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7278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ocx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隧道总体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车行宽度

±10

尺量:

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处

2

隧道净总宽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处

3

隧道净宽

不小于设计

水准仪:

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测拱顶和拱腰3个点。

4

隧道偏位

20

全站仪:

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处

5

引道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的衔接

20

分别将引道中心线和隧道中心线延长至两侧洞口,比较平米其平面位置。

6

边坡仰坡的坡度

不大于设计

坡度板:

检查10处。

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基坑开挖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基坑中心线到路线中心线距离

+50

尺量:

每边不少于5处

4

基坑长度、宽度

+100,0

5

基坑高程

0,-100

水准仪测量:

每边不少于5处

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模版安装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基础边缘位置

+15,0

测量:

每边不少于4处

2

基础顶面高程

±10

3

边墙边缘位置

±10,0

4

边墙拱脚、端翼墙面顶面高程

±10

5

模版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测量:

不少于4处

6

模版表面错台

2

尺量

7

预留孔洞

+10,0

洞门混凝土端墙、翼墙和挡土墙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按规范内附录A检验

2

平面位置

50

仪器测量:

每边不少于4处

3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

4

顶面高程

±20

5

底面高程

±50

6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测量:

拱部不少于2处,墙身不少于4处

7

竖直度或坡度(%)

吊垂线:

每边不少于4处

明洞回填及防水层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卷材搭接长度

≥100

尺量:

每环测3处

2

卷材向隧道延伸长度

≥500

尺量:

检查5处

3

卷材在基底的横向长度

≥500

尺量:

检查5处

4

沥青防水层每层厚度

2

尺量:

检查10点

5

回填层厚

≤300

尺量:

每层检查,每侧至少5处

6

两侧回填高差

≤500

水准仪:

检查5处

7

坡度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检查3处

8

回填压实

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厚度及压实遍数符合要求

平均和最大允许超挖值(mm)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拱部

破碎岩、土(Ⅳ、Ⅴ级围岩)

平均100,最大150

水准仪或断面仪:

每20m一个断面

中硬岩、软岩(Ⅱ、Ⅲ、Ⅳ级围岩)

平均150,最大250

硬岩(Ⅰ级围岩)

平均100,最大200

边墙

每侧

+100、-0

尺量:

每20m检查1处

全宽

+200、-0

仰拱、隧底

平均100,最大250

水准仪:

每20m检查3处

混凝土拌制用水标准

项目

钢筋混凝土

素混凝土

pH值

不容物含量(mg/L)

≤2000

≤5000

可溶物含量(mg/L)

≤5000

≤10000

Cl-含量(mg/L)

≤1000

≤3500

SO42-(mg/L)

≤2000

≤2700

碱含量(mg/L)

≤1500

≤1500

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喷射混凝土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C检查

2

喷射厚度

平均厚度≥设计厚度;检查点的90%≥设计厚度;最小厚度≥倍设计厚度,且≥50mm

凿空法或雷达探测仪:

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从拱顶中线起每3m检查1点

3

空洞检测

无空洞、无杂物

同上

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锚杆数量

不少于设计值

现场逐根清点

2

锚拔力

拔力平均值≥设计值,最小拔力≥90%设计值

按锚杆数1%且不少于三根做拔力试验

3

孔位(mm)

±50

尺量

4

钻孔深度(mm)

±50

尺量

5

钻孔直径

满足设计要求

尺量

6

锚杆长度

满足设计要求

按锚杆数的3%,或不少于3根

钢筋网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网格尺寸(mm)

±10

尺量

2

钢筋保护层厚度

满足设计要求

凿孔检查:

每10m检查5点

3

与受锚岩面的间隙(mm)

≤30

尺量:

每10m检查10点

4

网的长、宽(mm)

±10

尺量

钢架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安装间距(mm)

50

尺量:

每榀检查

2

净保护层厚度

满足设计要求

凿孔检查:

每榀自拱顶每3m检查1点

3

倾斜度(°)

±2

仪器测量:

每榀检查

4

安装偏差(mm)

横向

±50

尺量:

每榀检查

竖向

不低于设计高程

5

拼装偏差(mm)

±3

尺量:

每榀检查

模板安装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平面位置及高程(mm)

±15

尺量:

全部

2

起拱线高程(mm)(mm)

±10

水准仪测量:

全部

3

拱顶高程(mm)

+10,0

水准仪测量:

全部

4

模板平整度(mm)

5

2m靠尺和塞尺:

每3m测5点

5

相邻浇筑段表面错台(mm)

±10

尺量:

全部

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

边墙平面位置(mm)

±10

尺量:

全部

3

拱部高程(mm)

+30,0

水准仪测量(按桩号)

4

衬砌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激光断面仪或地质雷达随机检查

5

边墙、拱部表面平整度(mm)

15

2m直尺、塞尺:

每侧检查5处;或断面仪测量

仰拱及底板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

仰拱(底板)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水准仪:

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查5点

3

钢筋保护层厚度(mm)

≥50

凿孔检查:

