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5458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电场说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场说课稿.docx

《电场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场说课稿.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场说课稿.docx

电场说课稿

高中物理说课稿:

《电场强度》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场强度",下面我对这节课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选修3系列的第一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也是高中阶段基础的内容之

一.电场强度描述了电场的力的性质,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学好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才可拓展延伸至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电势能、电流的形成、带电粒子的运动等一系列的新概念。

所以电场强度是掌握电学其他许多概念的基础。

因此电场强度概念不仅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也是整个高中电学,乃至整个电磁学的重点之一。

要让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首先要建立电场的概念,这是学生在学习本节感到最困难的地方.

统观教学指导意见和教材,不难发现本课的教学有如下的特点:

1.知识点多: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检验电荷,点电荷的电场,场源电荷,矢量运算等

2.教学内容抽象:

电场看不见模不着,学生对于场的感性认识少,电场线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3.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备:

关于场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必须重新构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2、了解试探电荷的作用,理解对试探电荷量和试探电荷的尺寸的要求。

3、理解电场强度,知道它的单位和定义式及方向的规定。

4、了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和电场的叠加,会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和电场叠加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通过实验及类比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

知识的迁移能力。

2、在理论和实验论证、猜想环节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得出,让学生体会到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于“超距作用”的观点到场的提出的物理学史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协作性和继承性,法拉弟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性.

2、通过电场强度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以及对于自然、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性.

3、通过学习电荷的电场分布,认识到对称和科学美感

三、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以深刻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为重点内容.

确定依据为本节课的中心是让学生认识到场的客观存在,及场的力的性质。

由此引入一个物理量并恰当地定义它成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因此将它定为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有三个:

一场强的定义方法;二场强和电场力的区别和联系;三几种典型电场线的分布.确定的依据有三个方面:

一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容易发生混淆,三学生对电场线的分布往往只识其形而不解其质.

四、教法、学法

教法:

根据本节课内容较抽象、理性思维较强的特点,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如:

启发式教学法、“发现学习”教学法。

学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协商讨论,突出主体性。

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会为会学,是改革传统教学的重大课题。

五、教学过程

据以上的分析,教学中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掌握知识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

(大约需要3分钟)

首先提出问题(看幻灯片1)学生解答,之后我这样导言:

力不能脱离施力、受力物理而独立存在,即力具有物质性,由此可知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

这节课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它,一是定量描述,二是形象化描述.由此引出课题“电场强度"

意图:

这样处理抓住要害,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发现矛盾,使学生不知不觉开始新的认知体系的建构。

2.新课教学:

首先电场的教学:

(看幻灯片2)

让学生认识到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并通过类比的方式,克服学生陌生心理。

之后强调本节课的知识主线: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作用.

然后进入电场强度的教学(大约需要17分钟)

创设问题情景:

(幻灯片3)

1)两点电荷间静电力的产生用场的观点怎样解释?

进一步说明场具有何性质?

2)电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如何来认识它?

3)引入的试探电荷应具有什么特点才能真正反映原电场的性质?

4)同一试探电荷在某一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不同位置受力的大小方向一般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前四个问题,以电荷在电场中受力为主线,引出电场力的性质:

即电场有强弱又有方向

(看幻灯片4)

1)能否任意选取一个电荷,用它在电场中某位置受到的电场力表示该点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为什么?

2)同一试探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受力不同,不同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位置受力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3)电场力即与试探电荷电量有关,又与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据此试问:

f/q是反映了谁的量?

显然我们应引入一个物理量,并对它恰当的定义,使其充分反映场的强弱和方向,引入的物理量就叫场强吧,该如何定义它呢?

意图:

通过以上合理设问,明确思维轨迹.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场强引入的思路及其物理意义,即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一。

而在下面的问题中又顺理成章出开始了对场强的进一步的认识。

(看幻灯片5)

1)前面用比值法定义了场强的大小,场强的方向又如何定义呢?

2)由定义式e=f/q和力学单位制确定e的单位和其单位在数值上含义。

让学生思考在e=f/q中q是什么电荷的电量?

能否推出e∝f、e∝1/q

而场强e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

最后让学生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归纳电场强度物理意义、定义及其特点

电场强度是对电场的定量描述。

但电场看不见、摸不着,为便于我们的研究,需要把它

形象化的表达出来,物理学中用一系列的曲线来代表电场.

