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2480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docx

我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范方案报告

 

中国移动VoLTE多场景参数测试规

V1

2015/7/20

 

版本

修订容

日期

1

完成正式稿

2015/6/12

2

与网络部一起修订测试调节、测试步骤、测试结果,添加5.2-5.5测试用例

2015/6/12

1.围

本规定义了针对高铁VoLTE业务开启/关闭高速小区模式、eSRVCC切换、同频切换的测试用例和测试方法,主要研究高铁场景下不同参数配置对VoLTE语音业务的性能及用户体验影响,并对后续高铁VoLTE商用提供参数基线。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表2-1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列表

缩略语

全称

中文释义

VoLTE

VoiceoverLTE

LTE语音方案

TD-LTE

TD-SCDMALongTermEvolution

TD-SCDMA的长期演进

RAU

Routingareaupdate

路由区更新

TAU

TrackingAreaUpdate

跟踪区更新

PSHO

PacketSwitchHandover

分组域切换

eNB

EvolvedNodeB

演进型NodeB

CG

ChargingGateway

计费网关

EPC

EvolvedPacketCore

演进的分组核心

EUTRAN

EvolvedUTRAN

演进的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

GUTI

GloballyUniqueTemporaryUEIdentity

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

MME

MobilityManagementEntity

移动管理实体

HSS

HomeSubscriberServer

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PGW

PacketDataNetworkGWorPublicDataNetworkGW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公共数据网络网关

RSRP

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Q

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SGW

ServingGateWay

服务网关

TCP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UDP

UserDatagram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UE

UserEquipment

用户设备

UL

UpLink

上行链路

3.被测对象

VoLTE测试终端、高铁沿线TD-LTE无线基站以及组成网络所需的核心网设备和IMS网元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端到端测试网络。

3.1硬件架构

表3-1测试硬件设备列表

名称

数量

型号与版本(测试时填写)

TD-LTE基站

单站及多站

EPC

1(套)

HSS

1(套)

CG

1(套)

IMS

1(套)

CS(含eMSC)

1(套)

4.测试环境

4.1测试环境基本要求

高铁专网覆盖场景,车速要求>250km/h。

4.2测试网络拓扑

端到端网络架构

无线网络组网环境采用现网环境。

核心网包含EPC、IMS、CS(含eMSC),支持VoLTE和eSRVCC功能。

测试手机支持VoLTE和eSRVCC功能,使用真实VoLTE语音业务。

配合设备

表4-1测试配合设备列表

名称

数量

测试用PC

多台

测试终端

多台VoLTE终端,若干数据类终端用于上行加扰

路测软件

多套

MOS盒

多套

MOS打分应采用支持AMR-WB的POLQA算法。

打分语料采用ITU标准语料,采样率为48k。

4.3测试网络基本配置

除特殊要求的测试项外,以下网络参数应该设置为真实网络商用时的常用配置且应保持不变。

表4-3测试主要配置参数列表

参数

默认配置方式

说明

频率

2.6GHz、1.9GHz

优先选择F频段

室外D、F频段

带宽

20MHz

DL:

UL

3:

1

DwPTS:

GP:

UpPTS

10:

2:

2或3:

9:

2或9:

3:

2

上行闭环功率控制

开启

RoHC

开启

测试中始终激活RoHC头压缩

TTI-Bundling

关闭

全网上下行时隙1:

3配置,始终关闭TTI-Bundling

调度算法

PF

整个测试中均采用PF算法

SPS

关闭

C-DRX

关闭

本文无特别说明,均采用以上参数配置,终端编码速率采用AMR-WB23.85k。

5.测试用例

5.1高铁参数测试

高速小区模式测试

重要性:

必选

测试目的:

1.考察高铁在高速小区模式开启和关闭场景下的语音质量及用户体验

预置条件:

1.基本配置:

网络支持IMSbasedVoLTE的QoS要求配置QoS参数,支持开启/关闭高速小区模式

2.测试区域:

高铁场景车速>250km/h,保证在测试路线上不发生eSRVCC,若存在弱覆盖路段,则关闭相应服务小区的eSRVCC功能

3.测试终端:

4部VoLTE测试终端(2部长呼,2部短呼),1个MOS盒

4.承载配置

a)语音业务承载:

QCI=1

b)SIP信令承载:

QCI=5

c)数据业务承载:

QCI=9

5.无线增强功能:

RoHC打开,SPS关闭,TTI-Bundling关闭,C-DRX关闭,其他参数默认现网配置

测试步骤:

