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7834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6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docx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

葡萄生长后期灌溉须知

发布时间:

2014-07-0309:

33:

44来源:

互联网作者:

佚名

葡萄一般生长于耐旱,年降雨量600-800毫米的地区。

若雨量分布均匀,最适宜葡萄生长,但要获得好的丰产,必须有良好的灌溉。

尤其是在生长后期要控制水分,有效保证及时生长。

在浆果生长期至成熟期,此期正常浇灌,水分充足,保持果粒生长迅速并膨大,对当年产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谨记,葡萄后期生长,正值雨季若是栽培中出现的不利因素会影响到水分的调节和土壤湿度。

在6月下旬开端,巧灌着色水。

天旱时要每隔5-6天灌一次水,使浆果正常生长。

此时也是花芽大量分化期,及时灌水对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有重要意义。

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为70%~80%。

在8月上中旬,果实开端着色并迅速膨大增长,此时要联结灌水进行后期追肥,使浆果迅速膨大。

如果此时灌水不足,果实生长发育迟缓,到成熟期遇大雨或灌水过多,易发生裂果景象。

在果实成熟之前,浆果期联结施肥,灌一次浆果熟前水,这样可弥补葡萄生长后期的水分不足,增进果穗成熟,有效避免“软尖”的发生。

注意养蔓水是在葡萄采收后至防寒前要灌2—3次水,结合秋季深翻施肥灌水,以此来提高泥土墒情,增进根系生长发育,滋润枝蔓,避免抽干,起到促根保根,滋养枝蔓的作用。

有助于肥料的分解和根系吸收,为次年春季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寒地在土壤结冻前灌一次封冻水,避免冬春干旱,蓄温防寒对越冬十分有利。

温室滴灌使用特点和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11-12-0516:

00:

35来源:

园林学习网

作者:

佚名温室滴灌主要使用在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和塑料大棚等室内滴灌主要是以日光温室为例,日光温室的滴灌系统建立,可以很好的改善温室水环境,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和优点,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温室滴灌要求滴灌管(带)铺放形式要与蔬菜、花卉等作物种植方式结合起来,以保证良好的灌溉效果。

以日光温室为例,日光温室一般长度50-100米,宽5-10米,既可东西长垄布管,也可南北短垄布管。

滴灌管应沿作物行向铺设,距植株根5-10厘米,每行作物铺一条。

如果两行作物行距<40厘米,土壤为粘土或壤土,则两行作物中只铺一条也可满足灌水要求。

在保证灌水均匀度情况下,为了方便作物行距调整,滴灌管(带)可以S型盘绕铺放。

连栋温室和塑料大棚一般长40-60米,推荐南北长垄种植和铺滴灌管。

温室滴灌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建议选用滴头间距30公分、单滴头流量1-2升/时的滴灌管(带),行距0.8-1.2米时每亩铺滴灌管600-800米,小时滴量3-5吨/亩,推荐一次灌溉时间4-110小时。

滴管铺在地膜下灌溉,有利于降低蒸发。

修建日光温室是为了给作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以利作物在自然环境无法生长的时期生长,向市场供应合格的商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影响日光温室内种植作物最重要的是日光温室内的环境。

在日光温室内使用滴灌,可以极大改善日光温室内的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1、降低空气湿度。

滴灌管置于地膜下进行灌溉,因此在作物垅间无覆盖的地方士壤保持干燥,无地面蒸发,降低了大棚内空气湿度,使作物免于发生空气湿度高引发的病害,产量大幅度提高。

2、适时补充各种营养成分。

使用滴灌溉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将各种营养成分施入,因此可根椐作物的需要及时补充各种养分,保证作物在最佳的环境下生长。

3、减少地温下降。

使用滴灌进行灌溉,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温的下降,从而保证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加快作物养分的吸收。

4、提高棚内的温度。

5、提早供应市场。

改善了的环境,使作物生长更快,可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可提前15―30天。

6、延长市场供应期。

改善了环境,可使作物更长时间内保持生长旺盛,延长了生命期,从而可延长市场的供应期,获得最佳收入。

7、增加收入。

使用滴灌系统,使作物产量提高,提高了品质和提早供应市场。

极大的提高了大棚的收入。

在日光温室内使用滴灌还有以下优点:

1、节水、节能:

滴灌用管道输水,灌溉时水流低入土壤后,在重力和毛细管作用下逐渐浸润土壤,仅仅浸润作物根部的部分土壤,这样,滴灌避免了输水损失和深层渗漏损失,同时将作物间蒸发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70%―80%。

