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理论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5272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性教育理论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隐性教育理论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隐性教育理论分析.docx

《隐性教育理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性教育理论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隐性教育理论分析.docx

隐性教育理论分析

隐性教育理论分析

  一、隐性教育的涵义及特征

  隐性教育的涵义

  关于隐性教育的概念,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视角不同而缺乏同一的定义。

一般来说,因为隐性教育是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所以,大多数研究者把隐性课程作为隐性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这种研究方式虽然使我们最初较容易地理解隐性教育的某些特点,但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往往局限于“课程”的性质,难于真正把握隐性教育作为上位概念的涵义。

隐性教育的提出,使人们发现了除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形教育外,依然存在着一种看似“无形”的教育在起作用。

而这种“无形”教育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呢.关于教育的意识问题,如果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为经纬坐标的话,可分为四种情况:

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均有意识;二是教育者有意识,受教育者无意识;三是教育者无意识,受教育者有意识;四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均无意识。

根据这四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来界定隐性教育。

  第一,在隐性教育中,教育的一方或双方处于无意识状态。

因为,只有当教育者或者受教育者的一方或双方处于无意识状态时,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手段对无意识一方来说才可能成为隐蔽、潜在、无形的因素,才称得上隐性教育。

正因为如此,隐性教育的范围包含了学校、家庭和社会。

  第二,在隐性教育中,教育的目的是非预期的。

无论教育者一方是有意识或无意识,隐性教育的提出揭示了受教育者在某种活动中肯定获得了某种经验,而这种经验由于缺少一方或双方的意识性,使其结果难以预料。

即可能与教育预期的目的相一致,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教育目的相反的东西。

所以,受教育者在隐性教育中接受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负面的。

  第三,在隐性教育中,教育的方式是间接的。

所以,对受教育者来说,这种隐性信息的获得不是活动本身指向的目的,而是附加物、伴随物;这种意外获得的信息是受教育者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得的,它既可能是学科方面,也可能是非学科方面。

受教育者没有感到自己在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教育方式是间接的。

根据以上对隐性教育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隐性教育的概念应定义为:

隐性教育是行为主体在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活动的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