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1877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docx

风机联合试运转措施

工程代号

0604-6152

密级

一般

专业代号

605

目录号

02

山东黄岛发电厂三期工程#5机组

 

风机联合试运转调试措施

(A版/0)

 

编制:

审核:

复审:

批准:

山东电力研究院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6月

1、调试目的

1.1检验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的制造安装质量。

1.2检验烟风、制粉系统安装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3掌握送、引、一次风机和磨煤机密封风机的运行特性。

1.4为防止轴流风机喘振造成设备损坏,根据厂家说明书整定喘振保护定值,并进行静态的试验。

2、编制依据

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版)

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

2.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1998年版)

2.4《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版)

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厂(2002年版)

2.6设计图纸及厂家设备说明书

2.7黄岛发电厂《660MW集控运行规程》(修改版)

3、调试范围和项目

3.1调试范围:

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及相关烟风、制粉系统。

3.2调试项目:

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联合试运转;引风机入口导叶,送、一次风机动叶调试;风机风门挡板调试;风机振动测试。

4设备规范

黄岛发电厂三期工程锅炉系SG2102/25.4-II1型单炉膛、一次再热,超临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

锅炉配有两台成都电力机械厂生产的型号为AN35e6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生产的两台型号为FAF26.6-12.5-1动叶可调送风机和两台型号为PAF18-13.2-2/1076动叶可调一次风机;两台密封风机为山东电力设备厂生产的CMF6N43D148离心式通风机。

4.1引风机设备规范

序号

设备

项目

规范

单位

1

引风机

转速

740

r/min

流量

526.4

m3/s

全压

7391

Pa

大气压

100810

Pa

介质温度

127

介质密度

0.906

kg/m3

风机效率

87.6

%

轴功率

4245

kW

转动惯量

5250

kg·m2

数量

2

台/炉

型式

静叶可调轴流式

型号

AN35e6

制造厂

成都电力机械厂

2

引风机

电动机

额定功率

4800

kW

额定电压

6

kV

转速

740

r/min

型号

YKK1000-8

制造厂家

上海电机厂

3

冷却风机

数量

2×2

功率

5.5

kW

电压

380

V

4.2送风机设备规范

序号

设备

项目

规范

单位

1

送风机

流量

224.61

m3/s

全压升

3326

Pa

功率

828

kW

转速

985

r/min

调节方式

动叶可调轴流式

叶片调节范围

-30~15

数量

2

台/炉

型号

FAF26.6-12.5-l

型式

动叶可调轴流式

制造厂家

上海鼓风机厂

2

送风机

电动机

额定功率

1120

kW

额定电压

6

kV

额定电流

A

转速

985

r/min

绝缘等级

F

型号

YKK560-6

制造厂家

上海电机厂

3

送风机

液压油泵

流量

25

L/min

压力

液压油

3.5

MPa

润滑油

0.8

MPa

数量

2

型式

齿轮泵

液压油牌号

N46、N68透平油

4

送风机液压

油泵电动机

功率

2.2

kW

电压

380

V

转速

1450

r/min

5

送风机

液压

油系统

油箱容积

250

L

电加热器电压

220

V

电加热器功率

2.2

kW

过滤精度

25

μm

供油温度

≤45

冷却水最高温度

≤38

冷却水压力

0.2-0.6

MPa

冷却水量

2.25

m3/s

4.3一次风机设备规范

序号

设备

项目

规范

单位

1

一次风机

流量

72.22

m3/s

全压升

13476

Pa

功率

828

kW

转速

1470

r/min

调节方式

动叶可调轴流式

叶片调节范围

45

数量

2

台/炉

型号

PAF18-13.3-2

型式

动叶可调轴流式

制造厂家

上海鼓风机厂

2

一次风机

电动机

额定功率

2100

kW

额定电压

6

kV

额定电流

A

转速

985

r/min

绝缘等级

F

型号

YKK630-4

制造厂家

上海电机厂

3

一次风机

液压油泵

流量

25

L/min

压力

液压油

3.5

MPa

润滑油

0.8

MPa

数量

2

型式

齿轮泵

液压油牌号

N46、N68透平油

4

一次风机液压

油泵电动机

功率

2.2

kW

电压

380

V

转速

1450

r/min

5

一次风机

液压油系统

油箱容积

250

L

电加热器电压

220

V

电加热器功率

2.2

kW

过滤精度

25

μm

供油温度

≤45

冷却水最高温度

≤38

冷却水压力

0.2-0.6

MPa

冷却水量

2.25

m3/s

4.4密封风机设备规范

序号

设备

项目

规范

单位

1

密封风机

数量

2

全压

90000

Pa

风量

10

m3/min

转速

1480

r/min

介质温度

35

型号

CMF6N43D148

型式

离心式通风机

制造厂家

山东电力设备厂

 