2、增产:

滴灌能依照作物耗水规律,适时适量地、均匀而又缓慢地供水、供肥,使作物根层土壤经常保持最佳的水分、通气和养分状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环境。

滴灌时地面湿润范围较小,因而减少某些病虫、菌类对作物的危害。

另外,滴灌使作物棵间土壤保持干燥状态,这就抑制了部分杂草生长,减轻了杂草与作物争水抢

肥现象。

利用滴灌促控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生长发育能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

与地面灌溉相比,滴灌能使水果增产50%―100%,蔬菜增产100%―200%。

3、省工、省地、省肥

由于滴灌利用低压管道输水,滴灌系统能适应各种地形条件,不需要筑梗打畦,更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因此节省劳力。

一般滴灌干、支管均埋入地下,这就省出

渠道占用的耕地。

另外,在滴灌的同时利用管道系统既可直接向作物根部土壤中施入可溶性化肥,从而减少肥料损失,提高了肥效。

4、可利用咸水灌溉

滴灌时作物根系土层中经常保持在高含水量状态,这就使土壤中的盐份始终处于稀释状态,并且随着土壤水分的运动,盐份向离根系较远的干土区移动。

所以使用咸水灌溉时,滴灌水源含盐量可高达3g/L,作物仍然正常生长,并获得较高产量。

5、操作简便,易于实行自动化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滴灌系统比其它任何灌水系统都更便于实行自动化控制。

在安装滴灌的温室内采用高垄种植的方法,垄宽40或60公分,垄间距60或80公分,每垄种植两行作物;在每垄中间布置一条滴灌管,滴灌管上覆

盖地膜;平均每三天灌一次水,一亩地每次灌水量为3―5立方;施足底肥,肥料配比与传统种植方式一样;追肥时采用可溶性肥料,随水通过滴灌施入。

日光温室的滴灌使用时,一般要注意:

1、要想达到滴灌最佳效果,设计、安装、管理必须规范,不能自行拆掉过滤设施,不能在任意位置自行打孔。

2、过滤器能否正常工作,是维护滴灌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所以平时要经常清洗过滤网,发现吕网破损及时更换;滴灌灌内发现泥沙,应打开堵头冲洗。

3、每次灌溉时间要根据缺水程度,一般控制在1―4小时,由于滴灌灌水效果好,能保持地面不板结且透气性好,对于不适于种菜的粘性土壤也能获得高产。

4、一般菜农习惯定植后漫灌一次大水或分点人工浇苗,采用滴灌以后,可省去该工序,以免地块板结而增加缓苗时间。

 

浅谈渭北高原果园滴灌方案设计

时间:

2014-2-1422:

49:

58点击:

732

核心提示:

摘要:

滴灌技术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具有节水、节肥、省工、地形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本文阐述了渭北高原某村500亩果园滴灌系统方案设计,该设计经实践检验,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显著,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

渭北高原;果园;滴灌;方案设计

1.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地处渭北高原,区内地形复杂,梁峁相间,沟壑纵横,土地面积分割成小块,难以实现集中连片形成规模,而且相对高差大,取水成本较高。

总的地势北高南低。

地形为黄土梁峁沟壑区,耕地多为梯田,坡度在13.1%~4.3%之间。

作物种植以果树为主,玉米、小麦和蔬菜为辅,因此农业灌溉以喷灌、滴管及小管出流等节水灌溉方式为宜。

项目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易干旱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冬季干燥寒冷,夏秋季炎热多雨,全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6.0℃,无霜期201d(最长

272d,最短164d),最大冻土深度70cm,最大风速26.0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56.6h,年平均降雨量615.9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394mm。

冬季干燥寒冷,雨水较少;春季湿度回升,降水增多,日温差较大,易出现寒潮霜冻大风,常有春旱发生;夏季降水较多而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常伴有大风、冰雹和局部暴雨,易出现夏旱和伏旱;初秋多连阴雨,晚秋天气较为睛朗。

项目区选取某村500亩地作为典型设计,项目区分10个区,每区地块长×宽约为150m×150m左右。

典型区种植作物为苹果,株距3m,行距4m。

节水灌溉方式为滴灌,水源为五一水库,通过泵站提水至蓄水池,然后经干支管输送到田间支管。

2.滴灌灌溉制度

2.1设计参数的确定

计划湿润层深度,h=120cm;适宜含水量上限βmax=85%θ;适宜含水量下限βmin=65%θ;田间持水量(重量比)θ=19%;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0;作物日耗水强度Ep=4.0mm/d;土壤容重γ=1.3g/cm3

