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0385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docx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十二章第二节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

山东省苍山县实验中学李二峰

一、教学思路

 本节要求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物体温度变化使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及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所以“比热容”就成了本章重点内容。

因为物体吸热、放热现象与生活紧密相关,所以问题的提出应是比较自然的,对于提出的问题做解释时,还应从发掘生活中的现象开始,要启发和鼓励学生举出一些物体吸热、放热时温度变化的例子,猜测造成他们温度变化不一致的原因。

由于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并且它又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

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

将“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经历进而建构完整清晰的比热容知识。

本节在设计时根据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联系实验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不应包办代替。

提倡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尽管实验误差较大),提倡用手边器材自制教具完成实验,提倡尊重实验事实,提倡用比热容概念解释自然现象,比如:

“三峡水库建成对小气候的影响”和“海陆风的成因”。

另外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并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之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探究计划的制定与实验的实施,并交流实验结果。

难点:

热源及加热时间的控制,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温度计、搅拌器、电加热器、水、煤油、电源、玻璃杯、烧杯、天平、秒表

五、进行新课

一、创设情景

师:

在地理课本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在内陆地区,夏天的时候经常会:

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那么通过这句话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呢?

生:

说明了昼夜温差很大。

师:

我们这里和它们那里相比温差大不大呢?

生:

不是很大

师:

为什么内陆地区的温差很大而我们沿海地区的温差小呢?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进行预习。

二、自主性学习

1、什么叫做比热容,单位和符号分辨是什么?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什么性质?

不同的物体比热容一样吗?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热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其中的各个物理量代表什么意思?

三、进行新课

(一)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师:

从小到大,咱们同学中有谁帮助妈妈烧过水?

(提高学生积极性,并且适当的进行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教育,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生:

学生积极踊跃回答。

师:

那么每次烧水的时候咱们用的时间都一样吗?

生:

不一定一样。

师:

是水多了用的时间长还是水少了用的时间长?

生:

水多了用的时间长。

师:

这是为什么呢?

生:

水越多它所要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所以用的时间就要长。

师:

是不是水越多用的时间就越长呢?

要是升高的温度不一样的话还成立吗?

生:

还与升高的温度有关系,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高那它所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点评:

我们所做的实验是生活身边的一些生活经历,这样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但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能很好的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师:

那是不是只要物质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

或者说物体吸收的热量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呢?

生:

讨论,回答。

(学生会才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师:

我们要是让相同质量的石块和铁块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热量是否相同呢?

咱们可以怎样来设计一个类似的实验进行验证呢?

请同学们阅读28页实验进行预习。

生:

进行预习

点评:

让学生能够对于不同问题在解决的时候有多种方案,提高其等效替换意识。

师:

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器材,看根据课本上的实验探究过程我们需要哪些器材,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师:

我们实验中是用电加热丝进行加热的,那么我们怎样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呢?

生:

讨论,回答。

看对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

师:

那我们就必须对电加热器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生:

使用型号相同的电加热器,然后看他们加热时间的长短。

师:

对于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方案了呢?

生:

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方案。

(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倾听学生的思路,适时点拨)

四、分析与探究

师:

板书学生的猜想,并选出有价值的猜想。

通过我的了解呢,我们现在已经设计出来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方案二:

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

点评:

由于两个实验,把学生的猜想要分析明确,分为两个实验

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个实验:

方案一:

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物质的种类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师:

我们可以用相同质量的谁对其加热,让其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对比它们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

生:

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师: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生: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相同的。

师:

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呢?

生:

讨论,回答。

师:

有的同学的数据相差很大,原因是什么呢?

生:

讨论,回答。

师: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使用搅拌器对液体进行不断地搅拌,要不然数据会相差很大。

点评: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很多,对于重要的要加以强调。

师: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实验:

方案二:

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

物质的种类

 

 

加热的时间(min)

 

升高的温度(℃)

 

 

师:

我们对水和煤油进行加热,很多时候它们的初温度是不一样的,我们怎样进行处理呢?

生:

讨论,回答。

可以加热到一样,或者只要比较相同时间温度的变化就可以。

师: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生: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

点评:

实验过程中请两个同学进行讲解,并合作将数据一表格的形式写到黑板上面,直到实验结束,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师:

我们怎样对上面的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呢?

这样的话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什么?

生:

比热容。

师:

那什么叫比热容呢?

生:

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

师:

单位是什么?

生: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师:

水的比热容是多少?

它代表什么物理意义?

生:

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师:

我们在冬天的时候家里都用暖气,那么里面用的是什么物质啊?

为什么用它呢?

生:

用的是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师:

为什么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很大,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

生:

讨论,交流。

(让同学对于刚刚掌握的知识进行应用,达到知能应用的目的,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掌握)

(二)热量的计算

师: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物体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

物质本身,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变化量。

师:

如果这三个要素都知道了是不是可以求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呢?

生:

可以的,可以应用公式Q=cm△t

师:

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代表什么意思?

生:

c指物质的比热容,m指物体的质量,△t物体的温度变化量。

师:

那同学们观察课本例题进行解答。

生:

阅读例题冰进行计算。

四、知能应用

1.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升高的   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

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               。

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2.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___。

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

(已知C铝>C铁>C铜)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4.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对流性能好

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6.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

7.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8.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C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C水=4.2×103J/(kg.OC)

答案:

1、质量温度相同CJ/(kg·℃)属性1千克的沙石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920J的热量0.39×103J/(kg·℃)2、相同铝铜3、D4、B5、A6、B7、D8、2.52×106J

五、诊断性评价

1.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如图15-5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

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填写I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

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4.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B.水的性质很稳定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D.水的凝固点较低

5.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A.水比较便宜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大D.水的沸点高

6.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B.2∶9C.1∶2D.2∶1

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

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一m1=100g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表二m2=200g

时间/min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8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答案:

1、小大2、1×107J热传递3、I牛奶和水最终达到的热平衡温度6.3×104J4、C5、C6、A7、不同相同物质放出相同热量所用的时间与质量成正比等质量的相同物质放出热量所用时间与物质降低的温度成正比物质放出热量所用的时间与物质质量和降低的温度有关

六、作业

课后作业1、2题

七、板书

第二节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

1.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概念:

定义:

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为该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

J/(kg.•℃)

符号:

c

3.读表,说出自己的理解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意义是。

4.热量的计算:

Q=c·m·Δt

物质的种类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物质的种类

 

 

加热的时间(min)

 

升高的温度(℃)

 

 

 

附:

第二节学案

第二节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

一、自主性学习

1、知道熔化是吸热过程,熔化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3、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汽化的方式有哪些?

有什么区别?

4、升华现象有哪些应用?

二、知能应用

1.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升高的   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

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               。

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2.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___。

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

(已知C铝>C铁>C铜)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4.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对流性能好

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6.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

7.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8.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C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C水=4.2×103J/(kg.OC)

三、诊断性评价

1.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如图15-5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

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填写I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

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4.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B.水的性质很稳定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D.水的凝固点较低

5.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A.水比较便宜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大D.水的沸点高

6.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B.2∶9C.1∶2D.2∶1

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

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一m1=100g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表二m2=200g

时间/min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8

(4)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

(5)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

(6)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