1.确认现网参数配置正确,关闭高速小区模式;

2.4部VoLTE终端已连接路测软件,放在高铁车厢,尽量选择车厢过道,采用AMR-WB23.85k语音进行互拨;2部终端进行长呼业务,连MOS盒,全程保持语音业务测试;2部终端进行短呼业务,保持5秒,间隔20秒;

3.若在弱覆盖区域触发eSRVCC则到2G后立即挂断,待UE返回4G并IMS注册成功后再次呼叫。

若切换不及时掉话,则需返回4G并IMS注册成功后再次重呼;所需记录的相关数据请见“测试结果”部分;

4.当车速低于200km/h或高于200km/h时,则记录当时测试时间点(精确到秒),确保可以区分高速路段和低速路段;

5.测试有效时长不低于1小时;

6.开启高速小区模式,重复步骤2~4,记录相关数据。

7.在OMC后台记录24小时以上的高铁专网的网管KPI指标,对比不同参数对数据业务的影响,具体请见“测试结果”后台统计数据部分。

测试结果

1.接通成功率、掉话率、LTE系统切换总次数、LTE系统切换成功次数、LTE系统切换成功率、测试区域RB级上行底噪水平、测试区域的功控参数(P0、alpha)配置、高速和低速路段的区分时间点;

2.接通失败/掉话/切换失败事件的时间、位置、服务小区ID、RSRP、SINR、接通失败/掉话/切换失败的原因;

3.后台统计数据:

数据业务QCI=9的接入次数、接入成功率、掉话次数、掉话率、上行SINR、切换次数、切换成功率、切换失败原因分布

4.记录行驶过程中2个终端的各项测试数据,包括:

✓无线数据:

RSRP、SINR、上下行物理层速率、上下行PDCP层速率、上下行MCS、上下行RB数目、初传BLER、剩余BLER、平均HARQ重传次数、上行发射功率、下行传输模式、RI(RankIndex)、LTE系统切换准备时延、LTE系统切换中断时延、系统间切换准备时延、系统间切换中断时延、终端从2G返回4G的时延、RRC重建时延;主被叫丢包率、时延抖动;

✓记录现网T300、T310、T301、n310、n311配置信息;

✓记录现网SR周期、CQI周期、QC1丢包定时器,最大HARQ重传次数和QC1IBLER目标

✓语音质量数据:

MOS、PLR(丢包率)、话音端到端时延、呼叫建立时延、挂机时延

以上数据每秒输出一次,形成完整的一组数据。

备注:

1.测试过程中若发生eSRVCC切换,选择在终端能够再次发起VoLTE呼叫的第一时间重新拨打VoLTE,继续测试。

eSRVCC和同频切换测试

重要性:

必选

测试目的:

1.考察高铁场景下不同参数配置对eSRVCC/同频切换性能和用户体验影响

2.考察高铁不同覆盖场景下,不同参数配置对eSRVCC/同频切换性能和用户体验影响

预置条件:

1.基本配置:

网络支持IMSbasedVoLTE的QoS要求配置QoS参数

2.测试区域:

高铁场景车速>250km/h,保证在测试路线上可以发生多次eSRVCC、多次同频切换,路段上构造2个异常场景,包含整个RRU合并后的小区关闭VoLTE功能(至少3处)、单一站点VoLTE功能不可用(模拟基站关闭场景,至少3处),故障点建议均匀分布(1个故障点后至少有4个RRU合并后的正常小区),如下图所示。

示意图

3.测试终端:

4部VoLTE测试终端,2个MOS盒

4.承载配置

a)语音业务承载:

QCI=1

b)SIP信令承载:

QCI=5

c)数据业务承载:

QCI=9

5.无线增强功能:

RoHC打开,SPS关闭,TTI-Bundling关闭,C-DRX关闭,其他参数默认现网配置

6.测试可选参数配置组合

a)高铁场景eSRVCC参数配置

A2

B2

B2_threshold-RSRP

B2_ThresholdGERAN

配置1

-110

-116

-90

配置2

-100

-116

-90

配置3

-100

-110

-90

b)高铁场景同频切换参数配置(QCI1和9同时修改)

Hysteresis

A3offset

TTT

配置1

2

2

256ms

配置2

1

1

128ms

配置3

0

0

128ms

在测试中,请按照如下组合进行测试:

Ø第一组:

a(配置1)+b(配置1)

Ø第二组:

a(配置2)+b(配置2)

Ø第三组:

a(配置3)+b(配置3)

