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6286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docx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

2019年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三节椭圆及其性质AB卷文1

 

1.(2014·大纲全国,9)已知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离心率为,过F2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若△AF1B的周长为4,则C的方程为(  )

A.+=1B.+y2=1

C.+=1D.+=1

解析 由已知e==,又△AF1B的周长为|AF1|+|AB|+|BF1|=|AF1|+(|AF2|+|BF2|)+|BF1|=(|AF1|+|AF2|)+(|BF2|+|BF1|)=2a+2a=4,

解得a=,故c=1,b==,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1,故选A.

答案 A

2.(2015·新课标全国Ⅱ,20)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点(2,)在C上.

(1)求C的方程;

(2)直线l不经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中点为M,证明:

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解 

(1)由题意得=,+=1,

解得a2=8,b2=4.所以C的方程为+=1.

(2)设直线l:

y=kx+b(k≠0,b≠0),A(x1,y1),B(x2,y2),M(xM,yM).将y=kx+b代入+=1得

(2k2+1)x2+4kbx+2b2-8=0.

故xM==,yM=k·xM+b=.

于是直线OM的斜率kOM==-,

即kOM·k=-.

所以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3.(2013·新课标全国Ⅰ,21)已知圆M:

(x+1)2+y2=1,圆N:

(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

(2)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求|AB|.

解 由已知得圆M的圆心为M(-1,0),半径r1=1;圆N的圆心为N(1,0),半径r2=3.设圆P的圆心为P(x,y),半径为R.

(1)因为圆P与圆M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所以|PM|+|PN|=(R+r1)+(r2-R)=r1+r2=4.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C是以M、N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2,短半轴长为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1(x≠-2).

(2)对于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由于|PM|-|PN|=2R-2≤2,所以R≤2,当且仅当圆P的圆心为(2,0)时,R=2.

所以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

其方程为(x-2)2+y2=4.

若l的倾斜角为90°,则l与y轴重合,可得|AB|=2,

若l的倾斜角不为90°,由r1≠R知l不平行于x轴,设l与x轴的交点为Q,

则=,可求得Q(-4,0),

所以可设l:

y=k(x+4).

由l与圆M相切得=1,

解得k=±.

当k=时,将y=x+代入+=1,并整理得7x2+8x-8=0,

解得x1,2=.

所以|AB|=|x2-x1|=.

当k=-时,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AB|=.

综上,|AB|=2或|AB|=.

4.(2016·新课标全国Ⅰ,5)直线l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B.

C.D.

解析 如图,由题意得,BF=a,OF=c,OB=b,OD=×2b=b.

在Rt△OFB中,|OF|×|OB|=|BF|×|OD|,即cb=a·b,代入解得a2=4c2,故椭圆离心率e==,故选B.

答案 B

5.(2016·新课标全国Ⅲ,12)已知O为坐标原点,F是椭圆C:

+=1(a>b>0)的左焦点,A,B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P为C上一点,且PF⊥x轴.过点A的直线l与线段PF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E.若直线BM经过OE的中点,则C的离心率为(  )

A.B.

C.D.

解析 设M(-c,m),则E,OE的中点为D,则D,又B,D,M三点共线,所以=,a=3c,e=.

答案 A

6.(2013·新课标全国Ⅱ,5)设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C上的点,PF2⊥F1F2,∠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  )

A.B.

C.D.

解析 如图所示,在Rt△PF1F2中,

|F1F2|=2c.设|PF2|=x,

则|PF1|=2x,

由tan30°===,

得x=c.

而由椭圆定义得,|PF1|+|PF2|=2a=3x,

∴a=x=c,∴e===.

答案 D

7.(2014·新课标全国Ⅱ,20)设F1,F2分别是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M是C上一点且MF2与x轴垂直,直线MF1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N.

(1)若直线MN的斜率为,求C的离心率;

(2)若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MN|=5|F1N|,求a,b.

解 

(1)根据c=及题设知

M,=,2b2=3ac.

将b2=a2-c2代入2b2=3ac,

解得=,=-2(舍去).

故C的离心率为.

(2)由题意,原点O为F1F2的中点,MF2∥y轴,所以直线MF1与y轴的交点D(0,2)是线段MF1的中点,故=4,即b2=4a.①

由|MN|=5|F1N|得|DF1|=2|F1N|.

设N(x1,y1),由题意知y1<0,则

代入C的方程,得+=1.②

将①及c=代入②得+=1.解得a=7,b2=4a=28,故a=7,b=2.

1.(2015·广东,8)已知椭圆+=1(m>0)的左焦点为F1(-4,0),则m=(  )

A.2B.3

C.4D.9

解析 由题意知25-m2=16,解得m2=9,又m>0,所以m=3.

答案 B

2.(2015·福建,11)已知椭圆E:

+=1(a>b>0)的右焦点为F,短轴的一个端点为M,直线l:

3x-4y=0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F|+|BF|=4,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不小于,则椭圆E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B.

