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0255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doc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①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②湿地的重要价值

③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a

b

c

分析某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况

(1)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3)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在我国的分布:

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2.“地球之肾”

(1)湿地的价值: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3.湿地资源问题

(1)问题的产生:

(2)

4.保护湿地

(1)保护湿地资源的必要性: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湿地保护措施:

我国开始在长江流域实行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为内容的治理措施。

———————情景导入先思考———————

[生活中的地理]

江西东鄱阳湖湿地公园日前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湿地公园,东鄱阳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西鄱阳县境内,地处鄱阳湖的东岸,总面积3.6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3.5万公顷。

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东方白鹳、白鹤、小天鹅等众多迁徙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在此之前还有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江苏溱湖湿地公园等被列为首批国家湿地公园。

思考探究:

什么是湿地?

提示: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湿地的功能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其功能主要有:

功能

表现

产出功能

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

调节功能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生态功能

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稳定与平衡

降解功能

吸收、分解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

其他功能

旅游观光、航运、众多鸟类的栖息地等

二、我国典型的湿地资源

湿地名称

湿地形式

形成原因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沼泽湿地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有冻土存在,水不易下渗;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鄱阳湖湿地

湖泊湿地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地势低洼,有赣江等众多河流水注入,水量充沛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

红树林湿地

地处热带海滨,海滩广阔,气候湿热,水热充足,利于红树林的生长

长江中下游人工湿地

灌渠、稻田、水库等

地处平原,耕地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流、灌渠、水库众多

四川的若尔盖

高原湿地

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

崇明东滩

沿海滩涂

上部位于平均高潮面以上,只有特大高潮才淹没,多盐生植物

———————应用体验不可少———————

1.下列景观不属于湿地的是(  )

解析:

选D 图中的沼泽、池塘、水田都属于湿地,而森林不属于湿地。

2.湿地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下列旅游资源以湿地为主题的是(  )

A.三江源

B.黄山

C.锡林郭勒草原

D.三江并流地区

解析:

选A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旅游的主题。

黄山是山岳景观,锡林郭勒是草原景观,三江并流虽然有河流湿地,但三江并流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不是湿地。

———————情景导入先思考———————

[法律法规中的地理]

《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正式出台,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要求符合相应条件的湿地,应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

破坏湿地将最高被罚3万元,违规伐树、掏鸟蛋都将受到处罚。

思考探究:

山东省为什么要颁布《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

提示: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资源遭到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在下降。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我国湿地状况

原因

主要表现

湿地资源丰富,正大面积减少,遭受威胁的种类和程度增加

人为原因

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环境压力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泥沙淤积严重,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

引进物种的干扰

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减少

二、不同类型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类型

开发保护

三江源

退耕还牧、还草;通过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生态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培养农牧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将三江源地区最终建设成集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考察研究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实现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东北沼泽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田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物,在急需补水的重要湿地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引松花江水、嫩江水回灌;过去开垦的沼泽地逐步退耕

湖泊、河流

退田还湖、退田还塘,既可蓄水分洪,又可发展水产养殖,农民变渔民,既保护了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又使原来的居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在河流上游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下游加固大堤、疏通河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捕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人类需求。

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沿海滩涂

划定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边界,有节制地开垦滩涂;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展滨海湿地养殖优化和生态养殖工程;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发展旅游观光,发挥并实现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一体化

河口三角洲

修筑防海潮大堤,湿地内围堰蓄水,在高盐碱地域人工培育柽柳林和人工种植芦苇等;防止水质污染事件;注意河流水利工程的建设;保持河流的有效供水

———————应用体验不可少———————

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绿洲”,每当夏季,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甘肃最后汇集到这里形成季节性湖泊。

20世纪50年代,这里许多地方都是江南水乡景象,但到20世纪80年代,到达额济纳河的水量急剧下降,许多河流消失,胡杨林也枯死。

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据此完成1~3题。

1.弱水水量最多的季节会出现在(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2.20世纪80~90年代,额济纳河水位急剧下降,许多湖泊消失,对这一恶果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下游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大

B.人口增长快,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C.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D.上游地区不断截流引水

3.绿洲的稳定程度取决于(  )

A.自然和人为的水源保证程度

B.气候的变化程度

C.人类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程度

D.自然环境中土壤肥力的高低程度

解析:

1.C 2.A 3.A 第1题,“弱水”是内流河,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量最多的季节是夏季。

第2题,下游湖泊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应该是下降,而且这不是原因。

第3题,沙漠中有水的地方才有绿洲,因此,绿洲是否稳定,取决于水源的保证程度。

———————方法技巧很重要———————

分析某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1.湿地减少的原因

2.湿地破坏后的危害及其保护

湿地的破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危害和相应保护措施如下:

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分析思路

首先,需要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其次,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资源以及工农业等经济活动,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背景。

再次,根据区域的地理背景分析区域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最后,针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应用体验不可少———————

(2015·广东高考)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____走向。

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解析:

(1)题,读图可知,南四湖总体上呈西北—东南走向,因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且沿途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部分入湖河流会出现不定期断流现象。

