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8716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docx

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江苏卷二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5年高考冲刺模拟卷(江苏卷)

(二)

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5·淮安市第二次调研·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B.0.1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

C.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中含有羟基的数目为0.5NA

D.4.6g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2NA

2.(2015·上海六校联考·17)某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H4+、Ba2+、Na+、Fe2+、Cl﹣、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数种。

某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得溶液呈强酸性;

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有沉淀生成;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加足量BaCl2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在溶液中加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七种离子中肯定含有NH4+、Fe2+、Cl﹣三种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此结论()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2015·上海六校联考·3)在下列各用途中,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A.用食盐腌制食物B.用漂粉精消毒游泳池中的水

C.用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4.(2015·广东省中山市二模·9)已知:

Fe2O3(s)+

C(s)=

CO2(g)+2Fe(s)△H=234.1kJ·mol-1

C(s)+O2(g)=CO2(g)△H=-393.5kJ·mol-1则2Fe(s)+

O2(g)=Fe2O3(s)的△H是()

A.-824.4kJ·mol-1B.-627.6kJ·mol-1

C.-744.7kJ·mol-1D.-169.4kJ·mol-1

5.(2015·山东省济南市4月模拟·11)铅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

2PbSO4+2H2O

Pb+PbO2+2H2S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SO4的氧化性比PbO2的强、还原性比Pb的强

B.放电时,PbO2为氧化剂、做负极,Pb为还原剂、做正极

C.放电时,当有2molH2SO4反应时,会有1.204×1024个电子从铅电极流出

D.充电时,PbSO4既被氧化又被还原,Pb是阳极产物之一

6.(2015·淮安市第二次调研·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与W同主族,X、W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

Y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Z2-与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r(W)>r(Z)>r(Y)>r(X)

B.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D.化合物X2Z2与W2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7.(2015·河南信阳二模·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50mL1mol·L-1的盐酸中加入烧碱后,水的Kw不变

B.NH4C1和NH3·H2O混合液中,二者对对方的平衡都起了抑制作用

C.室温时某溶液的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D.常温下0.1mol·L-1的HA溶液中

=1×10-8,则0.01mol·L-1HA

溶液中c(H+)=1×10-4mol·L-1

8、(2015·第二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13)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I—、Br—可以大量共存

B.用该溶液中溶解一定量铜粉,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铁粉,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C.将该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中混有氢氧化铁

D.100m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9.(2015·山东省济南市4月模拟·9)下列各项中,两种物质间反应均产生1mol气体时,参加反应的酸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碳与浓硝酸B.铜与浓硫酸C、锌与稀硫酸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10.(2015·淮安市第二次调研·5)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2015·上海六校联考·18)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催化装置,可有效减少CO和NOx的排放,催化装置内发生反应为:

NOx+CO

N2+CO2(未配平),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只有N元素

B.当x=2时,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数为4mol

C.等物质的量N2和CO2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3∶4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2.(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第二次验收·19)某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A和1.0molB,发生反应A(g)+B(g)⇌C(g)△H<0,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5

10

20

30

n(A)/moL

1

0.8

0.75

0.70

0.70

 

A.

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04mol•L﹣1

 

B.

相同温度下,若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0.5molA和0.5molC,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前v(正)>v(逆)

 

C.

相同温度下,若平衡后移走0.5molA和0.5molB,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c(C)小于0.075mol•L﹣1

 

D.

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70%

13.(2015·江门市二模·23)

如右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甲.乙.丙.丁为短周期元素,其中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甲>乙

B.丁和戊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丙>丁

D.甲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14.(2015·湖南十三校二模·9)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12H16O3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X

C.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等反应

D.在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1molX最多只能与1molH2

加成

15.(2014·金丽衢十二校第二次联考·9)短周期元素X、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能与钠形成摩尔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且阴阳离子数比为1∶2

B.含X和Z元素的常见化合物为分子晶体

X

Y

Z

W

Q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

W<Q

D.原子半径大小关系:

Q>W>Z>Y

三.非选择题(共80分)

16.(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第二次验收·24)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其溶液不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分解速度很慢,见光分解速度加快.