C.D.

解析 左焦点F0,连接F0A,F0B,则四边形AFBF0为平行四边形.

∵|AF|+|BF|=4,

∴|AF|+|AF0|=4,∴a=2.

设M(0,b),则≥,∴1≤b<2.

离心率e===

=∈,故选A.

答案 A

3.(2013·广东,9)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离心率等于,则C的方程是(  )

A.+=1B.+=1

C.+=1D.+=1

解析 由题意,得c=1,e===,所以a=2,b2=3,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

答案 D

4.(2014·四川,20)已知椭圆C:

+=1(a>b>0)的左焦点为F(-2,0),离心率为.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设O为坐标原点,T为直线x=-3上一点,过F作TF的垂线交椭圆于P,Q.当四边形OPTQ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四边形OPTQ的面积.

解 

(1)由已知可得,=,c=2,所以a=.

又由a2=b2+c2,解得b=,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是+=1.

(2)设T点的坐标为(-3,m),则直线TF的斜率kTF==-m.

当m≠0时,直线PQ的斜率kPQ=,直线PQ的方程是x=my-2.

当m=0时,直线PQ的方程是x=-2,也符合x=my-2的形式.

设P(x1,y1),Q(x2,y2),将直线PQ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得

消去x,得(m2+3)y2-4my-2=0,

其判别式Δ=16m2+8(m2+3)>0.

所以y1+y2=,y1y2=,x1+x2=m(y1+y2)-4=.

因为四边形OPTQ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即(x1,y1)=(-3-x2,m-y2).

所以解得m=±1.

此时,四边形OPTQ的面积

SOPTQ=2S△OPQ=2×·|OF|·|y1-y2|

=2=2.

5.(2014·安徽,21)设F1,F2分别是椭圆E:

+=1(a>b>0)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AF1|=3|F1B|.

(1)若|AB|=4,△ABF2的周长为16,求|AF2|;

(2)若cos∠AF2B=,求椭圆E的离心率.

解 

(1)由|AF1|=3|F1B|,|AB|=4,

得|AF1|=3,|F1B|=1.

因为△ABF2的周长为16,

所以由椭圆定义可得4a=16,|AF1|+|AF2|=2a=8.

故|AF2|=2a-|AF1|=8-3=5.

(2)设|F1B|=k,则k>0且|AF1|=3k,|AB|=4k.

由椭圆定义可得,

|AF2|=2a-3k,|BF2|=2a-k.

在△ABF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AB|2=|AF2|2+|BF2|2-2|AF2|·|BF2|cos∠AF2B,

即(4k)2=(2a-3k)2+(2a-k)2-(2a-3k)·(2a-k).

化简可得(a+k)(a-3k)=0,而a+k>0,故a=3k.

于是有|AF2|=3k=|AF1|,|BF2|=5k.

因此|BF2|2=|F2A|2+|AB|2,可得F1A⊥F2A,故△AF1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c=a,

所以椭圆E的离心率e==.

6.(2012·湖南,2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的椭圆E的一个焦点为圆C:

x2+y2-4x+2=0的圆心.

(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P是椭圆E上一点,过P作两条斜率之积为的直线l1,l2.当直线l1,l2都与圆C相切时,求P的坐标.

解 

(1)由x2+y2-4x+2=0得(x-2)2+y2=2,故圆C的圆心为点(2,0).

从而可设椭圆E的方程为+=1(a>b>0),其焦距为2c.由题设知c=2,e==.

所以a=2c=4,b2=a2-c2=12.

故椭圆E的方程为+=1.

(2)设点P的坐标为(x0,y0),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

则l1,l2的方程分别为l1:

y-y0=k1(x-x0),l2:

y-y0=k2(x-x0),且k1k2=.

由l1与圆C:

(x-2)2+y2=2相切得

即[(2-x0)2-2]k+2(2-x0)y0k1+y-2=0.

同理可得[(2-x0)2-2]k+2(2-x0)y0k2+y-2=0.

从而k1,k2是方程[(2-x0)2-2]k2+2(2-x0)y0k+y-2=0的两个实根,

于是-2]>0,))①

且k1k2=-2,(2-x0)2-2)=.

由,16)+\f(y,12)=1,,\f(y-2,(2-x0)2-2)=\f(1,2)))

得5x-8x0-36=0,

解得x0=-2或x0=.

由x0=-2得y0=±3;由x0=

得y0=±,它们均满足①式.

故点P的坐标为(-2,3),或(-2,-3),或或.

7.(2013·四川,9)从椭圆+=1(a>b>0)上一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1,A是椭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B是椭圆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OP(O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B.

C.D.

解析 由题意可得P(-c,),A(a,0),B(0,b)由AB∥OP,得-=-,化简,得b=c,所以离心率e==.

答案 C

8.(2013·辽宁,11)已知椭圆C:

+=1(a>b>0)的左焦点为F,C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AF,BF.若|AB|=10,|BF|=8,cos∠ABF=,则C的离心率为(  )

A.B.

