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6941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docx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

仙居县X704东高线大战桥改造工程

浙江众达建设有限公司

仙居县X704东高线大战桥改造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七年六月

危险性较大项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记录

AQ-SG303

项目名称:

仙居县X704东高线大战桥改造工程编号:

施工单位:

浙江众达建设有限公司合同段:

1

施工单位

浙江众达建设有限公司

合同段

1

方案名称

环境保护专项应急处理预案

工程地点

 东高线K8+034

施工单位审查意见

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月日(章)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工)签名:

日期

年月日(章)

项目经理签名:

日期:

年月日 

(章)

监理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日期:

年月

日(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章)

一、总则……………………………………………………………………………2

二、编制依据………………………………………………………………………2

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

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

五、环境保护应急组织机构………………………………………………………3

六、预防与预警……………………………………………………………………5

七、信息报告程序………………………………………………………………..6

八、应急处置………………………………………………………………………7

九、发生环境保护紧急事件注意事项……………………………………………9

十、环境应急预案可行性评审………………………………………………….10

附件1大气污染的应急方案…………………………………………………10

附件2水污染的应急方案……………………………………………………11

附件3噪声污染的应急方案……………………………………………….13

附件4固废物污染的应急方案………………………………………………14

十一、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15

十二、附则……………………………………………………………………….17

环境保护专项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为了仙居县X704东高线大战桥改造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突发环境事件作出迅速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事件对项目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减轻经济损失,结合我项目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环境保护专项应急处理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常见事故类型分析

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环境污染事件有:

机械设备油污泄漏导致河道污染、生态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二)、危险源分析

1、桥梁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等造成漏油,对河道形成污染;

2、施工过程中油污、废水等导致农田、土壤等生态破坏;

3、丅梁预制场、拌和站或工程车在运输过程中以及在大风天气作用下,形成污染源,扬尘将造成周边大气环境污染;

4、进行施工中未采取措施降低噪声等。

(三)、危害程度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事件、环境破坏以及社会影响。

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把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和各类危害。

2、按照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要求,开展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

在应急组长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组织开展事件处理、救援、维护社会稳定、恢复生产等各项应急工作。

3、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内外部门应急资源,协同开展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处置工作。

五、环境保护应急组织机构

(一)、环境保护应急组织体系

(二)环境保护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领

导小组办公室,工区应急救援组

组长:

何蕾蕾

副组长:

林坚

成员:

项目部各科室、安全环保负责人、工区、拌合站班组人员等

(三)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执行地方政府部门关于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重大部署。

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项目部开展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2、监督本项目部及各工区班组应急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职责的划分;

3、负责总体指挥协调各类不安全和不稳定突发事件的处理,负责出现危急事件时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预案的终结;

4、负责组织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审核、发布、演练和总结;

5、组织、指挥协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部署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及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6、配合政府及主管部门应急工作及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情况;

(四)、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日常状态下的施工安全应急管理常设机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电话

日常状态下,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具体负责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环境污染事故情况;

2、负责传达政府、行业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3、组织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出的各项措施、要求,监督各部门、各工区的落实情况;

4、负责拟定仙居县X704东高线大战桥改造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指导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发布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5、组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培训和演练,承担仙居县X704东高线大战桥改造工程项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处理及统计分析工作;

6、参与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7、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急状态下,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对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主要职责为:

1、承办应急响应、现场处置等信息的接收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传达并执行应急领导小组决定;

3、收集、整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

(五)、环保技术组职责:

1、负责现场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紧急情况和可能引发其他情况的处理技术措施的制定、交底、监督实施,布置抢险方案和程序,维持现场交通秩序,并加入抢救工作中;

2、确定现场指挥,并下达派出指令;

3、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属地政府主管部门求援或配合政府应急工作。

(六)抢险行动组职责:

1、按照紧急情况处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负责组织人员、车辆进行现场抢险,与环境部门、水利部门等地方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2、掌握环境污染事故中所有需要抢救物资的数量、位置等有关信息;

3、制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被损坏设备设施的抢修、抢险方案;

4、组织检修力量进行设备事故抢险、抢修工作,并配备好抢修工具,做好抢险行动。

(七)、通讯联络组职责:

1、负责整个应急组织内、外部医疗机构和救援单位及相关上级部门和单位

的通讯、联络,并将现场发生的情况记录下来。

2、确保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在事故状态下能立即快速建立应急指挥小组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部门的联系,配备对讲系统,并做到24小时正常工作。

(八)防护救护组职责:

