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0860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302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热爱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的,具有一定的专业表演能力和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专业教师或社会需要的音乐工作者。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1、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所从事的音乐研究、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方面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热爱音乐教学及演唱、演奏与研究工作。

有志于音乐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3、具有较高的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素养,实践能力较强并具有相当的音乐艺术科学研究能力;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创作、表演以及专业教学的能力。

4、应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键盘演奏艺术与教学研究

2、中国音乐史研究

3、声乐演唱艺术与教学研究

4、合唱指挥艺术与教学研究

5、琵琶演奏艺术与教学研究

6、作曲理论

7、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

8、民族音乐学

9.音乐教育学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至四年,每年应累计脱产学习3个月以上。

在职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一年。

四、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用不多于一年半的时间修完规定的课程。

五、学分的计算方法

1、讲授课的学分计算:

每学期以18周计,若一门课上一学期,则该课程的周学时数为该门课的学分数。

对不足一学期的课程,其学分由本学期该课程的授课周数除以18来折算。

2、实验课(含技能课,下同)的学分计算:

实验课程的周学时数除以2即为该门实验课程的学分数。

一门实验课程的总学分不能超过3学分。

对不足一学期的实验课,可按总学时折算给予学分。

含有实验课的课程,须在培养方案中分别注明该门课程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数。

3、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六、教学实践与文献阅读

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

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

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文献阅读不按课程开设,纳入论文指导环节,阅读内容及指导方式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定。

七、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

业务实习、社会实践均不计学分,音乐会和论文宣讲时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负责审查考核。

键盘、声乐、合唱指挥、琵琶、作曲方向研究生必须举办个人毕业音乐会或音乐作品展示会,要求第四学期末每位研究生提交音乐会曲目;中音史、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需提交学年论文并公开宣讲。

1、器乐独奏音乐会

要求每位研究生独立准备一场个人毕业独奏音乐会,时间不少于60分钟。

2、声乐独唱音乐会

要求每位研究生独立准备一场个人毕业独唱音乐会,时间不少于60分钟。

3、合唱指挥音乐会

要求每位研究生独立准备一场个人毕业音乐会,时间不少于60分钟。

4、作曲作品音乐会

要求每位研究生独立准备一场个人毕业作品音乐会,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用不少于一年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要求最迟于第四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所属教研室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第四学期5~6月份结合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论文作者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创新。

论文工作要有足够的工作量。

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若需要在其工作单位进行论文实验,必须事先征得导师同意,实验结果必须附有实验工作所在单位证明,表明确系该生本人的工作成果。

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完成学术活动或实习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审议和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十、考核

必修课须安排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

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具体考核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执行。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备注

必修课(学位课程)

11_0000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修8

学分

09_000003

英语

216

5

6

6

11-00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09_140001

音乐学概论

36

2

2

至少修6

学分

09_140002

音乐教育学

36

2

2

14-140125

音乐课题与论文写作

36

2

2

14-140126

专业英语

36

2

2

至少修6学分

09_140004

高级视唱练耳

36

2

2

14-140127

音乐作品分析

36

2

2

09_140101

钢琴专业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12

09_140103

钢琴艺术实践

36

2

2

09_140104

中国音乐史专业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09_140106

艺术考察与实践

36

2

2

09_140107

声乐专业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09_140109

声乐艺术实践

36

2

2

09_140110

合唱指挥专业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09_140112

合唱指挥艺术实践

36

2

2

09_140114

中国音乐鉴赏

36

2

2

09_140115

声乐艺术鉴赏

36

2

2

09_140116

琵琶专业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11_140117

琵琶艺术鉴赏

36

2

2

09_140118

曲式学

36

2

2

09_140119

作曲理论专业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09_140120

音乐创作实践

36

2

2

09_140121

舞蹈专业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09_140122

舞蹈表演艺术实践

36

2

2

09_140123

民族音乐学专业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09_140124

田野采风与实践

36

2

2

14-140128

钢琴即兴伴奏

36

2

2

14-140129

声乐演唱教学法

36

2

2

15-140130

音乐教育学主课

216

6

2

2

2

2

2

2

15-140131

音乐教学实践

36

2

2

教学

实践

09_149001

2

主要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

09_140001课程名称:

音乐学概论

总课时数:

36学时学分:

2学分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

教学内容及要求:

