,有序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理由。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并回答:

每条支路上各加一个开关。

学生设计电路图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有两位同学互相合作连接电路示教板上的电路,同时挂到黑板上,让全体学生进行对比。

各小组对照电路示教板上的连接,检查自己连接的是否正确。

电路正确无误后,学生按左面的操作观察开关对两只灯泡的控制情况。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

 

各小组举手发言

学生整理实验器材。

完成表格,对比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突破本节难点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也才能进一步升华学生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更好的记住并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而加以运用。

 

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学生思考交流见解,

回答:

1.能独立工作的是并联,不能的是串联。

2.只有一条电流回路的是串联,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是并联。

 

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自主学习教材。

思考对应的问题做出回答。

1.当一个用电器工作时,其余的用电器可以工作,也可以不工作,说明各用电器是分别连接在不同的支路中,所以家庭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的。

2.当一盏灯不亮了,其他路灯仍然会亮,说明路灯是并联的。

 

3.当关闭了教室里的一盏灯时,其余的灯依然会亮,说明教室的各盞灯是并联的,插座使用与否都不妨碍开灯和关灯,所以灯与插座是并联的。

4.学生思考后回答:

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

闭合开关S1、S2,电流分别通过小灯泡和电动机,

有两条电流路径。

(设计意图:

从物理走向生活,运用学习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

四、课堂检测

师巡视、讲评

完成检测题

(优化设计)

五、布置作业

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和第2题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③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并联连接起来

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

②用电器互不影响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二、生活中的电路

家庭电路、路灯、、、、、、

【教学反思】

一、本课的亮点:

1.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用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连接电路,自己找到两种连接方式,然后画出电路图,交流讨论两种连接方式的不同,认识了串联和并联电路。

为了更好的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我用两把直尺代替电路,请两位同学代表灯泡到讲台上来模拟串联和并联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这样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合作交流,小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探究开关在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时,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我们在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知道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

两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能否让每只灯泡单独工作呢?

怎样设计电路图?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并回答:

每条支路上加开关。

这样很容易的设计出电路图,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进行探究,把难的问题简单化,突破了难点。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电路图的设计可能与老师设想的有些出入,这就需要老师既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往正确路上引导。

2.一堂课中主要是以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又是第一次连接电路,不同学生使用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在引导上需要技巧。

3.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不够,有些学生不参与实验的讨论操作,还需要老师加强实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