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作文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6266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漫画作文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漫画作文练习.docx

《漫画作文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画作文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漫画作文练习.docx

漫画作文练习

1.阅读下面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

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1.镜子——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喻释,可解释为“人物”内在的自我认识或评判,也可是外在的评价或定义。

立意   纵向看:

1.正确认识自己,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2.守住本心,不要迷失自我。

3.做自己的主人,不被他人左右。

横向看  1.心志的大小决定人生品质的高低。

2.心态决定人生的姿态。

从镜子角度看: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成全一个人,也可毁坏一个人。

在话语权充分释放的今天,评论者更需要一颗公正、客观的心。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参考立意角度:

根据漫画画面,它既指书本里面的风景,也指书本外面自然风景。

书本里的绵羊奔向书书本外面的草地上,这说明书本里的风景是美好的,书本外面的风景也是美好的,甚至是更美好的。

明白了漫画的寓意,立意可从两个方向发散:

读有字书与读无字书,读书与实践。

具体可这样立意:

①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

②不要只专心读“圣贤书”,还要关注“窗外事”。

③读万卷书,不要忘记行千里路。

④读书重要,实践更重要。

⑤知行合一,风景更美好。

⑥理论要联系实际;等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 分)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面对不同的“风向”,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心灵的彷徨有时源于跟风;社会要给人以正确的价值引导;等等。

其他符合材料旨意的立意,能自圆其说,均可。

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谈孩子们对电子设备依恋的危害。

(切题及合乎题意)

(2)泛论电子产品的危害或教育子女遵守交通规则。

(基本合乎题意)(3)其它离题,在36分以下。

(4)基准分为44分。

5.阅读下面漫画材料“几支娇嫩遍地枯”,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漫画上的男子手持写着“营养”字样的喷壶,给一盆鲜艳的花朵喷洒,全然不顾身后地里几近枯萎的花朵。

这幅漫画是有着深切的现实关切度的,可以联系教育均衡、个人发展、行业垄断、区域差异、政策倾向、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立意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谈“均衡发展”“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

6.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围绕漫画内容写一篇不少以800字的议论文或散文。

 

作文参考立意: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意识的调节;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情绪;处事不惊、开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7.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参考立意】

1、生活能否轻松,就看你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

可从选择正确人生道路的角度立意。

2、人多莫往,不盲目从众,反而更领先一步。

可从不随流俗的角度立意。

3、踏踏实实的走楼梯,在时比坐等电梯要更快一些。

可从踏实付出与坐等机会的角度立意。

1.(2016·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二)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这幅漫画的意蕴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类、应用类或文艺类(除诗歌外)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2016·湖北黄冈高三3月质检)下图是2015年最震撼人心的照片之一,请观察画面,联系画面右边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2016·豫南九校高三一联)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规范。

4.(2016·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一联)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漫画的立意和题后的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漫画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立意指导】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

审题立意前,要仔细观察漫画,读懂漫画的寓意。

这幅漫画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人物,画面上两个人在放风筝,还有一个孩子在看;第二部分是文字,漫画右上方写着“东风浩荡扶摇直上”。

①考生理解漫画寓意时要重点把握漫画中的文字,其中的“东风”可理解为“外在环境”“外在条件”“机遇”等,“扶摇直上”可理解为成功、成才、自我实现、乘势而为等。

由此可以立意:

外在环境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成才要善于借助外在条件,抓住机遇才能走向成功,乘势而为实现自我等。

②画面中放飞的风筝,被人用一根线牵着,风筝飞到一定的高度,受线的牵制便不能往上飞了。

由此可立意:

挣脱束缚,才能飞得更高,社会、学校、家庭给孩子以自由,让孩子充分地发展。

③如果没有这根线,风筝便飞不起来,即使飞起来,也飞不平稳,毫无目标。

由此可立意:

恰当的牵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引导关爱。

【参考范文】

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善于抓住机遇就是成功的一半。

——题记

风筝趁着风儿直上云霄,机遇来了,抓住它,就能走向成功。

人生,就是变幻莫测的,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将来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或许你一个不经意间的动作,一种习惯,都会使你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机遇。