音乐学及其各学科的历史发展及其定义、性质;音乐学的学科分支;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及对象、分类;体系音乐学的分支及各学科历史和研究对象、基本概念;民族音乐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历史,民族音乐学的现场工作方法;论文写作等。

要求学生已具备音乐美学基本理论、音乐史基本知识、音乐作曲技术基本理论。

上课时,需在课下尽可能的多阅读与所授学科相关的书籍和论文,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科所讲授的内容。

同时,如果条件允许,能够结合理论作一些实际调查与小论文写作。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俞人豪:

《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7。

王耀华、乔建中:

《音乐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伍国栋:

《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杜亚雄:

《民族音乐学概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课程编号:

09_140002课程名称:

音乐教育学

总课时数:

36学时学分:

2学分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2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讲授音乐教育哲学基础、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音乐教育心理基础、音乐教育课程、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育管理与评价、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等内容。

教学中,要求有相关辅助资料,例如音乐课程教学视听音像资料,音乐教育文献资料等,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组织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具有研究、指导音乐教育活动的能力。

该课程是音乐学各专业加深理论认识的必修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充足的教育学原理和音乐学原理,每学期撰写有关音乐教育的论文一篇。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贝尼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2.曹理著,《音乐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曹理等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4.王耀华主编,《高师音乐教育学》,福建人民出版社。

课程编号:

09_140004课程名称:

高级视唱练耳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

教学内容及要求:

《高级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以组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为中心,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能训练,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内心听觉能力,用听觉分析音乐语言各要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趣味并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

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方法,掌握各种节奏型及带有休止的的综合视唱练习,并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听辨,了解作曲家及其作品创作背景,并能通过听觉分析判定作品的调式调性、节拍或正确写出旋律,从而运用于演唱演奏中。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法国视唱教程》(第三册)至(第十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2、《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五级)至(第七级),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旋律听写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4、《POSSILI》意大利视唱练耳教材。

5、中国音乐大系·音乐卷《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课程编号:

14_140127课程名称:

音乐作品分析

总课时数:

36课时学分:

2学分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该课程教学内容1.对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一般特点,乐节,乐句,乐段,调性,以及变化音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掌握单二部曲式的构成,类型以及与单三部曲式的区别。

3.掌握单三部曲式的构成和类型。

4.掌握复三部曲式的构成和类型。

该课程掌握音乐曲式学,学会用图表的形式分析典型作品。

学会判断、分析不甚典型的作品。

在曲式分析的基础上,学会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风格特点和典型技法分析融入其中。

在进行曲式分析的同时,适当注意和声与调式的布局,以及从中反映出的时代特点。

在学会用图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文字将作品进行综合分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主要教材: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2、参考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简明教程(上下)》

课程编号:

14-140125课程名称:

音乐课题与论文写作

总课时数:

36课时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2

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系统了解音乐学术论文和课题申报的基本规律,要求学生从理论上了解研究音乐事项的基本方法,在理解音乐的各种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音乐的本质加以把握。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张燚.音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北京:

高教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精讲[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李虻,姚兰.音乐论文写作[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杜亚雄.音乐学论文写作教程[M].杭州: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4]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董讯.音乐信息检索[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陈铭道.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7]蔡际洲.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C].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教材:

《音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课程编号:

09_140101课程名称:

钢琴专业主课

总课时数:

216学分:

6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2、3、4、5、6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具有集知识性,音乐性,与技能型为一体的特点,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与技术,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熟练运用键盘的能力,了解中外有代表性的经典钢琴作品,了解钢琴艺术的发展简史,掌握基本的钢琴教学方法,能独立的钻研钢琴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风格特点,具备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和钢琴伴奏能力,以适应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

从钢琴演奏角度研究和分析钢琴作品的音乐形象、思想内容、曲式结构、艺术风格、演奏技巧及其处理要求。

 

课程编号:

14-140126课程名称:

钢琴专业主课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其主要内容为两个最重要的英语国家——英国和美国的社会与文化特性及其发展、演变与现状。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国家国情,了解和扩大有关英国、美国的社会与文化的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社会、艺术、教育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

同时,通过相关专题的学习其及配套练习,使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不但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达到提高英语总体水平的目的,同时也扩大知识面,增加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编号:

09_140103课程名称:

钢琴艺术实践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是在钢琴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将钢琴实践与教学理论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根本培养目标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钢琴教学和表演能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能,能学会教并具有组织能力的音乐人才,使钢琴人才的培养更规范、更专业,使学生在今后面向社会的工作岗位时,能够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或音乐工作者而开设的一门以钢琴艺术实践为主的课程。

