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8579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docx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天上的街市》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说课稿

 

稿

 

学校:

泗洪县龙集中学

内容:

《天上的街市》

编辑:

时间:

2019年11月1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郭沫若诗两首》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虽然体裁多样,但它们却有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

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我们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在诗中,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

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

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二)、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和新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能力目标

  

(1)理解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联想、想象、创新能力。

  

(2)感受诗的画面美、情感美、语言美;初步培养诗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渴望追求光明的理想,明白今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想像和创新的能力。

(2)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诗的画面美、情感美、语言美;初步培养诗歌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想像和创新能力。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为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目标导学法:

在上课之初就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有方向地学习。

(二)诵读品味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尤其注重朗读。

本文为现代诗歌,语言朴素易懂,更适合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掌握。

因此我将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并采用多种诵读形式。

可由教师配乐同学生集体朗读、个别学生朗读、品听配乐朗读、师生再次配乐朗读等。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诗中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从而理解诗的内在思想涵义。

或:

1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有歌有舞有诗有画,轻松活泼的学习诗歌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项基本要求。

新大纲规定: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淘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实现这个重要目标。

2、诵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的教学尤其注重朗读。

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实际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朗读,在停顿、轻重、节奏、情绪等的处理上着重指导强调。

朗读可由教师表情范读、学生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分男女朗读等,形式灵活多样。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诗中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从而理解诗的内在思想意义。

本文为现代诗,语言朴素易懂,更适台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掌握。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

对这样通俗易懂的现代格律诗,经过自学,应基本理解诗歌内容、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有感情地朗读。

2、诵读品味法

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章后,能通过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诗歌的韵昧,还课堂以朗朗书声。

通过读可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背景画面和音乐)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

能说说原因吗?

(学生自由发言)灿烂星空总是能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

《天上的街市》。

(投影课题及作者。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注:

布置学生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提问有关作者的一些文学常识。

(三)、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1、欣赏配乐朗读。

2、明确朗读要求: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4、明确节奏和重音,指名两位学生读,让同学们予以评价,最后学生齐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介绍有关联想和想象的知识。

完成联想、想象创新思维训练题目(课后练习题二)。

(五)、走近文本——梳理内容,感悟主旨。

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哪些是写实的诗句?

哪些是想象的诗句?

2)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3)诗人怎样由联想而进入想象?

想象叉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4)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予以引导、明确,掌握全诗结构和主旨。

本课小结: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一.教材分析

《郭沫若诗两首》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

有童话、神话、诗歌、寓言。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静夜》一诗的写法和风格与《天上的街市》很相似,描绘了静谧的夜景,想象“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意蕴丰富让人无穷的回味。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并能熟练背诵。

2.学习并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目标设计的理由和依据:

《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本课所在单元要求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因此,我结合课标、教材、学生,设定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意象,把握情感。

难点:

通过想像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

重难点确定的理由和依据:

对于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整体感知形象,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即可。

引导学生进行熟读、美读,在读中体会情感、展开想象、品析语言。

所以,我以读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但是对诗歌想象世界的描写和梳理,体会诗歌的情感对于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教法与建议

1.用2课时完成教学。

2.诵读法。

反复诵读,分清节奏,念准字音,读出其中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

3.想像法。

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像和联想去构建、描述诗作的意境。

4.比较法。

把《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描写与民间传说相比较,从不同的生活状况去理解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把《天上的街市》与《静夜》进行比较。

教法实施的理由和依据:

两首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

通过教学,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想像和联想去构建、描述诗作的意境。

另外,要理解诗的主旨,把民间传说与诗歌的想象进行比较,学生就能理解诗人创造和想象传达的意图。

五.学法与要求

1.朗读法:

预习和上课时大声朗读,把握节奏,理解诗人寄予的情感。

2.想象法:

描述诗歌的想象世界。

3.查资料: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郭沫若的相关情况和《星空》的创造背景。

学法实施的理由和依据:

这两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两首诗语言比较浅显,用笔记的语言描写诗歌的想象世界,有助于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

六、教、学、练、评活动程序

(一)结构、层次:

从教师教学角度主要设计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指导朗读—探究内容—品味语言—总结练习)。

(二)情境设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讲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吗?

