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4440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docx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

《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

一、判断题

1、彩陶的纹饰色彩主要是蓝色与红色。

()

2、商代青铜器大多既是养器,也是礼器。

()

3、四川画像砖装饰题材90%是魂灵升天情景。

()

4、自卫协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绘画从汉代的古拙、雄壮的阳刚之美转化为巧密、婉约的阴柔之美。

()

5、花鸟画是在六朝时期由工艺装饰发展而为独立画种的。

()

6、北宋倡导的“复古”乃是着色山水或青绿山水。

()

7、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写实主义”一格的最高峰。

()

8、“吴门画派”由董其昌明确提出。

()

9、被齐白石誉为“两千余载只斯僧”的画家是常德画家髡残。

()

10、1884年《点石斋画板》在上海创刊,主要执笔人为吴友如.()

1-5错、对、错、对、错、6-10对、错、对、错、对

11、我国早期岩画大都在石质松软的岩石上创作。

()

12、商代青铜器中的养器与礼器有严格的区分。

()

13、武梁祠画像石的内容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现实生活。

()

14、河南登封嵩山南麓嵩岳寺塔,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

()

15、大小李将军都精水墨山水。

()

16、北宋山水画的唯一“变异”是指“米点山水”。

()

17、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写实主义”一格的最高峰。

()

18、明代的“南陈北崔”中的“陈”是陈洪绶。

()

19、被齐白石誉为“两千余载只斯僧”的画家是画家八大山人。

()

20、利马窦来华时带来了一些质量不高圣母画像和城市地图铜版画。

()11-15错、错、对、对、错、16-20对、错、对、错、对

21、马厂型彩陶纹饰中采用两条红线合镶嵌一条黑线,具有浮雕感。

()

22、商代青铜器中的养器与礼器有严格的区分。

()

23、汉代画像砖艺术性最高的是陕西画像砖。

()

24、蒋少游、杨子华、曹仲达是南朝留下姓名的著名画家。

()

25、苏东坡曾说: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26、“瘦金书”是指米芾的书法。

()

27、元代绘画的主流是继承董源、巨然一路的虚松恬淡风格。

()

28、鲁迅先生说:

“明代是中国版画的盛期。

”()

29、“神遇而迹化”是石涛的主张。

()

30、民国时期继齐白石,黄宾虹后最有创造性的传统型画家是张大千。

()

21-25对、错、错、错、对、26-30错、对、对、对、错

31、原始彩陶中有女人体的拟形器可能与宗教有关。

()

32、春秋《莲鹤方壶》中的鹤象征自由精神。

()

33、龙门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昙曜五窟”。

()

34、荆浩创一种近乎法国印象派风格的画法:

矾头。

()

35、马远构图打破传统的鸟瞰式成规,从平视和远视去取景。

()

36、元代的绘画中心不在京都。

()

37、明代刻书以京、浙、皖、粤为中心。

()

38、八大山人画中的鸟眼白多黑少象征对统治者的蔑视。

()

39、左翼美术运动主要在国民党统治的白区进行。

()

40、《二桃杀三土》是四川画像砖艺术中的主要装饰题材。

()

31-35错、对、错、错、对、36-40对、错、对、对、错

41、半山型彩陶装饰纹样朴拙、大气、豪放。

()

42、《利簋》又称《武王征商簋》。

()

43、汉代绘画一般在线描的基础上,勾画出主体,平涂为主。

()

44、荆浩创一种近乎法国印象派风格的画法:

矾头。

()

45、张彦远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其中的“吴”是吴道子。

()

46、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是反映佛教教义的《朝元图》。

()

47、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论三家山水》中指出:

李成萧瑟,关仝雄伟,范宽浑厚。

48、八大山人画中的鸟白多黑少象征对统治者的蔑视。

()

49、革命版画运动主要在国民党统治的白区进行。

()

50、张僧繇是从中亚来内地的域外画家,艺术活动历经北齐到隋。

()

41-45错、对、对、错、对、46-50错、对、对、错、错

51、河南临汝出土的《鹤鱼石斧彩陶缸》上的图案是一幅单独绘画。

()

52、宋代画院画家的职位最高的是祇候。

()

53、《金石录》最早著录了武粱祠画像石,其作者是宋代赵明诚。

()

54、王维云:

“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

”()

55、多数人认为,青铜器上的祖徽、鸟兽形器和装饰花纹是远古图腾形象的痕迹。

56、吴镇的画非常注重用笔,几乎没有成片的墨。

57、戴逵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佛教艺术上,具有“秀骨清像”的风范。

()

58、明代绘画的成就主要在明中期。

()