课程编号:

09_140104课程名称:

中国音乐史专业主课

总课时数:

216学分:

6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6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国音乐史学理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音乐考古学理论,若干学者研究成果。

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大量阅读本研究方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文献、文物、传统音乐方面的基本理论书籍,并在硕士论文开题之前完成相关文献综述。

在读期间要至少公开发表1篇本专业学术论文。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音乐考古学》、《中国音乐文献学》、相关学术成果等。

课程编号:

09_140106课程名称:

艺术考察与实践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撰写调研报告获活动总结。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教材

课程编号:

09_140107课程名称:

声乐专业主课

总课时数:

216学分:

6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6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分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学生进行声乐表演及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的全面才能具有重要作用,围绕声乐课程这个核心,在运用音乐教育中其他姊妹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之上,能够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地研究声乐演唱教育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对声乐训练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自己遇到的演唱和教学的各种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声乐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会理解与感受音乐,能准确的表现音乐的内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从事普通音乐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声乐技能、歌唱能力和科研能力,以适应教育工作中的广泛需要。

课程编号:

09_140109课程名称:

声乐艺术实践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声乐艺术表演为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演唱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结合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教学方法并合理有效组织声乐艺术舞台实践。

课程编号:

09_140110课程名称:

合唱指挥专业主课

总课时数:

216学分:

6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6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是学习合唱指挥,完成作品第二次创作的生产过程;把握其中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合唱作品音响变化的赏析;感受合唱艺术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以课堂上个别教学为主;配合以指定的课程的学习:

如总谱读法、合唱排练法、世界经典合唱作品演唱、西方合唱发展史等。

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小课讨论及答疑、排练实践、教师个别指导,完成作品的学习。

课程编号:

09_140112课程名称:

合唱指挥艺术实践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小课讨论及答疑、排练实践、教师个别指导,完成作品的学习。

课程编号:

09_140114课程名称:

中国音乐鉴赏

总课时数:

36学时学分:

2学分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中国古今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课程编号:

09_140115课程名称:

声乐艺术鉴赏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欣赏中、西方优秀的的声乐作品,了解中、西方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并注重分析代表作品的艺术特征。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管谨义著,《西方声乐艺术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号:

09_140116课程名称:

琵琶专业主课

总课时数:

216课时学分6学分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6

教学内容及要求:

将具备从事琵琶演奏专业良好的艺术素质的学生,通过正规系统训练,使其具备较高的琵琶演奏水平和一定的音乐研究能力。

课程编号:

11_140117课程名称:

琵琶艺术实践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将琵琶实践与教学理论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根本培养目标的引导,提升学生琵琶的教学和表演能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能,能学会教并具有组织能力的音乐人才,使学生在今后面向社会的工作岗位时,能够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或音乐工作者而开设的一门以琵琶艺术实践为主的课程。

课程编号:

09_140118课程名称:

曲式学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对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一般特点,乐节,乐句,乐段,调性,以及变化音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掌握单二部曲式的构成,类型以及与单三部曲式的区别。

掌握单三部曲式的构成和类型。

掌握复三部曲式的构成和类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简明教程(上下)

 

课程编号:

09_140119课程名称:

作曲理论专业主课

总课时数:

216学分:

6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6

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传统作曲理论知识,同时也了解近现代音乐写作技法,具有较强的作曲、研究能力。

2、掌握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古今中外传统的典型性音乐作品的能力。

3、掌握管弦乐器配法的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各种不同编制、不同风格乐队的配器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

《传统作曲技法》,赵晓生,安徽文艺出版社

参考教材:

《作曲基础教程》杨青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爵士作曲》(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专业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程编号:

09_140120课程名称:

音乐创作实践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歌曲创作的流程。

歌曲旋律创作的手法。

听歌曲地域风格,做音乐旋律创作练习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可以完成一首单三部曲式的艺术创作。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

《音乐分析与创作基础教程》李贞华,百花文艺出版社

参考教材:

《配器法基础教程——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高鸿祥,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曲基础教程实用作曲理论基础》杨青,上海音乐出版社

课程编号:

09_140121课程名称:

舞蹈专业主课

总课时数:

216学分:

6

开课单位:

音乐舞蹈学院开课学期:

1-6

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要求学生进行对舞蹈专业理论书籍和刊物的大量阅读,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