;设计土壤湿润比P=23%;设计灌水均匀度Cu=90%;滴灌设计保证率为75%。

2.2设计灌水定额

=0.1rzp(θmax-θmin)/η

式中:

—设计灌水定额,mm;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η=0.9;

r—土壤容重,1.3g/cm3;z—土壤计划湿润土层深度,取1.2m;p—设计土壤湿润比,取23(%);θmax—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取16.2(%);θ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取12.4(%)。

经计算,m滴=15mm=10.01m3/亩。

取m滴=10m3/亩。

2.3灌水周期

式中:

T—设计灌水周期,d;Ea—作物耗水强度,取4mm/d;

—设计灌水定额,15mm(10m3/亩);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η=0.90。

经计算,T=3.38d,灌水周期取3d。

3.毛管与滴头间距的确定

项目区种植为苹果树,果树行距4m,株距3m,毛管选择边翼迷宫式滴灌带,采用一行树一条毛管的方式布置,其中每颗果树布置两个滴头,滴头间距Se=1.0m,毛管间距S1=4.0m。

3.1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

式中:

Sr—果树行距,取4m;St—果树株距,取3m;—设计灌水定额,15mm;

qd—滴头流量,3.75L/h;n—1颗果树下滴头的数目,取n=3。

经计算,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16h。

3.2轮灌区数目

一次灌水时间取t=16h,轮灌组N=20h×3/16h=3.75组。

即,实际最大轮灌区,取N=4组。

4.管网总体布置

滴灌系统采用如下结构:

干管(水源)→干(分干)管→计量装置(水表、压力表)→施肥罐(施肥控制装置)→分干管(地埋PVC管)→支管(地埋PVC管)→毛管(滴灌带)。

支管的管材选用PVC管材,支管沿田块中间布置,毛管垂直于支管布置。

每行果树布置一条毛管,间距为4m。

毛管选用φ16mm的内镶贴片式滴灌带。

为了防冻,支管按不小于1.5‰的坡度在管道未端设排水井。

5.滴灌系统的工作制度

本方案按单井控制果园面积为500亩,典型区共布置3条支管,60条毛管,每条毛管平均控制1500条滴灌带。

在进行灌溉时,一次开1条支管,一条支管共开20条毛管作为一个轮灌组,共分3个轮灌组。

每个轮灌组的灌水延续时间t是16小时,需要3天灌完。

6.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6.1毛管水头损失计算

毛管进口流量(75/1.0)*0.00375=0.281m3/h

毛管选用边翼迷宫式滴灌带,内径为16mm。

沿程损失水头:

式中:

—沿程水头损失,m;S—分流孔间距,取1.0m;S0—多孔管进水口至首孔的间距,取0.5m;N—分流孔数,N取75;qd—单孔设计流量。

经计算,毛管沿程水头损失=0.005m

毛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损失的20%考虑,即hj毛=0.06×20%=0.001m。

毛管总水头损失:

h毛=hf毛+hj毛=0.006m。

6.2支管管径及水头损失计算

一次灌溉每条支管同时最多开启25条毛管,用一条毛管控制,则:

Q辅=Q毛×20=0.281×25=7.03m3/h。

支管管径按管道经济流速1.5确定=40.7m

则支管选用DN50UPE管,工作压力0.2Mpa。

沿程损失水头:

式中:

—沿程水头损失,m;S—分流孔间距,取3m;S0—多孔管进水口至首孔的间距,取1m;N—分流孔数,N取25;qd—单孔设计流量,取7.03m3/h。

经计算,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0.002m。

支管局损按沿损20%计,即hj辅=20%hf辅=0.0004m。

则支管总水头损失为:

h辅=hf辅+hj辅=0.002m。

6.3分干管管径及水头损失计算

一条分干管开启20条支管,则Q支=Q辅=7.03×20=140.6m3/h

分干管管径按管道经济流速1.5确定

=182mm

分干管选取DN180UPVC管,工作压力0.4Mpa。

分干管沿程水头损失

式中:

—沿程水头损失,m;f—摩阻系数;Q—流量,取140.6m3/h;d—管道内径,mm;L—管长,取750m。

m—流量指数;b—管径指数。

经计算,分干管沿程水头损失=7.91m

分干管局损按沿损10%计,则支管总水头损失h支=hf支+hj支=8.70m。

6.4干管管径及流量计算

一条干管开启1条分干管,则Q干=Q分干=7.03×20=140.6m3/h

干管选取DN200UPVC管,工作压力0.6Mpa。

6.5管材及管径计算统计成果

7.结论

该滴灌系统投入使用后,较传统灌溉技术省水60%,同时减少了肥料及农药施用量,病虫害的发生也大大降低,为果树提供了较佳的生长环境,增产达20%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夏季果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

2014-05-2111:

16:

43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佚名

1.及时进行夏季修剪

及时剪掉内堂、主枝背上的直立枝,徒长枝,交叉、重叠枝等,打开光照,实现通风透光,使果树的透光率达到40%左右,有利于光合作用及花芽分化。

2.搞好树盘的压青覆盖

夏季雨水多,杂草生长旺盛,搞好树盘压青覆盖有利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果树生长。

3.追施磷钾肥

进入夏季是果实膨大剂期和花芽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果树消耗的营养最多,给果树补充肥水非常必要,所以每隔15天左右追施高含量硫酸钾型的复合肥或含高腐殖酸型的磷钾肥2-3次。

追肥量百斤果2斤肥,追施部位于树冠新梢外围,挖环状沟或扇形沟施入。

4.夏季注意果园排灌水技术

雨水多时,要及时排除果园积水,防止涝害发生;果园干旱时要及时灌溉,维护果树正常生长发育。

果树灌水要结合果树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

 

园艺滴灌技术特点、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

2011-12-0516:

41:

03来源:

定鼎网

作者:

佚名滴灌技术在进入我国后,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的水资源管理结构。

园艺滴灌技术有许多的特点,节水、节肥、控制温度、保持土壤等,但是,现在的园艺滴灌技术存在许多的问题。

同时对于园艺的滴灌提出建议,进行改善。

现代滴灌技术由以色列的奈特菲姆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明,但直到70年代才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在农业上大力推广应用。

我国从1974年开始接触引进滴灌技术,并积极地加以研究和使用,应该说,截止目前,滴灌技术在我国已算不上“高、新、尖”技术,但其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设备质量低下、不顾条件盲目推广、滴灌工程效益不佳、管理落后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滴灌技术的顺利发展,需尽快加以解决。

1.设施园艺应用滴灌技术的特点

设施园艺主要是指温室或大棚蔬菜、花卉、果树等的栽培生产。

设施园艺应用滴灌技术,较之传统沟灌和畦灌,具有显著的优点。

1.1节水、节肥、省工

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

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

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1.2控制温度和湿度

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

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

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

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

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

1.3保持土壤结构

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1.4改善品质、增产增效

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

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设施园艺滴灌技术适应了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的要求,这也是其能得以存在和大力推广使用的根本原因。

2.目前设施园艺滴灌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设备质量问题

目前在设施园艺滴灌发展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设备质量问题。

通过多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我国已能独立生产相对成套的滴灌设备,部分滴灌设备产品性能水平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一些关键设备,特别是首部枢纽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上来讲产品品种少,缺乏系列化,配套水平低。

如我国生产的滴头、滴灌带或滴灌管等产品在压力补偿、抗堵塞、灌水均匀度和材质的抗老化等方面质量一直不稳定;管材配套性差,容易漏水;过滤器主要以筛网过滤器为主,使用寿命较短,过滤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这是导致灌水器堵塞,甚至工程报废的直接原因之一;普遍使用的压差式施肥器,密封性差,不好控制,施肥浓度很不均匀;目前虽有文丘里施肥器、射流式施肥器生产,但数量少,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市场上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

另外目前滴灌设备市场混乱,鱼目混珠,缺乏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价格无序,售后服务差,也制约了滴灌事业的顺利发展。

滴灌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细灌溉技术,对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进口滴灌设备质量虽好,但由于其价格原因,限制了它的使用。

绝大多数滴灌工程还主要是立足于国产设备或国外关键设备配套使用,这也是长久之计。

因此,尽快提高我国滴灌设备产品技术总体质量水平和配套水平,不断开发系列化新产品,是当务之急。

2.2设备管理问题

我国滴灌工程往往存在着一边建一边丢的现象。

经在山东一些发展滴灌较早的地区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菜农在安装了大棚滴灌后,使用不长时间即成了摆设,有的拔掉滴灌带(管),但继续使用输水主管道,成了“管灌”;有的则直接放弃不用,又恢复了沟灌。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管理不善。