59、革命版画运动主要在国民党统治的白区进行。

()

60、圆明园中的“西洋楼”是由朗世宁、蒋友仁等传教士设计监造的。

()

51-55对、错、对、错、对、56-60错、错、对、错、对

61、半山型彩陶多在上腹装饰两方连续纹样。

()

62、我国商朝青铜器装饰最多的是饕餮纹样。

()

63、山东画像石90%的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

64、我国从汉朝开始书画的自觉。

()

65、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大多体态丰腴,而六朝则“秀骨清像”。

()

66、宋代宫廷画院的全称是“翰林图画院”。

()

67、明确提出以写代画的是元代的赵松雪。

()

68、个园、拙政园、网师园都属苏州园林。

()

69、被齐白石誉为“两千余载只斯僧”的画家是常德画家髡残。

()

70、康有为反对笔墨粗简的文人画,主张复远古以救近弊,主张中西合璧。

()

61-65对、对、错、错、对、66-70对、对、错、错、对

71、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的杰作,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

72、商代青铜器中的养器与礼器有严格的区分。

()

73、汉代画像砖艺术性最高的是陕西画像砖。

()

74、佛教建筑中的塔,也称“浮图”,是寺中的主要建筑。

()

75、在山水画史上,一般把王维尊为水墨山水画之祖。

()

76、《泼墨仙人图》是宋代梁楷之作,其独特的画法为“减笔画”。

()

77、元代山水画家赵雍、盛懋、陈琳等人代表了高逸一路的最高峰。

()

78、开创大写意花鸟画的画家是赵佶。

()9、79岭南的“二高一陈”主张以日本画为参照,引进西方写实主义以革新中国画。

()

80、意大利人郎世宁历任康雍乾三朝宫廷画师,以西法为主,融合中国画法,形成了中西结合的新型画风。

()

71-75对、错、错、对、对、76-80对、错、错、对、对

81、马家窑彩陶纹饰有三个特点:

散、内彩、凝重。

()

82、甲骨文必因形刻写,故有很强的装饰性()

83、汉代画像砖艺术性最高的是陕西画像砖。

()

84、谢安称“苍生以来,未之有也”的画家是顾恺之()

85、苏东坡曾说: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阎立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86、徐熙的花写画多采用落墨画法。

()

87、南宋开始了水墨苍劲的画风。

()

88、黄公望画的渔父图最多,崇尚隐逸情绪。

()

89、明代“禁中三绝”是边景昭、蒋子成、赵廉。

()

90、民国时期继齐白石,黄宾虹后最有创造性的传统型画家是张大千。

()81-85错、对、错、对、错、86-90对、对、错、对、错

91、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南方流行地穴式建筑。

()

92、青铜雕塑分两类:

一是拟形青铜器;二是独立的青铜雕塑。

()

93、马王堆帛画是汉代一种具有艺术自觉性的作品。

()

94、民国时期继齐白石,黄宾虹后最有创造性的传统型画家是潘天寿。

()

95、周昉流传于世的作品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等。

()

96、黄居寀的花写画多采用落墨画法。

()

97、中国美术史上重视绘画事业并组织编写美术史的皇帝画家是宋徽宗赵佶。

()

98、黄公望的山水画有两种面貌:

浅绛与水墨。

()

99、明代“禁中三绝”是林昭、崔白、陈洪绶。

()

100、画史上说,画人物,“陆得其肉,顾得其骨,张得其神。

”()

参考答案

1-5错、对、错、对、错、6-10对、错、对、错、对

11-15错、错、对、对、错、16-20对、错、对、错、对

21-25对、错、错、错、对、26-30错、对、对、对、错

31-35错、对、错、错、对、36-40对、错、对、对、错

41-45错、对、对、错、对、46-50错、对、对、错、错

51-55对、错、对、错、对、56-60错、错、对、错、对

61-65对、对、错、错、对、66-70对、对、错、错、对

71-75对、错、错、对、对、76-80对、错、错、对、对

81-85错、对、错、对、错、86-90对、对、错、对、错

91-95错、对、错、对、对、96-100错、对、对、错、错

二、选择题

1、玉琮是一种()

A、祭器B、佩玉C、明器D、清玩

2、“四羊方尊”是()出土的。

()

A、湖南安化B、湖南宁乡C、江西萍乡D、陕西扶风

3、“帷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是()总结的。

()

A、齐白石B、张大千C、鲁迅D、黄宾虹

4、我国从()起,进入陶瓷时代。

()

A、明朝B、汉朝C、宋朝D、六朝

5、北宋中后期画家主要摹仿()

