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903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5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docx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

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

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空气动力学直径

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的AED。

5.可吸入性粉尘

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

6.可呼吸性粉尘

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矽肺

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混合性尘肺

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硅酸盐肺

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

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晚发型矽肺

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尘细胞

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矽性蛋白沉积

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圆形小阴影

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为三种类型:

p(<2.5mm)、q(1.5-3.0mm)、r(3.0-10mm)。

17.石棉小体

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裹沉积于石棉纤维所形成,铁反应呈阳性,一般长为30-50μm,粗2-5μm,金黄色,典型者呈哑铃状、鼓槌状,分节或念珠样结构,轴心为无色透明的石棉丝。

18.正辐射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表面向人体发放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

19.负辐射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表面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

20.高温作业

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21.高温车间

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23W/m3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

22.干热作业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低。

如轧钢、铸造、陶瓷、火电等。

23.湿热作业

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

如印染、造纸、矿井等。

24.夏季露天作业

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其作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又易形成高温、热辐射的作业环境。

25.热适应

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

26.热射病

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先出汗、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系统症状。

27.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

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患者神清、体温多正常。

28.热衰竭

由于高温作业,体内血液的重新分布,导致脑部供血暂时减少而晕厥。

一般起病急,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29.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性疾病。

30.生产性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

31.稳态噪声

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5dB的生产性噪声。

32.脉冲噪声

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的生产性噪声。

33.等响曲线

利用与基准音比较的方法,可得出听阈范围各种声频的响度级,将各个频率相同响度的数值用曲线连接,即绘出各种响度的等响曲线图。

34.响度级

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联系声压和频率定出人耳对声音音响的主观感觉量。

35.声级

为了准确评价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在进行声音测量时,所使用的声级计是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参考等响曲线,使用A、B、C、D几种计权网络,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36.暂时性听阈位移

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37.听觉适应

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

38.听觉疲劳

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可提高超过15-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

39.生理性听觉疲劳

一般在十几小时内可以完成恢复,常以16小时为限,即在脱离接触后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时间间隔内,恢复至正常水平。

40.永久性听阈位移

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提高。

41.噪声性耳聋

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42.爆震性耳聋

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外伤,引起听力丧失。

43.振动频谱

是将按频带大小测得的振动强度(加速度有效值)数据排列起来组成的图形。

44.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

作为人体接振强度的定量指标,是在频率计权和固定接振时间的原则下,计算加速度有效值。

45.运动病

又名晕动病,是作业人员在车、船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工作,由于颠簸、摇摆或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度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器官,而出现一系列急性反应性症状的总称。

46.局部振动病

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

47.振动性白指

由局部振动所引起的手指的间歇性发白或发绀。

48.电离辐射

当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上时,对物体有电离作用,可导致机体的损伤的电离辐射。

49.非电离辐射

当量子能量水平小于12eV时,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离辐射。

50.射频辐射

指频率在100kHz-300GHz的电离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51.电光性眼炎

波长为250-320nm的紫外线,可大量被角膜和结膜上皮所吸收,引起的急性角膜结膜炎。

52.职业性肿瘤

在作业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期的潜伏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53.职业性致癌因素

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

54.确认致癌物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性的理化物质。

55.可疑致癌物

分两种情况,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

二是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

56.潜在致癌物

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类有致癌性。

57.接触评定

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58.生物监测

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的组成部分,指定期地监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59.健康监护

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的疾患的发生、发展。

60.职业流行病学

是以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取有关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在人群、时间、空间的分布,分析接触与职业性损害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及预防措施的效果,找出职业性损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制订和修订卫生标准、改善劳动条件和预防职业性病损提供依据的学科。

6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

是通过对工业毒理学测试、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认定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

62.最高容许浓度

是指工作地点空气中任何一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63.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

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得超过的接触限值。

在此浓度下,几乎全部工人每天反复接触而不致产生有害效应。

64.短时间接触阈限值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

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之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

同时,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

65.上限值

是指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

6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是按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容许浓度。

6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

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之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

同时,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

68.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是研究劳动条件对生产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的一门科学。

69.生产性有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又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

70.职业性病损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统称职业性病损

71.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损害,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72.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病因;职业性有害因素使潜在疾病暴露,或加重已有病情;改善工作条件,该病可控制或缓解

73.氧需

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

74.氧债

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

75.氧上限

血液在1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76.静力作业

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佛所进行的作业

77.动力作业

在肌肉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运用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78.紧张因素