测试步骤:

1.选择第一组切换参数配置组合,确认现网参数配置正确,开启高速小区模式;

2.4部VoLTE终端已连接路测软件和GPS,放在高铁车厢,采用AMR-WB23.85k语音进行互拨,每2部终端连接一个MOS盒,保持语音业务测试;

3.若在弱覆盖区域触发eSRVCC则到2G后保持15s后挂断,待UE返回4G并IMS注册成功后再次呼叫。

若切换不及时掉话,则需返回4G并IMS注册成功后再次重呼;所需记录的相关数据请见“测试结果”部分;

4.有效测试时长不少于1小时;

5.选择第二组切换参数配置组合,重复步骤2~4,记录相关数据;

6.选择第三组切换参数配置组合,重复步骤2~4,记录相关数据;

7.在OMC后台记录24小时以上的高铁专网的网管KPI指标,对比不同参数对数据业务的影响。

测试结果

1.分别统计eSRVCC和同频切换的切换前后3s平均RSRP和SINR、切换前后3s平均丢包率(PLR)、切换次数、切换成功率、切换准备时延、切换控制面时延、切换用户面中断时延、测试区域RB级上行底噪水平;

2.切换失败事件的时间、位置、服务小区ID、RSRP、SINR、切换失败的原因;

3.后台统计数据:

数据业务QCI=9的接入次数、接入成功率、掉话次数、掉话率、上行SINR、切换次数、切换成功率、切换失败原因分布

4.记录行驶过程中2个终端的各项测试数据,包括:

✓无线数据:

RSRP、SINR、上下行物理层速率、上下行PDCP层速率、上下行MCS、上下行RB数目、初传BLER、剩余BLER、平均HARQ重传次数、上行发射功率、下行传输模式、RI(RankIndex)、LTE系统切换准备时延、LTE系统切换中断时延(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系统间切换准备时延、系统间切换中断时延(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终端从2G返回4G的时延、RRC重建时延;主被叫丢包率、时延抖动;

✓记录现网T300、T310、T301、n310、n311配置信息;

✓记录现网QC1丢包定时器,最大HARQ重传次数和QC1IBLER目标

✓语音质量数据:

MOS、PLR(丢包率)、话音端到端时延、呼叫建立时延、挂机时延

以上数据每秒输出一次,形成完整的一组数据。

备注:

1.测试过程中若发生eSRVCC切换,选择在终端能够再次发起VoLTE呼叫的第一时间重新拨打VoLTE,继续测试。

5.2高干扰场景参数测试

5.2.1eSRVCC测试

重要性:

必选

测试目的:

1.考察高干扰场景下不同参数配置对eSRVCC性能和用户体验影响

预置条件:

1.基本配置:

网络支持IMSbasedVoLTE的QoS要求配置QoS参数

2.测试区域:

选取一个小区,在其周围一圈邻区进行真实用户上行加扰,底噪至少抬至-80~-100dBm,小区边缘可以发生多次eSRVCC,禁止发生同频切换

3.测试终端:

2部VoLTE测试终端,1个MOS盒

4.承载配置

a)语音业务承载:

QCI=1

b)SIP信令承载:

QCI=5

c)数据业务承载:

QCI=9

5.无线增强功能:

RoHC打开,SPS关闭,TTI-Bundling关闭,C-DRX关闭,其他参数默认现网配置

6.测试可选参数配置组合

a)高干扰场景eSRVCC参数配置

A2

B2

B2_threshold-RSRP

B2_ThresholdGERAN

配置1

-110

-116

-90

配置2

-100

-110

-90

配置3

-95

-100

-90

测试步骤:

1.选择配置1,确认现网参数配置正确;

2.2部VoLTE终端已连接路测软件、MOS盒和GPS,采用AMR-WB23.85k语音进行互拨,保持语音业务测试,从小区中心向小区边缘移动,直至发生eSRVCC;

3.若切换到2G,则保持15s再挂断,测试eSRVCC次数均不少于20次;所需记录的相关数据请见“测试结果”部分;

4.若配置1下eSRVCC切换成功率大于90%,则对配置1再增加20次测试,测试中止;否则进行步骤5;步骤6同理;

5.选择配置2切换参数配置组合,重复步骤2~4,记录相关数据;

6.选择配置3切换参数配置组合,重复步骤2~4,记录相关数据;