A、董源B、范宽C、荆浩D、李成

6、元人汤垕说( )的画“八面如塑”。

()

A、陆探微B、吴道子C、顾恺之D、曹仲达

7、下面哪些不是倪瓒风格的是()

A、渴笔B、水墨淋漓C、折带皴D、三段式构图

8、浙派的代表画家是()

A、戴进吴伟B、戴进吴镇C、沈周吴伟D、沈周文征明

9、珐琅彩瓷是()出现的。

()

A、清代B、元代C、明代D、宋代

10、重视笔墨强调“淋漓而不臃肿”的画家是()

A、任颐B、齐白石C、黄宾虹D、刘海粟

11、我国早期的岩画没有在()发现。

()

A、阴山山脉B、贺兰山山脉C、内蒙古草原D、麦积山

12、青铜()的合金。

()

A、红铜与锡B、铁与黄铜C、红铜与铁D、红铜与钢

13、下面哪个故事没进入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中。

()

A、荆轲刺秦王B、二桃杀三土C、慈母投杼D、大禹制水

14、“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出自()

A、《古画品录》B、《画史》C、《历代名画记》D、《续画品》

15、画史上第一次将“笔”、“墨”作为一对概念提出的画家是()

A、张璪B、吴道子C、王洽D、荆浩

16、宋代郭熙提出的“三远”法中没有()

A、高远B、阔远C、平远D、深远

17、元画构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景()

A、愈远愈矮B、愈远愈高C、气势逼人D、繁复绵密

18、自我评价:

“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的明代画家是()

A、徐渭B、陈洪绶C、董其昌D、唐寅

19、提出从“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幻化过程的画家是()。

A、郑板桥B、金农C、黄慎D、苏轼

20、同时著有《中国绘画史》、《文人画之价值》的现代著名美术史论家是()

A、张大千B、齐白石C、陈师曾D、黄宾虹

21、我国早期的岩画没有在()发现。

()

A、阴山山脉B、贺兰山山脉C、内蒙古草原D、麦积山

22、《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的主要画法都是()

A、勾勒B、青绿C、水墨D、点苔

23、下面哪个故事没进入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中。

()

A、荆轲刺秦王B、二桃杀三土C、慈母投杼D、大禹治水

24、《洛神赋图》“经营位置”的特点是()A、山大于人B、强调和谐C、人大于山D、突出山水

25、沈括赞()的画“淡抹清岚称一体。

”()

A、巨然B、荆浩C、关仝D、董源

26、宋代郭熙提出的“三远”法中没有()

A、阔远B、高远C、平远D、深远

27、倪瓒善用()

A、渴笔B、青绿C、湿笔D、铺排

28、同时居明四画家与书家的是()

A、沈周B、文征明C、祝允明D、戴进

29、提出从“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幻化过程的画家是()。

A、金农B、郑板桥C、黄慎D、苏轼

30、同时著有《中国绘画史》、《文人画之价值》的现代著名美术史论家是()

A、张大千B、齐白石C、陈师曾D、黄宾虹

31、原始彩陶最精美,且造饱满凝重,多近似球形的是( )

A、半坡型B、马厂型C、庙底沟型D、半山型

32、《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的主要画法都是()

A、勾勒B、青绿C、水墨D、点苔

33、下面哪个故事没进入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中。

()

A、荆轲刺秦王B、二桃杀三土C、慈母投杼D、大禹治水

34、现位于甘肃境内的莫高窟、永靖炳灵寺和天水麦积山等石窟无不始凿于()

A、元代B、五代C、六朝D、唐朝

35、《笔法记》的作者是()

A、倪瓒B、董然C、黄公望D、荆浩

36、苏轼说“身与竹化”的画家是()

A、文同B、赵昌C、李嵩D、崔白

37、“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聊以自娱耳”是()说的。

()

A、倪瓒B、黄公望C、赵孟頫D、王蒙

38、明代松江派的领袖是()

A、沈周B、董其昌C、陈洪绶D、戴进

39、提出从“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幻化过程的画家是()

A、金农B、郑板桥C、黄慎D、苏轼

40、创造“烟笼雾锁,苍茫雄奇”山水画风格的现代画家是()

A、齐白石B、张大千C、傅抱石D、吴湖帆

41、半坡彩盆中的“人面鱼纹”可能是()

A、图腾B、怪物C、文字D、符号

42、玉器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确定始于()

A、奴隶社会B、史前C、汉D、唐

43、下面哪个不是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征。

()

A、现实主义B、千人一面C、风格迥异D、塑模兼用

44、下面哪个不是宗炳所提()

