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5515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

实验一电桥加减特性

、实验目的:

1.熟悉各种方式的组桥方法。

2.通过实验,验证电桥加减特性和补偿特性。

3.对不同方式组桥得出的输岀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误差。

、实验原理:

当电桥四臂分别产生电阻变化为△Ri>△Rs、ARs>时,电桥的电压输岀为

1•电桥的输出与电阻变化或应变变化的符号有关(的符号:

拉为“+”压为“一”)

对臂同号相加,对臂异号相减;

邻臂异号相加,邻臂同号相减。

2.电桥的输出与桥臂系数n有关。

△U二山Kn

4

当一臂工作(受力)时,n二1;当两臂工作时,n二2;当四臂工作时,n二4。

提高桥

臂系数可增大电桥输出。

三、实验装置及仪器:

1.等强度梁

2.静态电阻应变仪

四、实验要求:

本实验是进行实测所必须熟练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训练,要求人人动手、动脑,独立思考,操作完成。

五、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情况(见静态电阻应变仪使用方法)。

2.一切无误后开始组桥。

分别按下列方式组桥,然后仪器调平衡(见静态电阻应变仪使用方法)后加载,将数据填入表格。

每次组桥后都要重复以上步骤。

(1)半桥接法,单臂工作。

即应变片R1受力,应变片R2作温度补偿片。

(见①)

3.实验数据

、组桥方式记录

单臂

工作

两臂工作

四臂工作

邻臂同号

邻臂异号

对臂同号

对臂异号

四臂异号

加载重量

(kg)

0.5

1

0.5

1

0.5

1

0.5

1

0.5

1

0.5

1

输出卩

桥臂系数(实测值,取小数点后三

位)

1

4.结果分析

(2)全桥接法,两臂工作。

即两片应变片作温度补偿片。

(见②)

(3)全桥接法,两臂工作。

即两片应变片作温度补偿片。

(见③)

(4)全桥接法,两臂工作。

即两片应变片温度补偿片。

(见④)

(5)

法,两臂工作。

即两片应变片Rl、R3对臂异号受力,

Rl、R2邻臂同号受力,两应变片

R3.R4

Rl、R2邻臂异号受力,两应变片

R3、R4

Rl、R3对臂同号受力,两应变片

R2、R4作

两应变片

全桥接

R2、R4

作温度补偿片。

(见⑤)

(6)全桥接法,四臂工作。

既四片应变片四臂异号受力。

(见⑥)

D

(1)结合电桥输出公式及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分析实验数据误差及原因。

六、思考题:

1.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为了增大电桥的输出,可以采取哪些组桥措施?

3.用组桥方式(6)获得的测试结果是否是梁的实际应变值?

若要获得该值,应该如何处理数据?

4•心得体会

实验二梁的振动测试

实验目的:

1.了解激振、测振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使用。

2.以简支梁为对象,掌握用比较法测振动频率,用共振法测固有频率以及振动参数的测试方法。

2.实验原理:

振动测试是机械工程中最常见的测试工作,振动传感器及仪器种类繁多。

现以压电式加速度计作为接触式传感器的典型,用以测量简支梁的振动。

系统方框图如下:

 

利用共振法可测出系统的固有频率:

当信号发生器发出的激振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系统振

幅为最大。

此时,信号发生器上的频率指示即为系统的固有频率。

实验仪器及装置

 

1.简支梁振动实验台

2.精密信号发生器

3.功率放大器

4•激振器

5.加速度计

6.电荷放大器

7.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将激振、测振系统连接、调试好。

2.由信号发生器发岀的一个正弦信号,从示波器屏幕上得出振动加速度a(或振动速

度、位移)、频率,并记录数据。

3•调节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到示波器屏幕上出现椭圆为止。

此时,标准信号发生

4.由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一个正弦信号,当该信号的频率与简支梁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将发生共振现象。

此时,可从示波器屏幕上读出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加,并记录数据。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指示上读出简支梁的固有频率。

此时,也可调节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到示波器屏幕上出现椭圆为止,标准信号发生器上的频率指示即为系统的固有频率fn,并

记录数据,

振动电压值

u(V)

振动加速度

a0

振动频率

f(HZ)

共振电压值

Un(V)

共振加速度

&n()

共振频率fn(HZ)

5•作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纵坐标为系统的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B/A),横坐标为

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之比(f/fn)0

6.实验数据

振动频率f

(HZ)

固有频率fn

(HZ)

频率比f/fn

输入电压A

(V)

输出电压B

(V)

幅值比

B/A

20

22

21

26

28

30

32

fn

1

1

34

36

38

40

12

44

46

5.思考题:

1•叙述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叙述系统幅频特性的定义;总结该系统的特点。

3•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心得体会。

实验三扭矩标定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扭矩标定常用的方法一模拟小轴标定法。

2.建立扭矩标定曲线,确定扭矩标尺,写出扭矩标定方程。

实验原理

测试系统方框图

■+1靑中

rfa朋——

*本・13由*挿'