⑶由此引出电场线教学(大约需要12分钟)

幻灯片7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类比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首先复习初中所学的磁感线的定义,并通过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分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磁感线的疏密同时反映了磁场的强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画电场线也需要以一个恰当的规定为前提,经过这样处理使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影响,从而使学习形成最大的正迁移。

在类比基础上解决下列问题(幻灯片8)

①让学生总结出画电场线的两个规定

②在了解了匀强电场定义的前提下,画出它的电场线?

③在做完教材41页例二后,画出孤立正电荷、负电荷电场的电场线

④不要求画出等量同号、等量异号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2—7,找出:

电场线的方向特点

电场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之后观看图片和动画:

(幻灯片8、9)

最后学生注意观察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总结电场线全部特点

意图:

通过恰当的类比,潜移默化、突破难点教学难点三。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使学生获得创造体验的同时把握根本。

3、课堂练习:

(大约需要10分钟)

为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将安排如下练习:

1)在电场强度教学结束时,练习教材例题一,巩固f=eq表达式的应用.

2)在引导学生画孤立点电荷电场线之前,练习教材例题二,即巩固定义e=f/q,又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3)通过让学生填写场强与电场力的区别与联系的表格,即考查、反馈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突破了此教学难点二。

4、课后小结:

(大约需要3分钟)

在这部分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畅谈对本节课知识上的收获,思想方法上的领悟,教师在评价的同时加以补充。

意图是帮助学生梳理全节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5、布置作业:

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领会研究方法,特布置作业如下:

1)课后练习⑴⑵⑶

2)阅读课后的阅读材料“用比值定义物理量"

6、板书设计篇二:

电场强度说课稿

2。

2探究电场力的性质

(第一课时)

(府谷中学邬瑞仙)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既是对前一节所学的知识的加深,也为即将学习的电场的能的性质差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前节知识-—电荷库仑定律的基础上,提出“电场"的概念,同时突出“电场强度”这一新的物理量.由于电场摸不着,看不到,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学好本节知识不仅在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上有教育意义,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2、新、旧教材的比较

在教学要求和内容上,新、旧教材没有变化.但是,在教学内容的具体编排和教材结构上,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新教材、新大纲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落实的特点,即强调要在学生知识的“形成”上做文章.

(1)名称变化。

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称试探电

荷,并且说明试探电荷必须电量小,体积小.

(2)增加插图,见右图,有利于学生理

解电场这一概念.

(3)提出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体现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4)电场叠加原理的表述更加科学、明确.旧教材中:

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时,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点电荷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新教材中:

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时,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叫做电场的叠加原理.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电荷周围客观地存在电场;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定义;能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进行计算;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场"的观念的引入和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

(2)教学难点:

电场的概念比较抽象,“场”的观念建立是难点.

二、教法设计

这是一节物理概念课,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形成概念经过了感知、理解、运用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是不同于常见的实体的一种物质,它比较抽象.以学生学习的前一节库仑定律为基础,从分析两个点电荷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引出课题.学生从感知日常生活经验入手,再结合原有的知识,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经过概括、抽象,初步形成了电场的概念

然而,学生还没有完全建立电场的概念,需进一步深入理解.电场是看不见的物质,但是它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够被检验出来,因此,就从电场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来研究它,认识它.这是概念同化的过程,即利用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

去联系新的知识,使新的知识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获取心理意义,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实现概念的同化.学生已建立了力f和电量q的概念,再利用已经学过的数学比值的方法,定义电场强度e?

f,这种具体的定义概念的方法叫比q

值法.在物理学中,用比值定义一个物理量是常用的方法,如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的?

wmsq,v?

,在本章中将要学到的uab?

ab。

,c?

等等.在这段教学vtuq

中,着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渗透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比值法就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今后学习电势、电容、磁感应强度等概念都有帮助.

