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2147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docx

配套K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第一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

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

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

知道,学校。

  师: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

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

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

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

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

几位男同学?

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

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

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

  第二单元比一比1、引导观察:

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

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有什么?

  2、汇报交流:

  问: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引导学生说出:

物体有长、有短。

  1.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看出来的。

  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两头儿都不对齐。

如图: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

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6题:

  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自己的比的方法。

  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第二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4页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目标:

使学生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实物图入手,提

  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会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从实物到抽象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乐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观察

  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2、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

  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它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

圆锥形纸筒、布、圆锥形实物、圆锥模型、木板、沙子、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1、出示一个圆柱,用这个圆柱的外壳套住一个圆锥。

  师:

只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

他有什么特征?

  2、现在老师用一块布遮住这个圆柱,如果这个圆柱的上底面慢

  慢的缩小到圆心时,那么圆柱将变成怎样的呢?

你能试着描述一下

  吗?

  3、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变成你们说的那样?

  4、师:

这个物体叫圆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锥的有关

  知识。

  师:

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

  1、老师出示圆锥形实物图。

  师:

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

  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圆锥形的物体?

  小结:

看来圆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没花了我们的生活。

  三、探究

  小黑板出示探究的问题:

  1、圆锥有什么特征?

  2、怎么画圆锥的平面图?

  3、圆锥的高在哪里呢?

他有多少条高?

为什么?

  4、怎么测量圆锥的高?

  5、圆锥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

  四、交流展示

  预设课堂:

  1、学生:

我们组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圆锥有一个底面

  和一个侧面组成,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2、学生:

我们组讨论怎样画圆锥时觉得不太难画,就是不知道怎么说话法?

  老师讲解画法,并示范,然后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3、学生甲:

我们组认为圆锥有无数条高。

  乙:

我们不同意,我们认为圆锥有一条高。

  同桌配合,测量手中圆锥的高。

老师指出应从“零刻度”量起。

  老师: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每个小组用沙子堆一个圆锥,想办

  法测量一下它的高。

  4、学生甲:

我们组吧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半圆。

  学生已:

我们组吧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老师:

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扇形的概念。

学生得出结论:

是扇形

  五、问题解决,运用新知。

  1、轻松一下。

  2、幸运考场。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圆锥的认识都是感性的,而课堂教学是

  对圆锥进行理性的认识。

在教学时,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圆锥的特征,是本节课的主题,并把“观察、猜想、操作、发现”的方法贯穿始终。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小数》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

  教案设计

  王红珍

  20XX.3.27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1、小数的含义。

  2、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小数。

  1、出示商品标价牌。

  师:

昨天老师到超市了解了一些商品的价格:

  书包:

45元彩笔:

3.50元文具盒:

12元橡皮擦:

0.50元日记本:

3元铅笔:

0.80元

  2、区别整数和小数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表示价格的数分成两类?

该怎样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将商品价格分成两类:

  书包:

45元彩笔:

3.50元

  文具盒:

12元橡皮擦:

0.50元日记本:

3元铅笔:

0.80元

  师:

为什么要这样分?

这两组数有什么区别?

  师:

像46.50、23.15、14.06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

  二、认识小数。

  1、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你会读小数吗?

  3、刚才,这些小数我们都是怎么读的?

  ,小数点读作:

“点”,最后将小数点后面的数直接逐个读出。

  3、老师还发现了这样一些小数,你们会读吗?

  5、你能找到你身边的小数吗?

  6、你们会写小数吗?

  七点一八写作:

7.18

  十四点零九写作:

14.09

  二十点三零写作:

20.30

  7、你觉得写小数应该怎么写?

  教师出示88页情境图,请学生读一读图中所标出的一些食物的价格。

  提问:

哪些同学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元角分

  5.98元5元9角8分

  0.85元8角5分

  2.60元2元6角

  三、教学例一

  1、师:

“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小数,那到底怎样的数可以

  用小数来表示呢?

下面我们用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来探究一下。

  2、出示例1情景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

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多少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教师指着米尺问: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写在课本上。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米和1.30米都是对的。

  6、学生类推

  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请同学汇报,全班订正。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四、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你在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数?

小数该怎么读?

小数该怎么写?

  六、作业

  1、寻找身边的小数。

  2、《数学练习册》认识小数相关练习。

  七、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元角分表示五元九角八分5.98读作:

五点九八

  1分米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整小小

  数数数

  部点部

  分分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1/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