(1)高锰酸钾溶液应  (填保存的注意事项);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分解的离子方程式  .

(2)请配平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钠Na2C2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4﹣+C2O42﹣+H+﹣﹣Mn2++CO2↑+

(3)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将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一定体积的酸性草酸钠溶液中(温度相同,并不断振荡时),记录的现象如下表:

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的次序(每滴溶液的体积相同)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时间

先滴入第1滴

1min

褪色后再滴入第2滴

15s

褪色后再滴入第3滴

3s

褪色后再滴入第4滴

1s

请分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变化的原因  .

(4)该学习小组在获取了上述经验和结论以后,用稳定的物质草酸钠Na2C2O4(相对分子质量134.0)来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他们准确称取1.340g纯净的草酸钠配成250mL溶液,每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酸化后用KMnO4溶液滴定.

①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填下图中的仪器编号).

②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分解而造成误差,滴定开始时,操作上必须是  .

③当溶液呈微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20.00mL(多次测定的平均值),则KMnO4溶液的浓度为  .

17.(2015·温州市第二次适应性试·26)(10分)以淀粉和油脂为原料,制备生活中某些物质。

已知:

反应⑤生成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E与等物质的量H2反应。

请回答:

(1)葡萄糖的分子式▲、C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C、D属同系物;M、N也属同系物

C.上述①~⑥中属于取代反应的为③⑤⑥

D.B、E含不同官能团,但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写出N的一种结构简式▲;C与F按不同的比例,还可以生成另外两种物质X、Y,且相对分子量X<N<Y,则Y的分子式▲。

(4)写出反应③(A+D→M)的化学方程式:

▲。

18.(2015·深圳二模·32)(16分)铝硅合金材料性能优良。

铝土矿(含30%SiO2、40.8%Al2O3和少量Fe2O3等)干法制取该合金的工艺如下:

 

(1)若湿法处理铝土矿,用强酸浸取时,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有。

(2)铝硅合金材料中若含铁,会影响其抗腐蚀性。

原因是。

(3)焙烧除铁反应:

4(NH4)2SO4+Fe2O3

2NH4Fe(SO4)2+3H2O+6NH3↑(Al2O3部分发生类似反应)。

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的百分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最适宜焙烧温度为。

指出气体Ⅰ的用途(任写一种)。

(4)操作①包括:

加水溶解、。

若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含铝微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用焦炭还原SiO2、Al2O3会产生中间体SiC、Al4C3。

任写一个高温下中间体又与Al2O3反应生成铝、硅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6)不计损失,投入1t铝土矿,当加入27kg纯铝后,铝硅合金中m:

n=。

(摩尔质量:

SiO2---60g/molAl2O3---102g/mol)

19.(2015·南京二模·20)(14分)大气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学科王关注的问题,烟气中的NOx必须脱除(即脱硝)后才能排放。

(1)已知:

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1

N2(g)+O2(g)===2NO(g);ΔH=+180kJ·mol-1

CH4可用于脱硝,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4NO(g)===CO2(g)+2N2(g)+2H2O(l),ΔH=________。

(2)C2H4也可用于烟气脱硝。

为研究温度、催化剂中Cu2+负载量对其NO去除率的影响,控制其他条件一定,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为达到最高的NO去除率,应选择的反应温度和Cu2+负载量分别是________。

图1

    

图2

 

学科王(3)臭氧也可用学科王于烟气脱硝。

①O3氧化NO结合水洗可产生HN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原理如图2所示。

阳极(惰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图3是一种用NH3脱除烟气中NO的原理。

①该脱硝原理中,NO最终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和H2O。

②当消耗2molNH3和0.5molO2时,除去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图3

  学科王  

图4

学科王

(5)NO直接催化分解(生成N2与O2)也是一种脱硝途径。

在不同条件下,NO的分解产物不同。

在高压下,NO在40℃下分解生成两种化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写出Y和Z的化学式:

