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0271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docx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 (7)--解析

 

一、单选题

 

1,通俗、生动、幽默、风趣是指教师语言要(  )。

答案

A,活

 

B,精

 

C,美

 

D,准

考点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语言有诸多要求,例如,教师的表达要流畅,有条理等,

其中,通俗、生动、幽默、风趣是指教师语言要活,即教师的语言要能够符合

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考试免费资料中心,教师证考试免费视频 免费题库、幼师证、

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小学中学幼儿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保

教知识与能力 6 科视频和题库资料完整。

 

2,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  )。

答案

A,学习方式

B,学习态度

 

C,学习兴趣

 

D,学习目的

考点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

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

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

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

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

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是组织者、参与者、指

导者。

 

3,“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答案

A,特殊的复杂性

 

B,独特的复杂性

 

C,鲜明的示范性

 

D,显效的长期性

考点

教育法概述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师者.人之楷模”,强调教师工作的示范性。

教师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

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

楷模,由于青少年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可塑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示范性的价值,严于

律己,以身作则。

 

4,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

答案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考点

教育法概述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教师资格条例》第 16 条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教师资格

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

A,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B,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C,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考点

教育法律关系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54 条规定: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

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答案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考点

教育法概述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 1 条规定: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

制定本法。

”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

发展基础教育。

专家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

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也是历年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内容。

这一法律对学生、学

校、教育教学、经费保障、法律责任等都做出了规定。

考生应该掌握其中的主

要条款,以便在出现与之相关的题目时能依据法条做出回答。

 

7,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坚持(  )。

答案

A,全面发展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统一要求

考点

教育法概述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

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8,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答案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考点

教育法概述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师生如父子”的意思是教师对学生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

己子女一样的偏爱,因为合格的教师对学生是一视同仁的。

同样,“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也体现了这一点。

 

9,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正如“以德治民,取信于民”所说的那

样。

这句话体现了哪家的思想?

(  )

答案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考点

教育法概述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

身律己。

 

10,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是(  )。

答案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考点

教育法概述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42 条明确赋予了学生申诉权:

“对学校给予的

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

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11,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提名奖的童话作家是(  )。

答案

A,陈伯吹

 

B,周锐

 

C,孙幼军

 

D,金波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孙幼军,当代著名童话作家,著有童话《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儿》《小贝流

浪记》等,是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的作家。

 

12,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开天辟地”“钻木取火”“尝百草”的人分别指(  

)。

答案

A,燧人氏、女娲、神农氏

 

B,盘古、神农氏、燧人氏

 

C,盘古、燧人氏、神农氏

 

D,女娲、燧人氏、神农氏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盘古开天辟地、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

专家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我国古代神话的了解。

我国著名的古代神话包括:

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愚公移山、

牛郎织女等。

考生要了解神话中的人物以及主要的故事情节,并能说出它们所

蕴含的深意。

 

13,下面哪一本书不是“四书”之一?

(  )

答案

A,《大学》

 

B,《春秋》

 

C,《孟子》

 

D,《中庸》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旬名言出自(  )。

答案

A,《三国志》

 

B,《论语》

 

C,《中庸》

 

D,《道德经》

考点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这句名言是刘备临死时对其子刘禅的嘱咐。

 

15,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的城市是(  )。

答案

A,纽约

 

B,日内瓦

 

C,伦敦

 

D,北京

考点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瑞士的日内瓦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

 

16,空气中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特别是小于

2.5 微米的细粒子还会被吸收到人体血液和淋巴液中。

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中的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  )。

答案

A,粒径小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B,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

 

C,粒径小于 5 微米的颗粒物

 

D,粒径小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考点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

 

17,被喻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活化石”是(  )。

答案

A,珙桐

 

B,银杉

 

C,银杏

 

D,猕猴桃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

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

专家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植物学常识。

珙桐已被

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属孑遗植物。

银杉

是中国特有的稀有树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

银杏,别

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号称“活化

石”。

 

18,相传我国古代大诗人自居易每次作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

听。

自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答案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

 

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

 

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兴趣

 

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是为了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

 

19,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将息”是指(  

)。

答案

A,喘息

 

B,停止

 

C,睡眠

 

D,保养身体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

难调养身体。

 

20,贝多芬的交响曲中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  )。

答案

A,第三交响曲

 

B,第五交响曲

 

C,第六交响曲

 

D,第九交响曲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1808 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

里,“命运”是活生生的。

从感觉上来说,乐符会“敲门”,会“蹒跚”,会“欢

呼”,所以称之为“命运交响曲”。

 

2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  )。

答案

A,静态平衡系统

 

B,动态平衡系统

 

C,平衡态平衡系统

 

D,固态平衡系统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下列特性:

(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其结构越复

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

大功能。

(4)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因生产者固定能量值所限及能量流动过程中

能量的损失,一般不超过 5?

