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01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docx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

领导在农牧业工作大会的发言

  同志们:

  这次农牧业工作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市农牧业工作大会及全旗农牧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牧业形势,总结回顾年农牧业工作,安排部署年农牧业各项重点工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旗农牧业工作在旗委、正确领导下,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两大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农牧区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种养殖业结构及生态建设布局,不断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使农牧业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

年,全旗农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58元,同比增长%。

  农牧业生产实现新提高。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6万亩,同比增长%,各类粮食总产量达79926吨。

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万头只,繁殖仔畜万头只,成活仔畜万头只,繁殖成活率达%,全旗肉类总产量11024吨,鲜奶产量14229吨,绒毛产量526吨,禽蛋产量360吨。

全年,全旗共计出栏牲畜126788头,贮草万公斤,备料万公斤。

  农牧业人口有效转移、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

完成草原生态建设万亩,其中人工种草万亩、草地改良40万亩、围栏草场100万亩,分别完成计划的%、100%和100%,完成草原灭鼠47万亩,平均灭效率达到90%以上,完成草原虫害防治万亩,将鼠虫危害降到了最低限度;实施2007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其中禁牧50万亩、休牧围栏50万亩、牧草补播50万亩,成功转移农村牧区人口4294人,转移劳动力4091人。

  大力推进了牲畜种子工程。

对全旗4个重点镇435户农牧民的万只白绒山羊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其中鉴定绒山羊核心群育成母羊10200只、种公羊6200只。

组建乌仁都西阿白山羊原种选育群50群、建档立卡基础母羊5050只。

全旗共采集分析绒样5476份,普查鉴定细毛羊选育群30群,其中细毛羊基础母羊5000只、细毛羊种公羊1200只。

鉴定肉用种公羊60只、种公牛341头、种公猪40头。

淘汰不合格绒山羊种公羊353只、细毛羊300只、种公牛204头。

完成绒山羊体型外貌及生产性能测定653只、细毛羊体型外貌及生产性能测定55只。

发放了市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31个,建立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资源保护区,对保护区内88户牧民的万余只绒山羊进行了普查,共采绒毛样4344份。

实施了细毛羊良种补贴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5万元。

其中调入优质细毛羊种公羊30只、资金万元,为农牧民调入20只优质细毛羊种公羊、195只优质细毛羊基础母羊补贴资金万元。

  进一步完善了良种推广体系建设。

建成集生产冻精、胚胎为一体的中心配种站一处,并集中10只优质种公羊开展了人工授精配种工作。

在乌仁都西保种区新建配种站6处,维修现有配种站30处、更新配种器材30套,调入优质绒山羊种公羊200只、细毛羊种公羊50只、细毛羊基础母羊195只。

全年共推广良种猪万口、良种雏鸡8万羽,引进奶牛冻精2000支、肉牛冻精2000支,共移植优质绒山羊胚胎1000枚,其中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移植胚胎700枚,在棋盘井地区移植胚胎300枚;年我局成功争取到了十万亩良种补贴项目,并按照每亩补贴10元的标准,以差额价把玉米良种出售给农牧民,有效解决了农牧民买种贵、选种难问题,同时有力地推广了优良品种。

  农牧业科技应用达到新水平。

切实把科技入户作为了推动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的着力点,以推广优良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适用性技术培训,共培训农牧民7100多人。

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开展科技示范面积700亩、技术指导面积多万亩。

围绕主导产业,推广了模式化栽培、大小畜改良配种、模式化养殖等10多项农牧业适用技术,使科技在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种养殖业效益。

年,在全旗14个嘎查村落实了“一池三改”户用沼气项目1400户,建设了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2处。

  

  农畜产品安全水平得到新提升。

积极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市场进行专项检查。

对全旗的饲料经营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整顿,有效地规范和净化了饲料市场。

建立健全了行政技术承包责任制与追究制,进一步加强了畜产品产地、屠宰、储运等重点领域的检疫消毒工作、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工作和兽药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成功地堵截了各类重大动物疫情传入,有效得防控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实现了全旗无大疫。

在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旗奶农共损失吨牛奶,按每吨牛奶补贴元,共发放了44万元奶农临时救助补贴,同时全面开展了奶牛饲养管理及鲜奶质量的监督管理、饲料监管、原奶兽药残留监控、奶牛疫病防治等工作,为全旗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效推进了设施农业建设。

全年完成设施农业建设任务500亩,其中森和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大棚航天蔬菜100亩、以蒙加力螺旋藻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螺旋藻养殖达到400亩。

  有效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蔓延。

年,全旗共完成Ι、Ο型双价口蹄疫疫苗注射万头只,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注射万羽份,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注射万口;羊三联干粉苗57万头只份,羊痘20万头只份,猪瘟万口份,猪三联3万口份,鸡新城疫苗万只份,驱治内外寄生虫万头只。