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查3点

4

顶面高程

±15

水准仪:

每一浇筑段检查一个断面

衬砌钢筋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主筋间距(mm)

±10

尺量:

连续3处以上

2

两层钢筋间距(mm)

±5

尺量:

两端、中间各1处以上

3

箍筋间距(mm)

±20

尺量:

连续3处以上

4

绑扎搭接长度

受拉

HPB级钢

30d

尺量:

每20m检查3个接头

HRB级钢

35d

受压

HPB级钢

20d

HRB级钢

25d

5

钢筋加工长度(mm)

-10,+5

尺量:

每20m检查2根

6

钢筋保护层厚度(mm)

+10,-5

尺量:

两端、中间各1处

中岩墙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工具

布置

间隔时间

1-30d

1-3个月

大于3个月

1

中岩墙土压力

钢弦式压力盒

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压力盒

1-2次/d

1次/2d

1次/周

2

围岩内位移

多点位移计及千分表

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2个测点

3

围岩压力

钢弦式压力盒

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1个压力盒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置

测试精度

量测间隔时间

1-15d

16d-1个月

1-3个月

大于3个月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地质罗盘等

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2

周边位移

各种类型收敛计

每5-5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3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

每5-50m一个断面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4

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

洞口段、浅埋段(h0≤2b)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3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3-7d。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置

测试精度

量测间隔时间

1-15d

16d-1个月

1-3个月

大于3个月

1

钢架内力及外力

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钢支撑内力3-7个测点,或外力1对测力计

MPa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2

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3-7个钻孔

mm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3

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地面钻孔中安设各类位移计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3-5个钻孔

mm

同地表下沉要求

4

围岩压力

各种类型岩土压力盒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3-7个测点

MPa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5

两层支护间压力

压力盒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3-7个测点

MPa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6

锚杆轴力

钢筋计、锚杆测力计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3-7锚杆(索),每根锚杆2-4测点

MPa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7

支护、衬砌内应力

各类混凝土内应变计及表面应力解除法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3-7个测点

MPa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8

围岩弹性波速度

各种声波仪及配套探头

在有代表性地段设置

9

爆破震动

测振及配套传感器

邻近建(构)筑物

随爆破进行

10

渗水压力、水流量

渗压计、流量计

MPa

11

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铟钢尺等

洞口段、浅埋段(h0>2b)

mm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3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3-7d。

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mm/d)

量测频率

≥5

2-3次/d

1-5

1次/d

1次/2-3d

次/3d

1次/3-7d

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

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

量测频率

(0-1)b

2次/d

(1-2)b

1次/d

(2-5)b

1次/2-3d

>5b

1次/3-7d

洞口排水沟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轴线偏位(mm)

±50

仪器测量:

每条排水沟不少于5处

2

沟底高程(mm)

±15

3

排水沟纵坡(%)

±,不积水

4

排水沟宽度(mm)

十30,0

尺量:

每条排水沟不少于4处

5

排水沟侧墙高度(mm)

-10

6

壁厚(mm)

-10

洞内排水沟断面尺寸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断面尺寸(mm)

±10

尺量:

每100m随机检查5处

2

壁厚(mm)

士5

3

高度(mm)

0,-20

4

沟底高程(mm)

±20

水准仪:

每20m测高程

防水混凝土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抗压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A检验

2

抗渗等级

符合设计

每200mm衬砌做一组〈6个)试件

防寒泄水洞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断面尺寸(mm)

±50

尺量:

每10m量1次

2

高程(mm)

±20

仪器测量:

每10m测量高程及位置

3

平面位置(mm)

±50

检查井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或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轴线偏位

±50

经纬仪:

逐个检查

2

断面尺寸

±20

尺量:

逐个检查

3

井底高程

±20

水准仪:

逐个检查

4

井盖与相邻路面高差

0,+4

水准仪,水平尺:

逐个检查

防水板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或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搭楼宽度(mm)

≥100

尺量:

全部搭楼接均要检查,每个搭楼接检查3处

2

缝宽(mm)

焊接

两侧焊缝宽≥25

尺量:

每个搭楼接检查5处

焊接

粘缝宽≥50

3

固定点间距(mm)

拱部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检查总数的10处

侧墙

符合设计要求

4

接缝与施工缝错开距离(mm)

≥500

尺量:

每个接缝检查5处

止水带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纵向偏离

±50

尺量:

每环至少3处

2

偏离衬砌中心线

≤30

尺量:

每环至少3处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mg/m3)

中文名(CASNa)

MAC

TWA

STEL

二氧化氮

-

5

10

二氧化硫

-

5

10

二氧化碳

-

9000

18000

一氧化氮

-

15

30

一氧化碳

非高原

高原

海拔2000-3000m

海拔>3000m

-

20

15

20

-

-

30

-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mg/m3)

中文名(CASNa)

TWA

STEL

白云石粉尘

总尘

呼尘

8

4

10

8

沉淀SiO2(白碳黑)(总尘)