6 个。

(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

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22,树干为什么常常刷成白色?

(  )

答案

A,防火

 

B,灭菌

 

C,防牲畜啃食

 

D,区分树木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树干上白色的东西是石灰水,石灰具有一定的杀菌、杀虫作用,可以杀死寄生

在树干上的一些越冬的真菌、细菌和害虫。

 

23,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答案

A,革命领导权不同

 

B,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考点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因此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专家点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4,海水淡化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但其进展却很缓慢,这说明(  

)。

答案

A,目前仍没有发明实现海水淡化的技术

 

B,海水淡化技术目前仍不成熟,以致成本太高

 

C,全世界大多数沿海地区都不缺水,没有这个必要

 

D,饮用淡化的海水不利予人们的身体健康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普遍使用的最大阻力是成本太高。

 

25,下列哪一作品属于王实甫的作品?

(  )

答案

A,《窦娥冤》

 

B,《救风尘》

 

C,《单刀会》

 

D,《西厢记》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王实甫,著有杂剧 14 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3 种。

《窦娥冤》

《救风尘》《单刀会》都是关汉卿的作品。

 

26,在使用 Word 编辑文档时,选择某一段文字后,按下列哪个键能将这段文

字删除?

(  )

答案

A,Delete

 

B,Shift

 

C,AIt

 

D,Ctrl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在 Word 表格中,选中某段文字后,按 De1ete 键可以删除此段文字。

 

27,从年画的艺术形式特点上.可以感受到:

饱满的构图、鲜明的形象似乎潜

藏有盼望大团圆、祈愿丰收和吃饱饭等意思;挺拔的线条,反映出健康、有力

的含义;鲜明的色彩,体现出红火喜庆的意思。

 中国人偏爱红色,它象征太阳、

温暖、热闹、吉祥等意思,所以年画上,人们挂红灯笼、穿红袄、扎红头绳,

不光鞭炮是红的,连鲤鱼也多画成红的。

能准确概括上面文字内容的一句话是

(  )。

答案

A,年画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

 

B,年画的色彩多为红色

 

C,年画艺术的特点是含义丰富

 

D,年画艺术具有象征性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从年画的构图、形象、线条、色彩等各方面都能看出丰富的含义。

A 项不能从

原文中推出;B、D 两项只是对文段最后一句的概括,不够全面。

 

28,语言与语言的碰撞和融合是文化交往的一部分。

现今世界,这种交往正在

变得更频繁、更迅捷,然而从一种语言本身来看,它总是既要保持过去的精华,

又要吸收外来因素,否则无法传达新的现实。

在这段话里.“语言与语言的碰撞

和融合”是指(  )。

答案

A,对外来语言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不同语言彼此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C,一种语言要更多地吸收另一种语言的有益元素

 

D,本国语言在吸收外来语言的合理成分时要有选择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语言与语言的碰撞和融合”指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A 项

错误,原文中的“精华”指要保留自己语言的精华,而非外来语言的;C、D 两

项没有指出相互性。

 

29,黄铜不是金子,黄铜是闪光的,所以有些闪光的不是金子。

下述哪个推理

的结构与上述推理最为接近?

(  )

答案

A,宝钢没有亏损,宝钢是国有大型企业,所以,有些国有大型企业没有亏损

 

B,鲁迅是文学家,鲁迅是思想家,因此,有些思想家是文学家

 

C,坏人都攻击我,你攻击我,所以你是坏人

 

D,金属都是导电的,植物纤维不导电,所以植物纤维不是金属

考点

常用问题知识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题干的推理是“所有 M 不是 P,所有的 M 是 S,所以,有些 S 不是 P”,根据这

一关系,符合的只有 A 项。

 

二、材料分析题。

30.开学不久,校长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并要申报课题,

由学校的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然后将研究的成果公布并进行

评价。

我觉得学校的这项要求有一定的难度,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做

的第一件事是找出教育学书,翻阅了“教育研究方法”这一章,其中有很多我

不明白的地方,我打算请教许老师,许老师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已经发表了 3

篇文章,是我们学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的教师。

第二天,我就不懂之

处向许老师请教,他说:

“教育教学研究并不是难事,你可以先找几本教育、

教学方面的书,再找几期教育类的杂志,将这些内容翻阅一下。

如果这些文章

中有几篇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一般就是教育教学的热点。

将这些文章复印下

来,回家以后仔细琢磨,把这些文章进行重新编排、组合,就成了一篇新的文

章。

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太麻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看一本教育学书,

然后选择里面的一个原理,先将这一原理介绍一下,再写你是如何根据教育理

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

其实,我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

你对案例中的许老师做法有什么看法?