尢裁承沾豪

£

模拟标疋小轴

M・

做一个比实测轴直径小Q倍、材质相同的小轴。

在小轴上贴片,要求应变片性能、贝占

片工艺、组桥方法、测量仪器以及导线等,均与实测轴的测试条件完全一样,然后将小轴

放在加载支架上,加载并做出标定曲线。

对模拟小轴施加己知扭矩M标,得标二型标・

0.2d

M

对实测轴为

测二3

0.2D3

式中:

标与测小轴与大轴贴片处的剪切应力;

d与D——小轴与大轴贴片处直径。

1.当两轴的测试条件、输出值(光点高度)相同时,则表示两轴产生的剪切应力相等

M

M标Jg

0.2d3=0.2D3

M测二M标(D)3

实际应用上式时,模拟小轴的扭矩标定曲线可作为实测大轴的扭矩标定曲线,只是将

M标乘以(D/d)彳即为M测。

2.当两轴的输出值(光点高度)不相同时,可根据模拟小轴的扭矩标定曲线得出扭矩

标定系数(标尺)Kmo

M标

Km=(N•m/mm)(取小数点后三

八、

扭矩标定方程

M、,

测二Km,$m()(N•m)

d

式中:

S标一标定扭矩的光点高度(mm)

Sm—实测扭矩的光点高度(mm)

3.实验装置及仪器:

1•模拟小轴装置

2.动态电阻应变仪

3.光线示波器或数据采集系统

四•实验要求:

木实验是实测前重要的准备工作,要求从组桥、仪器联接到平衡调试、加载记录,每个步骤都做到正

确操作,认真完成,数据准确。

五•实验步骤:

1.弄清模拟小轴上的应变片粘贴位置和方向(小轴直径d=30mm),正确判断应力状“态。

2.将小轴上四个应变片以全桥形式正确接入电桥盒。

3.按照动态电阻应变仪,光线示波器或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说明,将仪器联接好、调试好。

4.对小轴加卸载(轴的力臂长1米),拍摄、记录。

将标定扭矩的光点高度用尺子量好填入实验数

据表内。

5.根据记录数据建立扭矩标定曲线,纵坐标为模拟小轴标定扭矩M标(N・m),横坐

标为标定扭矩的光点高度S标(mm),并求出扭矩标定系数忆=(N•m/mm)(取S标

D3

小数点后三位),写出扭矩标定方程:

M测二K.-Sm()3(N-m),并将Km•d的数

值代入扭矩标定方程(其中S’D未知)。

6.实验数据

光高(荷载,'•“)“方式

0

9.8

19.6

29.4

39.2

加载

卸载

6.思考题:

1•测轴的扭矩时,为什么要在与轴线成45方向贴片?

2.若扭矩的标定系数为你本次实验所得,已知被测轴直径矩的光点90mm,光线示波器实测扭高度为45mm,求被测轴的扭矩。

3.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心得体会。

实验四动态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动态应变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使用。

2.以悬臂梁为对象,掌握应变、频率、周期、阻尼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悬臂梁的端部获得一外力时,梁便产生上、下振动。

贴在梁上的应变片的阻值也会相应地产生变

化,经电阻应变仪放大后,由光线示波器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下这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信号,其周期、频率与悬臂梁应变(应力)的变化周期、频率相一致,应变(应力)的大小可通过有关比值得出。

测试系统方框图

三、实验疣置及仪器:

△1

光线示波器

輪出-

WRT.IBMXIX

二Ci'

或数据采集系统

H

1.动态应变梁

2.动态电阻应变仪

3.光线示波器或数据采集系统

四、实验要求;

木实验是一个综合性实验。

要求从组桥、仪器联接及使用,到标定、记录及整理实验数据,每个步骤

都清楚,会操作,并正确得出测试结果。

五、实验步骤;

1.将动态应变梁上的一枚工作片与补偿块上的一枚温度补偿片,以半桥形式接到电桥

盒上。

2.按照动态电阻应变仪、光线示波器或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说明,将仪器联接、调试好。

3.先用动态电阻应变仪进行应变标定,然后用手给动态应变梁加一外力,使其产生振

动,并用光线示波器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波形。

4.实验数据

 

标定应变

标二200

标定光咼

h标二」f

2

标定系数

KD二-

取大振幅

Hi=

H2=

振动周期

1

T=—=

f

最大应变

h二Kb-Hi

振动频率

1

f==

T

1Hi

阻尼比丄In-二

2H2

六、思考题:

1.实验所得的振动波形是什么形式的振动?

实验所得的振动频率是否是动态应变梁的固有频率?

为什么?

2.获取动态信号的频率有哪些方法?

试比较我们做过的两种动态(振动)信号测试方法的特点。

3.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