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后,使学生对电场的理解深入了一步.但是根据认知特点,此时地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电场这一概念,要通过运用来巩固、提高.运用是由认识到行动的过程,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加深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点电荷电场的场强的推导和应用,电场的叠加就是运用的阶段,巩固和深化对电场概念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中学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而且更要使他们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培养提高.这是物理学本性决定的,也是当前倡导素质教育,为新世纪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的时代要求.在本节课中,始终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整节课的暗线就是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物理概念如何引入,如何建立.此外,学生还学到了定义概念的一种具体方法—-比值法,这不但对今后学习其它物理概念很有帮助,而且还会对学生学习其它知识和解决问题有一定帮助.

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只不过作为一个指导者,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四、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

1、复习:

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引入: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呢?

首先,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认识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一种是直接接触,另一种是通过媒介的间接接触.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容易得出,由于它们并没有直接接触,所以,它们也是通过第三者作为媒介来相互作用的,教师适时引导,这个媒介叫电场..

(二)新课教学

1、电场

(1)电场是在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是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

(2)基本性质:

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总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反映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

(1)试探电荷的特点:

①电荷量很小,试探电荷不影响原电场的分布;②体积很小,便于研究不同点的电场.

(2)电场强度e

电场对放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把引入的这个电荷叫试探电荷.以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为例,把试探电荷+q放入电场中的不同点a、b,由库仑定律可知,当ra<rb时,fa>fb,而在同一点a放不同的试探电荷时,所受的电场力不同.用计算机模拟其它电场的情况,同样可得结论:

电场力的大小随试探电荷电量而变化,因此它不能用来描写电场本身的性质.但是在电场中的同一点,f的比值恒定,可见,该恒量可以描写电场中的某一点的力的性质,于是定义q

这个恒量为电场强度(e),它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

①定义:

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

②定义式:

e=f/q

③方向:

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为该点场强的方向.

④国际单位:

牛/库(n/c)

⑤物理意义:

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无关.

3、点电荷电场的场强q①公式:

e?

k2,q为真空中点电荷的带电量,r为该点到点电荷q的距r

离.

②方向:

若q为正电荷,场强方向沿q和该点的连线指向该点;若q为负电荷,场强方向沿q和该点的连线指向q.

③适用条件:

真空中点电荷.

4。

强化练习题

以抢答的形式安排九个练习题.既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审题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5、场强的叠加启发学生的思维留作课后思考问题

如空间有几个点电荷,则某点的场强应为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场强的矢量和.

说明:

场强是矢量,场强的叠加遵循矢量叠加原理--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场,并学会了用场的性质来研究它,要体会这种研究方法.

(四)作业复习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1、电场

产生:

任何带电体

基本性质:

电场能对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场强

f?

定义式:

e?

数值上等于?

1c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对所有电场都成立。

q?

方向:

正电荷受力方向?

单位:

牛/库(n/c)

决定因素:

场电荷、场中位置?

叠加原理?

篇三:

电场强度说课稿

电场强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

首先是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选修3系列的第一章,本节是本章的核心的概念之一,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和建立场强概念的比值方法可以迁移于电势、电容、磁感应强度等概念,也是学习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电势能、电流的形成、带电粒子的运动等一系列的新概念的基础。

因此电场强度概念不仅是本节的重点概念、关键知识,也是本章乃至整个电磁学的重点基础知识。

建立电场的概念,这是学生在学习本节感到最困难的地方。

就新课标要求,本课的教学有如下的特点:

1知识点多: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检验电荷,点电荷的电场,场源电荷,矢量运算等

2教学内容抽象:

电场看不见模不着,学生对于场的感性认识少,电场线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3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备:

关于场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必须重新构建.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

所以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②理解电场强度概念的文字表述、大小定义式、方向规定及其物理意义;

③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出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理解e=f/q与e=kq/r2的区别,并能简单应用;

④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它作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①理解建立电场概念的方法(类比法);

②理解引入、建立场强概念的过程,训练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l③领悟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超距作用”的观点到场的提出,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协作性

和继承性.认识电场的物质性,树立"物质客观性、可测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初步认识电场的意义,对物质的认识由实物物质扩展到场物质,为进一步学习电磁场和电

磁波莫定方法论和认知基础;

③树立场的空间分布形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认识到对称和科学美感,同时领悟电场的物质性、点电荷场强分布的对称性、描述电场的本质性、比值定义法的科学性。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以深刻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为重点内容。

确定依据:

本节课的中心是让学生认识到场的客观存在,及场的力的性质.由此引入一个物理量并恰当地定义它成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因此将它定为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有三个:

一、场强的定义方法;二、场强和电场力的区别和联系;三、几种典型电场线的分布.确定的依据有三个方面:

一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容易发生混淆,三学生对电场线的分布往往只识其形而不解其质。

然后是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理性思维较强的特点,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如:

启发式教学法、“发现学习"教学法。

2.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协商讨论,突出主体性。

所以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进行学习,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会为会学。

最后是说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提出问题

两个点电荷a、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

求:

1.a、b之间作用力的大小?