使劳动者产生心理紧张的环境或条件

79.紧张

是在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到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引起相应的(可察觉的)功能性紊乱。

80.锻炼

是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性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

81.练习

通过重复来改善后天学得的技能

82.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83.中毒

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84.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0.1μm固体微粒。

85.粉尘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直径>0.1μm固体微粒。

86.生物转化

外来化合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即为生物转化,又称之为代谢转化

87.蓄积

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则可能在体内逐渐积累,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88.物质蓄积

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内的毒物含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这种现象叫物质蓄积。

89.功能蓄积

长期接触某种毒物后,现有条件下,不能检出该毒物的蓄积,但由该毒物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一段时间后,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90.急性中毒

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几分钟至数小时)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91.慢性中毒

小量毒物反复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92.亚急性中毒

介于二者之间,较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反复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

93.吸收状态

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耽误该毒物所至的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

94.化学性肺水肿

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的疾病

95.单纯窒息性气体

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但由于他们的存在可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起肺内氧分压下降,随后动脉氧分压也下降,导致机体缺氧

96.化学窒息性气体

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

97.农药

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杂草等的各种药物。

98.中等强度作业

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

99.大强度作业

氧需超过了氧上限,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

100.极大强度作业

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几乎等于氧需。

二、单一选择题

1.下述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

A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和分布情况

B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

C估计人体接触水平

D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

E检查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

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

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伤的重要手段

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3.下列关于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论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在接触人群中,研究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B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

C常采用断面调查、病例—对照和队列调查方法

D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和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E鉴定劳动卫生工作质量,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4.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

A生产环境监测

B健康监护

C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D阈限值制定

E实验室测试和危险度评定

5.下列关于实验室测试评价论述错误的是

A包括整体动物实体和体外测试系统

B常用于测试化学物毒性,预示对人的危害

C评价有害因素潜在作用

D结合临床观察结果,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E制定人体参考界限值

6.下列关于危险度评定论述错误的是

A对有害因素潜在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B估算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概率和程度

C为制定法定职业病提供依据

D寻求可接受危险度

E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

7.矽尘致肺癌的调查属于

A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回顾性调查

C专题调查

D前瞻性调查

E事故调查

8.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

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

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

D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E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

9.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体防护措施

A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B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C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D按时接受职业性体检

E限制接触时间

10.下列关于劳动卫生标准论述错误的是

A对职业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值

B超过限值与否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

C是衡量作业卫生状况的尺度、改善劳动强度的目标

D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

E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

11.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

A液滴

B固体微粒

C烟

D雾

E细菌

12.下列粉尘何者为无机粉尘

A农药粉尘

B橡胶粉尘

C水泥粉尘

D木尘

E谷物粉尘

13.粉尘对人体有下列作用

A致纤维化

B刺激

C中毒

D致敏

E以上全部

14.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与以下因素有关

A粉尘粒子的直径

B粉尘粒子的比重

C粉尘粒子的形状

D粉尘粒子的荷电性

E以上全部

15.在矽肺的发生发展中

A进入肺内粒子大小起绝对重要作用

B进入肺内粉尘量起绝对重要作用

C上述二项意义都不大

D上述二项意义一样

E粒子大小虽有一定意义,但进入肺内粉尘的量则起重要的作用

16.呼吸性粉尘是指直径多大的粉尘

A>15μm

B>10μm

C=10μm

D<8μm

E<5μm

17.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方式有多种,但没有下列哪项

A撞击

B沉降

C巨噬细胞吞噬

D弥散作用

E被气道上皮细胞及分泌物截留

18.粉尘中的二氧化硅与致纤维化能力的关系是

A游离型致纤维化作用与结合型相同

B游离型致纤维化作用大于结合型

C游离型致纤维化作用小于结合型

D结晶型致纤维化小于非结晶型

E以上全对

19.尘肺是一种

A肺部疾病

B以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C纤维化疾病

D粉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

E炎症

20.下列何者不是尘肺

A煤肺

B石棉肺

C棉尘肺

D煤矽肺

E矽肺

21.下面哪项不是防尘工作八字方针中的内容

A革

B水

C密

D封

E护

22.在下列工业生产中,何者不宜采用湿式作业

A采煤

B开凿隧道

C水泥生产

D矿山生产

E以上全部

23.有下列疾病的人,不得从事粉尘作业

A活动性肺结核

B支气管哮喘

C慢性胃炎

D严重心脏疾病

E以上全部

24.我国卫生标准中采用的最高容许浓度数值是指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的呼吸带

A粉尘浓度的日平均值

B任何一次采样测尘中均不应超过的粉尘浓度最高限值

C瞬间可超过的粉尘浓度值

D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E粉尘浓度的年平均值

25.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以下哪项除外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类型