2

电机

功率

200

kW

电压

380

V

型号

Y3151-4

最大工作压力

15

MPa

转速

1450

r/min

数量

6

电机

功率

7.5

kW

油箱

容积

920

L

5、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5.1锅炉本体、烟风系统、制粉系统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合格。

5.2所有参加试验的风机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空气预热器均已按照厂家及设计院提供的最终版图纸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5.3安装公司应向调试人员提供风机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空气预热器的安装检查合格单和(或)验收合格单。

5.4风机及空气预热器已经过分部试运转,并验收合格。

安装公司应向调试人员提供相关的验收合格单。

5.5风机入出口风门及烟风系统风门经调试,开关方向正确、灵敏,可远方操作。

风门实际开度与外部指示及集控室指示相一致。

5.6与烟风系统、制粉系统相关的工作已经完成,烟风道人孔门关闭。

5.7炉底水封防止漏风,电除尘放灰口与大气隔离。

5.8所有参加试验的风机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空气预热器周围的扶梯护栏等均已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周围地面沟道盖板齐全。

5.9所有参加试验的风机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空气预热器周围的建筑安装用脚手架已拆除。

如有个别试验位置难以到达或不方便试验操作,应根据调试人员的要求搭设临时扶梯或脚手架,并达到相关的安全要求。

5.10所有参加试验的风机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空气预热器区域应有足够的照明。

5.11所有参加试验的风机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空气预热器内部清理干净,无杂物存留。

5.12在开启风机之前,应首先启动空气预热器,试验过程中始终保持空气预热器均匀地转动。

5.13控制室内有关热工仪表,如风机电流、电压、风门开度、风压表等可正常可靠投入。

5.14风机的各种联锁(如送引风机联锁)、程控等,经静态试验合格并投入,事故按钮动作可靠。

5.15风机和电机的各种保护(风机轴承温度、风机轴承振动、电机轴承温度、绕组温度等)已投入。

6、调试方法及步骤

6.1联合试运转前的检查内容

6.1.1首先对所有参加试验的风机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空气预热器系统内的风门挡板的开关程度、方向、指示及远方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查,如果有不符合条件的,待消缺确认后再行试验。

6.1.2检查所有风机地脚螺栓、联轴器螺栓已紧固。

6.1.3检查管道布置(入口和出口管道)及风机本体,确保彻底清洁干净,无任何可能造成风机损坏的异物。

6.1.4检查烟风系统及风机、空气预热器检修门是否都关紧。

6.1.5检查风机进气箱和扩散器的膨胀节是否可移动并不会发生风机和管道间的金属碰撞。

6.1.6检查风机液压泵是否已经启动,水冷器是否已经连接好。

6.1.7检查风机轴承组的油位。

6.1.8检查风机入口挡板是否正常工作,并设于全关位置。

6.1.9检查风机出口挡板是否正常工作,并设于全关位置。

6.1.10检查风机油站

a)油箱油位高于最低油位;

b)油箱油温正常。

6.1.11将送、一次风机动叶及引风机入口导叶执行机构设定在最小位置。

6.1.12风机送电。

6.1.13启动风机油站。

6.1.14确认风机启动条件均已满足,无警告信号发出。

6.1.15检查空气预热器

a)检查空气预热器转子洁净无异物;

b)检查空气预热器润滑油箱油位在正常范围内;

c)检查空气预热器转子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d)检查空气预热器密封元件是否安装正确,密封元件是否有损坏,必要时要及时进行更换;

e)检查空气预热器各项联锁及保护均工作正常且投入使用;

f)检查空气预热器冷却水系统工作正常;

g)检查空气预热器火灾检测及灭火系统安装正确无误;

h)检查空气预热器转子驱动控制系统工作正常;

i)检查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工作正常;

j)检查空气预热器油循环系统工作正常。

6.1.16空气预热器送电

6.2联合试运转

6.2.1在引风机试运2小时前启动引风机空冷风机。

6.2.2关闭送风机、一次风机的出口风门、引风机的出入口风门;打开密封风机的出入口手动风门,将送风机、一次风机的动叶及引风机入口导叶角度调整至最小值。

全开一、二次风总风门,全开磨煤机进出口风门,将燃烧器各风门开度设定在缺省位置;全开烟道系统风门。

6.2.3启动A/B空气预热器。

6.2.4风机启动顺序:

A引→A送→B引→B送→A一次风机→B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A-B),如有特殊情况可调整启动顺序。

6.2.5风机启动时记录风机启动时间,空载电流。

6.2.6风机全速后,按顺序开启风机出口门:

A引→A送→B引→B送→A一次风机→B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A-B)。

6.2.7在保持炉膛负压稳定及保证风机电流不超限的前提下,按顺序逐渐开大送、一次风机动叶、引风机入口导叶角度,密封风机入口电动风门开度:

A引→A送→B引→B送→A一次风机→B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A-B)。

6.2.8现场检查风机运行情况。

运行人员应随时调整动叶开度控制风机电流、炉膛负压在规定范围内。

在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动叶开度0,50,100%(不超风机额定电流)工况下,同时,保持合适的炉膛负压调整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测量记录各参加试验风机的轴承温度、电流、开度、风压、振动、油温等。

6.2.9联合试运转时,现场监护人员应认真负责,及时检查冷却水、润滑油量、油位正常。

定时记录轴承、电机绕组温度等。

如果发现风机振动异常等,应及时汇报并按有关规程处理。

6.2.10风机联合试运转持续时间为两小时。

6.2.11试验结束后,在维持炉膛负压稳定的前提下,按顺序逐渐关闭送、一次风机动叶、引风机入口导叶及密封风机入口电动风门:

磨煤机密封风机(A-B)→A一次风机→B一次风机→B送→B引→A送→A引。

6.2.12送、引、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的风量、风压校核试验。

如果发现某台风机风压低,风量不足,达不到设计要求,就应对该风机进行性能试验,校核该风机的实际性能是否达到厂家的保证值或者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并消除。

性能试验时,测量风机入出口截面静压、温度,流量截面动压、静压、温度,大气压力及干湿温度。

计算风机流量、全压,对比厂家提供参数,查明原因。

6.2.13引风机试运结束2小时后停止冷却风机。

6.3轴流式送风机、引风机并解列试验

6.3.1轴流式送风机解列试验。

风机在运行状态,保持送风机动叶开度在60%左右。

按照厂家的规定,逐渐关小A送风机动叶开度,B送风机动叶开度保持不变,相应调节2台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保持炉膛负压。

观察送风机是否发生喘振现象。

如果A送风机动叶开度减小至0%,假如送风机正常运行,表明解列试验成功;若送风机发生临界喘振现象,A送风机动叶开度逐渐开大,正常后送、引风机动叶开度或入口导叶开度在55%左右进行重复上述试验。

6.3.2固定A送风机动叶开度,逐渐关小B送风机动叶开度,重复上述试验。

6.3.3轴流式引风机解列试验。

风机在运行状态,保持引风机动叶开度在50%左右。

按照厂家的规定,逐渐关小A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B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保持不变,相应调节2台送风机动叶开度,保持炉膛负压。

观察引风机是否发生喘振现象。

假如引风机正常运行,如果A送风机动叶开度减小至0%,表明解列试验成功。

若引风机发生临界喘振现象,A引风机动叶开度逐渐开大,正常后送、引风机动叶开度或入口导叶开度在45%左右进行重复上述试验。

6.3.4B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不变,逐渐关小A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重复上述试验。

6.3.5轴流式送风机并机试验。

保持送、引风机运行,动叶开度或入口导叶开度在最小。

按照厂家的规定,逐渐开大A送风机动叶开度至60%,B送风机动叶开度保持不变,相应调节2台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保持炉膛负压。

逐渐开大B送风机动叶开度至60%,观察B送风机是否发生喘振现象。

假如B送风机正常运行,表明并列试验成功。

B送风机发生临界喘振现象,A送风机动叶开度逐渐关小,正常后送风机动叶开度在55%左右进行重复上述试验。

6.3.6按照上述方法进行A送风机并列试验。

6.3.7轴流式引风机并机试验。

保持送、引风机运行,动叶开度或入口导叶开度在最小。

按照厂家的规定,逐渐开大A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至50%,B引风机入口导叶开度保持不变,相应调节2台送风机动叶开度,保持炉膛负压。