1、负责环境污染事故现场的防护安保措施,组织运输车辆和医务人员对伤员进行抢救,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做好善后工作;

2、因环境污染事故伤害人员的抢救需要医疗救助时,负责和上级卫生系统

进行联系;

3、负责对事故伤害人员的现场紧急抢救、处置,参与应急医疗救援工作;

4、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和补偿等善后处理事宜。

(九)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应急领导小组、伤员及参与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

2、紧急物资的日常检查工作,确保救灾物资在紧急情况下有效使用;

3、组织灾后恢复经营所需物资的供应和调运;

4、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对救灾物资的需求,做好紧急物资的储备工作。

六、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施工现场产生环境污染事故主要危险源在于集料仓、混凝土搅拌、运输、废物、易燃物等。

(1)开展污染源调查。

掌握本项目施工现场范围内环境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及地区分布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2)加强施工现场污染危险源的监控,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预警行动

若施工现场发生环境污染施工后,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人应报告公司领导,指挥部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

应急救援机构根据预测结果,要立即进行以下预警;

1、符合应急启动条件的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2、通知应急救援组进入预警状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应急领导组随时跟踪事态发展,对可能或发生的重特大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得出事件发展趋势及应急措施。

4、预警结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预警解除。

七、信息报告程序

(一)报警工作流程

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污染防护应急措施。

2、应急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将灾情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应急救援组长、根据事故报告情况,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向应急值班人员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

3、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向各救援小组成员下达赶赴现场指令。

(二)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序号

周边资源

联系电话

联系人

用途

备注

1

火警

119

火灾报警救援

2

公安

110

治安事件报警救援

3

气象

121

气象信息

4

查号台

114

电话号码查询

5

急救中心

120

人员伤亡急救

(三)报告内容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等;

(3)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4)事故发生原因、性质初步判断

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污染事故蔓延扩大。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录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封存内业资料,为事故调查提供原始资料。

八、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按环境污染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级。

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事故单位应启动本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Ⅰ级)

(1)因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造成1人以上死亡,3人以上重伤的突发事件;

(2)环境污染范围超出公司管辖范围,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需要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的其他事故。

2、较大环境污染事故(Ⅱ级)

(1)因环境污染造成人员3人以下重伤的突发事件;

(2)因生产区域周边环境污染,引发周边居民与单位冲突、干扰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突发事件;

(3)需要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其他安全事故。

3、一般环境污染事故(Ⅲ级)

环境污染无人员伤害事故,未对当地经济、社会活动造成影响,由事故单位按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

(二)响应程序

1、基本应急

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首先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并上报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基本应急程序,包括信息研究、应急启动、抢险救助、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管制、现场监控、人员疏散、安全防护、社会动员、损失评估、现场应急结束等程序和要求。

2、发生Ⅲ级、Ⅱ级突发事故时的基本应急由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基本应急程序中相关机构,责任人,组织方式,队伍调遣,物资使用、征用、调用等由公司统一负责协调。

3、发生Ⅰ级突发事故时的基本应急由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救援组和公司应急救援组共同组织实施,并明确职责。

4、扩大响应

当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救援指挥部上报主管单位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临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援助。

5、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后,要以宣传、警示的方式告知员工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做好应急抢险防范准备。

九、发生环境保护紧急事件注意事项

1、遇到环境保护紧急意外伤害发生时,不惊慌失措,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人员有组织有次序的疏散。

2、在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件时立即将中毒人转移至通风良好之处。

3、暂不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5、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由救援组组长向上级单位、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报告,报告时说明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8、对病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10、遇到对环境有污染的紧急事件,立即将其制止或将其处理为正常状态。

十、环境应急预案可行性评审

发生环境应急事故后应及时对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及时修改完善。

附件1大气污染的应急方案

附件2水污染的应急方案

附件3噪声污染的应急方案

附件4固废物污染的应急方案

附件1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

一、事故报告

环境气体污染时,人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咽喉不适、疼痛,浓度高时,可引起人的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等急症。

环境气体污染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第一条就是打开门窗,保持空气的流通,伤者或知情人立即向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报告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

救援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处理,如有中毒者同时联系医院抢救。

对于重病人员直接叫救护车进行救护。

发生重大事故,由救援组组长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大气污染的处理

1、除尘技术

在气体中除去或收集固态或液态粒子的设备称为除尘装置。

主要种类有机械除尘装置、洗涤式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等。

工地的烧煤茶炉、锅炉、炉灶等选用装有除尘装置的设备,工地其他粉尘可用遮盖、洒水等措施防治。

2、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吸收法:

