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9762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docx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

金属切削机床

实验一CA6140车床结构剖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床的用途,总体布局,以及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

2.对照机床传动系统图,分析机床的传动路线。

3.了解和分析机床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本实验是利用现场CA6140普通车床讲解机床的主要结构部件及主要技术性能。

机床的传动系统。

主要方法是打开主轴箱,溜板箱、小刀架以及尾座,以实物进行观察,并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拆卸一些部件,组装。

三、A6140型普通车床用途及布局

CA6140车床是普通精度级车床。

万能性较大。

适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和盘类零件等回转体表面及各种常用的公制、英制和节径螺蚊。

CA6140车床的总体布局如图1—1所不。

图1-1CA6140型普通车床外行图

1.主轴箱2.纵溜板3•尾座横4•床身5.右床座6•溜板箱7左床座.8进给

箱.

2.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主要技术性能

床而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

D二400豪米

床鞍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

D二210亳米

最大工件长度

1000毫米

最大车削长度

900亳米

主轴内孔直径

48亳米

主轴前端锥度

莫氏6号

主轴转速正转Z=24级

n=10—1400转/分

反转Z=12级

N=14—1580转/分

进给量:

S纵二0.028—6.33亳米/转

S横二0・55纵

溜板箱及刀架纵向快移速度

V快二4米/分

车削螺纹范围:

公制螺纹44种

s=l—192亳米

英制螺纹20种

a=2—24扣/英寸

模数螺纹39种

m二0・25—48亳米

径节螺纹37种

D二1一96牙/英寸

主电动机

7.5千瓦1450转/分

溜板箱快速电机

370瓦2600转/分

3.机床的传动系统

图1一2是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图。

主轴箱中有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及操纵机构双向摩擦离合器装在轴1上,内摩擦片装在轴1的花键上,与轴1一起转。

外摩擦片外圆上相当于键的四个凸起装在齿轮的缺口槽中,外片空套在轴1上。

当向上扳动操纵轴上的手柄时,杆向外移动,齿扇顺时针方向转动,齿条通过拨叉使滑套向右移动。

将元宝销(杠杆)的右端压下,由于元宝销是用销钉装在轴1上的,所以此时元宝销顺时针摆动,推动装在轴1内孔中的杆向左移动,杆9通过销子带动压块向左压,左离合器压紧,主轴正转。

同理向下板动手柄21时,右离合器压紧,主轴反转。

当手柄处于中间位置时,离合器脱开,制动器制动,主轴停止转动。

四、实验仪器及材料

1.CA6140普通车床一台。

2.三爪卡盘和四爪卡盘各一个。

3.卡盘搬手和刀台搬手各一个。

4•尾座用钻卡子一个。

&432

hMg曲3•

-s8r、、m.n

fc-3Q:

“艺5-

a含"0.s£s=

图1—2CA6140型普通车床传动系统

JL

*I一;汩>■

 

 

五、实验步骤

1.打开主轴箱的箱盖,观看主轴箱内的各传动轴的基本结构与其运动的关系。

2.观査卡盘的结构(三爪卡盘和四爪卡盘)。

3.进给箱的结构。

观査进给箱中进给运动传动链中的传动比变换装置(变速装置,变速机构),它的功用是改变被加工螺纹的螺距或机动进给的进给量。

4.溜板箱。

任溜板箱上装有小刀架,可同时安装四把刀。

溜板箱的功用是把进给箱传来的运动传给刀架,使刀架实现纵向进给、横向进给、快速移动或车螺纹。

5.尾架(尾座),它的功用是用后顶尖支承工件。

六、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七、思考题

1•在实验过程中,传动主轴应该是第几根轴?

第一根轴上有摩擦离合器,它是怎样工作的?

2.机床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几个?

3.尾座的功用有哪些?

为什么尾座的中心线要比主轴的中心线髙出0.06mm?

实验二YM3180H滚齿机调整试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滚齿机的结构,技术性能及操作方法。

2.了解滚齿机的传动系统和工作原理。

3.通过加工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了解滚齿机的调整,挂轮的换宜及加工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本实验是在一台滚齿机上加工一个直齿轮或斜齿轮,安装一个工件,直到加工完毕。

现场调整机床,观看加工的整个过程。

讲解内容如下:

1.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

被加工齿轮的最大宜径

最大模数

最大加工宽度

工件最少齿数

刀架最大垂直行程

刀架最大回转角度

滚刀轴心到工作台而的距离

有小立柱时550亳米,无小立柱800亳米。

10亳米。

300亳米。

Z最少/K滚刀头数二8(12)

350亳米。

240°o

最大350亳米,最小235亳米。

2.滚齿机的主要部件及操纵机构

3.机床传动系统如图1—1所示

4.差动机构的构造介绍

本机床的差动机构是一个由四个直齿圆锥齿轮和轮系系杆+字轴1所组成的

行星机构,起合成运动的作用。

当需差动机构来合成运动时,作如下调整:

将手柄S1推向里。

使藹合器L4结合。

当不使用差动机构时,作如下调整:

将手柄S1拉

向外,使离合器与LS结合,此时,差动机构的传动比为1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刀一把。

2.千分表、表架一套。

3.齿轮毛坯三个,直径210亳米。

4.径节检查仪一个,千分尺和卡尺各一把。

5.挂轮一套。

各种搬手。

6.冷却液20号机油。

四、实验步骤

1•将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用千分表找正。

2.将滚刀安装在滚刀架上,并调好角度。

3.将机床的总液压系统打开,到一泄压力后将机床开动起来,调整工件与滚刀的距离。

4.开始加工到加工结束。

5.用工具检查加工精度。

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记录表

实验数据

实验名稍

刀具

工件

m

a

z

3

旋向

材料

m

a

z

3

旋向

材料

YM3180H(-)型滚齿机

GFL400*500型卧式滚齿机

514插齿机

齿长

0H4插齿机

齿长

六、思考题

1.试述YM3180H型滚齿机的运动合成机构的传动原理,其传动比是何值?

2.滚齿机加工斜齿圆柱齿轮时,刀具倾斜角的误差对工件螺旋角有无影响?

为什么?

3.在YM3180H型滚齿机上,若加工m二3,Z二107的直齿圆柱齿轮,应用什么方法?

具体说明。

实验三主轴回转精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主轴回转精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主轴回转误差的评立方法。

3.作出车床主轴回转运动误差图象,评泄主轴回转精度的髙低。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本实验采用单向测量法,用时间记录(直角坐标系统)经人工采样,数拯处理,用圆图象来表示回转运动误差。

单向测量法原理如图3-1所示。

在车床主轴锥孔中安装一个可调整球心位垃的基准球,另在水平方向,通过主轴中心安装一只非接触的位移传感器。

当忽略基准球的形状误差时,由传感器所获得的信号为沪ECOS

图3—1回转运动误差图

X=5cOS(6X+0)+£COS(曲)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式中的

ecosy^—基准球安装偏心在水平方向的分量,是属于确泄性信号。

0COS(初)一瞬时回转中心的径向漂移在水平方向的分量,是属于非确左信号。

当令acos(初)二0时,贝IJ

X=5cos(o+0)

此时,传感器的信号反映了主轴的回转误差。

要使WCOSW7二0,可采用电气滤波,反向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摆动装置调整基准球的安装偏心,使偏心量e尽可能趋近了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DGC—6PG/A电感式传感器。

2.DGB—4电感测微仪。

3.DWY-Z型电容式位移震动测虽:

仪°

4.SC-16型光线示波器。

5.摆动装置(由基准球和调整盘组成),基准球(直径,圆度,光洁度)。

调整盘:

由两个圆盘组成,中间用八个螺钉连接,调整螺钉可以调整基准球的偏心量。

6.DGC-6PG/A及BGB-4电感测微仪,用以调整基准球的偏心量e,使偏心呈:

趋近于零。

四、验步骤

1.将摆动装置的锥柄插入主轴锥孔内。

2.按方框图联接各仪器,待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3.调整摆动盘的螺钉,通过DGC-6PG/A和DGB-4的观察,使基准球的偏心量e尽可能趋近于零。

调整盘基准球

图3—2实验方框图

4.安装传感器2,并调整传感器2与标准圆球之间的距离,达到仪器所要求的原始间隙。

5.开动机床,转速n二10-1400转。

6.用SC-16型光线示波器记录波形。

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如下

图3-3为光线示波器记录的误差曲线示例,取8-10圈误差信号进行人工采样,每圈取12等间距采样点,作零线0—0,测出各采样点的误差值Xi,并汁算出各采样

 

在极坐标纸上取30°为一间距,将一圈等分为12份,取基圆,以基圆为基准零线,将采样值点在基圆上下标出,由于各圈的误差不重合,可得到总误差运动图象,如图3-5-a所示,由各采样点的平均值作图,可得到平均误差运动图象,如图3-5-b所示。

I•径向误差运动值

首先在圆图象上找出最小间距中心MRS,这是两个包含总误差运动圆图象的同心圆的半径差具有最小值时的共同圆心。

采用试凑法找两个同心圆,每个圆都与圆图象有两个切点,且内外圆的切点交错排列。

以MRS为圆心,这两个包容误差运动圆图象的同心圆的半径差为径向误差运动值。

II.随机误差运动值

沿通过极坐标中心的半径方向测量的总误差运动圆图象的最大,宽度为随机误差运动值。

采样?

S、值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平均值

X1

x3

1

1

1

1

Xi

该二误差运动值如图3-6所示。

随机误差运动值

图3—6平均误差运动图欽

实验结果分析:

(1)评定主轴回转精度的等级,(按下表进行评左)

等级

0

2

3

I

5

6

7

7

8

0・5

1

2

5

10

15

20

10

(2)找出制造装配等因素和回转误差的关系。

(3)提出主轴部件设计制造改造的意见。

6.思考题

1.回转精度的测试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2.实验中采用哪些主要仪器?

(注: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