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78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琵琶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琵琶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琵琶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琵琶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琵琶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琵琶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琵琶行.docx

《琵琶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琵琶行.docx

琵琶行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欣赏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分析作者音乐描写的艺术技巧。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分析作者音乐描写的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 研读法、点拨法,通过研读和点拨理解作者音乐描写的艺术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了解琵琶女和作者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感受音乐的氛围。

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教师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

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

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

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

说罢,伯牙弹了起来。

子期听后说:

妙极了!

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

伯牙惊叹不已。

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

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三、整体感知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读小序,并思考作答)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

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诵读鉴赏

(录音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各段的大意)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3)复述琵琶女和作者的经历

(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复述,代表展示)

琵琶女

当年: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怨

作者

当年: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恨

四.课堂小结

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情,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感人的作品。

从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能发现,文字和音乐一样,都可以成为心灵的呼喊,希望大家能够用文字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段落。

板书设计

琵 琶 行(并序)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           谪官 

怨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欣赏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分析作者音乐描写的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欣赏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分析作者音乐描写的艺术技巧。

二、理解内容,理清层次。

(学生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理清层次)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三、欣赏对音乐的描写

问题设计: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

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学生读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代表发言)

(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评价)

1、比喻

(教师引导:

找出比喻句并要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以及分析运用比喻描写音乐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

(小结)

这里写出了乐曲旋律的变化:

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运用比喻的好处是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

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

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教师点拨)

叠词和联绵词的运用,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教师点拨)

侧面描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

(教师引导)

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小结并引导)

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

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

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

诗人为何能听出?

(学生思考发言)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小结)

所以说,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

描写音乐的方法: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5.诵读

(学生散读,代表范读,师生品评)

四:

作业

你能运用本课所学描写音乐的一些方法,描述自己曾经听过的或喜欢的一段音乐吗?

板书设计:

琵 琶 行(并序)第二课时  

  白居易

乐曲旋律的变化:

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描写音乐的方法:

A、运用比喻;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

 

《琵琶行》教学设计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