逐渐开大B引风机动叶开度至50%,观察B引风机是否发生喘振现象。

假如B引风机正常运行,表明并列试验成功。

B引风机发生临界喘振现象,A引风机动叶开度逐渐关小,正常后送、引风机动叶开度或入口导叶开度在45%及以下开度进行重复上述试验。

6.3.8按照上述方法进行A引风机并列试验。

6.3.9轴流式送、引、一次风机喘振定值试验。

保持A、B送、引、一次风机同时运行,调整至每台送(引)风机的动叶开度或入口导叶开度为0%时,打开风机出口挡板,用U型压力计厂家提供的喘振报警测点的风压值,按照厂家说明书提供的计算方法,确定出动叶可调轴流送、一次风机、入口导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的喘振报警定值。

7、联合试运转的质量检验标准

7.1轴承工作稳定,滑动轴承温度<65℃,滚动轴承<80℃,轴承振动<0.08mm。

7.2无漏油、漏水、漏风等现象。

7.3其余见验评表。

8、试运转记录的项目及内容

8.1试运转记录采用规定的表格。

8.2记录项目为试验时间、风机启动时间、空载电流、动叶开度、电机电流、风机风压、系统各部风压、炉膛负压,风机轴承温度、振动,电机轴承温度、绕组温度等。

8.3风机异常、缺陷及其处理结果。

9、试验的组织与分工

9.1为了保证调试工作顺利进行,各单位应按下列组织分工协调配合。

项目负责单位:

山东电力建设二公司

技术负责单位:

山东电力研究院

试验参加单位:

黄岛发电厂

山东诚信监理公司

风机及配套设备生产厂家

9.2山东电力研究院负责技术指导、试验测试、数据记录、整理分析、调试报告的编写。

黄岛发电厂负责按运行规程及本措施要求进行操作;设备监护、停送电、消缺、照明、搭建脚手架、临时设施的安装制作由电建二公司安排。

试验总指挥由试运指挥部确定,并明确各单位的协调联系人。

试验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由各单位安排适当人员进行配合。

10、安全注意事项

10.1人身安全

10.1.1参加试验人员必须经安全规考试合格,并严格遵守调试现场的安全规定。

10.1.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头戴安全帽,衣着符合安规,高空作业应有可靠安全措施。

10.1.3风机运行时,不要在转子的旋转面方向驻留。

10.1.4风机故障时,应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断电源,挂警告牌,在专人监护下才能进入风机内部。

10.2设备安全

10.2.1试运转时注意防止超电流。

严密监视轴承温度及振动情况。

若发现异常应按运行规程处理,并向领导汇报。

10.2.2风机周围应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10.2.3事故按扭动作可靠,风机各种保护装置投入。

10.3仪器安全

试验人员应正确使用仪器,并注意维护保管,防止损坏及丢失。

附件一风机联合试运调试检查卡

调试人员:

调试时间: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

调试准备工作检查

参加试验的设备包括:

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空预器等及其附属设备及烟风管道。

锅炉本体、烟风系统、制粉系统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合格;炉底水封防止漏风,电除尘放灰口与大气隔离。

炉膛负压表及烟风系统风压温度测点可靠投入且在集控室显示正确。

所有风机、空预器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均已按照厂家及设计院提供的最终版图纸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安装公司向调试人员提供所有风机、空预器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的安装检查合格单和(或)验收合格单。

所有风机、空预器入出口风门及烟风系统风门经调试,开关方向正确、灵敏,可远方操作。

风门实际开度与外部指示及集控室指示相一致。

与烟风系统、制粉系统相关的工作已经完成,烟风道人孔门关闭。

所有风机、空预器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周围的扶梯护栏等均已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周围地面沟道盖板齐全。

所有风机、空预器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周围的建筑安装用脚手架已拆除。

如有个别试验位置难以到达或不方便试验操作,应根据调试人员的要求搭设临时扶梯或脚手架,并达到相关的安全要求。

所有风机、空预器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区域应有足够的照明;所有风机、空预器以及相关的烟风管道内部清理干净,无杂物存留。

控制室内有关热工仪表,如风机、空预器电流、电压、风门开度、风压表、温度表,轴承温度、电机轴承温度、绕组温度等正常的投入。

所有风机、空预器的各种联锁保护、程控等,经静态试验合格并投入,事故按钮动作可靠。

检查所有风机地脚螺栓、联轴器螺栓已紧固;检查风机进气箱和扩散器的膨胀节是否可移动并不会发生风机和管道间的金属碰撞。

设备启动前检查

检查所有风机、空预器润滑油站管道连接完整及设备外观无缺陷。

检查所有风机、空预器润滑油站系统各热工测点全部恢复完毕,各压力表和压力开关的阀门开启;就地表计指示正确,油站油箱和轴承箱油位计指示清晰,轴承箱油位计通气管内无存油。