”茫茫黑夜,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不禁心驰神往。

今天,让我们跟随大诗人郭沫若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感受那份新奇和美丽吧!

设计意图:

引导入境尽量简洁明快自然得体。

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课前讲故事,也会下面比较传统的悲剧的故事与郭沫若的想象世界的比较作铺垫。

(三)以活动为载体,展开教和学

【活动1】诊断性评价

1.郭沫若,原名______。

四川乐山人。

著名诗人、作家、学者。

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和。

《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这两首诗都是选自。

课下搜集《天生的街市》的写作背景。

2.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闲游(xián)阻隔(ɡé)深邃(suì)

B、定然(dìnɡ)珍奇(zhēn)闪烁(suò)宽广(kuān)

C、凝视(línɡ)无数(shù)不甚(shèn)灯笼(lónɡ)

D、鲛人(jiāo)执著(zhù)陈列(liè)物品(wù)

3.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皎洁:

(月亮)明亮而洁白。

鲛人:

神话传说中住在水底的怪人。

B、缥缈:

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珍奇:

稀有而珍贵的物品。

C、闲游:

空闲时到外面随便地走走。

不甚:

不很的意思。

D、凝视:

聚精会神地看。

陈列: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预习情况,达到熟悉作者,了解写作背景,诊断学生将要开始学习的新知识的基础,解决即将开始学习的识记关。

训练字词,以便克服阅读障碍;背景知识的介绍,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需求。

【活动2】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1.学生初读,师生评价。

2.配乐范读。

教师作诵读提示。

3.学生集体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想象世界。

课件打出朗读的重音及节奏提示。

设计意图:

指导朗读,关键是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学生先个人试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再听范读感觉情感基调和节奏重音,接着教师屏幕显示朗读要点并提醒心境体验和眼神运用,学生再听配乐朗诵跟读并核准节奏和重音。

读的过程忌轰轰烈烈而没有实效。

【活动3】精读诗歌,分析内容

1、诗的题目是“天上的街市”,诗人是怎样把读者带入到天上的街市的?

为什么把街灯和明星放在一起进行联想?

2、追随诗人的想象来的天上的街市,看到了什么?

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天上的街市的特点。

3.把天上的街市写得这样美,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这样自由幸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

内容探究分两步,由文本入手,从联想和想象的世界,继而理解想象创造的意图。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把联想和想象的概念穿插其中,让学生对联想和想象具体可感,又有利于本文思路的梳理,情感的把握。

教学的重难点在这一环节得以体现和突破。

【活动4】品味诗歌,体会语言

1.既然是“我想”,那为什么说“定然”“定”,能换成“也许”吗?

说明了什么?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流星应该说是那“颗”,文中为什么用那“朵”?

设计意图:

全诗语言优美亲切,节奏舒缓,极具音韵美;其次,一些关键词语,细细品味,意蕴丰富,表现力强。

所以在把握内容、体会情感后,诗歌的语言美很值得探究和品味。

这一过程我让学生先自己质疑品味,然后交流,重点处作出提示和指导。

借鉴对《天上的街市》的学习过程,品读诗歌。

【活动5】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集体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句子的节拍。

2.描述诗的意境,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活动6】探究讨论,理解诗歌

1.这首诗哪部分是写实,哪部分是想象?

