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4565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docx

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备课本全册

义务教育新课程

教学预案

JIAOXUEYUAN

单位名称:

苍南县民族中学

授课班级:

八年级段

任教学科:

美术

授课者:

 

二OO八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册教材简析

浙美版第16册以教育部改革的文件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的美术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初二年级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7课,分为6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占有较大比重,欣赏除专题欣赏外,尚有较多的随堂教学内容分配在各课之中。

学生情况简析

进入二年级阶段,学生的造型能力有所提高。

能初步感受美术的技法,同时能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程序。

对美术的鉴赏有直观的初步判断,并能简要作出评价。

十六、七岁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对教师的一举一动非常敏锐,且对老师多具有崇拜心理。

他们有些好动,有些沉默寡言,有些性情多向,但总体上都处在同一层面上。

在教学互动中,他们能积极配合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在引导上,老师必须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体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要求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要求

 

教学措施

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教学出发点,理解学生,接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美术的直观教学原理,充分展示美术的感受美;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主动地理解美术作品,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提倡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美术鉴赏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视听审美;提倡师生相互协调,强调学生的学,积极探索理想的教学模式。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

2月18日

2月24日

开学报名注册

2

2月25日

3月2日

时代新貌——理想家居

(第1课时)

2

第一课时

3

3月3日

3月9日

时代新貌——理想家居

(第2课时)

2

第二课时

4

3月10日

3月16日

校园生活——大学之门

(第1课时)

2

第一课时

5

3月17日

3月23日

校园生活——大学之门

(第2课时)

2

第二课时

6

3月24日

3月30日

人与社会——寻访古民居

(第1课时)

3

第一课时

7

3月31日

4月6日

人与社会——寻访古民居

(第2课时)

3

第二课时

8

4月7日

4月13日

人与社会——寻访古民居

(第3课时)

3

第三课时

9

4月14日

4月20日

人与自然——留住美好瞬间

(第2课时)

2

第一课时

10

4月21日

4月27日

人与自然——留住美好瞬间

(第2课时)

2

第二课时

11

4月28日

5月4日

五一放假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2

5月5日

5月11日

创造天地——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第1课时)

3

第一课时

13

5月12日

5月18日

创造天地——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第2课时)

3

第二课时

14

5月19日

5月25日

创造天地——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第3课时)

3

第三课时

15

5月26日

6月1日

艺术瑰宝——江南园林

(第1课时)

2

第一课时

16

6月2日

6月8日

艺术瑰宝——江南园林

(第2课时)

2

第二课时

17

6月9日

6月15日

艺术瑰宝——现代建筑

(第1课时)

2

第一课时

18

6月16日

6月22日

艺术瑰宝——现代建筑

(第2课时)

1

第二课时

19

6月23日

6月29日

期末考试

20

6月30日

7月6日

学期结束工作

 

课   题:

理想家居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居室设计的基本要素、风格特点、设计原则;

2.提高学生对室内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环境。

教学重点:

欣赏不同风格的家居设计,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家居设计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欣赏不同风格家居设计的同时能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家居设计的图片资料。

        (教师)有关中外优秀家居设计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展开讨论:

   说说自己喜欢的家居是怎么样的?

 

二、展示:

(两套不同风格住宅的图片)

1、一套理想的家居包括哪些居室空间?

(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等。

2、根据录像中的两套住宅特点,分析一下主人的职业、爱好等。

   结论:

成功的家居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需要,其次才是美丽大方。

 

三、引导欣赏,分析理解

1、结合P4范例,欣赏

(1)《具有西方现代感的居室设计》

(2)《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居室设计》

(3)《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家具结合在一起的设计》的家居设计

 讨论:

这些不同风格的居室设计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结论:

(1)注重点线面的构成关系,

      

(2)更注重图案的装饰。

 

四、了解居室设计要素

(一)居室设计色彩

1、欣赏P4范例,

2、让学生谈谈书上的设计作品在颜色上是如何运用的,给你有什么感觉?

