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1979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docx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

高一语文说课稿《祝福》

  一、说教材

  “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引文萨特的话: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的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说记忆是“沉重”的,但又是美丽的?

  《祝福》是人教版高一下册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的重点是小说的学习。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很多同学在学习小说时兴趣很大,但是兴趣点集中在故事情节。

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

  《祝福》是一篇典型的传统小说,它是大文豪鲁迅先生写于1924年2月的一篇思想内涵深沉博大、艺术形式已臻完美的传世名作。

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在这篇文章中都有非常形象生动的描写。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学会分析小说三要素,品味语言,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

  这篇讲读课文,按顺序抓特点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文中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的释义及注音;明白《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塑造、小说环境、悲剧原因等课文重点。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分析小说三要素方法鉴赏小说,提高小说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信任》一课是新教材第十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只要是告诉学生“与美的结伴,和文明同行”。

《信任》这篇课文就是以故事形式呈现,写我的一次奇妙的购物经历。

靠着一块简单的告示牌指路来到果园,带路去桃林的是狗,在摘了两篮鲜桃以后交钱时,发现躺在钱箱旁的是一只大花猫。

啊,一切都凭自觉。

一拨与一拨的顾客就这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在这件趣事背后,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教学重点:

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2、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与小说主题

  四、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因此,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认为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既要学会独立思考,又要学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我的具体方法是:

  分角色朗读9、10段,当妹妹惊讶地告诉“我”真相时,我会怎样想呢?

此时创设情境,出示画面(文中的插图)(课件11):

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老人已早早地等待着“我”,我一如既往地来到树林,此刻,“我”有着千言万语想要对老人说,让学生针对文中的省略号想象补白。

  1、提问法:

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

提出问题让学生整理答案

  3、点拨法:

通过点拨,拓展思路

  4、归纳总结法:

根据大家的集思广益,得出问题答案

  五、说学法

  我认为做一百道题不如掌握一个方法。

对于学习,掌握学法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

  1、讨论法(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质疑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3、让学生养成分段、做笔记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

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播放电影《祥林嫂》中主人公初到鲁镇和其悲惨结局的片段,激发大家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情况,对文中重点词语进行注音与释义。

  3、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介绍。

  4、挑选几位同学说出故事梗概。

要求:

a)能够整体把握故事情节;b)能够从具体细节分析、不带个人感情。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对文章进行分段,得出本文线索提纲:

  序幕:

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被卖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5、布置学生课后细读课文,注意主要人物的语言、肖像、对话描写、环境描写;为第二课时的人物分析,环境分析作预习。

  第二课时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

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和分析小说环境的方法。

  1、以祥林嫂为主,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等其他人物的分析,结合练习3的分析句段进行。

主要采用教师提示、提问、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

  要求:

a)、人物分析以课文内容为基础。

一定要引导学生在仔细品味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b)、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通过情节(特别是细节描写)完成的。

c)、小说环境也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刻画的。

  示范分析肖像描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

  问:

鲁迅说: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

”现在我们就在文中找眼睛。

看谁最厉害,能够找全,分析全。

  肖像描写:

找眼睛论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瞪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4、环境分析

  a)自然环境

  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教师出示“柏抱槐”图,学生小组讨论它的形成过程,要做到想象合理,课后练习写出一篇像课文一样的科学小品文。

  b)社会环境

  c)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 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性和预示悲剧的必然性

  ② 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真实性和感染力

  ③ 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教师引导:

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结合教材,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都有什么特征?

  5、总结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6、布置学生课后思考,为下一节的课堂讨论作准备: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时间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A、(春上死了丈夫),逃到鲁镇做工。

B、(新年刚过),被婆婆卖到贺家坳。

C、(春天)(过年时)阿毛被吃。

D、死去。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给祥林嫂的却只是打击与绝望。

鲁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有什么含义?

  【设计意图】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阅读量,我们还举行了知识的拓展延伸,这一关键的设置,意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举行课外积聚。

  b)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c)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第三课时(讨论课)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

理解作品的主题,总结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先分小组讨论、再师生交流)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时间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这样安排有什么含

  义?

  小结: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给祥林嫂的却只是打击与绝望。

鲁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b)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小结: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却在这样的氛围中倒毙在雪地上,把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在喜庆的大背景下,更显其悲哀,更令人思索。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死刚好发生在宝玉娶宝钗之时呢?

  想来也是,这仅仅十天的军训对个人的成长能产生多大的帮助呢?

高温酷暑中的短期高强度训练对青年的身体健康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队列操练,对于祖国的国防建设,又能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呢?

  从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题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通过标题,形成对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c)“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提示:

从小说情节分析、总结入手,为什么做工?

为什么改嫁?

为什么捐门槛?

为什么行乞?

——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

  2、总结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即“三要素方法”(理清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命运——理解环境描写的含义——理解主题)

  七、布置作业

  1、在小说中的人物中选择一个做性格分析。

(300字左右)

  2、展开联想,假如祥林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八、说板书

  环境分析: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的经验是一种课程资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在练习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练中已经具有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自控能力。

而在生理上,学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与初中相比,骨骼变粗,肌肉增强,心脏容积,肺活量,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都有所增大。

  ① 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性和预示悲剧的必然性

  ② 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真实性和感染力

  ③ 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祥林嫂悲剧:

  九、说教学反思

  在小说的教学中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学生课后看什么小说。

很多人认为看小说会影响学习,在学习了鉴赏小说之后,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

  1:

看什么小说:

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优秀的小说作品。

如:

《狂人日记》、《高老头》、《呼啸山庄》等。

  2:

怎么看小说:

带着鉴赏的眼光去看,虽然学生现在的水平不高,但是不断积累实践才会进步。

另外,选择合理时间,不耽误正常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