核对所有风机、空预器润滑油站系统压力、温度、油位、润滑油流量和所有风机、空预器电机轴承温度、振动信号指示正确。

检查所有风机、空预器润滑油站油箱油位,通过油位计处观察油质透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和水珠,检查轴承润滑油供油走冷油器。

检查所有风机、空预器润滑油站油泵电机及电加热电缆接地线完整。

检查所有风机、空预器润滑油站就地控制盘上开关和信号指示灯完整无损坏,油泵启停开关在停止位,油泵联锁开关在中间位;检查所有风机、空预器冷却水各阀门位置正确、水压、水温正常,系统无漏水现象。

检查炉膛、烟道、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内无人工作,送风机入口滤网、烟风道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各检查门、人孔门关闭严密。

检查所有风机、空预器电机电流、定子铁芯及线圈温度、各轴承温度、各轴承振动、动叶开度指示、出入口风压等表计投入。

检查所有风机、空预器电机接线完整,电机和电缆的接地线完整并接地良好,电机冷却风道畅通,无杂物堵塞,电机轴承油位正常。

设备启动及运行

关闭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空预器的出入口挡板,将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的动叶及静叶角度调整至最小值。

全开二次风、燃尽风总风门,全开磨煤机出口风门、全开磨煤机入口总风门、关闭磨煤机入口热风门和冷风门、全开煤粉管道风门,将燃烧器各风门开度设定在缺省位置。

全开烟风道系统其他挡板。

A、B空预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油泵,主驱动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送电。

就地检查空预器各路扇形板在上极限位置,否则将密封调整装置切至手动,提升至上极限位置。

空预器主驱动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送电完毕,联系巡检员到就地检查无异常后主控启动空预器润滑油系统;启动A、B空预器辅助驱动电机。

检查空预器转动方向正确,辅助驱动电机电流正常并且平稳无抖动。

检查空预器出口一、二次风挡板、入口烟气挡板自动开启。

全面检查空预器转子和外壳无刮卡、碰磨。

联系A引风机润滑油站油泵和引风机送电。

确认A引风机的电气保护、轴承振动、温度保护等已投入。

确认A引风机的启动许可条件已满足;启动A引风机。

检查A引风机入出口挡板自动开启。

调整A引风机入口导叶,控制炉膛负压-50~-100Pa。

联系A送风机润滑油站油泵和电加热器送电;联系A送风机送电。

检查A送风机液压润滑油站油泵联锁工作正常。

启动A送风机液压润滑油站,全面检查液压润滑油站各参数正常。

确认A送风机的电气保护、轴承振动、温度保护等已投入。

确认A送风机的启动许可条件已满足;启动A送风机。

检查A送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开启;调整A引风机导叶、A送风机动叶,控制炉膛负压-50~-100Pa。

确认B引风机的电气保护、轴承振动、温度保护等已投入。

确认B引风机的启动许可条件已满足。

启动B引风机;检查B引风机出入口挡板自动开启。

调整B引风机入口导叶,控制炉膛负压-50~-100Pa。

联系B送风机润滑油站油泵和电加热器送电;联系A送风机送电。

检查B送风机液压润滑油站油泵联锁工作正常。

启动B送风机液压润滑油站,全面检查液压润滑油站各参数正常。

确认B送风机的电气保护、轴承振动、温度保护等已投入。

确认B送风机的启动许可条件已满足。

启动B送风机;检查B送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开启。

调整B引风机入口导叶、B送风机动叶,控制炉膛负压-50~-100Pa。

联系A一次风机润滑油站油泵和电加热器送电;联系A一次风机送电。

检查A一次风机液压润滑油站油泵联锁工作正常。

启动A一次风机液压润滑油站、全面检查液压润滑油站各参数正常。

确认A一次风机风机的电气保护、轴承振动、温度保护等已投入。

确认A一次风机风机的启动许可条件已满足。

A一次风机送电完毕,检查关闭风机动叶调节挡板,关闭出口挡板。

启动A一次风机,并注意监视风机的启动电流和启动时间。

检查确认A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