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7190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docx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1919-1937(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以前):

五四运动《新青年》出版秋收起义

·1937-1949(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

·1949-1978(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前):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9至今(改革开放以后):

“四人帮”余党被粉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拒绝,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并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宣布党的最高纳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纳领是削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章程。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大会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在革命中的政治态度;着重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亦称中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动摇性,两面性根源于其软弱性,两面性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 指出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贫农;半无产阶级包括:

绝大部分来自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最早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

7月1日,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

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共领导革命的伟大纲领

主要内容:

1,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2,强调了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重要性;

3,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提出了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的基本思想; 

4,着重宣传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

阐述了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5日,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在广州实行反革命大屠杀。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制造了“七一五”的革命政变。

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找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的初期和中期,即从1927年的“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

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的总方针,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会议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

“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率领部队到反动统治势力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义的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发展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形势。

1928年10月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武装割据。

[武装斗争(主要形式)、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战略依托,其中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中心工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28年11月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初步阐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形成标志)

具有中国革命特点的基本模式:

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以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则是形成的最主要最根本标志

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

阐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出发点、根本点、灵魂、根本保证)、群众路线(基本工作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独立自主(基本立足点)的基本思想。

最早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延安整风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作出了新解释)

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形成标志)

重要思想:

1,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注意与毛泽东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问题状况的通知》中提出的“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相区别。

);3,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4,中国革命斗争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独立自主)。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制定了《土地法》和《劳动法》,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支了第五次“围剿”。

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经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二万五千里)。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纠正了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五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军事指挥。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与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被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日军随即炮轰宛平县城及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处方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月2日,为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首战告捷,一举歼灭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1000余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它是全国抗日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939年10月毛泽东《〈共产党人〉的发刊词》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原则;

2、提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两个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3、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4、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完整阐述了党的建设理论。

提出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策略路线)、武装斗争(中国革命主要形式)、党的建设)。

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

2.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为一项“伟大的工程”。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完整的概念,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

1940年8月至12月,由彭德怀指挥,在华北战场发动了一次以破坏和袭击交通线及根据地内日军据点为重点的大规模地对日军的进攻。

史称“百团大战”。

1939年12月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2、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3、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中,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按这一原则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1941年1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成熟标志)

1、阐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一次概括):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3、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4、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目标。

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号召各个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共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

通过整风,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上作的报告《论联合政府》

1、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2、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和人民群众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3)自我批评;

1945年4月到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纲领和策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大会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三项基本经验(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大会批评了党内的错误思想,系统地阐明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

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5-1957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100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同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以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不久,又向苏皖、晋冀鲁豫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约用5年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并提出要组织几次决定性的大会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组织了规模空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年献词。

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

由此,“将革命进行到底”成为革命人民和军队继续斗争的行动口号。

革命胜利后,它又成了不少革命家矢志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奋斗不息的座右铭。

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式与我们的任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明确指出土改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

1,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明确提出了人民军队作战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最主要的两条: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在城市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的政策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会议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全会告诫全党在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会后中共中央迁往北平。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发起了渡江战役。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阐明新中国政权的性质

2.论述了国内各阶级的地位,相互关系

3.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4.阐明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5.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6.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

会议代行人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出由毛泽东任主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经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讨论后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分期分批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953年7月27日,在中朝人民的共同打击下,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成了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提出的观点:

1,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引以为戒;3,采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发展重工业;4,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基本方针: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根本思想:

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提出要向一切国家学习的思想。

对我国国情的分析:

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论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中提出“降低军政费用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

正式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阐述了首要的经济关系:

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经济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主要关系:

1,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第一次论述了和民主党派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系统地阐述了双百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