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1780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docx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资料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参考资料(最新版)

第一部分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6、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与能力部分(50分)

㈠基础积累。

14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分)

论(lún lùn)语呱呱(guā gū)坠地 大模(mú mó)大样 句读(dú dòu)

2、下面的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做上记号并改正在“( )”里。

(2分)

耄耋之年 世外桃园 林荫道 永保青春 ( 源、葆 )

3、照样子写词语。

2分

“花潮”曾是一篇课文的题目,这个词很美,花像层层浪潮的意思。

这样在名词之后缀一个它的喻体而构成的词在汉语中还有不少,请你写两个。

花潮人潮 心潮

4、把下面的诗句填充完整。

(5分)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向孩子推荐儿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作家与相应作品之间连线。

(3分)

《草房子》曹文轩皮皮鲁系列

郑渊洁马小跳系列 

杨红缨《明天要秋游》方素珍

㈡古诗词阅读。

5分

阅读下面的曲,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答:

"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是直接抒情,抒发了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之下的思乡之情。

2、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分)

答:

小桥流水——一种温馨的感觉,这是一幅非常温馨非常美丽的一幅画面,这个画面是不是属于我的?

不是!

这是眼见之景,眼见别人家的美景,眼见别人家的温馨。

你看,人家屋顶炊烟袅袅,在做饭,在团圆,而我呢,“古道西风瘦马”,更勾起了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衬托了孤独的情感,以乐景来衬悲。

2、根据诗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5分)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每小题2分,共8分)

①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仁人志士往往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③请你从积累的诗文中,写出一句与“生死”有关的完整语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④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常识填空。

(每空1分,共4分)

①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②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色。

③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近年风靡全球。

5、成语填空。

(每空1分,共5分)

(天)马行空 (心)猿意马 (万)马齐喑 (秣)马厉兵 (悬)崖勒马

1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填写汉字。

(4分)

①佝偻:

( gou  )( lou  );②涟(yī)漪       (rú)(茹)苦

19、请写出三个完整的关于故乡或母爱的古代诗句。

(3分)

一、填空题(15分)(前9题每格0.5分,第10题1.5分)

1、用下列拼音拼写出东阳的二个地名(每个字母只用一次且都用一次)。

n s h e a a h u g u s i h   (歌山)(画水)

2、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出汉字:

东阳木雕鬼斧(hu )神工,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不玲珑剔透,精美绝lun(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3、用下列偏旁组成一个成语(每个偏旁只用一次且都用一次。

各 亡 金 刀 足 雨 衣 丰 文  艹 (初露锋芒 )

4、成语接龙:

扬眉吐(气)味相(投)机取(巧)立明(目)不暇(接)二连(三)言两(语)重心(长)吁短叹。

5、填歇后语后面部分: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千年铁树开了花——(  难得)。

6、填警句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填古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

8、写出杜甫带“风”的两句古诗: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旅夜书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9、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朝花夕拾》(鲁迅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10、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人物:

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水浒传-施耐庵

四大名著作者及年代

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

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代。

3、《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

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

第二部分:

语文知识部分

1、给下列字或词注音。

(4分)

  

  

伏  

然而止

精竭虑

1、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

(2分)

鼎”的笔顺:

目(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衡、撇、竖、衡、竖、横折。

“凸”的笔顺:

竖、横、竖,横折折折、横。

“凹”的笔顺:

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3、下列词语有错字吗?

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

(4分)

迫不急待 穿流不息 凭心而论 世外桃园  (川、源)

再接再励 一愁莫展 如愿已偿 管中窥豹  可见一般(厉、筹、斑)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憎恨)  ②团结(分裂)  ③亲近(疏远)  ④经验(教训)

⑤具体(抽象)⑥和蔼(粗暴)⑦拥护(反对)⑧坚定(动摇)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3分)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

(4分)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五部分:

论述题(14分)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三维目标即:

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落实三维目标是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也是不可回避的重点。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性的目标,也是学科的目标,同时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的依托,没有它,其他的目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知识与能力是显形的,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是隐性的目标。

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发展思维,并在创设情境的美感中,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让教育性渗透其中。

简而言之,以促进儿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

“过程与方法”本身就存在于语文学习当中,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

”语文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渐变过程。

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还是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新课程关注学习过程就是关注学生的整个生命。

语文学科里的每一个字,不是线条简单的组合,每句话里流淌的是作者脉脉的情感。

语文学习是我们体味生命、编织梦想、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路径(也可以说是必经和唯一)。