____。

20.(2015·陕西宝鸡九校联考·26)碘是生命体中的必需元素,请根据如下有关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碘可采用如下方法:

KI+CuSO4→CuI↓+K2SO4+I2。

此反应生成1molI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mol。

工业生产中,可用智利硝石(含有NaIO3)为原料,与NaHSO3溶液反应后生成碘,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单质碘与氟气反应可制得IF5,实验表明液态IF5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研究人员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在于IF5的自偶电离(如:

2H2O

H3O++OH-),电离生成的+1价阳离子为,-1价阴离子为。

(3)将单质碘与铝屑置于管式电炉中,隔绝空气加热至500℃得到棕色片状固体(AlI3),此固体溶于Na2CO3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请写出AlI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判断加碘食盐中碘的存在形式为I-、IO3-,或两者同时存在。

请对以下试验方案进行预测和分析。

首先取试样加水溶解,分成三份试样:

①第一份试样加酸酸化,如果加淀粉溶液后试样溶液变蓝,说明试样中同时存在I-和IO3-,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第二份试样酸化后,加入淀粉溶液无变化,再加溶液,溶液变蓝,说明试样中存在I-。

③第三份试样酸化后,如果直接使试纸变蓝,说明试样存在IO3-离子。

21.A.[物质结构选修模块题]

(2015·淮安市第二次调研·21)(12分)非血红素铁是食物中的铁存在的形式之一,主要是三价铁与蛋白质和羧酸结合成络合物。

(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KSCN是检验Fe3+的试剂之一,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填化学式)。

(3)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mol乙酸分子中含有σ的键的数目为▲。

(4)把氯气通入黄血盐(K4[Fe(CN)6])溶液中,得到

赤血盐(K3[Fe(CN)6]),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

式▲。

(5)FeO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FeO晶体中Fe2+配位数为▲。

B.[实验化学]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第二次验收·24)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其溶液不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分解速度很慢,见光分解速度加快.

(1)高锰酸钾溶液应  (填保存的注意事项);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分解的离子方程式  .

(2)请配平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钠Na2C2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4﹣+C2O42﹣+H+﹣﹣Mn2++CO2↑+

(3)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将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一定体积的酸性草酸钠溶液中(温度相同,并不断振荡时),记录的现象如下表:

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的次序(每滴溶液的体积相同)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时间

先滴入第1滴

1min

褪色后再滴入第2滴

15s

褪色后再滴入第3滴

3s

褪色后再滴入第4滴

1s

请分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变化的原因  .

(4)该学习小组在获取了上述经验和结论以后,用稳定的物质草酸钠Na2C2O4(相对分子质量134.0)来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他们准确称取1.340g纯净的草酸钠配成250mL溶液,每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酸化后用KMnO4溶液滴定.

①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填下图中的仪器编号).

②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分解而造成误差,滴定开始时,操作上必须是  .

③当溶液呈微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20.00mL(多次测定的平均值),则KMnO4溶液的浓度为  .

 

1.【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解析】0.1mol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A错误;苯中存在的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0.1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1NA,B错误;标况下乙醇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错误;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0.1mol最简式NO2,含有氧原子数目为0.2NA,D正确;

2.B

命题立意:

考查离子反应及离子检验。

解析:

由实验②可知,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体为氨气,可说明一定含NH4+;加碱产生沉淀,Ba2+、Na+与碱不反应,由离子之间的反应可知,沉淀应为氢氧化亚铁,可说明一定含Fe2+;由实验①可知,用pH试纸测得溶液呈强酸性,溶液中含H+,与CO32-反应,且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即溶液中一定没有CO32-、NO3-;又溶液为电中性,存在阳离子时一定存在阴离子,则Cl-一定存在,所以确定在上述七种离子中肯定含有NH4+、Fe2+、Cl-三种离子,完成实验①②即可,故选B.