其中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免率和免疫档案发放率均达到了100%。

共监测牛血清40头份、羊血清40头份、猪血清40头份、鸡血清40头份、羊脑4份、牛脑4份、狂犬7份、牛肺疫65份、炭疽13份,完成了自治区定点野鸟疫情监测1200份的任务,得到了自治区疫控中心的好评。

完成了全旗三分之一嘎查村的免疫效价检测,为确保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猪、牛、羊全面加施了耳标,共佩戴耳标万头只,其中羊万只、牛万头、猪万口,同时建立统一的免疫档案,建立健全了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其它疫病的流行。

  二、年工作思路与安排  

  年我旗农牧业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区、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旗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思想,把建设现代农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集约农牧业,加快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农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牧民不断增收,开创全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新局面。

  年全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一产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42元左右,达到8100元;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19万亩,粮食总产达到80000万公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稳定在180万头只左右。

  ㈠全面推进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

  以“三区规划”为指导,科学划定和建设无人区,新建2000平方公里生态自然恢复区,使生态恢复与人口转移实现有效衔接。

在禁止发展区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转移农牧区人口,最终实现禁止开发区的基本无人化,消除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成草原生态绿色屏障。

在限制发展区内,结合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支持草牧场等基本生产资料以入股、联合经营、经营权有效转让等形式向专业化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集中,促进草牧场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高效利用。

深化草畜平衡与草原监理工作。

继续推行草畜平衡政策和禁休牧工作,全面开展草牧场分等定级动态管理,完成适宜载畜量的重新核定,促进草原生态恢复性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防火物资储备项目,加大防火物资库建设,加强防扑火演练,建立严格的防火值班制度,确保不发生大的火灾;严禁开垦草牧场,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建设区、飞播区、农牧业重点项目区、城镇规划区、草场沙化严重地区的禁牧管理和休牧期间的监控工作;认真开展可食牧草产量测定及草地生产力的动态监测工作,规范草牧场流转行为,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征用和临时占用草牧场的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全面完成草牧场经营权证的发放工作;开展草原鼠害防治50万亩、叶甲类害虫防治10万亩、蝗虫防治10万亩、春尺蠖防治8万亩,购置喷药设备50台;推广小型牧草收贮机械100台套,完成优质人工草地建设1万亩、其中优质苜蓿草示范基地建设2000亩,完成试验牧草新品种500亩,改良草牧场10万亩。

  ㈡加快现代农牧业生产进程,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进一步完善赛乌素地区6万亩和蒙西黄灌区万亩现代农牧业示范项目建设;在促进草牧场合理有效转移的同时,继续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在南部沙区以养殖细毛羊、肉牛为主,在北部梁地以养殖绒山羊为主,引导建设户均拥有草牧场1万亩以上或草牧场5000亩以上,同时拥有水浇地100亩以上的现代农牧业规模经营户220户,规模经营户种植结构必须调整到优质苜蓿草种植占到60%以上。

引进、汇集、组装国内外现代化农牧业元素,使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畜群的管理、防疫等更加先进,劳动强度大幅下降,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户均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2、设施农业建设。

全年计划在森和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海龙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棋盘井镇库计嘎查远丰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设施农业500亩,进行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水产品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整合现有螺旋藻产业,规划建设1万亩螺旋藻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大力推行种草养畜,扩大全旗耕地种草比例,推广优质苜蓿草订单生产万亩,进而在全旗范围内逐步推行订单农业生产模式,使种养殖业有机结合,快速促进我旗农牧业联动发展。

  4、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租赁1000亩的试验田,积累作物的生长和栽培技术措施,以及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比较数据,同时引进一些优质品种进行试种,为我旗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做好农业技术跟踪服务;结合170亩高效农业试验田建设,通过引进外地先进技术,并结合当地农业自身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精准农业配置方案,使“精耕细作”切实落实在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并控制种子、化肥、水、农机具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对病虫害做到精准测量、精确治理,避免无的放矢,保护环境,为现代农牧业试验示范,形成一系列数据系统。

  5、养殖园区建设。

今年以赛乌苏集约化养殖园区建设及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镇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为主,重点打造以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生猪养殖为主的标准化养殖园区5处。

将养殖园区逐步建设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新型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农牧业循环经济基地。

通过引导,把现有的7家奶站、养殖场合成3家标准化养殖场,并建设4个标准化挤奶厅。

对蒙西镇欣泰种养殖发展公司进行扩建后搬进当地其它2家奶站、养殖户进行集中饲养,在赛乌素新建集约化养殖园区后搬进当地2家奶站、养殖户和木凯淖尔镇早稍奶牛养殖场入园区饲养,对镇蒙星奶牛良种繁育总厂进行改扩建后引导周围的散养户入园饲养。