依你的经验,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育、

教学研究?

答案: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动机上,许老师从事研究是为了发表文章,是出于

一种功利性、肤浅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

更好的教育。

在方式上,许老师仅仅重视他人的经验,而不注重教育研究的一

般过程和方法,没有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融入到理论之中,因而其教学研

究没有深度,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

教师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以课堂为

中心去开展教研活动,具体要做到:

(1)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

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理论、

最新信息、最新成果。

教师要正视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意义,不断

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

(2)要使教研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

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因此,教师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

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紧密结合

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融为一体。

(3)注重行动与研究的完美结合。

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

践相脱离的缺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文章,不断总结教

学、教研、教改经验,写出一些较有价值的论文.以指导学科教学。

教师要善

于将实践和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多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

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教研能力的体现。

 

31.1998 年 9 月 4 日晚 6 时,下课的时候,学生聚集在楼内走廊,外面正下着

大雨,秩序非常混乱。

崔某在走廊内鼓掌喧闹,被时任副校长的易某撞见。

某拍打崔某后背几下,说:

“你起什么哄,幸灾乐祸呀?

”易某拽住崔某的衣服

去八班。

崔某边走边嚷:

“你凭什么打人?

”崔某的班主任许某上前打了崔某左

面部两耳光。

崔某感觉听力下降,耳鸣。

经法医鉴定,崔某左耳被暴力打击造

成外伤性鼓膜穿孔,构成轻伤。

后又经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所对崔某进行精

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为“患神经官能症,人格偏离。

被打后所反映出来的神经

性症状与被打事件及个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据《辽宁晚报》报道,经过

三年多诉讼后,对学生实施体罚的老师和校方赔偿崔某各项经济损失人民币 31

万元。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体罚学生事件引发的最大的一笔赔偿。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

答案:

教师体罚学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的。

通过材料,我们应该认识到加强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急迫性,其意义在于:

(1)对教师的调节和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能够纠正教师的行为和指导教

师的实际活动。

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

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2)对学生的榜样和带动作用。

在道德行为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比其他职业道

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这种性质能够带动学生依照教师的行为去提高自己

的道德水平。

(3)对社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②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那一束伴地莲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

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

尽管一眼就

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

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

都一齐谢了,大地又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

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儿开在山坡上、荒地头、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

簇簇丛丛灿烂一片,随风散步一种沁人的苦香。

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长,

要过一整个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秋前后,也还会有两三朵小花稀疏散杂在日

渐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叶,却也褪了绿,转入翠黄,尔后再无可逃避地被季

节洗蚀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风榨尽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

其时,它便

成为一味药了,这在普通的乡人眼里是不记的,更不知它竞有一个美丽得几近

脱俗的名字:

伴地莲。

我知道伴地莲,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那时父亲已在遥

远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亲操劳,我又病了。

就在那样一个雪落之后的冬天

的傍晚,母亲背着我去山后的医疗社看医生。

临了,医生递给母亲一截枯草,

叫母亲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净初碎煮水给我喝,医生说它能治我的病。

归途

中升起了一轮月亮。

月亮很圆,被雪地映衬得更加明亮,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看

见远处雪地中静卧的村庄。

母亲背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积雪的月夜里走。

边走,

她边踢开路边的雪层,手找和她手里一样的那种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莲的

野草。

因为孩子们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烧遍,母亲收获不大。

邻近村庄的时候,

她又拐了个弯,绕上一段河堤:

河堤离村庄较远,然而仍没有逃脱家乡习惯性

的秋季烧荒的野火。

这叫母亲失望,同时也加大了母亲搜索的范围。

就这样,

母亲终于没有防备地滑进了一段被挖开用来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亏坑底雪

厚,母亲除了一场虚惊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我不记得那时我有没有因为惊吓而

嚎啕大哭,我只记得母亲正说要往上爬,竞意外发现坑壁被踢开的雪被下掩盖

了一丛她急欲寻找的那种枯干的草。

我记得那时母亲在明亮的雪地里止不住惊

喜而连声赞叹。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

堪言。

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熟,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

做我喝药后的奖励。

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

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

这是二十多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