需要我们敞开心扉,用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去对话,去感悟,去实践。

一堂好的语文课总是能赋予文字以生命力,让文字与灵魂共舞。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靠灌输,靠说教,而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动情,心灵受到震撼。

2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包括风、雅、 颂     三部分。

26、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号称“诗仙   ”。

27、宋朝著名学者朱熹    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28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曹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有代表作《雷雨》等;《唐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

29、“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

”这句话韵律上的特点是运用了             。

30、人教版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老舍 的《猫》、有 林清玄 的《和时间赛跑》、有 叶圣陶 的《荷花》、有 季羡林 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

3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2、《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写的是关羽 (人名)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 (国名)著名作家安徒生最出色的童话作品之一。

33有人用“偷天换日”表示“奏”和“春”这两个字的变化。

如果用“水落石出”表示“波”和另一个字的变化,这个字是破   。

34、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   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他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儿童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做事来学习”。

35、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 、 柳公权   的书法特色。

36、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_三字经 》、《百家姓》和《_弟子规_ 》。

37、《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不可缺少的桥梁。

这部书的作者是 许慎   。

38、我国自古就拥有很多神话故事,像女娲 补天、精卫 填海、夸父 追日、嫦娥 奔月、后羿 射日等就深受大家的喜爱。

39、刘向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二、判断题

 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这句话没有语病。

(X)

2.小学阶段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X)

3.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V)

1、学生的知识获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亲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

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3、健康不单是指个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生理状态。

(√)

4、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

 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遵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

(×)

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学校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课程。

(×)

7、讲授法运用不当,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用讲授法。

(×)

 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

(×)

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

1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

(√)

1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1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1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

1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1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17、陶行知:

“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

18、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

19、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

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

20、“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

“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

21、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

22、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

23、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

24、苏霍姆林斯基说:

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

25、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

26、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

27、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写;与声母q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写(√  )  

28、“凸”和“凹”的笔画数都是5画;“凸”的第4笔的名称是横折折竖。

 ( ×   )  

29、如果把“喜气洋洋、神采奕奕、意气风发、谨小慎微、兴高采烈、眉开眼笑”这六个词语归类的话,“谨小慎微”这个词应该单独归为一类。

                 (√  )  

30、“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的一半。

”“船已开三日即到。

”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  )  

31、“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耐力大小,事情长久了才可以看出人心的好坏。

                                 (√  )  

3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

    ( × )  

33、“这是一首好歌。

”“这不会不是一首好歌。

”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但语气不同。

                                                                   (√  )  

34、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飞将”指的是唐代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名将李广。

                                                         ( × ) 

35、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可以用作语文课程资源。

    (√  )  

36、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 )  

三、选择题

 1.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C)字。

A.60万B.80万C.100万D.120万

2.下列各组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坐北朝南——康熙王朝B.久负盛名——不分胜负C.如饥似渴——饥寒交迫D.问长问短——短斤缺两

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句运用了(A)修辞手法。

A.设问B.比喻C.拟人D.反问

4.下列音节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一项的是(A)。

A.yinB.yaC.niD.xin6.课程目标是根据(B)三个维度设计的。

A.知识、过程和情感态度B.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和过程、能力和情感态度、方法和价值观D.能力、方法和价值观

5、新课程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的是:

(C)。

A、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

6、教育要求应控制在(B)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   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   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 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

7、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强调使(C)。

A、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        B、每个学生都达到高素质要求         C、不同的学生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         D、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同的发展

8、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D)。

A、教师问学生答   B、学生问教师答 C、教师讲学生听   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9、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学要针对(D)进行教学。

A、后进生B、优秀生C、中等生 D、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

 10、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

( B )。

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  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

11、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是学生起点、教科书和(A)。

A、课程标准 B、课后练习的要求 C、统考的题型 D、家长的要求

 12、备课必做的三个方面工作,即:

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 B )。

A、制作课件   B、了解学生   C、设计板书   D、设计试题

13、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

这时,正确的做法是:

(A)。

A、肯定学生提出一个难倒教师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    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

14、学生的道德(D)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A、理论  B、意识  C、观念  D、行为

15、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6、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17、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8、阅读教学过程是:

(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9、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20、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21、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23、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24、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5、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6、(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27、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28、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29、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9、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

A、bēi gōng shéyǐng背弓射影      

B、shéng   qíng  bìng  mào声情并茂

C、duōmóu  shàn biàn   多  谋  善  辩 

D、jīng  yùliáng yán  金  玉  良 言

30、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C )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31、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表示“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的意思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你会开车 B、我知道你会开车。

 C、我知道你会开车。

 D、我知道你会开车。

3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D)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33、依次填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