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0396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13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

(一)试题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

(一)试题

湖北自考网9月9日整理

课程代码:

0021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

C.法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

2.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

A.神学法学B.自然法学

C.社会法学D.分析法学

3.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A.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B.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

C.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D.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

4.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A.马克思B.孟德斯鸠

C.亚里士多德D.韩非子

5.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A.行为许可B.法律制裁

C.法律后果D.法律责任

6.认为法与正义没有关联的法学流派是()

A.自然法学B.功利主义法学

C.分析法学D.儒学

7.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

A.国家权力B.物质生活条件

C.人类理性D.文化传统

8.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A.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B.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

C.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D.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

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了()

A.法的阶级性B.法的不确定性

C.法的局限性D.法的继承性

10.关于民主与法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民主是法制的物质和制度基础B.民主必须法律化才能健康发展

C.司法独立与民主可能有一定冲突D.健全法制是发扬民主的最终目标

11.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

C.法国D.印度

12.资本主义法制在垄断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

A.法的社会化B.法的自由化

C.法的西方化D.法的本土化

13.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A.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

B.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

C.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

D.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

14.以下几种说法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的是()

A.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B.重视调解的作用

C.重视权利观念D.重视制定法

15.按照是否允许主体自行选择行为方式,法律规则可划分为()

A.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不确定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16.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对原有的法律规范作出变更的活动称为()

A.法的创制B.法的认可

C.法的修改D.法的废除

17.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

C.政治渊源D.效力渊源

18.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A.刑法B.民法

C.经济法D.商法

19.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A.对世权和对人权B.原权利和救济权

C.专属权和可移转权D.公权利和私权利

20.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C.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21.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22.私权利包括()

A.选举权B.行政权

C.立法权D.人身权

23.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A.两级立法体制B.联邦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D.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

24.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25.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A.撤销或改变B.撤职或降级

C.记过和开除D.罚款和罢免

26.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

A.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B.刑事赔偿和民事赔偿

C.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D.刑事赔偿、行政赔偿和民事赔偿

27.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

A.故意B.过失

C.故意或过失D.故意和过失

28.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C.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D.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29.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B.中国法制较为落后

C.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D.中国的归纳推理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30.我国婚姻法规定:

“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

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A.对世义务B.专属义务

C.救济义务D.公义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法治和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A.靠法律还是靠道德约束权力

B.靠规则还是靠个别命令指引行为

C.是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

D.是否承认领袖的权威地位

E.是否承认法官的自由裁量

32.法和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区别是()

A.阶级属性不同B.实施的方式不同C.政策的灵活性大于法

D.政策要以法律为指导E.调整的范围不同

33.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有()

A.公司法B.期货交易法C.预算法

D.审计法E.市场秩序法

34.对偷税、抗税行为应视不同情节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违约责任

D.行政责任E.违宪责任

35.关于法和道德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法与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B.法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

C.法与道德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D.法的规范性程度比道德更高一些

E.道德的调整范围小于法律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的国际化

37.民主的法制化

38.基本法律

39.法律实效

40.法的适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法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42.我国立法活动总体上可分为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43.我国法律监督的内容及其重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小题13分,第45小题14分,共27分)

44.在我国现阶段如何理解和贯彻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45.如何正确理解法对于国家政权的积极作用?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法理学

(一)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002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2.B3.C4.C5.C

6.C7.B8.B9.C10.B

11.C12.A13.A14.C15.B

16.C17.D18.B19.B20.B

21.D22.D23.D24.C25.A

26.A27.C28.B29.C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C32.BCE33.CDE34.BD35.CD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的国际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相互借鉴吸收,逐渐形成共识,即在某些领域中使本国的法律与国际上通行的法律相互衔接。

其二是指积极参与国际立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签署、批准和加入国际协议,严肃认真履行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37.民主的法制化指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所掌握的国家政权,将自己的民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总结、确认和固定,使之法律化、制度化,从而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38.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规定或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在某一方面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关系的法律。

39.法律实效是指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守、执行或适用。

40.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第一,法可以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确认下来,使改革获得法的依据,凭借法的普遍性、强制性,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进行。

第二,法可以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和经验确立和巩固下来,并使其得以有效地推行,指导改革健康地发展。

第三,法可以发挥它的权威性、普遍性,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安定和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提供保障。

42.

(1)立法的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接受立法建议、进行立法预测和规划、形成立法议案和法律草案等。

(2)法的形成或确立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法律议案的提出和审议、法律草案的审议、通过和法律的公布等。

(3)法律的完备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法的修改、废止、立法解释、法律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等。

43.我国法律监督的内容包括:

(1)国家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其他职权的行为;

(2)国家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的行为;

(3)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

(4)共产党依法执政和各民主党派依法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

(5)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行为等法律活动。

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小题13分,第45小题14分,共27分)

44.依照我国宪法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司法机关独立依法行使职权的基本含义是:

(1)司法权的专属性。

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

(2)司法权行使的独立性。

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各自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3)司法权行使的合法性。

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

实行这项原则是发扬民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保证司法机关正常行使职权的需要;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也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

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要贯彻这一原则应当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司法机关与党组织的关系。

①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是一致的,不能借口司法独立否定党的领导。

②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重大方针原则的领导,而不是包办具体司法业务。

党应当指导和督促司法机关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第二,在全社会进行有关树立、维护司法机关权威、尊重、服从司法机关决定的教育。

由于历史上长期的“人治”传统和建国以来极左思想、无政府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的破坏,司法机关的权威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加强法治教育,才能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思想保障。

第三,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必须把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保证其通过制度的规定排除非法干涉,实现审判公正。

45.第一,法为确认国家的政权的合法地位所必需。

法是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国家政权必须以法律形式确认自己的合法地位,确认和体现国家政权的性质以及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

第二,法为组织国家机构,确立国家体制所必须。

只有运用法律手段组织国家机构,确定国家机构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及其活动方式和原则,才能保证整个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

第三,法为实现国家职能所必需。

法具有高度规范性和特殊强制性,它可以将国家职能的各项任务明确化、具体化,并以其特殊强制力保障实现。

第四,法为制约国家政权活动所必需。

现代民主国家的各项职能活动都需要有法律上的根据,受法的制约,以防止其背离民主政治的要求。

第五,法为巩固和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

法的高度规范性有助于建立和保障稳定的社会秩序,巩固国家制度;法作为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和立法者自觉活动的产物,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