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7264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

科目版本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章节课名

第一单元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过程与方法

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物与环境之间联系与影响、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重难点

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物与环境之间联系与影响、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页码

内容

1.教师上课

1.情景导入

1.1

你喜欢美丽的大草原吗?

草原上除了有一望无际的草地,还有很多动植物,它们相互关联,以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

2.探索新知

1.2

什么是生态平衡呢?

先来复习一下生态系统:

一个区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这些分别是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提示:

学生讨论5分钟)

1.3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森林这一区域里的植物动物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称为森林生物群落。

1.4

草原区域里的草、马、牛羊兔子老鹰等生物形成的一个和谐整体,叫做草原生物群落。

 

1.5

海洋里的藻类鱼类等水生生物形成的整体称为海洋生物群落。

1.6

在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草。

你能写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吗?

食物链:

草→兔子→鹰

1.7

思考:

1.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1.8

草减少了,兔子数量也会减少。

鹰缺少了食物,数量也会变少。

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兔子少了,最直接的后果是鹰也少了,那么草呢,草会继续疯长,大量枯萎后,在干燥季节很容易造成草原火灾,最后草也减少了。

如果鹰少了呢,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建议让学生们思考或者讨论3分钟。

1.9

同学们,如果鹰减少了,兔子增多,把草都吃光了,最后草和兔子都变少了。

从这个简单的草原生物群落中,我们发现,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任何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10

想一想,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子或草的减少呢?

 

1.11

我国的北方,有许多半干旱的草原地带,生活着许多珍贵的动植物,可当地的生态平衡正在遭到破坏。

1.12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为什么在我国北方会经常发生沙尘暴?

1.13

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

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图片点击后可放大

1.14

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最终结果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

1.15

为了保护某一区域的生态平衡,人们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

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成立。

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

1.16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珍稀麋鹿保护区,主要保护麋鹿。

1.17

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是十分不易的,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应该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家园,做些什么呢?

3.回顾小结

1.18

地球母亲是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要经过很长时间都不能恢复。

如何才能保护生态平衡呢?

4.拓展应用

1.19

思考:

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哪些生态失衡的例子吗?

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2.学生自学

1.跟我学

2.1

我们再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什么是沙尘暴及其发生的原因。

2.2

科学概念: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过程与方法:

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物与环境之间联系与影响、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页

2.学生练习

2.3

(1)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采取下列哪种做法()A保护环境B乱砍乱伐C任意放牧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B.对工业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3)填空题: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称为。

2.4

答案:

(1)A

(2)C

(3)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称为生态系统。

3.拓展资源

1.教学设计

3.1

word001

2.常见问题

3.2

(1)本课内容如何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学习?

本课在了解生态平衡时并不局限于文本涉及的这几种,也可以请学生说说如农村常见的鱼塘、农田的生态系统,以及鱼塘、农田的生态平衡,在课堂上展示描述,共同丰富课堂内容。

(2)“生态系统失衡”教学环节教师应该注意什么?

在分析草原的老鹰、兔子、草时,让学生写出它们的生物链,并分析三者之间数量的影响,理解生态系统里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为理解后面的沙尘暴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