在筹建滴灌工程之初,领导和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多方筹资,四处备料,尽快施工安装。

一旦工程投入运行或应付上级检查过之后,一些地方领导便不再重视,没有及时组建基层专门技术管理机构,无人组织配套设备的供应,无人进行设备维修和养护等服务工作。

农民对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只能停止使用。

如滴灌对水质要求较高,不但需要配备质量较好的过滤器,还需要定期冲洗过滤网和滴灌带,若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滴灌带(管)的堵塞,导致出水量变小,灌水不均匀,甚至造成整个滴灌系统瘫痪。

另外许多工程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方参与建成的,产权不清,农民不但不爱惜,还可能进行人为破坏,这也是许多地方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

因此由于管理不善而搁置起来或废弃的工程占有相当的比重。

2.3设计问题

由于基层水利部门科技人员紧缺或理论水平较低,不能进行工程的规范设计,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聘用专业设计人员,大多数滴灌工程只能模仿粗略设计或根本不设计,直接照搬别人模式,致使工程从设计上就存在诸多问题。

安装时往往又是组织临时队伍进行安装,故很难保证质量。

另外片面追求降低工程造价,往往设计选择低质、便宜的微灌设备或省却一些不该省却的设备,如调压设备、过滤器、施肥器等,导致系统配套性差;输水主管道设计太细,前后压差变化较大导致灌水不均;在较宽的畦面上只布置一条滴灌带(管),使灌水时间太长,或水分分布不均。

或为搞样板工程,不考虑实际生产水平或经济效益,选用高档设备,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2.4使用技术问题

没有建立相应的滴灌灌溉制度,仍沿用传统的灌溉制度,一次灌水量过大或灌水时间过长,灌水定额过大,与传统沟灌方式没有多少差别,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优越性。

另外目前大多数农民还习惯于手工追肥紧接灌水的传统,即使设计安装了施肥装置,也很少使用或不用,形同虚设。

对于滴溉的理解仅限于灌水任务上,由于基本上仍然使用固体颗粒肥料,并需事先溶解,不但增加了堵塞灌水器的机会,且由于施肥器一般容量较小,每次施肥量有限,在目前大多数菜农仍采用传统肥量的基础上,显然觉得太少,也太麻烦。

因此使用滴灌后,必须相应改变原有的灌水制度和施肥制度(包括肥料用量、施肥次数、施肥方式、肥料类型选择等),才能充分发挥出滴灌的优越性。

3.建议

3.1要坚持因地制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发展灌溉一定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农业作物布局和管理水平都差别较大,在充分考虑各地现有园艺设备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宜上则上,时机不成熟的不要盲目发展;在发展规模、速度、档次上更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一哄而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任何先进技术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否大面积推广,关键在于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没有经济效益的支撑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是很难长久维持和发展下去的。

滴灌工程投资相对较大,可以说是一种昂贵的先进灌水技术,必须要高产出、高效益来支撑,施工前必须做好投资分析和经济评价,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农民的投资。

滴灌作为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与其他农业先进技术相结合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忽视了这一点,单纯就节水效益来抓滴灌,在任何情况下是很难推广的。

因此要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滴灌工程的首位。

3.2重视规划设计安装工作

无论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滴灌工程,还是一个单独的温室或大棚滴灌系统,均应重视规划设计以及做好安装工作。

从设计上来讲,首先要考虑当地水源、土壤、作物种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微灌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仔细设计,出具设计图纸,若有条件,最好请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或进行指导。

二是要注意系统设备的完整配套性。

过滤装置、施肥装置、调压控制装置、压力表等设备应该是必备的,缺一不可。

若条件充许,自动控制设备也应考虑上。

设施园艺滴灌是最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的滴水方式,能把其优越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在一些生产花卉、高档蔬菜的温室或大棚中安装水分传感器以及自动控制设备也是发展的趋势。

三是要选用质量有保证的设备。

为减少投资而降低对质量的要求以及减少配套设备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工程安装更要精心组织,最好选有经验的专业安装队伍进行安装,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3.3重视滴灌制度研究

滴灌作为一种先进的滴灌方式,必须配以先进的灌水技术才能发挥其优越性。

灌水技术主要是指合理的灌水制度,包括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灌水起始点、灌水上限、灌水定额的确定、灌水时间、灌水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