俗话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们的人生就充满了机遇。

所谓“时势造英雄”就能够说明机遇对人一生的影响之大了。

法国著名的幻想小说家凡尔纳18岁时,在巴黎学习法律。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上流人士的晚会。

当他从楼上向下走时,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个孩子一样从楼梯扶手向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胖胖的绅士样的人身上。

这个人就是大仲马。

二人从此便相识了,成为了好朋友。

凡尔纳由于抓住了这个不是机遇的机遇,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了法国的“科学幻想之父”。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凡尔纳与大仲马相撞后,仅仅是道一句歉,没有攀谈,相信凡尔纳一生都只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律师。

可见,成功地抓住了一个机遇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多么地大!

成功地抓住了机遇,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攥在了手里。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谁能想到,那么小的一个岛国,竟能在经济上如此发达。

可纵观日本历史,它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是坎坷艰难的。

但为什么日本如今会这么富强呢?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它能够抓住机遇。

在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国家,而日本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奴隶国。

可它们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派人到中国来学习先进的文化,用于自己的实践。

终于,一场在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大化改新”开始了,由此,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经济慢慢富强。

而在19世纪时,亚洲是一块被欧洲列强任意宰割的肥肉,每个国家几乎都受到了侵略。

于是各个国家都想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

日本就在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时,通过“明治维新”来发展经济。

当然,日本成功了,它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强国。

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本的这两次成功,绝非偶然。

它善于抓住机遇、进行一次次的改革,最终造就了今天日本的富强。

所以,抓住机遇,就算是成功的一半。

而回望我国的历史长河,抓住机遇、走向成功的人也不在少数:

毛遂能在人才济济的门客中,勇敢地站出来献计献策,最终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就是因为他抓住了机遇吗?

诸葛亮能在硝烟弥漫的三国时期,让蜀国能有一席立足之地,最终流芳百世,不就是因为他抓住了机遇吗?

是啊,人生中处处存在着机遇,就看我们是否能发现,抓住了机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让我们抓住机遇,走向成功吧!

2.【立意指导】 

这幅照片之所以震撼人心,在于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带给人们的无限的遐思。

主人公的画面右边的文字对照片作了深刻而又充满诗意的诠释:

“生活不仅有现实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是对作文立意的限制,要求作文有一定深度和思辨性(生活处境与心境、生活处境与精神追求),如单单谈读书的重要性之类的作文就不切合题意了。

以下理解可作立意参考:

①在困窘的生活中寻求精神的富足;②生活不能没有浪漫的情怀;③既要坚强地生存,更要诗意地活着;④追求精神远比追求物质重要。

【参考范文】

享受精神的富足

也许生存环境并不安宁,也许生活捉襟见肘,迫于生计,不得不捡拾垃圾;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挡她专注地看书,即使生活困窘,也要追求享受精神的富足。

曾经有人做个这样的调查:

“你觉得自己幸福吗?

”想想看,在经济如此发达,物质如此丰厚的今天,有人不幸福吗?

答案是肯定的。

这些人中,有的人拥有盛大的权势与地位,有的人钱多得数不完,但他们并不幸福,因为他们缺乏精神上的享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将个人快乐建立在占有大量物质基础上,他们为了享受,可以放弃尊严,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在我看来,这是愚昧的。

真正的享受应该是精神上的享受,真正的快乐是精神上的满足。

就像卖羊肉串的阿里木,他没有房没有车,有的是一颗善意的心,他从不抱怨自己的处境,反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甚至坚持用自己卖羊肉串所得的微薄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

他没有俊朗的外表,更不懂花言巧语,但他却凭自己的爱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俘获了妻子的心。

有了甜蜜而美好的爱情,有谁能说那个站在火炉旁大汗淋漓的阿里木是不幸福的呢?