选用合适的吸收剂,可吸收空气中的SO2、HS2、HF2、NOx等。

吸附法:

让气体混合物与多孔性固体接触,把混合物中的某个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

催化法:

利用催化剂把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燃烧法:

是通过热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可燃有害部分,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冷凝法:

是使处于气态的污染冷凝,从气体分离出来的方法。

该法特别适合处理有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

如对沥表气体的冷凝,回收油品。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过程把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转化为少害甚至无害的物质。

该法应用广泛,成本低廉,但只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物。

三、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高大结构物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2、施工现场道路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白灰等)的运输、储存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车辆开出工地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3、除安装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机动车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4、在容许设置搅拌站的工地,将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装置,采用可靠措施控制工地粉尘污染。

四、吸入毒气急救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超过允许浓度时,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

如发现有人中毒昏迷后,救护者千万不要冒然进入现场施救,否则会导致多人中毒的严重后果。

遇有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保护清醒的头脑,首先对中毒区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降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现场抢救。

救护者施救时切记,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

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后,立即通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附件2水污染的应急救援方案

一、事故报告

水被污染的现象:

水体产生生难闻的气味、恶臭,水体混浊,不清澈,不透明。

人处于此种水体散发的气味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刺鼻,咽喉不适、疼痛,浓度高时,可引起人的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头晕等急症。

环境水体污染事故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截断水体污染源,保持水体污染不再加重。

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报告,报告可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

应急处理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使水体污染不再扩散。

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水污染的有关处理措施,不同污染不同对待。

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由应急处理组组长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的目的是把废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清理分离出来。

废水处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法四种。

1、物理法:

利用筛滤、沉淀、气浮等方法。

2、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分解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3、物理化学方法:

主要有吸附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4、生物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将废水中成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三、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2、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

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油毡等措施。

使用时,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体。

4、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进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5、工地临时厕所采取防渗漏措施。

中心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并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

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附件3噪声污染的应急控制方案

一、事故报告

当环境中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称为噪音,人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产生如下不良反应:

噪音使人耳聋、使人产生头痛、脑胀、昏晕、耳鸣、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与情绪。

噪音污染事件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截断噪音污染源,停止噪音污染。

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报告,报告可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应急处理小组应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

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噪音污染的有关处理措施,不同污染不同对待。

二、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来考虑。

1、声源控制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

2、传播途径的控制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中。

⑴吸声:

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⑵隔声:

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

⑶消声:

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

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

⑷减振降噪:

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它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3、接收者的防护

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嗽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5、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

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附件4固体废物处理方案

一、事故报告

当施工中产生渣土、废弃的散装材料、生活垃圾、包装材料等垃圾时,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如对土壤污染、对水域污染、对大气污染,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固废物产生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让固废物扩散。

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报告,报告可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

应急处理小组要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

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的有关固废物处理措施,不同固废物不同对待处理。

二、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1、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

施工渣土、渣土、混凝土碎块、废钢铁、废屑、废弃装饰材料等。

废弃的散装材料包括散装水泥、石灰等。

生活垃圾:

包括炊厨废物、丢弃食品、废纸、生活用具、玻璃、陶瓷碎片、废电池、废旧用品、废塑料制品、废交通工具等。

设备、材料等的废弃包装材料。

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的全方位的。

主要表现的以下几个方面。

⑴侵占土地:

由于固休废物的堆入。

可直接破坏土地和植被。

⑵污染土壤:

固体废物的堆积,有害成分易污染土壤,并在土壤中发生积累,给作物生长带来危害;部分有害物质还能杀死土壤中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

⑶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遇水浸泡、溶解后,其有害成分随地表径流或土壤渗流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此外,固体废物还会随风飘迁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⑷污染大气:

以细颗粒状存在的废渣垃圾和施工材料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会随风扩散,使大气中悬浮的灰尘废弃物提高;此外,固体废物在焚烧等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⑸影响环境卫生:

固体废物的大量堆放,会招至蚊蝇滋生,臭味四溢,严重影响工地以及周围环境卫生,对施工人员和工地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3、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思想是采取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对固体废物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方法如下:

⑴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是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施工渣土可视其情况加以利用。

废钢可按需要用做金属原材料。

对废电池等废弃物应分散回收,集中处理。

⑵减量化处理:

减量化是对已经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等减少其最终处置量,减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减量化处理的过程中,也包括和其它处理技术相关的工艺方法,如焚烧、热解、堆肥等。

⑶焚烧技术:

焚烧用于不适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处置的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