5

10

白云石粉尘

总尘

呼尘

8

4

10

8

电弧烟尘(总尘)

4

6

沸石粉尘(总尘)

5

10

硅灰石尘(总尘)

5

10

硅藻土粉尘

游离SiO2含量<10%(总尘)

6

10

沸石粉尘(游离SiO2含量<10%)

总尘

呼尘

3

1

6

膨润土粉尘(总尘)

6

10

石膏粉尘

总尘

呼尘

8

4

10

8

石墨粉尘

总尘

呼尘

4

2

6

3

夹直线长(m)

178

170

水泥粉尘(游离SiO2含量<10%)

总尘

呼尘

4

6

2

炭黑粉尘(总尘)

4

8

矽尘

总尘

含10%~50%游离Si02的粉尘

含10%~80%游离Si02的粉尘

含80%以上游离Si02的粉尘

呼尘

含10%~50%游离Si02的粉尘

含10%~80%游离Si02的粉尘

含80%以上游离Si02的粉尘

1

 

2

 

稀土粉尘(游离SiO2含量<10%)(总尘)

5

萤石混合性粉尘(总尘)

1

2

云母粉尘

总尘

呼尘

2

4

3

超前锚杆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长度

不小于设计

尺量

2

孔位(mm)

±50

尺量

3

钻孔深度(mm)

±50

尺量

4

孔径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长度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检查10%

2

孔位(mm)

±50

尺量:

检查10%

3

钻孔深度(mm)

±50

尺量:

检查10%

4

孔径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检查10%

5

注浆压力

符合设计要求

压力表:

全部检查

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制值及超限处理措施

序号

地点

限值

超限处理措施

1

低瓦斯工区任意处

%

超限处20m范围内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测

2

局部瓦斯积聚(体积大于)

%

附近20m停工,撤人,断电,进行处理,加强通风

3

开挖工作面风流中

%

停止电钻钻孔

4

煤层爆破后工作面风流

%

继续通风不得进人

5

局部通风机及电器开关20m范围内

%

停机并不得启动

6

钻孔排放瓦斯时回流中

%

撤人,停点,调整风量

7

竣工后期内任何处

%

查明渗漏点,向设计方反映,增加运营通风设备

光面爆破参数

参数

种类

饱和单轴抗压极限强度Rb(Mpa)

装药不耦合系数D

周边眼间距

E(cm)

周边眼最小抵抗线V(mm))

相对距离

E/V

周边眼装眼集中度g(kg/m)

硬岩

>60

~

550~700

700~850

~

~

中硬岩

30~60

~

450~600

600~750

~

~

软岩

<30

~

300~500

400~600

~

~

预裂爆破参数

参数

岩石种类

饱和单轴抗压极限强度Rb(Mpa)

装药不耦合系数D

周边眼间距

E(cm)

周边眼至内圈崩落眼间距(cm)

周边眼装集中度

q(km/m)

硬岩

>60

~

40~50

40

~

中硬岩

30~60

~

30~45

40

~

软岩

<30

~

30~40

30

~

贯通误差调整调线参数示例表

相开挖总长度(km)

<3

>3

限差(mm)

150

200

调线长(m)

200

200

偏角

2′35°

3′26°

ε

8〞

10〞

半径(m)

30000

30000

曲线长(m)

22

30

外失距(mm)

2

4

夹直线长(m)

178

170

辅助工程措施及其使用条件

辅助工程措施

适用条件

地层稳定措施

管棚法

Ⅴ级和Ⅵ级围岩,无自稳能力,或浅埋隧道及其地面有荷载

超前导管法

Ⅴ级围岩,自稳能力低

超前钻孔注浆法

Ⅴ级和Ⅵ级软弱围岩地段、断层破碎地段、水下隧道或富水围岩地段、塌方或涌水事故处理地段以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和特殊岩土地段

超前锚杆法

Ⅳ-Ⅴ级围岩,开挖数小时内可能菠萝或局部坍塌

拱脚导管锚固法

Ⅴ级围岩,自稳能力差

地标锚杆与注浆加固法

Ⅴ级围岩浅埋地段和深埋≤50m的隧道

水平喷浆桩法

Ⅴ级和Ⅵ级级软弱围岩(如淤泥、流沙等),土层含水率打,地下水位高(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浅埋,隧道上方时交通繁忙的街道,还有从横交错的管线,周围又紧邻高层建筑

冻结法

含水率大于10%的汗水、松散、不稳定地层

掌子面正面喷射混凝土法

掌子面围岩破碎、渗淋水严重的临时措施

临时仰拱法

围岩与支护变形异常的临时措施

墙式遮挡法

辅助工程措施

适用条件

涌水处理措施

注浆堵水法

地下水丰富且排水时夹带泥沙引起开挖面失稳,或排水后对其他用水大的地段

超前钻孔排水法

开完面前方有高压地下水或有充分补给源的涌水,且适量排放地下水影响围岩稳定及隧道周围环境条件

坑道排水法

井点降水法

均质砂土、亚黏土地段以及浅埋地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