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16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习题集.docx

古代汉语习题集

古代汉语平时作业2

第二部分词汇

一、问答:

*1.什么是古用今废词?

什么是古今通用词?

*2.什么是古今义同词?

什么是古今义异词?

*3.古今词义范围上的差异表现在几个方面?

*4.什么是词的本义、引申义、直接引申义、间接引申义?

二、指出下列句中画线词的古今义(古义指句中义):

1.薛谭乃谢求反。

(薛谭学讴)

2.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3.报而罪之。

(韩非子)

*4.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齐晋鞌之战)

*5.独两人及从奴十余骑驰入吴军,至戏下。

(汉书·窦田灌韩列传)

*6.秦氏有好女。

(古乐府·陌上桑)

7.其友竖谷阳奉酒而进之。

(竖谷阳献酒)

*8.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

9.恭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竖谷阳献酒)

10.此行小忠而贼大忠者。

(竖谷阳献酒)

11.公四望其地,喟然叹,泣数行而下,曰:

“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而死乎?

”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

(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

*12.塞向墐户。

(诗经·豳风·七月)

*13.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1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季氏将伐颛臾)

*15.姜氏何厌之有?

(郑伯克段于鄢)

*16.射其右,毙于车中。

(齐晋鞌之战)

*17.多行不义,必自毙。

(郑伯克段于鄢)

*18.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郑伯克段于鄢)

*19.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蔡溃,遂伐楚。

(齐桓公伐楚)

*20.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郑伯克段于鄢)

*2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齐桓公伐楚)

*22.于是乘其车。

揭其剑,过其友。

(冯谖客孟尝君)

*23.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2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2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26.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论语·为政)

*27.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

(左传·僖公五年)

*28.韩厥执繋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齐桓公伐楚)

*29.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齐晋鞌之战)

*30.赦之,以劝事君者。

(齐晋鞌之战)

*31.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冯谖客孟尝君)

*3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季氏将伐颛臾)

*33.吾之不遇鲁侯,天也。

(孟子·梁惠王下)

*34.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

(子路从而后)

*35.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北冥有鱼)

*36.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北冥有鱼)

3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38.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

3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桓晋文之事)

40.太后之色少解。

(触龙说赵太后)

41.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齐桓晋文之事)

42.便国不必法古。

(更法)

43.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

(更法)

*44.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

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

1.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学射)

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欲学不畏暮年)

3.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欲学不畏暮年)

4.罢师而去之。

斩子反以为大戮。

(竖谷阳献酒)

5.若使小忠主法,则必将涉罪以相爱。

是与下安矣,然而妨害于治民者也。

(竖谷阳献酒)

6.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

(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

*7.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齐桓公伐楚)

*8.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师进,次于陉。

(齐桓公伐楚)

*9.楚子使屈完如师。

(齐桓公伐楚)

*10.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齐桓公伐楚)

*11.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郑伯克段于鄢)

*12.颍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郑伯克段于鄢)

*13.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

*1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15.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齐晋鞌之战)

*16.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冯谖客孟尝君)

*17.孟尝君顾谓冯谖:

“先生所为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

*18.谴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

封书谢孟尝君曰: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崇,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冯谖客孟尝君)

*19.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郑伯克段于鄢)

*2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和择焉?

(齐桓晋文之事)

21.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齐桓晋文之事)

2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齐桓晋文之事)

*2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子路从而后)

*24.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子路从而后)

*2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北冥有鱼)

*2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北冥有鱼)

*27.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郑伯克段于鄢)

*2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9.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

(更法)

30.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

(送薛存义序)

31.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

(送薛存义序)

32.其为不虚假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送薛存义序)

四、说明下列各词的本义:

面善泣肖向城食揭邦域舍废伦修脩明阴阳至崇盗令牢盥元叔解节缘监末寺昏斗弦车崩景官历永险举归

五、解释下列词的句中义,说明在句中使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通假义:

㈠止

1.或百步而后止。

(孟子·梁惠王上)

2.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汉书·刑法志)

3.技止此耳。

(柳宗元《黔之驴》)

㈡振

1.新浴者必振衣。

(楚辞·渔父)

2.振长策而御宇内。

(贾谊《过秦论》)

3.声振林木。

(薛谭学讴)

㈢著

1.视小如大,视微如著。

(纪昌学射)

2.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论积贮疏)

3.都护铁衣冷难著。

(岑参《白雪歌》)

㈣绝

1.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纪昌学射)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3.若此者绝尘弭辙。

(伯乐荐九方皋)

㈤相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伯乐荐九方皋)

2.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郑伯克段于鄢)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季氏将伐颛臾)

4.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季氏将伐颛臾)

㈥见

1.子墨子曰:

“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

2.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季氏将伐颛臾)

3.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4.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5.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伯乐荐九方皋)

6.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齐桓晋文之事)

㈦败

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齐桓晋文之事)

2.败矣,子所使求马者。

(伯乐荐九方皋)

3.涉河,(晋)侯车败。

(左传·僖公十五年)

㈧安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欲学不畏暮年)

3.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战国策·齐策)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学而)

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季氏将伐颛臾)

6.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㈨好

1.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欲学不畏暮年)

2.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

㈩疾

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3.恭王欲复战而谋事,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

(竖谷阳献酒)

(十一)归

1.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之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管子·霸形)