阿里木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精神上的享受无人能及。

而与阿里木截然相反的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身穿名牌,出门有豪车,住所是豪宅。

他们放松的地方叫高级会所,他们学习的地方是所谓的精英学院。

他们有钱有势,不怕做错事,因为他们有靠山,他们是“富二代”“官二代”。

从“我爸是李刚”到“拼爹”,他们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狂妄,是无知,是愚昧,他们的精神世界被物质世界蚕食,他们外表华贵但内心丑恶。

看似他们无忧无虑,其实他们却是最贫穷最悲哀的一群人。

古代的贤士,很多人都选择隐居,陶渊明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不仅是他悠闲自得生活的写照,更是他心如菊般坚贞的体现。

他归隐田园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让世间的污浊污染自己美好的心灵。

而现在,像“芙蓉姐姐”这样“出世”的人却层出不穷,他们无才无德,却妄想留名于世间。

他们费尽心机,丑态百出,受人嘲讽却仍洋洋得意。

多少人因他们而汗颜甚至作呕不已。

他们选择享受外界的关注而抛弃了尊严,抛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何其可悲。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但为什么有那么富的人不幸福?

为什么古人提倡的精神家园在今天却变得一文不值?

这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自己的精神富足,享受真正的快乐,拥有幸福的人生。

3.【立意指导】 

这是一则漫画类材料作文题。

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十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

漫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在阅读漫画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漫画,把握其夸张或与寻常大异的地方,重点把握其讽刺意味或歌颂倾向,理解漫画以小见大、以个别见一般的表现手法。

漫画式作文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

一要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①按观察画面的常规,要仔细观察画中的人、物、景的特点,特别是细节内容,进而推断出发生的事件、时间、地点等,千万不能遗漏了画面中的文字和标题。

②观察画面也要按照恰当的顺序,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里而外,或由前而后,或与上面完全相反。

二要看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比如时间、地点、环境等作用,包括读懂漫画标题、说明性文字或人物语言。

从中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单一画面根据内容找关系,即画面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从中分析主旨,提炼中心。

多幅画面要做比较,看变化,把握事物的变化趋势。

本题的参考立意可以有以下几种:

①爱之有法,爱要用正确方法;②放手让孩子经受风雨;③不要多此一举,不做无用功。

【参考范文】

爱需要适当的方式

雏鹰必须离开安逸的巢穴,才能使自己一飞冲天,在星云中翱翔,俯视江河百川,造就生命力的极致。

幼蚕从温暖的蚕茧中破茧而出,才使自己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在七彩的艳丽花丛中翩翩起舞,展现自己的曼妙身姿。

柔情的蒲公英放开了花絮,才使它远离庇护,飘落在万里之外散播新生,广阔的天地间长满了遍地的蒲公英。

是的,爱要用适当的方式。

校园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校工们种下了树苗,悉心栽培一段时间后,就会不按规律地浇水,再往后就放任不管了,有些树苗几乎临近枯死。

带着疑惑,我前往办公室咨询了我的老师。

老师细心地为我解开了这个谜团。

原来每棵树苗都有一个存活期。

如果度过了存活期的树苗,再按时按量地去浇水,到最后就会产生依赖,一到离开了校工的栽培,不久就会枯黄死去。

但度过了存活期的树苗,就可以屹立不倒,因为它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水分,树根拼命向地下的水源扎根,便稳稳地立在土地上,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说到了这里,让我又联想到了雏鹰。

老鹰妈妈为了训练自己的雏鹰宝宝的飞行本领,会把雏鹰宝宝带到悬崖的顶端,然后狠心地从高处抛下。

如果雏鹰宝宝不能展开自己的双翅,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那便是从此坠入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

但是,如果他选择了张开自己的翅膀,拼命地向上挣扎,最终一定可以直冲云霄,在万里长空中翱翔。

命运看似十分残忍,雏鹰幼小,却也选择了和命运一搏。

想到这里,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只雏鹰脱谷而出,在蓝天白云下翱翔,自豪地发出了一声声属于自己胜利的欢呼叫声,此刻的它,正在空中来回盘旋,宣告着自己的成功。