7.在OMC后台记录24小时该测试小区的网管KPI指标,对比不同参数对数据业务及CPU负荷的影响。

测试结果

1.分别统计eSRVCC切换前后3s平均RSRP和SINR、切换前后3s平均丢包率(PLR)、切换次数、切换成功率、切换准备时延、切换控制面时延、切换用户面中断时延、测试区域RB级上行底噪水平;

2.切换失败事件的时间、位置、服务小区ID、RSRP、SINR、切换失败的原因;

3.后台统计数据:

数据业务QCI=9的接入次数、接入成功率、掉话次数、掉话率、上行SINR、切换次数、切换成功率、切换失败原因分布

4.记录行驶过程中2个终端的各项测试数据,包括:

✓无线数据:

RSRP、SINR、上下行物理层速率、上下行PDCP层速率、上下行MCS、上下行RB数目、初传BLER、剩余BLER、平均HARQ重传次数、上行发射功率、下行传输模式、RI(RankIndex)、LTE系统切换准备时延、LTE系统切换中断时延(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系统间切换准备时延、系统间切换中断时延(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终端从2G返回4G的时延、RRC重建时延;主被叫丢包率、时延抖动;

✓记录现网T300、T310、T301、n310、n311配置信息;

✓记录现网QC1丢包定时器,最大HARQ重传次数和QC1IBLER目标

✓语音质量数据:

MOS、PLR(丢包率)、话音端到端时延、呼叫建立时延、挂机时延

以上数据每秒输出一次,形成完整的一组数据。

备注:

1.测试过程中若发生eSRVCC切换,选择在终端能够再次发起VoLTE呼叫的第一时间重新拨打VoLTE,继续测试。

5.2.2同频切换测试

重要性:

必选

测试目的:

1.考察高干扰场景下不同上行底噪对切换带用户的性能体验影响

预置条件:

1.基本配置:

网络支持IMSbasedVoLTE的QoS要求配置QoS参数

2.测试区域:

选取两个相邻的小区,它们之间电平差小于5dB,其中一个小区底噪至少可抬至-95~-105dBm,另一个小区上行空扰,小区间交叠区域可以同频切换

3.测试终端:

2部VoLTE测试终端,1个MOS盒

4.承载配置

a)语音业务承载:

QCI=1

b)SIP信令承载:

QCI=5

c)数据业务承载:

QCI=9

5.无线增强功能:

RoHC打开,SPS关闭,TTI-Bundling关闭,C-DRX关闭,其他参数默认现网配置

测试步骤:

1.确认现网参数配置正确,RB底噪抬升至-105dBm;

2.2部VoLTE终端已连接路测软件、MOS盒和GPS,采用AMR-WB23.85k语音进行互拨,保持语音业务测试;

3.在两小区交叠区域,且高干扰小区RSRP为-90,-95,-100,-105,-110的5个定点测试5分钟;同理在上行空扰小区RSRP为-90,-95,-100,-105,-110的5个定点也测试5分钟;

4.RB底噪抬升至-95dBm,重复步骤2~3;

5.选取现网默认配置和最优配置参数(根据上述测试获得)进行对比测试,选2-3个切换点,共切换10次,记录相关数据,见“测试结果”;

6.在OMC后台记录24小时该测试小区的网管KPI指标,对比不同参数对数据业务及CPU负荷的影响。

测试结果

1.分别统计切换前后3s平均RSRP和SINR、切换前后3s平均丢包率(PLR)、切换次数、切换成功率、切换准备时延、切换控制面时延、切换用户面中断时延、测试区域RB级上行底噪水平;

2.切换失败事件的时间、位置、服务小区ID、RSRP、SINR、切换失败的原因;

3.后台统计数据:

数据业务QCI=9的接入次数、接入成功率、掉话次数、掉话率、上行SINR、切换次数、切换成功率、切换失败原因分布

4.记录行驶过程中2个终端的各项测试数据,包括:

✓无线数据:

RSRP、SINR、上下行物理层速率、上下行PDCP层速率、上下行MCS、上下行RB数目、初传BLER、剩余BLER、平均HARQ重传次数、上行发射功率、下行传输模式、RI(RankIndex)、LTE系统切换准备时延、LTE系统切换中断时延(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系统间切换准备时延、系统间切换中断时延(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终端从2G返回4G的时延、RRC重建时延;主被叫丢包率、时延抖动;

✓记录现网T300、T310、T301、n310、n311配置信息;

✓记录现网QC1丢包定时器,最大HARQ重传次数和QC1IBLER目标

✓语音质量数据:

MOS、PLR(丢包率)、话音端到端时延、呼叫建立时延、挂机时延

以上数据每秒输出一次,形成完整的一组数据。

备注:

1.测试过程中若发生eSRVCC切换,选择在终端能够再次发起VoLTE呼叫的第一时间重新拨打VoLTE,继续测试。

5.2.3CDRX测试

重要性:

必选

测试目的:

1.验证在高干扰场景下,CDRX不同周期对语音业务性能的影响

预置条件:

1.基本配置:

网络支持IMSbasedVoLTE的QoS要求配置QoS参数

2.测试区域:

选取一个室分小区,在其周围一圈邻区进行真实用户上行加扰,底噪至少抬至-100dBm,下行50%加扰,关闭邻小区切换功能,测试点满足RSRP在-100dBm到-120dBm之间。

3.测试终端:

2部VoLTE测试终端,1个MOS盒

4.承载配置

a)语音业务承载:

QCI=1

b)SIP信令承载:

QCI=5

c)数据业务承载:

QCI=9

5.无线增强功能:

RoHC打开,SPS关闭,TTI-Bundling关闭,语音业务(QCI1)的CDRX开启,其他参数默认现网配置

6.测试可选参数配置

a)CDRX参数配置

longDRX-Cycle

OnDurationTimer

DRXInactivityTime

DRXRetransTimer

配置1

20

8psf

4psf

4psf

配置2

40

8psf

4psf

4psf

配置3

关闭

测试步骤:

1.选择配置1,确认现网参数配置正确;

2.2部VoLTE终端已连接路测软件、MOS盒和GPS,采用AMR-WB23.85k语音进行互拨,保持语音业务测试;在RSRP=-105~-110,-110~-116,-116~-120dBm三个不同的位置点分别进行5分钟测试;通话过程中MOS盒播放标准语料,保证通话过程中可以听到对端声音;

3.所需记录的相关数据请见“测试结果”部分;

4.选择配置2切换参数配置组合,重复步骤2~3,记录相关数据;

5.选择配置3切换参数配置组合,重复步骤2~3,记录相关数据;

测试结果

1.记录行驶过程中2个终端的各项测试数据,包括:

✓无线数据:

RSRP、SINR、上下行物理层速率、上下行PDCP层速率、上下行MCS、上下行RB数目、初传BLER、剩余BLER、平均HARQ重传次数、上行发射功率、下行传输模式、RI(RankIndex)、LTE系统切换准备时延、LTE系统切换中断时延(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系统间切换准备时延、系统间切换中断时延(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终端从2G返回4G的时延、RRC重建时延;主被叫丢包率、时延抖动;

✓记录现网测试区域RB级上行底噪水平、T300、T310、T301、n310、n311配置信息;

✓记录现网QC1丢包定时器,最大HARQ重传次数和QC1IBLER目标

✓语音质量数据:

MOS、PLR(丢包率)、话音端到端时延、呼叫建立时延、挂机时延

以上数据每秒输出一次,形成完整的一组数据。

备注:

频选调度测试(若支持上行频选调度再测)

重要性:

必选

测试目的:

1.评估在高干扰场景下,频选调度对VoLTE语音业务覆盖增强作用

预置条件:

1.基本配置:

网络支持VoLTE的QoS要求,按VoLTE要求建立默认承载、信令承载和专用承载

2.测试区域:

选择受GSM1800高干扰小区(前10M底噪抬升明显,后10M无干扰),上行底噪大于-100dBm,室弱覆盖区域(室外覆盖室场景),测试终端锁定小区,测试过程中不可发生切换(关闭eSRVCC和同频切换)。

3.加载情况:

测试区域下行空扰,RB级底噪为-80~-100dBm左右

4.测试终端:

2部VoLTE测试终端,1个MOS盒

5.承载配置

语音业务承载:

QCI=1

SIP信令承载:

QCI=5

数据业务承载:

QCI=9

6.无线增强功能:

RoHC打开,SPS关闭,TTI-Bundling关闭,C-DRX关闭,其他参数默认现网配置

测试步骤:

1.2台VoLTE终端已连接路测软件和MOS盒。

网络下行空扰,RB级底噪为-80~-100dBm左右。

2.测试区域基站关闭频选调度功能,2台VoLTE终端选择3个室RSRP=-90、-100、-110dBm(5分钟平均测量值)的测试点进行AMR-WB23.85k语音通话。

3.测试点统计容见“测试结果”部分。

4.测试区域基站开启频选调度功能,重复步骤1~3。

测试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