3、总结:

室内色彩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科学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所以处理得当才能符合功能要求,取得美的效果。

   A、合理运用对比色或调和色的搭配,能在室内环境中加强视觉的空间感,从而达到使视野扩大或缩小的作用。

   B、在室内设计中为了突出重点陈设,背景色调应处于从属地位。

同时室内整体空间应以低纯度的色调为主,然后再以高纯度色彩在局部和重点进行点缀,这样便可以起到典雅、丰富的视觉效果。

   C、冷暖色调的搭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的环境气氛。

冷色调给人以清静感,而暖色调容易使人兴奋。

作为家具的布置,其色块的点缀是影响室内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居室设计的材料运用。

1、欣赏P5页范例,

2、让学生谈谈书上的设计作品是如何选择和运用材料来体现文化精神和人文感受。

3、总结:

   A、现代生活的居住环境要求室内设计符合生态学,运用无毒无害的纯天然材料和绿色建材,创造出回归自然、环保节能、宁静清新且自然、简朴、高雅的室内环境。

   B、新材料的出现赋予室内装饰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进行合理搭配,从而获得千变万化不同风格的艺术效果。

人们在材料选择上已打破了原有的固定模式,大胆地尝试运用新材料。

 

五、布置作业,学会评述

(1)教师运用课件出示一些居室设计的图片,

    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居室设计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审美观,进行综合评述。

(2)组织学生互评、自评。

(3)要求学生回家后测量一下自己的卧室或书房的长、宽、高以及家具的长、宽、高。

 

六、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收集自己身边的居室设计的图片资料,并对它们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

 

课   题:

理想家居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制作活动,让学生学会对作品的评价;

2.通过平面图、立面图绘制以及居室模型制作,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素养;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类型家居设计的特点,初步学会居室的平面制图或模型制作

教学难点:

在欣赏不同风格家居设计的同时能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

教学准备:

(学生)绘图工具,自己回家测量卧室或书房的数据。

        (教师)本教室的平面图和立面图,CAD图纸范例若干

教学过程:

一、动手实践,激发兴趣

1、分四个小组,按组测量教室的长宽以及教室四个立面尺寸(每个小组可以测量一个立面)。

2、测量要求:

①小组同学要合作完成;

②测量数值以毫米为单位。

二、分析理解,示范操作

(1)教师出示教室平面图,

提问:

你们从平面图上可以了解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理解教室平面图的内容:

a.表明教室形状、内部的布置及朝向。

b.表明教室的尺寸。

c.表明教室的结构形式及主要建筑材料。

d.表明教室门窗的编号及朝向。

(2)教师以教室为例,示范绘制平面图。

a.线的运用:

实线、虚线、点断线(—·—·—)。

b.门和窗平面的画法。

c.家具平面的画法。

d.尺寸的标注。

(3)教师出示教室立面图,

提问:

你们从立面图上可以了解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理解教室立面图的内容:

a.表明教室外形、门窗、家具等等的位置。

b.用标高表示出教室的总高度,各种门窗、家具高度等。

c.表明教室墙面所用材料及装饰。

(4)教师以教室为例,示范绘制立面图。

a.线的运用:

实线、虚线、点断线。

b.门和窗立面的画法。

c.家具立面的画法。

d.尺寸的标注。

(5)居室效果图。

1、观察教科书第6页左下两张居室效果图,说说《电脑效果图》与《手绘效果图》的区别以及效果图的作用。

  

2、居室效果图:

将设计完成的空间,通过笔、电脑等工具将它的体积、色彩、结构展示在我们眼前,使我们更直观的看到所设计的效果。

电脑效果图比手绘效果图更加逼真。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按10∶1的比例绘制自己房间或卧室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房间模型的工具及材料。

(教师)室内建筑模型资料图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展示上节课的作业,导入新课

1、教师有选择地讲评上节课学生绘制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2、教师出示居室设计流程:

设计制图(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实物模型

这堂课的任务是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制作一间理想的卧室或书房(新课)。

二、投影展示家居模型,开拓思路

1、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这套家具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各房间的功能安排。

2、分析制作此模型的材料。

3、对此设计方案及制作步骤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观察课本中的示范作品

●家居模型的制作流程:

(P7)

画出设计图纸—→

用塑料板搭出模型框架—→

用泡沫材料制作家具—→

根据设计意图,粘贴家具。

四、布置作业,表达感受

1、主题:

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制作一间理想的卧室或书房的模型。

2、要求:

(1)先设计绘制平面图、立面图。

(2)根据平面图、平面图进行模型制作,制作时注意比例、色彩、肌理等关系。

五、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课   题:

大学之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校门建筑作为学校出入口标志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欣赏、领会大学校门造型所体现的各自独特风格和美感以及从中反映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2.初步学习校门的设计,懂得校门的一般结构,认识校门造型的形式美,掌握校门设计的基本方法。

通过利用各种美术媒材进行设计练习,提高空间设计的创造与实践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树立志向;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并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美术设计的独特价值。

教学重点:

能够欣赏不同风格与美感的大学校门造型,懂得校门的一般建筑结构,初步学会利用徒手画或制作模型设计出校园的大门。

教学难点:

理解大学校门造型中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有一定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且结构合理的学校校门造型。

 

方案一: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询收集相关大学的资料。

        (教师)课件,当地一些学校校门设计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宣传资料或录取通知书,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大学,是每个学子都向往的地方,被称为“双子星座”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更是每位学子心中理想的求学殿堂。

1、设问: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大学?