2.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隐含了较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试着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

【活动7】比较阅读,背诵诗歌

《静夜》在写作方法和风格上与《天上的街市》十分相似,都体现了郭沫若早期诗歌的共同特色。

将《静夜》与《天上的街市》作比较,说说他们的相似点。

设计意图: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静夜》的学习,我将引领学生借鉴对《天上的街市》的学习过程完成品读和背诵。

但是,《静夜》与《天上的街市》有一些不同的内涵,这里借助比较法,区别想象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活动8】形成性评价

阅读《天上的街市》,完成习题:

1.对第一首诗的第一节两个“街灯”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街灯的含义一样,都是诗人能看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明灯。

B、两个街灯含义不一样。

前者实写,指人间的现实生活中的“明灯”;后者指想像中的、理想中的街灯。

C、两个“街灯”同中有异,既指现实中的“街灯”,又指理想中的“街灯”。

D、两个“街灯”含义一样,都是指理想中的街灯。

2.《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评价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C、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象

D、用象征手法

3.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B、定然/是/不甚/宽广

C、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D、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4.对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改变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是为了表达自己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

B、四个“定然”,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

C、由“流星”想到“灯笼”是联想。

D、“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暗示了黑夜的降临。

5.第二节诗中能概括天上总貌的一个词是。

6.《静夜》一诗描绘静谧的夜景,宁静、典雅,很富有古典诗词的韵味。

品味诗作,回答下列问题:

(1)月光淡淡的原因是

(2)作者把团团白云想像成

(3)作者把几点疏星想像成

(4)作者由静夜的现实情景联想到神话传说的基础是

7.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续写句子。

(任选两题)

示例: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设计意图:

巩固基础知识,掌握诗歌赏析方法;学习联想想象,拓展创造思维。

本节课的形成性评价完成两首诗的阅读,课后练习穿插其中,还可以适当加入其它形式的想象与联想训练。

(四)拓展延伸(选学)

(一)1、作者简介及其文学成就2、《星空》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三)联想与想象

(四)郭沫若改对联

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部分设计了四个板块,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和授课的需要在教学中整合,有选择性的阅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趣味性,也落实了课堂的拓展,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条件,指引了方向。

(五)总结性评价

一.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与鉴赏

三.实践与表达

设计意图:

总结性评价分为三块。

阅读与鉴赏中选择了《天上的街市》和课外两篇,既涵盖本课所有的知识要点及其对学生不同能力水平的检测,又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延伸。

特别是“实践与表达”部分: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的引导又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思考,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知识。

题量适中,难易适当,题型丰富,针对性强;集复习、巩固、深化、拓展、延伸于一体、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能力培养要求,考查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课后1小时时间完成。

七.说课总结

整个设计,以“朗读”为主线,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情感美;朗读探究,理解意境美;朗读品味,体会语言美。

突出了联想、想象作用的理解,能力的训练。

注重了教、学、练、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一、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题目的是了解这两首诗中的想像和联想,理解思路的展开和诗中的思想感情,为以后欣赏新诗打一点基础,作一点准备。

1.诗中哪些是写实的诗句?

哪些是想像的诗句?

《天上的街市》中第一节是写实的诗句,第二、三、四节是想像的诗句;《静夜》中第一节是写实的诗句,第二节是想像的诗句。

2.诗人怎样由联想而进入想像?

想像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天上的街市》中,诗人由街灯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顺着这一联想,诗人进而想像空中有美丽的街市;诗人首先想像天上的街市怎样美丽,进一步细致地想像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由街市再想到人,想像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

《静夜》中,诗人由月光疏星联想到了天河,又由天河想像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诗人首先想像着天河海雾模糊,再想像天河的岸边有鲛人,又想像鲛人在对月流珠。

二、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和鲛人流珠的传说,可以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这是一道扩展性练习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答案不求统一。

三、参考下面一首诗,观察夕阳西下时天边的云彩,展开想像和联想,写一段话,文体和字数不限。

(诗见课本)

这是一道向课外延伸的练习题,是为了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能力。

夕阳西下时的云彩,不同的地域出现的几率不同呈现的形式不一样,这就要提醒学生注意天气现象,认真观察,写作时充分展开想像和联想;可以鼓励以小诗的形式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