A、卧游B、道法自然C、畅神说D、澄怀味象

45、“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

”出自()之口。

()

A、郭若虚B、范宽C、郭熙D、董源

46、被董其昌指认为“北宗”或青绿山水画派之祖的画家是()

A、王维B、李昭道C、李思训D、展子虔

47、在“元四家”中,技法最为全面、纯熟,面目也最为多样的是()

A、倪瓒B、黄公望C、王蒙D、赵孟頫

48、明四家中唯一一位非文人出身的是()

A、沈周B、唐寅C、文征明D、仇英

49、下列哪人不是“扬州八怪”之一。

()

A、金农B、郑板桥C、李鱓D、龚贤

50、李可染山水画法的最大特色是()

A、用墨B、书法C、构图D、透视

51、河南临汝出土的“鹳鱼石斧彩陶缸”中的石斧象征()

A、劳动B、勤劳C、战争D、权力

52、“四羊方尊”是()出土的。

()

A、湖南安化B、陕西扶风C、江西萍乡D、湖南宁乡

53、“帷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是()总结的。

()

A、鲁迅B、张大千C、齐白石D、黄宾虹

54、甘肃境内开凿时间最长,所存的壁画为最多、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是()

A、永靖炳灵寺B、敦煌莫高窟C、麦积山石窟D、云冈石窟

55、荆浩说其画“有笔无墨”的画家是()

A、王维B、王洽C、吴道子D、董源

56、南宋“四大家”的实际领袖是()

A、李唐B、刘松年C、马远D、夏圭

57、《青卞隐居图》的作者是元代画家()

A、王蒙B、黄公望C、赵松雪D、钱选

58、“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是()提出的()

A、唐寅B、王履C、董其昌D、仇英明

59、王翚晚年画风变为苍茫简劲,形成清代画史上影响最大的()

A、“浙派”B、“娄东派”C、“虞山派”D、“新安画派”

60、重视笔墨,强调“淋漓而不臃肿”的画家是()

A、任颐B、齐白石C、黄宾虹D、刘海粟

61、黑陶多分布在()境内。

()

A、湖南B、山东C、辽宁D、江西

62、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A、虢季子白盘B、人面乳丁纹鼎C、司母戊方鼎D、毛公鼎

63、马王堆帛画的中界的象征是()

A、天界B、升天C、冥界D、送迎主人

64、六朝莫高窟壁画内容中没有()

A、水陆攻战B、中国传统神话C、本生故事D、因缘故事

65、“黄家富贵”是形容()画家黄筌的风格。

()

A、西蜀B、南唐C、盛唐D、南宋

66、宋代画家李公麟被后人誉为()大师。

()

A、青绿B、水墨C、写意D、白描

67、清代四王都喜欢模仿“元四家”,其中被当成最高典范的当属()

A、倪瓒B、王蒙C、黄公望D、吴镇

68、王履的绘画理论代表作是()

A、《华山图序》B、《画说》C、《画品》D、《益州名画录》

69、石涛“一画论”的理论精髓是()

A、一笔而成B、精神整一性C、万法归一D、首画的重要性

70、同时著有《中国绘画史》、《文人画之价值》的现代著名美术史论家是()

A、张大千B、陈师曾C、齐白石D、黄宾虹

71、我国北方早期岩画可能主要是()形式。

()

A、宗教B、审美C、记事D、游戏

72、西周出现的列鼎制度规定天子用()鼎。

()

A、十B、八C、九D、五

73、汉瓦当“四神纹”是()

A、青龙白虎朱雀斑豹B、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C、黄龙白虎朱雀斑豹D、黄龙白虎朱雀斑豹

74、“铁丝描”是对()的线条风格的概括。

()

A、张彦远B、顾恺之C、吴道子D、陆探微

7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

A、张璪B、宗炳C、王维D、荆浩

76、首提“文人画”的是()

A、苏轼B、董其昌C、文同D、王维

77、始将诗、书、画、印溶为一体的画家是()

A、王绎B、赵松雪C、黄公望D、王维

78、曾经培养“明四家”中的唐寅与仇英的明代画家是()

A、王履B、董其昌C、沈周D、周臣

79、自认为笔端有力如“金刚杵”的清初画家是()

A、郑板桥B、石涛C、王时敏D、王原祁

80、创“工虫花卉”的现代画家是()

A、高剑父B、黄宾帆C、齐白石D、陈半丁

81、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主要功能是()

A、佩饰B、比富C、祭祀D、酒器

82、“人虎相抱”中的人的身份可能是()

A、猎人B、被食的儿童C、巫师D、奴隶

83、东汉说唱俑是()出土的。

()