(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请学生讲出中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校名。

2、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一看到上面的建筑,人们能够立刻知道这是哪一所大学?

(引出课题:

大学的校门是学校的标志与象征。

 

二、引导学生观察北大与清华校门设计的各自特色?

1、简介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是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许多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都出自该校。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就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1916年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后,“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阵地。

2、引导学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所大学,它的校门设计整体上给人什么感觉?

与平时所见到的其他大学校门比较有什么不同?

结论:

北京大学校门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其他大学校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样式,这种木结构的殿门式的大门,具有古香古色的建筑美感,且显得古朴、庄严、典雅。

3、引导观察、分析这座校门造型中的传统建筑构件或元素。

 a.三开间古典朱漆宫门,圆柱方枋、雕梁画栋,斗拱彩绘、大红宫灯,显得庄严典雅。

 b.门正中悬挂着“北京大学”的匾额。

“北京大学”四字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在1950年给北大校徽亲笔题字放大而成的,与红色的校门浑然一体;牌匾微微向前倾斜,给每一个人的瞻望提供了一个极为恰当的角度,也会使人顿生一种庄严肃穆感。

 c.威武的石狮,鬓发虬卷,目光炯炯有神,使校门凝重里透着一种威严。

4、思考或分析: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据说当初修建此门时,曾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力求设计出与校园内建筑风格一致的校门,最后终于选定现在这样一个三开大门的殿门式建筑。

这一古典民族建筑风格,体现出的正是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历史与内涵。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或者将来,该校门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

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

如今,该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进入这座大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

5、对比、欣赏分析:

同样有着近百年校史的清华大学的老校门造型:

 a.西方古典复古主义的风格。

 b.拱券、立柱、装饰线、涡卷。

 提问:

与北京大学校门传统建筑风格不同,为什么清华大学老校门有外来文化的痕迹?

(从校门造型的建筑风格引起学生对学校历史与文化的探索。

6、简介清华大学的历史沿革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的发展初期,显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

7、对比清华大学新旧两座校门设计有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学生在比照中观察、寻找、分析、理解)

 A、联系:

新校门在体量与形式上与旧校门相似,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统一与继承,

 B、区别:

但新校门整体的现代建筑几何形体构成风格,也符合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偏重于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的特征。

8、思考:

清华大学老校门不仅是一个围合空间的入口,它作为一个校门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再次强调校门的象征意义:

不仅仅是一个进出的通道,同时反映了这个学校的历史、文化等内容。

 

三、欣赏分析中国美术学院校门、武汉大学校门、香港教育学院校门

1、简介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

   1928年初,美术教育先驱蔡元培、林风眠先生,选址杭州西子湖畔,创建了“国立艺术院”。

国立艺术院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是第一所实施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美术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几十年来,学院十迁其址,六易其名,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

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已是当今国内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综合型美术学院之一。

 

2、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校门设计特点或与其他大学校门的区别

结论:

该校门设计不只是作为一个完全独立性的建筑,引入校门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a.造型

   中国美术学院整个校园没有围墙,左右两座大楼与跨架之上的顶棚形成了一个暗示为开放式的学校大门,加上几根矗立的方柱,校门的设计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体现出了美术学院开放性的校园文化。

 b.材质

   古典与现代交融,细节与大气并存,其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加上中间一圃修竹的映衬,增强了建筑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大面积的玻璃的运用也使得凝重中透出几分空灵,高大和连贯的建筑将美术学院厚重、儒雅的底蕴表现得淋漓尽致。

 c.色彩

   素雅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与西湖环境浑然一体的格调,可见优秀的校门设计本身也是一道风景。

 

3、展示武汉大学校门造型的图片

   这座校门采用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牌坊形式。

牌坊,在古代就是一种门的称谓,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是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

1930年,武汉大学在校门口修建了一个木制校名牌坊,正面写有“国立武汉大学”,牌坊背后刻着“文、法、理、工、农、医”六个篆字,代表学校在上个世纪就设有六个学院。

5年后毁于飓风,现在看到的是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造的。

 