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3.归孔子豚。

(论语·阳货)

(十二)兵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郑伯克段于鄢)

2.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齐晋鞌之战)

(十三)伐

1.蔡溃,遂伐楚。

(齐桓公伐楚)

2.愿无伐善,无施劳。

(论语·公冶长)

(十四)从

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

”公从之。

(烛之武退秦师)

2.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

(子路从而后)

3.故中御而从齐侯。

(齐晋鞌之战)

4.樊哙从良坐。

(鸿门宴)

(十五)鄙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郑伯克段于鄢)

2.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4.有鄙夫问于我。

(论语·子罕)

(十六)执

1.韩厥执繫马前。

(齐晋鞌之战)

2.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齐晋鞌之战)

3.执邾悼公,以其伐我故。

(左传·哀公十九年)

(十七)当

1.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赤壁之战)

2.楚战士莫不以一当十。

(史记·项羽本纪)

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齐晋鞌之战)

(十八)乘

1.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桓公伐楚)

2.孟尝君予车五十乘。

(冯谖客孟尝君)

3.发乘矢而后发。

(孟子·离娄下)

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孟子·公孙丑上)

5.亟其乘屋,(诗经·豳风·七月)

(十九)给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冯谖客孟尝君)

2.民人以给足富。

(西门豹治邺)

(二十)就

1.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劝学)

2.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冯谖客孟尝君)

3.孟尝君就国于薛。

(冯谖客孟尝君)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季氏将伐颛臾)

5.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劝学)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二十一)遇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子路从而后)

(二十二)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北冥有鱼)

3.秦贪,负其强,空言求璧。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孙子兵法)

(二十三)控

1.时则不至,控于地而已矣。

(北冥有鱼)

2.兵强,控弦三十万。

(史记·刘敬叔孙列传)

(二十四)适

1.适为虞人逐。

(中山狼传)

2.适莽苍者,三飡而反。

(北冥有鱼)

3.适子南氏。

(左传·昭公七年)

4.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孔雀东南飞)

5.发闾左适戍渔阳。

(史记·陈涉世家)

(二十五)御

1.邴夏御齐侯。

(齐晋鞌之战)

2.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

(更法)

3.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齐桓公伐楚)

4.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

(北冥有鱼)

(二十六)保

1.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齐桓晋文之事)

2.若保赤子,(尚书·康诰)

(二十七)度

1.度,然后知长短。

(齐桓晋文之事)

2.谨权量,审法度。

(论语·尧曰)

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齐桓晋文之事)

4.今京不度,非制也。

(郑伯克段于鄢)

(二十八)岁、年

1.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齐桓晋文之事)

2.岁在星纪。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阳货)

4.小年不及大年。

(北冥有鱼)

5.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尚书·尧典)

(二十九)治

1.治乱,天邪?

(天论)

2.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论)

3.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论)

4.法者,治之端也。

(荀子·君道)

5.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孟子·告子下)

(三十)启

1.繁启蕃长于春夏。

(天论)

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郑伯克段于鄢)

3.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

(韩非子·有度)

(三十一)习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2.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

(更法)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鹰乃学习。

(礼记·月令)

(三十二)兴

1.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

(更法)

2.从者病,莫能兴。

(论语·卫灵公)

3.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齐桓晋文之事)

(三十三)暴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

2.老弱无怀诈暴憎。

(送薛存义序)

(三十四)及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郑伯克段于鄢)

2.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齐晋鞌之战)

3.故不能推车而及。

(齐晋鞌之战)

4.无庸,将自及。

(郑伯克段于鄢)

5.生庄公及共叔段。

(郑伯克段于鄢)

6.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六、说明下列词在句中的词性及意义:

㈠病

1.余病矣。

(齐桓晋文之事)

2.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齐晋鞌之战)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原毁)

4.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

5.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

㈡责

1.宋多责赂于郑。

(左传·桓公十三年)

2.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冯谖客孟尝君)

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原毁)

㈢亡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论)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起义)

3.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鸿门宴)

4.河曲知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㈣事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史记·屈原列传)

2.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3.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㈤常

1.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天论)

2.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天论)

3.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韩非子·五蠹)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论)

㈥辞

1.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烛之武退秦师)

2.听其狱讼,察其辞。

(周礼·秋官·乡士)

3.自谓尽之,遂辞归。

(薛谭学讴)

4.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冯谖客孟尝君)

㈦即

1.(苏秦)即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

(战国策·楚策一)

2.庄公即位。

(郑伯克段于鄢)

3.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5.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齐晋鞌之战)

㈧完

1.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劝学)

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齐晋鞌之战)

㈨穷

1.生死存亡,穷达贫富。

(庄子·德充符)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庄子·秋水)

3.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薛谭学讴)

七、说明下列各句中带下画线的是否是几个词,并解释其意义: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伯乐荐九方皋)

2.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齐桓晋文之事)

3.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张愈《蚕妇》)

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易经·丰卦)

6.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7.墨子者,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8.璧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刀。

(冯婉贞)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礼)

11.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

(冯婉贞)

1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数也。

(北冥有鱼)

13.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北冥有鱼)

14.由是感激。

(出师表)

15.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韩非子·用人)

16.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17.三德者诚乎上,则下应之如影响。

18.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汤武革命,须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

20.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2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北冥有鱼)

22.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郑伯克段于鄢)

23.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