C.D.

解析 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1,由余弦定理,得|AF|2=|AB|2+|BF|2-2|AB||BF|·cos∠ABF=36,则有|AF|=6,故∠AFB=90°,由椭圆的对称性知四边形FAF1B为矩形,则有|BF|+|BF1|=8+6=14=2a,

即a=7,|FF1|=|AB|=10=2c,即c=5,

则C的离心率为e==.

答案 B

9.(2015·浙江,15)椭圆+=1(a>b>0)的右焦点F(c,0)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Q在椭圆上,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

解析 设Q(x0,y0),则FQ的中点坐标,kFQ=,依题意解得

又因为(x0,y0)在椭圆上,所以+=1,令e=,则4e6+e2=1,∴离心率e=.

答案 

10.(2014·江西,14)设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过F2作x轴的垂线与C相交于A,B两点,F1B与y轴相交于点D,若AD⊥F1B,则椭圆C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F1(-c,0),F2(c,0),其中c=,因为过F2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为x=c,由椭圆的对称性可设它与椭圆的交点为A,B.因为AB平行于y轴,且|F1O|=|OF2|,所以|F1D|=|DB|,即D为线段F1B的中点,所以点D的坐标为,又AD⊥F1B,所以kAD·kF1B=-1,即×=-1,整理得b2=2ac,所以(a2-c2)=2ac,又e=,0

答案 

11.(2013·福建,15)椭圆Γ: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焦距为2c.若直线y=(x+c)与椭圆Γ的一个交点M满足∠MF1F2=2∠MF2F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

解析 由于直线y=(x+c)经过焦点F1,且其斜倾角α=60°,则∠MF1F2=60°(∠MF1F2=120°时,结合对应角度关系式,不合题意).又∠MF1F2=2∠MF2F1,即∠MF2F1=30°,即MF1⊥MF2,则|MF1|=c.由椭圆的定义知|MF2|=2a-c,则有c2+(2a-c)2=4c2,整理有c2+2ac-2a2=0,两边都除以a2,整理有e2+2e-2=0,解得e=-1(负值不合条件,舍去).

答案 -1

12.(2015·安徽,20)设椭圆E的方程为+=1(a>b>0),点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a,0),点B的坐标为(0,b),点M在线段AB上,满足|BM|=2|MA|,直线OM的斜率为.

(1)求E的离心率e;

(2)设点C的坐标为(0,-b),N为线段AC的中点,

证明:

MN⊥AB.

(1)解 由题设条件知,点M的坐标为,又kOM=,从而=.

进而a=b,c==2b,故e==.

(2)证明 由N是AC的中点知,点N的坐标为,

可得=,

又=(-a,b),从而有·=

-a2+b2=(5b2-a2).

(1)的计算结果可知a2=5b2,

所以·=0,故MN⊥AB.

13.(2015·陕西,20)如图,椭圆E:

+=1(a>b>0),经过点A(0,-1),且离心率为.

(1)求椭圆E的方程;

(2)经过点(1,1),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P,Q(均异于点A),证明:

直线AP与AQ的斜率之和为2.

(1)解 由题设知=,b=1,

结合a2=b2+c2,解得a=,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y2=1.

(2)证明 由题设知,直线PQ的方程为y=k(x-1)+1(k≠2),代入+y2=1,得(1+2k2)x2-4k(k-1)x+2k(k-2)=0,

由已知Δ>0,

设P(x1,y1),Q(x2,y2),x1x2≠0,

则x1+x2=,x1x2=,

从而直线AP,AQ的斜率之和

kAP+kAQ=+

=+

=2k+(2-k)=2k+(2-k)

=2k+(2-k)

=2k-2(k-1)=2.

14.(2015·重庆,21)如图,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2的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且PQ⊥PF1.

(1)若|PF1|=2+,|PF2|=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PQ|=λ|PF1|,且≤λ<,试确定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解 

(1)由椭圆的定义,2a=|PF1|+|PF2|

=(2+)+(2-)=4,故a=2.

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由已知PF1⊥PF2,因此

2c=|F1F2|=

==2,

即c=,从而b==1.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

(2)如图,由PF1⊥PQ,

|PQ|=λ|PF1|,得

|QF1|=

=|PF1|.

由椭圆的定义,|PF1|+|PF2|=2a,

|QF1|+|QF2|=2a,

进而|PF1|+|PQ|+|QF1|=4a,

于是(1+λ+)|PF1|=4a,

解得|PF1|=,

故|PF2|=2a-|PF1|=

.

由勾股定理得

|PF1|2+|PF2|2=|F1F2|2=(2c)2=4c2,

从而+

=4c2,

两边除以4a2,得

+=e2.

若记t=1+λ+,则上式变成

e2==8+.

由≤λ<,并注意到1+λ+关于λ的单调性,得3≤t<4,即<≤.进而<e2≤,

即<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