4、简介武汉大学的历史: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893年11月的湖北自强学堂,作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的产物之一。

该学堂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数易其名、几迁其址,横跨两个世纪后,最终发展成今天的武汉大学。

 

5、欣赏香港教育学院校门:

   该校门采用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绿色的建筑色调,象征着这所学校现代师范教育的性质,以及香港教育学院年轻人的理想、成长、活力和健康。

 

6、简介香港教育学院的历史:

   香港教育学院于1994年成立,是香港特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大高等院校中惟一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的院校。

作为全香港最大的师训机构,香港教育学院的工作继续以师资培训为主,致力培育兼具大学学位以及专业训练的新一代教师,建设一支富有创造力、活力和魄力的教师生力军,为香港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7、教师小结:

   门一般是围起来的内部空间入口的标志。

门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故在设计时除了在功能上要满足人流和车流出入的需要外,更要注意其造型,使其可以起到体现内部重要性质、美化周围环境的作用,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门的造型设计必须体现独特的风格和美感。

 

四、启发学生阅读理解“小知识”,对门的造型设计体现出的风格和美感从建筑风格的范畴加以解释。

   门作为建筑中的基本元素,门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

古今中外历史上已经形成了许多的建筑风格。

 a.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b.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c.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五、知识回顾,实例评述

(1)强调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以及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回顾前面几座校门设计赏析,用建筑风格来划分:

     北京大学校门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清华大学老校门为欧洲古典风格,

     中国美术学院校门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等。

(2)出示当地一些高等院校或其他学校的校门设计,

   要求学生从造型、布局、装饰以及建筑风格和是否体现学校性质与特色等角度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与交流。

 

六、总结评价,并布置课后实践,

   利用课余时间组成学习小组,实地参观走访当地的大学或其他学校,对这些学校大门的设计特点进行欣赏与评述,并用徒手画的形式画一画这些校门。

 

 

方案二:

教学准备:

(学生)相关材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展示、评价上节课的课后实践成果

 

二、以浙江大学校门为例,分析校门的一般结构:

校门:

通常由门柱、门扉、门顶、校名组成

1、 门顶:

原来的门顶通常在大型门上有,主要考虑雨天开门的便利。

现在,门顶成了设计时造型变化最多的要素。

2、 校名:

往往是名人或书法家的手迹。

3、 门房:

门卫所在地,即通常所说的传达室。

4、 门扉:

为了限制出入者而设置的。

目前以采用机械式的移动铁栅栏为多。

5、 门柱:

一般要两根,用于联结门扉。

   展示一些校门设计的图片实例:

(从一般到特殊,在造型结构上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

 A、可以先是具有一般结构的校门,要求学生观察指出校门组成的各个部分,

 B、再逐渐变到对结构中各个部分有所取舍或对某些部分进行夸张、变异的校门设计。

 

三、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为校门的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门设计的变化不仅表现在造型结构上,也体现在校门的建筑材料选择上,并且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技术材料的改进必定会促进建筑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与科技的日益进步,门的设计造型也越来越丰富。

●列举各种材料以及各种材料具有的不同美感:

木、砖、石、混凝土、钢铁、铝塑、玻璃等,或简洁或稳重,或精美或朴素,或明快或肃穆。

●举例: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门采用钢架结构,颇为壮观。

钢架结构、略带弧形的门顶,矗立挺拔的门柱,显示出一种现代、科技、力量的设计主题。

(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门,深色铁栅栏门扉,大理石雕像石立柱,显现出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3)上海交大学闵行校区校门,斜拉桥式的钢筋混凝土弧线,体现出该校开放与包容的胸襟与气势,追求传统特色与时代精神,大气而不张扬。

(4)西安交大校门,混凝土结构外贴花岗石,加上锻铜浮雕,显得简洁而凝重。

●学生思考并讲述:

以上这些学校大门设计各具特色,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发?

 

四、学校大门门顶是整个校门设计的重要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学校大门设计中门顶的设计有什么变化?

1、弯曲的面创造了舒展的空间效果。

2、简单的空间通过相似的累积显得丰富多变。

3、“百年树人”是设计者的立意点,方柱加上“斗拱”,构造出了“树”的形象,而“斗拱”作为中国建筑独有的奇特构件,常被用来代表中国建筑,是中国建筑真髓所在,兼具结构、造型、装饰多重功能。

4、透明材质、钢架结构与混凝土组合,显示出科技、理性的设计主题。

5、门顶的架空别具一格。

6、倾斜向上的形赋予作品动感与力度。

 

五、深化知识

1、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