爱要用适当的方式,校工的放手,给了树苗屹立不倒的坚定;老鹰妈妈的狠心,最终给了雏鹰宝宝无所畏惧的品质。

现在的孩子都在父母的怀里成长,没有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戏在手、日子无忧的日子。

这都是因为父母的溺爱。

一个临死的罪犯要求和母亲说最后一句话。

他的母亲走到他的面前时,他却挣扎着咬下了母亲的一只耳朵。

当法官质问他的举动时。

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母亲流血的耳朵,满含着泪水:

因为我母亲放纵,我才会有今天,才会跪在这里等待死神一步一步逼近。

罪犯望着母亲,声泪俱下:

如果我第一次偷同学书本的时候,你就喝止我,我今天就不会跪在这里等死。

正因为你的沉默,我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最后偷到了国库。

我的母亲,我恨你,我怪你。

为什么当初你不好好地教导我。

对孩子不能太过放纵,不能太多的溺爱。

爱要用适当的方式。

溺爱不能使我们学会自强,只能学会依赖。

4.【立意指导】 

这是一则漫画类材料作文题。

漫画式作文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

一要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①按观察画面的常规,要仔细观察画中的人、物、景的特点,特别是细节内容,进而推断出发生的事件、时间、地点等。

②观察画面也要按照恰当的顺序。

二要看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比如时间、地点、环境等作用,包括读懂漫画标题、说明性文字或人物语言。

从中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多幅画面要做比较,看变化,把握事物的变化趋势。

本题的参考立意可以有以下几种:

①从两只狗立意:

a.坚信自我,不为外物所扰;b.学会正确认识自我;c.外在事物可能并非事实和本质。

②从镜子立意:

a.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性;b.教育上的两种方法和两种效果。

【参考范文】

认识自己

两只小狗面对镜子,却各自失去了自我。

小狗是这样,难道人不会吗?

“我是谁?

”这个看上去简单得让人发笑的问话,却是困扰了人类千百年的课题,自有思想以来,就如影随形地伴着人类,从刀耕火种的蒙昧时代,一步步走向文明。

是的,这的确难以回答。

你可以对着镜子说“我叫××”,但这不叫认识自己。

你也可以用一堆词语形容自己,可以总结出自己的优点缺点,但这似乎也没有涉及到认识自己的核心,那就是——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古希腊的特尔斐神殿刻着一句铭文:

“人啊,认识你自己!

”——虽以神的口吻,却是人类对自己的告诫。

苏格拉底很喜欢,他也说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不过他没有说这句话在更大意义上对他的影响,即怎样促使他思考生命的本质。

他没说,以后的柏拉图他们也没说,实际上,这句石破天惊的箴言照耀着整个古希腊罗马的文明。

在众神的领地,人类第一次觉醒,第一次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文明的种子得以萌芽。

后来,又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在黑暗时代,不甘于神权束缚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来自古代爱琴海畔的亮光。

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再次演变成一场浩浩荡荡的潮流,催生出新的艺术、科学和哲学。

人类开始学会为自己唱赞歌,不再膜拜于神的脚下。

而此时,阿波罗的庙宇早已一片废墟,曾名扬当时的神谕被掩埋在瓦砾下,只剩一句“认识你自己”,被广为传诵,在遥远的历史中回响。

其他的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认识自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

但是,认识自己,又岂止是“认识”二字呢?

据说,那句神殿的铭文,本意是让人看清自己的渺小,是古人面对自然的强大时所发出的无力感慨,不过是要叫人臣服于神,可是竟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其实也不奇怪,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要加倍努力以强大起来:

不但要认识自己,还要探究自然;不但要求索,还要改造。

正是如此,人类的世界才会这样美丽,甚至胜过自然的作品——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的,否则反而不是真正地认识了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认识自己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

人类总是不断认识自己,所以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而后又需要新的定位和剖析。

也正是因此,人类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总不能给出完美的固定答案。

不过无论何时,你都大可对着自然说:

“我是人类,没有你的力量,却也有我的智慧;我是芸芸众生之一,却也是所有人类的总和;我不像你能永恒,却也能以我的方式,担负着几千年的历史,并将它一直传承。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