  ㈢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和增值为核心,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积极引进新的龙头企业,使农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发展名牌产品,不断增强对农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是支持发展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使企业与农户有效连结,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鼓励和引导农牧业龙头企业、种养殖能人、技术人员等力量,发挥各自优势,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年内完成组建、培育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4个。

三是利用全旗农牧业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成6个农牧业信息中心,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信息收集、发布、反馈、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体系完整、手段先进、运行高效的鄂托克旗农牧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发布媒体化,以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提高农牧业经济运行质量。

  ㈣以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为措施,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

  一是加大“种子工程”建设力度。

加大农业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应用适合我旗种植的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和饲用作物品种,尽快来改善品种结构。

开展阿尔巴斯绒山羊羊肉品质研究,开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基因保护工作,建设国家重点转基因项目,开展优质白绒山羊胚胎移植2000枚,补贴调入优质白绒山羊种公羊200只,为白绒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选调优质白绒山羊基础母畜1000只,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种区内,培育保种核心群300个,为有效提高羊绒品质,检测羊绒1万份;引进超细型细毛羊种公羊50只,生产超细型细毛羊冻精5000支,新建旗级冻精生产推广中心1处;选调优质种公畜,有效提高优质种公畜的利用率,在六个镇开展种畜普查鉴定、劣质种畜淘汰工作。

二是围绕发展循环农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为重点,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模式化养殖、设施农业生产、特种水产养殖、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等技术,完成推广水产网箱养殖200平方米。

三是加大农牧业科技服务力度。

重点加强农牧民现代农牧业科技培训,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发挥作用。

四是开展科技承包。

围绕绒山羊、细毛羊、肉羊、肉牛、奶牛、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按照“专家牵头、实体承包、订单生产”的原则,继续选派有能力、干事业的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㈤以动物疫病预防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保障,促进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有效的整改措施。

进一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情贮备金和苗源反应补偿准备金及补偿机制。

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充分发挥旗、、嘎查三级动物防疫体系作用,构筑强大的疫病防控堡垒。

实施阿尔巴斯动检站新召分站建设项目和赛乌素养殖园区分站项目。

开展免疫标识佩戴和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购置仪器设备50台。

以五号病、禽流感、布病、结核病为重点,完成计划免疫、强制免疫任务,确保动物免疫密度和质量双达标。

完成奶牛布病、结核病的监测工作,一年开展两次,连检三年、处理三年,达到彻底的净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应急反应和监测体系建设。

同时加强农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工作,力争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㈥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努力争取鄂托克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对高毒农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药残留等从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清理整顿、严格管理。

继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推广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

建设和完善农畜产品、农牧业投入品、农牧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综合性监督检测中心,开展肉类、奶食品类、蔬菜瓜果类等农畜产品的无公害检测工作,确保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合格率保持在100%,切实提高全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围绕畜禽、植保植检、动物防疫、种子、肥料、饲料、兽药、渔业等方面,深化农牧业执法工作,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非法征占用草原的违法行为。

申请种子检验机构资执认定,培训专职检验员,配备种子检验设备。

强化渔政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水产科技推广培训,配备水产品检验、化验设备。

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防止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为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㈦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为中心,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编制全旗“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和“有机食品发展规划”。

二是加强无公害产品的宣传,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大力宣传我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度,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实现优质优价。

三是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

加强对农牧业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进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四是继续加强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大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力度,从农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入手,对我旗具有优势潜力的农畜产品资源,从营养价值、饮食风味等方面开展认定与审评,以主导品牌的拳头产品,形成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努力打造生态型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品牌。

  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惠牧政策

  实施国家户用沼气建设3000户,建设大棚配套温室250处,新建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0个,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试点26个、联户沼气6处、集中供气300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对全旗玉米种植良种补贴进行全覆盖;对玉米、油料种植全部参保农业保险;对全旗奶牛及能繁母猪保险进行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全面完成年140万亩退牧还草及60万亩草地补播建设,购置割灌机50台;开展全旗30户农牧民负担监测点监测工作,完成全旗76个嘎查村的债权、债务的监控及财务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大农牧民来信来访核实处理工作,完成全旗760户农牧民收入及负担统计调查工作。

  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严格执行考勤及请销假制度。

干部职工因公因私外出,要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履行请销假手续。

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干部职工每年参加学习的出勤情况、考试成绩均做为该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以考核奖惩。

全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旗农牧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

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要提高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各级纪检委及监察局将对农口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审计,我们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组织实施,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不出问题。

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之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构建和谐鄂托克、幸福鄂托克,促进全旗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当前,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紧紧围绕旗委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完成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各项工作及今后农牧业总体发展规划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