3.B

命题立意:

考查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解析:

A用食盐腌制食物保鲜是利用食盐可以使细胞脱水,使细菌死亡;B用漂粉精消毒利用了次氯酸的氧化性,杀死细菌中的蛋白质来消毒;C汽油擦洗油污为物理变化;D的反应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在此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变,是非氧化还原;故选B。

4.A

命题立意:

考查盖斯定律。

解析:

可将题目中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

(1)、

(2)、(3),可知(3)=

(2)×

(1),故待求

=-393.5kJ·mol-1×

-234.1kJ·mol-1=-824.4kJ·mol-1,选A。

5.【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充放电原理及应用。

【解析】PbSO4的氧化性比PbO2的弱、还原性比Pb的弱,A错误;放电时,PbO2为正极,Pb做负极,B错误;放电时,当有2molH2SO4反应时,会有1.204×1024个电子从铅电极流出,C正确;充电时,PbSO4既被氧化又被还原,Pb是阴极产物之一,D错误。

6.【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解析】Y元素空气中含量最高,则Y为N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即核外电子排布为2、6结构,故Z元素为O,Z2-与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W元素为Na;X与W同主族,X、W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则X元素为H。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半径依次减小,r(N)>r(O),A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N,故H2O的稳定性强于NH3,B错误;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NH3·H2O,其水溶液呈碱性,C正确;X2Z2为H2O2,存在共价键,W2Z2为Na2O2,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D错误。

7.B

命题立意:

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盐类水解影响因素。

解析:

A中酸碱中和会放热,故水的Kw会变大,A错;NH4++H2O

NH3·H2O+H,NH3·H2O

NH4++OH,二者正好相互抑制,B正确;C中此时还可能是弱酸弱碱盐,或是酸和盐的混合物,C错;D中由Kw计算可得c(H)=0.001mol·L1,即HA电离度为1%,而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故0.01mol·L1的HA溶液中c(H+)>1×10-4mol·L-1,D错;选B。

8.【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解析】A.该溶液中,2Fe3++2I—→2Fe2++I2,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用该溶液中溶解一定量铜粉,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铁粉,若溶液中有Cu2+,可能是铜离子未参加反应,也可能是铜离子部分被置换,则可能有固体铜析出,故B错误;C.由于硫酸难挥发,将该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硫酸铁,故C错误;D.100m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发生的反应为2Fe3++3Zn→2Fe+3Zn2+,生成1.12gFe,故D正确。

9.【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解析】两种物质间反应均产生1mol气体时:

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1mol气体,需要硝酸0.8mol,铜与浓硫酸生成1mol气体需要浓硫酸2mol,锌与稀硫酸生成1mol气体需要1mol硫酸,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1mol气体,需要浓盐酸4mol,A最少。

10.【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此装置中试管口应斜向下方,A错误;氨气显碱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错误;

装置中只有气体的流入口,没有气体的流出口,无法排出空气,C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被水吸收时易倒吸,利用此装置可以防止产生倒吸,D正确。

11.AB

命题立意:

考查氧化还原。

解析:

分析可知C的化合价由+2变为+4,故A错;x=2时,每生成1molN2,由2molN由+4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8mol,故B错;N2中为叁键,CO2中为两个双键,故C正确;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为NO,即氮元素化合价为+2,D正确;选AB。

12.【答案】B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依据V(A)=

,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

=0.02mol•L﹣1•s﹣1,A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A的物质的量达到0.70mol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

故平衡时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70mol、0.30mol,平衡常数K=

=1.22,相同温度下,若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0.5molA和0.5molC,Qc=

=0.19<K,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B正确;相同温度下,若平衡后移走0.5molA和0.5molB,相当于移走一半反应物,那先将体积缩小一半,则平衡状态和原来一样,c(C)=0.15mol•L﹣1,再扩大到原来的体积,如果平衡不移动则c(C)=0.075mol•L﹣1,但事实扩大时相当于缩小压强平衡向逆方向移动,c(C)<0.075mol•L﹣1,C正确;等效为起始加入2.0molA和2.0molB,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AB转化率较原平衡高,故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小于1.4mol,C的物质的量大于0.6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C,达到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