B二氧化硅含量

C粉尘浓度

D劳动者心情

E接尘时间

26.矽肺病理形态分型中没有以下哪一型

A结节型

B砂粒型

C弥漫间质纤维化型

D团块性

E进行性大块纤维化

27.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似

A葱头状

B星芒状

C网状

D不规则状

E以上全对

28.矽肺线X线胸片表现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病变程度

A一定平行

B不一定平行

C前者重于后者

D后者重于前者

E没有关系

29.矽肺的X线表现有

A类圆形小阴影

B不规则形小阴影

C大阴影

D胸膜和肺门改变

E以上全有

30.早期矽肺患者,肺功能改变程度与X线胸片表现严重程度

A一定一致

B不一定一致

C前者重于后者

D后者重于前者

E两者毫无关系

31.矽肺诊断所必备的条件是

A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

B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

C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D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E肺组织活检

32.国家发布并实施的最新尘肺X线诊断标准适用于以下尘肺

A矽肺

B石棉肺

C炭黑尘肺

D铝尘肺

E以上所有

33.国家发布并实施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分期标准为

A3期

B4期

C8期

D6期

E12期

34.矽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时可分为

A4级

B3级

C5级

D2级

E6级

35.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

A>10:

1

B>5:

1

C>3:

1

D<3:

1

E>2:

1

36.可吸入性纤维粉尘是指

A直径>3μm,长度<5μm

B直径>3μm,长度≥5μm

C直径<3μm,长度<5μm

D直径<3μm,长度≥5μm

E直径<3μm,长度≥9μm

37.下列何者不属于硅酸盐

A石棉

B滑石

C云母

D高岭土

E花岗岩

38.胸膜斑是以下哪种尘肺的病理特点

A矽肺

B煤肺

C石棉肺

D石墨尘肺

E以上全部

39.石棉小体是石棉肺的

A病理特征

B诊断依据

C接触指标

DX线表现

E无意义

40.石棉肺患者的肺功能降低

A与X线胸片表现无关

B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的早

C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的晚

D与X线胸片表现同步

E与X线胸片表现相反

41.单纯性煤尘是指SiO2含量

A在15%以下

B在10%以下

C在5%以下

D在3%以下

E在1%以下

42.我国煤工尘肺是指

A煤矿工人患的矽肺

B煤肺

C煤矽肺

D煤肺+煤矽肺

E煤矿工人患的矽肺+煤肺+煤矽肺

43.下面哪项不是煤工尘肺的主要病理改变

A煤斑

B肺气肿

C煤矽结节

D弥漫性纤维化

E胸膜斑

45.痰中检出石棉小体,说明

A患有石棉肺

B患肺癌

C患胸膜间皮瘤

D石棉作业工人

E接触过石棉

46.Caplan综合征是

A矽肺患者的并发症之一

B石棉肺的并发症之一

C煤矿工人尘肺的并发症之一

D铸工尘肺的并发症之一

E滑石尘肺的并发症之一

47.粉尘的分散度是指

A粉尘的分布距离

B粉尘的分布均匀程度

C粉尘粒径大小(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

D粉尘的漂浮能力

E粉尘的沉降能力

48.同样浓度和分散度的下列粉尘,何者致纤维化能力最强

A煤尘

B石英尘

C水泥尘

D滑石尘

E铅尘

49.下列粉尘的理化特性何者致纤维化作用意义最大

A粉尘的化学成分和粉尘浓度

B粉尘的硬度

C粉尘的溶解度

D粉尘的荷电性

E粉尘的爆炸性

5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性尘肺

A矽肺

B石棉肺

C炭黑尘肺

D铍尘肺

E云母尘肺

51.尘肺X线诊断标准中“q”阴影是指

A直径在1.5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

B直径在1.5~3mm的类圆形小阴影

C直径在3~10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

D宽度在1.5mm以下的不规则形小阴影

E宽度在1.5~3mm的不规则形小阴影

52.高气湿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