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60414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docx

有关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共分为4个部分:

  1、数与代数。

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其主要内容有: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其主要内容有:

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主要内容有: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其主要内容有:

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合数、质数。

  2、空间与图形。

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其主要内容有:

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其主要内容有: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3、统计与概率。

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

其主要内容有: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运用。

主要内容为:

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抽奖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3、5的倍数特征、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

判断一个较大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地求出两个书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算。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运算,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2、掌握小数乘除法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乘除法中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

  5、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6、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以2步为主,不超过3步),并能在计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知道什么是倍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

  2、3、5的倍数特征。

  8、知道什么是因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9、知道什么是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0、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11、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12、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14、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16、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会在具体情境中作出判断。

  17、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8、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计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来和孩子们的共同学习,本班的44名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作为小学高段起始年级,学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数学情感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能力上,学生能够综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起来,空间感知能力也扩大了。

计算上,学习了整数的乘、除法,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统计方面,有了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在几何方面也奠定了基本的知识。

但学生个性的突出和身体迅速的成长容易形成浮躁、不踏实的个体特征,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重视。

从学生期末考试来看,多数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计算技巧性不强,准确性有待提高。

  

(二)学习方法科学化、高效化;解题方法多样化方面要在平时加强。

  三、教学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

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世界。

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

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

  

(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

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

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

  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

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

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四、课时安排:

  

(一)小数乘法11课时

  

(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8课时

  (三)小数除法14课时

  (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5课时

  (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5课时

  (六)可能性3课时

  (七)倍数与因数5课时

  (八)总复习6课时以上就是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