A、山西B、四川C、陕西D、浙江

84、“秀骨清相”是()的人物画风格。

()

A、张僧繇B、陆探微C、顾恺之D、吴道子

85、下列作品哪幅是周昉的作品。

()

A、《虢国夫人游春图》B、《送子天子王图》C、《捣练图》D、《簪花仕女图》

86、南宋四家的身份都是()

A、侍诏B、锦衣卫C、隐士D、宰相

87、元四家中风格最为豪放的是()

A、王蒙B、黄公望C、吴镇D、倪瓒

88、在董其昌看来董源属()宗。

()

A、南B、北C、野狐禅D、杂合

89、四僧画中唯一一个位属静美型的是()

A、八大仙人B、渐江C、髡残D、石涛

90、陈三佛,于非阁都善画()

A、抽象B、山水C、人物D、花鸟

91、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纹盆中的舞蹈可能在()进行。

()

A、战场B、森林C、水边D、稻田

92、下面青铜器哪个不是湖南出土的。

()

A、四羊方尊B、象尊C、鹿角之鹤虡D、人虎相抱卣

93、最能体现“扬鞭只共鸟争飞”精神的作品是()

A、秦兵马俑B、马踏飞燕C、长信宫灯D、铜车马

94、《叙画》的作者是()

A、宗炳B、王微C、顾恺之D、荆浩

95、被称为“小李将军”的画家是()

A、李昭道B、李思训C、李公麟D、李唐

96、崔白是北宋中期杰出的()画家。

()

A、花鸟B、山水C、人物D、宗教

97、元代画家吴镇善用()

A、渴笔B、湿墨C、斧劈皴D、工笔

98、明四家中善画宫妓图的是()

A、沈周B、仇英C、文征明D、唐寅

99、“苦瓜和尚”是()的号。

()

A、八大仙人B、渐江C、髡残D、石涛

100、创“工虫花卉”的现代画家是()

A、高剑父B、黄宾虹C、齐白石D、陈半丁

参考答案:

1-5A、B、C、D、D、6-10B、B、A、A、C

11-15D、A、B、C、D、16-20B、B、A、A、C

21-25D、A、B、C、D、26-30A、A、B、B、C

31-35D、A、B、C、D、36-40A、A、B、B、C

41-45D、A、B、C、D、46-50A、A、B、B、C

51-55D、D、A、B、C56-60A、A、B、B、C

61-65B、C、D、A、A、66-70D、C、A、B、B

71-75C、C、B、B、A、76-80A、B、D、D、C

81-85C、C、B、B、D、86-90A、B、A、B、D。

91-95C、C、B、B、A96-100A、B、D、D、C

三、名词解释题

1、浙派——明代前期绘画流派,因创始人戴进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故名。

它适应了当时宫廷对南宋院体风格的提倡,在画坛上一度成为主流。

浙派师法李、刘、马、夏,笔致粗放,后有吴伟崛起,追随者蜂从。

2、阔远——山水画构图的一种,最早由宋代韩拙提出,到元代成为代替“深远”一法的表现形式。

黄公望《写山水诀》解释为:

“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

3、院体——指以宋代画院为代表的绘画风格。

其样式特点一般是工细严谨、讲究法度。

这种法度体现在设色和水墨形式上,有精细不苟的程式。

4、“中国画研究会”——1918年,为回应中国画革命论,北京的著名画家金城、周肇祥、陈师曾等人组织了“中国画研究会”,金城任会长,画会以“提倡风雅、保存国粹”,“精研古法,博取新知”为宗旨。

5、“书画合一”——是宋代文人开始将书法笔法和写意画法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

它由赵孟明确加以提倡和总结,得到了元代文人画家们的积极响应。

6、唐三彩——指唐代再单色釉基础上出现的混合运用釉色的彩色釉陶。

因常见白黄蓝三色故名。

这种技术再陪葬的人物和动物俑中产生了许多色泽美丽、光彩动人的陶塑作品。

7、犍陀罗风格——佛教造像风格之一。

佛的最早形象出现在公元一世纪末印度西北犍陀罗,该地曾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王东征时占领,流行着希腊化风格的艺术。

犍陀罗风格造像对中国佛教造像游直接的影响。

8、画像石—是刻凿在石料上的图画作品,在汉代的石祠和墓室中大量使用。

质朴古拙,大气浑成。

9、拱花——中国传统水印木刻技法之一。

以刻镂好的块版或线纹,不施墨彩,而用压印法使线或块面突出于纸上,呈现凹凸感,如现代钢印的效果。

10、泼墨——中国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