2.如果b所带电荷量变为一半,它们之间作用力大小?

3.如果改变b相对于a的位置,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否改变?

设计意图:

1.复习旧知识;

2.为下面电场、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提供素材。

继而,提出问题: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发生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这种作用力是如何发生的?

引导得出结论:

通过静电场相互作用完成,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非超距作用力

学生解答,之后我这样导言

力不能脱离施力、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即力具有物质性,由此可知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

这节课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它,一是定量描述,二是形象化描述。

由此引出课题“电场强度"。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发现矛盾,使学生不知不觉开始新的认知体系的建构。

并展示下图。

从而得出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1.电场:

电场是电荷周围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4.电场的基本性质:

对放入电场的电荷

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电场力。

然后,介绍法拉第-—“场”概念的提出者

介绍相关学史的知识,要求学生查阅法拉第的相关资料,了解科学家做科学研究的艰辛,增加情感的渗透。

5.新课教学:

首先电场的教学:

篇四:

《电场强度》说课稿

《电场强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选修3—1的第一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也是高中阶段基础的内容之一,它既是电磁学知识的基础,又是其他物理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而本章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一节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

本节《电场强度》是这一章的第三节,教材内容放在库仑定律之后,是对库仑定律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明确了两电荷之间作用的本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同时又为后续课电路、磁场的学习作好铺垫。

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观教材,不难发现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的特点:

1、知识点多: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检验电荷,点电荷的电场,场源电荷,矢量运算等

2、教学内容抽象:

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于场的感性认识少,电场线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3、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备:

关于场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必须重新构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磁场,从有关媒体上可能知道电场这个概念,这些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并且在前两节已经学习到了点电荷的概念和库仑定律的知识,这是本节课用物理规律推导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基础。

根据教材中知识点的安排,我把这一节的内容安排了两课时,我在这一节课中讲第一部分内容:

电场、电场强度和点电荷的电场和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线及各种典型电场的分布特点安排在下一节课。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2、了解检验电荷的作用,理解对检验电荷的电量和检验电荷的尺寸的要求。

3、理解电场强度,知道它的单位和定义式及方向的规定。

4、了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和电场的叠加,会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和电场叠加进行有关计算.

5、了解电场线的特点和典型电场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在通过实验及类比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2、在理论和实验论证、猜想环节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得出,让学生体会到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和重要性。

4、体会用图形法描述电场分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于“超距作用”的观点到场的提出的物理学史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协作性和继承性,法拉第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性.

2、通过电场强度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以及对于自然、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性.

3、通过学习电荷的电场分布,认识到对称和科学美感。

四、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定义

2、电场力的性质

(二)难点

1、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

2、电场强度和电场力的区别和联系

3、几种典型电场线的分布

五、教学方法

本课是新授概念的教学,对于相关的概念,学生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完成概念之间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芬香剂的类比来让学生认识有关“场"的一些性质,并通过类比、实验做为工具,做到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对于“场”的这种抽象的概念加以认识、理解。

尽可能达到新知识点的同化和顺应。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讲述,讲解,演示、类比、设问、探究,讨论、理论论证等方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由实验和已学知识并结合物理学史,引入新课

两块磁铁间没有接触,但是会发生相互的作用,提出问题:

那么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产生呢?

学生应用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回答“磁场"。

那么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通过什么相互作用的啊?

“引力场",那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呢?

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是“电场"。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电荷间的作用力是一种超距作用——由法拉第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由它产生的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这种“场”来实现的,那么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力就是由电荷a产生的电场对电荷b作用的,引入了“场"的的概念后使我们对研究电荷间的相互更加有效和方便.使学生能认识到这一章节我们只研究静止的电荷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