(2)题,读图可知,1982年面积最大的景观是湖泊,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台田鱼塘。

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台田鱼塘的建设、稻田面积的扩大、建设用地的增加等。

答案:

(1)西北—东南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沿途用水过度

(2)湖泊 台田鱼塘

(3)台田鱼塘的建设、稻田面积的扩大、建设用地的增加。

一、选择题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河流、湖泊、海岸带,也包括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等。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非湿地的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有(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解析:

1.C 2.B 第1题,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区。

从图中看出,③为海洋较深区域,因此不属于湿地,而①②④符合湿地概念。

第2题,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当地径流方面有重要作用。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3~4题。

3.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解析:

3.B 4.C 第3题,观察图分析,图中进水管在上,出水管在下,水排出需经过土壤和芦苇根部,可体现湿地的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功能。

第4题,没有植物的模拟实验,缺少了植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出水口排水量增加;有机质和矿物总量随排水量增加而减少,出水口含沙量增加。

近年来西藏纳木错面积不断增大,如图为该湖区2015年的最新影像。

读图完成下题。

5.纳木错面积增大可能会带来(  )

A.湖水蒸发量减小 B.湖水盐分含量增大

C.湖区生物多样性增多 D.湖泊流出水量增大

解析:

选C 湖泊面积增大,湖区生物多样性增多;湖水蒸发量增大;湖水盐分含量减少;因其为内流湖,所以其湖泊没有流出。

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示意图,回答6~7题。

6.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下列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减少自然灾害

7.下列有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6.B 7.B 第6题,湿地具有重要的环境价值,不能随意开垦,应该加以保护与合理利用。

第7题,陡坡开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林地、草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不应开垦为耕地。

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

A.防风固沙 B.维持生物多样性

C.调蓄洪水 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9.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

A.建立保护区 B.实施退田还湖

C.排水开垦 D.发展滩涂养殖

解析:

8.B 9.A 第8题,沿海湿地为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维持了生物多样性。

第9题,建立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沿海湿地。

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

完成下题。

10.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之间。

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面积大幅扩大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解析:

选A 黄河下游湿地的水源来自上游,水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的来水量;上游来水量越大,下游的湿地面积就越大;南水北调可以补充一部分的水量,但是不可能使湿地面积大幅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扩大,是可以增加一部分的人工湿地,但是同时会使周边地区的水量减少,湿地面积反而下降,所以A是正确答案。

芬兰的湿地面积非常大,多年来开发出一整套技术和机械,将湿地转变为农耕地和林地。

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芬兰将湿地转变为农耕地和林地的方式应该在中国推广

B.湿地状况的改变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C.湿地蕴藏着除矿产以外的丰富资源

D.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北大荒”建立了湿地保护区

12.湖泊也是重要的湿地,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可能为咸水湖的是(  )

解析:

11.B 12.A 第11题,湿地状况的改变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芬兰将湿地转变为农耕地和林地的做法是不合适的,这会破坏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损害生物多样性,因而不宜在中国推广;湿地资源中也蕴藏着矿产资源;我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并没有在“北大荒”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第12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和湖泊的作用。

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是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中水流方向相反。

A图中湖泊是作为一个河流的汇水地,而没有河流流出,说明该湖泊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依靠蒸发,这是内流湖的典型特征,因而可能是咸水湖;B湖泊作为河流的发源地,C、D湖泊对河流的水量有调节作用,B、C、D三个湖泊都有水的流进和流出,盐分难以集聚,不可能成为咸水湖。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附近,是丹顶鹤的繁殖和栖息地,每年4月初,虽然草色未青,寒风清冽,但置身在风吹草荡、水清鱼游、鹤舞鸟鸣、水天一色的大自然中,仍觉它的秀美、安宁。

(1)下图中,正确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扎龙湿地所在地区的大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为______________。

(3)扎龙湿地面积最大的季节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年来,扎龙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你认为扎龙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扎龙湿地东南部形成大城市的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这种区位条件也与我国新疆____________市的形成密切相关。

解析:

(1)题,湿地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湿地被破坏后,气温和流量的波动起伏变大。

(2)题,东北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是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第(3)题,结合气候因素分析湿地面积变化。

第(4)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工农业等多角度分析。

第(5)题,考查自然资源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答案:

(1)乙 丁

(2)商品谷物农业 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夏季 夏季降水最多

(4)围垦湿地 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大增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5)石油资源丰富 克拉玛依

14.[加试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当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

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

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材料二 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分别分析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造成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3)近年来,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呈明显好转趋势,当地可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

(1)题,银川湿地最主要的效益是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2)题,银川湿地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农业和城市建设占用湿地,即围湖造田和围湖造陆。

第(3)题,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可知,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措施即治理荒漠化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大气环境。

(2)60年代主要是因人口增长要解决吃饭问题,围湖造田发展农业。

90年代城市建设加快,围湖造陆。

(3)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保护天然林,封山育林育草;发展节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等。

(任答三点)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